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章分头行动

作品:《三国:我在季汉当丞相

    翌日。


    西凉军营寨。


    今日正是粮草抵达的日子,可胡轸率军在营中整整等了一天,却也不见运粮队的踪迹。


    莫说粮草了,甚至连半个人影都没见到,心生疑惑之下,便急忙入营向李儒汇报了情况。


    粮草的运送,从来都是后勤中最重要的一环,甚至说是战争胜败的关键也不为过。


    因为这关系到主将的下一步决策。


    再勇猛的士卒,肚子里三天没食儿,也就成了软脚虾。


    是以,李儒向来对后勤最为看重,对粮草运送日期的要求,也最为严格。


    说哪天到,就必须哪天到。不管遇到任何困难,不管遭遇何种状况,晚到就要处罚!


    从雒阳到陕县,沿途并无艰难险阻。物流成本虽然高了些,但李儒从雒阳来之前,便有过完整的规划,并不会出现任何问题。


    所以粮草没按时抵达这种事,还是第一次发生。


    听了胡轸的汇报,李儒不禁眉头一皱。


    眼看就要击破皇甫嵩了,可不能忽然断粮。


    雒阳那边……该不会出问题了吧。


    心中冒出这个念头之后,李儒随即摇头一笑。


    贾文和那家伙虽然疲懒了些,但应对朝中情况,还是绰绰有余的。


    李儒挥了挥手道:“许是被什么事情耽搁了,咱们营中还有一月用度,倒也不必惊慌。”


    胡轸点了点头。


    “不过无规矩不成方圆,为防后来者懈怠,也必须惩处一番。”李儒冷声道,“以三日为限,三日后粮草抵达,运量主簿、将官一系列人等,全都杖责一百。再晚一日,杖责二百,晚两日,罢官流放,晚三日,全部处斩!”


    “遵命!”


    胡轸神情一肃,抱拳道。


    “行了,下去吧。”李儒挥了挥手。


    “末将告退!”


    胡轸离开之后,李儒目光低垂,盯着桌案上的那张舆图看了起来。


    战争打到这个份儿上,皇甫嵩已是强弩之末,破城应该就在这几日了。


    张子毅,你有什么招就使出来吧。


    再不使,可就没机会了。


    想到这里,李儒脸上难得露出一丝笑容。


    天下能让他瞧上眼的人,本就没有几个。


    能够亲手打败一位重视的对手,这种成就感,不足为外人道也。


    心中高兴之下,李儒甚至都想弄杯小酒品一品。只可惜禁酒令下达已久,便只得有些遗憾的作罢。


    这时,外面响起了张济的声音。


    李儒收敛了脸上的笑意,淡淡开口道:“进来。”


    “拜见军师。”


    张济入帐,拱手行礼。


    “文成何事?”李儒开口问道。


    “军师,有一位故人想见您。”张济拱手道。


    “故人……是谁?”


    “军师见了就知道了。”


    张济不答,反而推脱道。


    闻言,李儒顿时皱起了眉头,目光如冷电一般注视着张济。


    张文成平日里谨小慎微,怎的今日如此失礼。


    可还没等李儒再说话,外面就走进了一道身影,正是贾诩。


    “文和,你怎会在此……”


    李儒下意识开口道,但话还没说到一半,他忽然脸色一变。


    因为,贾诩身后还有一个人,正是张恒。


    李儒生平第一次,有了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的冲动。


    张子毅?


    他怎会在此,还和贾文和一起。


    而且……张文成又怎么会和他们搅和在一起?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这一刻,就算聪明如李儒,也根本无法理解眼下的情况,大脑出现了片刻的宕机。


    张恒却不理他,径直拱了拱手,笑道:“文优兄,久违了。”


    李儒压根不想搭理他,径直向外喊了一声。


    “来人!”


    不管怎么回事,先把这些人拿下再说。


    张恒耸了耸肩笑道:“文优兄此举,怕不是待客之道吧。”


    “恶客登门,自当逐之!”李儒冷笑道。


    可下一刻,他的脸色又是一变。


    因为原本一直侍候在帐外的亲兵,此刻却没有任何反应。


    李儒目光死死盯着张济。


    “是你干的?”


    张济叹了口气,拱手道:“军师勿怪,末将也是迫不得已。”


    “好一个迫不得已!”李儒怒极而笑,“我来问你,张子毅许了你什么好处,竟让你做出这等吃里扒外之事?”


    张济依旧摇头不答。


    “张子毅,你以为买通了张济,便能扭转战局?真是可笑!”李儒冷声道。


    “哦,为何不能?”张恒笑道。


    “我数万大军就在外面,稍时便能发现异常,届时一拥而上,尔等皆死无葬身之地!”


    “可是……文优兄你在我手里啊。”


    “那又如何,你当我是贪生怕死之徒?”李儒怒道。


    “你当然不是贪生怕死之人,但你所谓的数万大军,只怕也来不了了。”


    “为何?”


    李儒哪里肯信,目光中满是不屑。


    “因为,我专门派了一个人去对付他们。”张恒笑道。


    “谁?”


    “文优兄聪明绝顶,何不自己猜一猜?”


    李儒心念一转,发现四周并无张绣的身影,脸色立刻阴沉了下来。


    张济通敌,那他侄儿张绣就更不用说。


    若是张绣趁着胡轸不备,率军突袭,倒是真有可能拿下营寨。


    “张文成,你好歹是我凉州男儿,如何敢背主投敌!就不怕董相震怒,夷你三族?”


    西凉军出征,家眷自然都在雒阳。


    所以,李儒才想不通张济为什么敢通敌,难道一家老小的命都不要了?


    “文优兄别喊了,那人并非张伯渊。”张恒开口道。


    “那是谁?”


    张恒笑了,口中吐出两个字。


    “董璜。”


    “不,不可能!”李儒满脸不信,“即便公子去年被你俘虏,他又凭什么背叛董相?”


    “因为董卓已经死了啊。”张恒摊手道。


    此一言,犹如晴天霹雳一般,把李儒震得愣在原地,久久没能回过神来。


    ……


    胡轸军帐。


    胡轸正在百无聊赖地坐在帐中,把玩着手中的佩刀。


    军中的娱乐本就不多,再加上李儒一来就下了禁酒令,他连最后的消遣也没了,倒是无聊的紧。


    至于手中这把刀,之前一直是华雄的佩刀。


    华雄在胡轸麾下为将多年,二人名为主从,实则情同父子。


    去年与皇甫嵩交战不利,还是华雄拼死相救,他才逃得性命。


    后来华雄战死,也是胡轸亲手收殓了他的尸首,捡回了这把佩刀。


    直到现在,胡轸心中还是不能释怀,闲暇时便拿出佩刀睹物思人。


    “张子毅,我早晚用此刀斩你狗头,为我爱将报仇雪恨!”


    胡轸低吼一声,猛地将刀插回鞘中。


    这时,外面响起一阵脚步声。


    紧接着,张绣便走了进来。


    “伯渊何事……”


    胡轸张嘴说了半句,紧接着瞪大了眼睛,整个人愣在原地。


    这番举动,和李儒如出一辙。


    因为张绣身后,正跟着董璜。


    见胡轸目瞪口呆,董璜笑了。


    “怎么,胡将军不认识我了?”


    胡轸这才反应过来,连忙起身拱手道:“公子,您不是……”


    “我是被刘玄德俘虏了,但如今却侥幸得以脱身。”董璜说道。


    胡轸立刻大笑道:“恭喜公子,贺喜公子!”


    董璜虽然在西凉军中威望不高,但他待人和善,从不以势压人,是以西凉诸将都愿意与他亲近。


    得知董璜平安归来,胡轸是发自内心的高兴。


    “快,公子请上座!”


    说着,胡轸连忙走了下来,就要请董璜坐在主位。


    “不必了。”董璜摆了摆手,“我今日前来,是要告诉你一个消息。”


    胡轸这才注意到,董璜手中拿着一封诏令。


    “公子,恕末将直言。如今军中是军师做主,相国若有钧命,公子也该先去告诉军师才对。”胡轸低声劝谏道。


    “不用你教,我知道该如何行事。”董璜皱眉道。


    胡轸连忙低头道:“公子息怒,是末将多嘴了,不知相国有何吩咐?”


    闻言,董璜脸色一变,目中悲怆地摇了摇头。


    “叔父他老人家……薨逝了。”


    “啊!”


    哐啷一声,胡轸手中的佩刀掉在了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