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二章家有悍妇,身向南阳

作品:《三国:我在季汉当丞相

    在邺城又待了五天之后,信都那边忽然传来一个消息,公孙瓒率军后撤三十里。


    这意味着什么,所有人都很清楚。


    公孙瓒的军粮彻底耗尽,迫不得已之下,连对信都的围困都解除了。


    此时,除了颜良还在广宗与张郃对峙,其他地方的战斗都进入到了停火阶段。随着时间的推进,颜良久攻不下,也必然会撤走。


    袁绍就算贼心不死,想要掀起下一场战争,也是秋收之后的事情了。


    这段时间内,冀州总算可以消停了。


    收到消息的第二日,张恒便向韩馥告别,率一千骑兵出城而去。


    名义是返回徐州,其实则是一路向南,直奔河南尹地界而去。


    雒阳,我来了!


    董卓麾下还有近十万大军,张恒就算把五千骑兵都带上用处也不大,反倒不如只带自己的亲兵,和赵云从真定招募的五百乡勇,以求达到轻装上阵的效果。


    剩下的骑兵和麴义的降卒,他全都留给了荀谌。


    至于那晚和荀谌讨论的问题,直到张恒离开之时,荀谌也不肯给出自己的意见,当真是谨慎到了极点。


    不过张恒也能理解,毕竟大家名义上还都是汉家臣子,以人臣的身份议论人君的处置,这本身就是大逆不道的行为。


    荀谌不肯出意见,张恒也确实没什么好想法。


    董卓当然可以死,但他死后,被他控制的天子,又该怎么办?


    带回徐州,来个挟天子以令诸侯?


    不行,绝对不行!


    张恒第一时间便否决了这个方案。


    天子的确是一个巨大的助力,得之便能快速扩张势力,但同时也是个巨大的隐患。


    一者,刘备毕竟不是后期的曹操,他心中还是存着效忠天子,匡扶汉室的想法。


    要是把天子弄徐州去,到时候谁说的算?


    天无二日,国无二主,当刘备的命令和天子的诏令发生冲突,下面这些人该如何自处?


    一个集团里出现两种声音,时间一久,势必分崩离析。


    再者,天子虽然是个小孩,但朝廷里的公卿百官可不傻。被这些人精怂恿着,天子难免会干出不智之举,双方关系迟早决裂。


    若是以高压手段限制住天子百官,先不说刘备会不会同意,从此之后,徐州的名声算是臭了。


    这是张恒所不能接受的。


    我们徐州人,从始至终,无论什么时候,都是大汉忠臣,也必须是大汉忠臣!


    第三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归属问题。


    将来若能扫平天下,有天子在徐州,刘备是自立为帝,还是还政于天子?


    还,刘备麾下的所有人都不会同意。


    不还,那刘备身上就有了污点,人设崩塌。


    所以,这天下任何人都能挟天子以令诸侯,却唯独刘备不行。


    但如果不把天子控制在自己手中,一旦被别人得去,也是一个大麻烦。


    思索良久之后,张恒终究没能想出一个可行的办法。


    不管了,车到山前必有路,到时候再说吧。


    ……


    邺城到河南尹,足有四百里之遥,张恒一行人轻装简从,也足足花了四天时间才赶到。


    跨入河南尹地界之时,已是五月上旬,天气早已炎热起来。


    渡过黄河,前方遇到的第一座城池,却是成皋。


    张恒望着远处高大耸立的成皋城墙,以及眼前宽大的官道,不由陷入了沉思。


    去年与董卓的最后一战,就是在此处。


    彼时,董卓就是从这条路逃回了成皋。


    如今故地重游,一载光阴翩然而逝,实在令人唏嘘。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不知为何,张恒忽然想起了这句话。


    本来张恒打算在今年内解决冀州、兖州的纷争,同时干掉董卓。


    可一转眼就到了五月,一年时间快过去了一半,却是连一件事情都没来得及完成。


    由此可见,一个人想要有所成就,就必须争分夺秒,珍惜每时每刻。


    饶是如此,有生之年也未必能做成一件事情。


    时间啊时间,真如流水一般无情。


    张恒现在最缺的就是时间,最不舍的,也是时间。


    下令士卒原地休整后,在前方巡视的赵云回来了,给张恒递上了一个水囊。


    “长史……”


    见张恒仍在怔怔出神,赵云不由又提醒了一句。


    张恒这才回过神来,从赵云手中接过水囊喝了几口。


    “长史,前方十里便是成皋,虽然守军不多,但咱们也是进不去的,如今该往何处去?”


    “那就直接绕过去,继续向南!”


    “向南去哪?”赵云问道。


    “南阳!”张恒笑道。


    南阳是个好地方,里面个个都是人才,尤其是现在的南阳被袁术掌握在手中,就更让张恒高兴不已。


    这位骷髅王可是个重量级人物,刚好可以利用一下。


    收拾董卓是盘大棋,仅靠西边的皇甫嵩可不行,关东这边也得给些压力,最后再从内部上点强度。


    三管齐下,不信他董先生不崩盘。


    五日后,鲁阳城下。


    孙坚带着儿子孙策,以及一众部将在城门下等候。


    当见到远处张恒的队伍出现后,孙坚那张粗犷的脸上露出了豪迈的笑容。


    “子毅到了,咱们且上前去迎一迎!”


    毕竟是曾经一起打过董卓的战友,张恒倒是没必要对孙坚隐瞒自己的行踪,反而提前派人通知了他,这才有了眼前这一幕。


    隔着数十步远,孙坚便看到了队伍最前排的张恒,忍不住大笑道:“子毅贤弟,愚兄恭候多时了!”


    张恒赶紧下马,对着孙坚拱手笑道:“见过将军!”


    孙坚此时也下马走了过来,却将脸一板,故作不悦道:“近一载不见,贤弟为何如此见外?”


    张恒只好再度拱手道:“见过文台兄。”


    “这才对嘛!”


    孙坚脸上才重又露出了笑容。


    孙策也凑了上来,对着张恒拱手行礼道:“策见过子毅叔父!”


    “伯符也来了。”


    “一载不见,侄儿心中甚是想念,便想快些见到叔父。”


    孙策脸挤眉弄眼地笑道,却立刻遭到孙坚一记暴击。


    “油腔滑调,怎么跟你叔父说话呢!”


    孙策立刻变成了苦瓜脸,“父亲息怒,儿知错了。”


    这一番搞怪举动,倒是把众人逗得大笑。


    “子毅,走,我已在城中备下酒宴,咱们入城再叙。”


    说着,孙坚一把拉住了张恒,二人携手进城。


    接下来,自然是大汉的传统保留节目,吃席。


    酒过三巡,菜入五味,孙坚才问起了张恒的来意。


    张恒脸上却立刻露出了不好意思的神情,“文台兄容禀,在下此行乃是准备前往南阳。”


    “去南阳作甚?”孙坚立刻追问道。


    倒不是他紧张,只是南阳如今在袁术手中,张恒又是徐州重臣,他的举动都会被解读成刘备的意思。


    “这……”张恒迟疑片刻,才苦笑道,“家有悍妇,不得不来。”


    说着,张恒将荀采女儿的事情说了一遍,听得孙坚大为惊奇。


    “子毅好福气啊,居然能有幸迎娶荀氏贵女!”


    “文台兄过奖了。”张恒苦笑道。


    “不过一小娃娃而已,子毅又何必亲自跑一趟,只需书信一封,他阴氏难道还敢不放人?”


    “毕竟理亏在前,还是在下亲自来一趟为好。”


    “子毅怕是没说实话吧。”孙坚似笑非笑道,“你身为徐州长史,玄德兄的左膀右臂,岂会为了一个小娃娃跋山涉水,远赴南阳?”


    孙坚当然不是傻子,非但不信张恒的鬼话,反而当众戳穿,倒让张恒有些尴尬。


    你都知道我在推脱了,还拆穿干嘛。


    “这……”张恒苦笑道,“在下此行,的确还有些其他事情,只是眼下还不方便说,请文台兄见谅。”


    孙坚却是哈哈一笑,爽快道:“不说也没关系,那就等你到了南阳亲自禀报袁将军吧。来,喝酒!”


    对于自己的判断,孙坚非常自信。


    南阳如今是袁术的地盘,你来这里不是找袁术还能干嘛,反正到时候袁术也会告诉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