第689章 能救一个是一个

作品:《让你当江湖大佬,你成了军阀?

    “雪花万,这啥啊?”


    “对啊,啥叫美刀?”


    旁边几名同伴有些不解,而为首的汉子则是仰着脖颈,又恭敬的朝赵铭拱了拱手。


    这才解释道,“你们懂什么?这可是洋人的钱,这玩意就这一张,五十面额的美刀,就是价值一百二十块大洋左右。”


    哗啦!


    闻言这群土老帽顿时一阵哗然,看向赵铭手里这张票子就是不住的咽口水。


    而此时一旁的张锴已经是越看越迷糊了。


    赵爷这到底是做啥买卖?


    怎么这群人就跟真的土老帽似的,可是刚刚谈论的这买卖貌似也不小了。


    起码不是底层平头老百姓能做的买卖。


    一百五十个的话,按两块大洋,那就是三百大洋,这对于底层百姓而言可是一笔巨款了。


    一些差一点的中产,估计两三年才能赚这么多。


    可眼前这些人,又像是完全没见过世面似的。


    “爷!小人知道您是做大买卖的,我也不问您买了咱们这批货要干啥。


    咱就想问问您,除了这些,您要不要,子孙窑儿?”


    为首这汉子说话愈发小心。


    赵铭则是不禁挑了挑眉,“怎么这你也搞得到?你这我看不像是帮人卖啊,你这是自个去抢的货吧?”


    “唉唉!爷这可就冤枉咱了。”


    汉子哭丧着脸,“您既然知道咱们是干啥的,那就知道咱们靠树做这买卖是什么情况。


    真要是抢货的,您就得去一些山头问问了。


    不过咱们东北这边,没多少人抢这玩意,尤其是要入冬了,抢了那反而是一笔负担。


    主要是,爷您这情况,咱只要稍微给人家提一嘴,人家就乖乖把货给您送来。


    就是这种货,价钱就高点,不过对于爷您这样的人物,想来也不算啥。”


    赵铭笑了笑也没搭腔,而是继续道,“行了,也都帮我问问吧。


    总之有多少要多少。”


    “爷!您放心,我保管给您办漂漂亮亮的。


    就是爷我得给您说好,这库果,嘴子价钱那得是五块大洋,如若是空心果,那价钱就更高些,十块大洋。


    要是子孙窑儿,二十枚大洋不讲价!”


    “行,我都要了,有多少要多少。


    好了也别废话了,什么时候能交货?这买卖我不喜欢先付后货,咱们就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赵铭点着一根烟,态度很是强硬。


    闻言汉子也没多犹豫就点点头。


    “爷,这规矩我懂得,不过这事儿毕竟咱就是帮忙牵个线的。


    至于货,咱还得一家家去拿,不过您要是急,傍晚这时候。


    咱们小西门外,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可以!”


    “那爷,我就带着弟兄们先走了,傍晚见?”


    说着这汉子拱了拱手,就笑呵呵的招呼着他那一群人朝外走去。


    “等等!”


    “爷,您还有事?”


    “这个拿着,算我赏你的。”


    就在汉子愣神之际,他发现自己手里多了一枚大洋。


    再看时,人家带着人转身走远了。


    见此他笑着又是朝赵铭的背影跪地磕了个头。


    而此时,张锴已经再也抑制不住心里的困惑。


    “赵爷,您这到底是做啥买卖?我听着怎么感觉不对呢?”


    赵铭深吸了口香烟,轻笑道,“老张,你不知道很正常,多学学江湖上的春典你就懂了。”


    说着赵铭抖了抖烟灰接着道,


    “我和他们做的买卖,那货不是别的,是那些!”


    顺着赵铭手指的方向看去,张锴顿时瞪大了眼睛。


    “孩....孩子..?!!”


    就见街边一角,正蹲着一排衣着单薄,脚丫子和手掌都满是冻疮的小娃娃。


    看样子这是在乞讨,只是街面上压根没几个停留的。


    “赵爷咱们怎么能做这买卖?这不是丧良心吗?”张锴嘴唇都在哆嗦。


    感觉赵爷今天有些失心疯了。


    烟雾下赵铭脸色阴晴不定,只是淡淡道,“你觉得,这些孩子为什么在这里乞讨?”


    “这....活不下....”


    “那你觉得我是在干嘛?”


    说着赵铭吐出口烟,夹着烟的手,指了指街边一辆板车。


    板车上还躺着一个嗮着太阳打瞌睡的老头。


    “你知道这是做什么的?”


    “不知道。”


    “这类人叫收尸人,收的不是别的,就是这群每年都会冻死一批的娃娃。


    这些收尸人,属于上头出钱补贴。


    防止尸体死在一些巷道里无人清理,导致来年开春疫病发生。


    现在你懂了吧?”


    赵铭说着叹了口气。


    “像是那些人,的确是贩子不假。


    但也是被逼的,这几人我看了,应该是一个村的。


    他们是在帮村里人卖呢。”


    “帮村里人卖?真的舍得吗?毕竟是自己的孩子。”


    张锴有些不敢置信。


    赵铭眼神平静,“舍不得?舍不得有什么用,这年头大家谁还没有几个娃娃?


    这么多娃娃,这么多张嘴,一旦过冬,就算不卖掉就得饿死冻死。


    卖了说不定还能找个好人家,这样家里也补贴了一部分钱,孩子也有了活路。


    老张,这事儿你还看得少了?


    关中,还有咱们现在的察哈尔,不也有这些事情发生?


    与其让孩子等死,总得保证香火留下吧?”


    听着这些,张锴叹了口气。


    “我知道了,不过我怎么听你除了娃娃还买了些别的,那是啥?”


    “呵呵,弟兄们不是好多还缺婆娘吗?我给弟兄们发婆娘,也算是救一下这里的可怜人。”


    听到赵铭这话,老张愣住了。


    “啊,你是说那些都是娘们?”


    赵铭点点头,“库果就是有渠道买的,嘴子是没渠道自己散卖的。


    子孙窑儿,就是良家姑娘。


    前者不干净,后者干干净净。


    但这些人,出来卖的也活不下去,你瞧瞧这街边的那些个。


    如果能十块大洋包了她们,说明主家财力还算不错,她们还求之不得呢,起码不用天天在这儿挨冻受饿。”


    “原来如此,赵爷您可是想的真周到。只是那些娃娃咱们要了干啥?


    现在咱们这粮食的确不少,可我听您的意思,以后的局势只怕更加糜烂。


    这粮食咱们也不能这么霍霍吧?”张锴有些顾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