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三章错把萝莉当成宝

作品:《三国:我在季汉当丞相

    三日后,大军正式启程,踏上了前往徐州的路程。


    刘备采纳张恒的建议,准备前往颍川招贤,于是便把军队交由关羽统领,自己却只带着太史慈连同两千亲兵南下豫州。


    随行的人除了张恒、太史慈之外,还有荀攸、郭嘉以及张温。


    这俩一个是荀氏族人,一个是荀彧挚友,说不准能有些作用。


    至于关羽率领的大军,张恒建议横跨兖州而奔徐州,最后在彭城先驻扎下来,散播刘备即将出任徐州牧的消息。


    此举一来可以试探陶谦的态度,二来也能随时北上,与泰山郡连成一片。


    徐州治下共五个郡国,从北到南分别是琅琊、东海、彭城、下邳、广陵。


    从地理位置,经济开发程度来说,都是北边的琅琊、东海、彭城更繁华一些。至于下邳南部与整个广陵,却是地广人稀,战略价值并不算高。


    此去徐州,张恒已经做好了和陶谦打一场的准备。


    如此一来,与东海郡相连的彭城,就成了至关重要的战略要地。率军驻扎在此,一旦战事爆发,大军只需三日便能横跨彭城,直达徐州治所郯县城下。


    这等于攥住了陶谦的咽喉,是战是退都占据着主动权。


    至于剩下的,还是等刘备从颍川赶过去之后再说吧。


    眼看张恒给出了战略指导,刘备当即从善如流,命关羽依计行事,并给了他临阵诀机之权。


    初平元年,五月末。


    关羽的大纛迎风飘扬在前,率领着大军缓缓出城离开。城中百姓倒是想跟随而去,但眼下却不合适带着,只能等在徐州站稳脚跟之后,再派军队前来接应。


    等到大军全部离开之后,刘备等人才慢慢踏上了南下的道路。


    不过刘备还是有些怀疑张恒的说辞,路上闲着没事的时候,便提出了自己的疑问。


    “子毅,那颍川郡真有如此多的贤才?”


    颍川各大士族的名声,自然如雷贯耳,但盛名之下其实难副的人,刘备也见得多了。


    比如酸枣诸侯,哪个在入朝为官之前不是久负盛名,但过往的事实已经证明,这些人不过是只会清谈的货色而已。


    真正的大才,哪儿这么好找。


    张恒笑答道:“玄德公且宽心,颍川郡内的贤才,犹如过江之鲫一般。其中的治郡之才,更是车载斗量,不可胜数。”


    “哦,那子毅你不妨说说,都有哪些真正的大才?”刘备笑道。


    “前有荀氏八龙、陈氏三君;今有荀氏三若,钟陈郭韩。”


    所谓荀氏八龙,便是指荀爽兄弟八人。陈氏三君,则是陈寔、陈纪、陈谌父子三人。


    至于钟陈郭韩,则分别是颍川郡内的四大家族。


    刘备苦笑道:“子毅,能具体点吗?”


    “那我便逐个说与玄德公听。”张恒耸了耸肩道,“这颍川郡内第一大士族,便是荀氏。家族子弟多才俊,特别是公达的两位叔父,荀彧与荀谌,皆济世大才也。”


    “那这二人比公达如何?”


    刘备看了看荀攸那木讷的神色,忽然提出了一个相对刁钻的问题。


    “不好类比,公达长于军略,但荀谌却长于辩才、政务。而那荀彧,更是号称王佐之才,治军治国,理政安民,皆无所不通,无所不精!”


    闻言,刘备不禁愣了一下。


    他还是第一次见张恒给别人如此高的评价。


    无所不通,无所不精,这不正是你张子毅的真实写照嘛。


    于是刘备更好奇了,忍不住问道:“那荀彧如此大才,但不知比子毅你如何?”


    “在下?”张恒摇头笑着自嘲道,“自然是胜我十倍百倍。”


    刘备马上摇了摇头,“我不信。”


    张恒又把雒阳城中,营救荀攸和荀爽的过程说了一遍。


    “玄德公,当时在下邀慈明公举族前来投奔,他虽未有答复,却也有些意动。如今玄德公贵为徐州牧,又亲自前往招揽,足可见咱们的诚意,他荀氏也该点头了。”


    当时局势未明,说荀爽谨慎也好,待价而沽也罢,不能仓促决定也是情理之中。


    但现在身为徐州牧的刘备亲自前往,再不答应,那可就是给脸不要脸了。


    来之前,张恒已经提前弄好了几份奏报,只要荀爽那老家伙敢不同意,张恒马上就让张温上疏,征调荀彧兄弟几人入徐州为官。


    什么,你敢不去,那就是违抗天子诏令,下场自己掂量一下。


    到时候荀爽那个寡妇女儿,正好可以名正言顺地抢过来暖床!


    一想到荀采那摇曳的身姿,张恒便忍不住有些心猿意马。


    “子毅?”


    刘备见张恒忽然陷入沉思,脸上还露出了变态的笑容,不禁愕然提醒道。


    张恒这才回过神来,急忙收敛了脸上的笑容。


    “玄德公,夏日炎炎,咱们不妨加快些速度。”


    刘备大笑点头道:“好,我倒要看看这颍川大才,究竟是何等模样。”


    荥阳至颍川这条路,张恒已经走过数次,自然轻车熟路,只两日的时间,一行人便抵达了荀氏所在的颖阴县。


    不过还没来得及入城,一行人却在城外碰到了几个女子,正是荀采、蔡琰、蔡婉,以及寄居在此的董白。


    烈日当空,天气炎热,几女在家中待得烦了,便外出纳凉,正好碰见了疾驰而来的刘备一行人。


    似然分别还不到一月,但时值盛夏,几个女子早已褪去春装,穿上清凉的衣衫,因此显得愈发水灵。


    尤其是荀采,一身罗裙穿在身上,将她那傲人的身材展现得淋漓尽致,站在几位太平公主中间,犹如鹤立鸡群。


    张恒驻马对荀攸笑道:“公达,此番不请自来,还是让慈明公提前知道为好。公达不妨先去通报一声,我等才好入城。”


    “正是此理。”刘备也点了点头笑道。


    “遵命!”


    荀攸一抱拳,率先纵马入城通报去了。


    张恒又向刘备建议道:“玄德公,咱们此来是为招贤,若率大军入城,难免惊扰当地百姓,倒是不美。不如让大军在城外驻扎,只让子义率百人随行保护即可。”


    “子毅之言有理。”刘备从善如流,点头应了下来。


    做完这一切后,张恒却向众女走了过去。


    而荀采等人的目光,也早被疾驰而来的大军吸引,正疑惑惊惧间,忽然见张恒纵马而来,这才放下心来。


    到了近前,张恒下马冲众女拱手笑道:“几位娘子,在下有礼了!”


    荀采等人连忙福身还礼。


    “见过世兄!”


    张恒挥了挥手笑道:“一别旬月,娘子可还安好。”


    “劳世兄挂念,妾身一切安好。”


    荀采神情不卑不亢,声音清冷无比,犹如炎炎夏日的一汪清泉,听得张恒心旷神怡。


    如此清丽绝尘的气质,再配上她这一身紫红色萝裙,宛若高天之月,令人心生向往。


    这一刻,无论是安静恬淡的蔡琰,还是俏皮灵动的蔡婉,亦或是娇憨可人的董白,在张恒眼中都失去了应有的风采,沦落成了荀采的陪衬。


    见张恒盯着自己好一顿打量,荀采心中生出了一丝别样的悸动,说不上害羞还是厌恶,却不禁俏脸一红,只好轻启朱唇来扯开话题。


    “但不知世兄何来?”


    张恒笑道:“前线战事已毕,我随玄德公赶赴徐州,正好路过颍川,便来看望慈明公。”


    “多谢世兄挂念,家父尚且安好,世兄可自行入城拜见,妾身还要与几位妹妹采摘荷叶,失陪了。”


    说实话,荀采原本对张恒的印象还是很不错的,虽说不上喜欢,却并不讨厌。只是今日不知为何,她总感觉张恒的目光带着一丝侵略性,让她极不适应,便找了个借口赶紧离去。


    “娘子请便。”


    张恒自然没有留有把人家留下,便拱手笑道。


    荀采几女对着张恒一福身,转身而去,留张恒一人在原地。


    唉,年少不知少妇好,错把萝莉当成宝。


    这荀采娘子,倒是越来越勾人了。


    正当张恒浮想联翩之时,刘备却走了过来,看了看还未走远的几个女子,又看了看仍旧伫立在原地的张恒,不禁打趣道:


    “子毅,看上谁家女子了?”


    张恒连忙摆手道:“玄德公,可不敢乱说,那几位女子分别是荀慈明之女与蔡伯喈之女。”


    “那岂不是正好。”刘备大笑道,“一个是荀氏家主,一个是当世大儒,也只有这般人物的掌上明珠,才配得上子毅。”


    闻言,张恒马上对刘备投去了赞赏的目光。


    你说得好有道理,我竟无言以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