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灵活的道德底线

作品:《三国:我在季汉当丞相

    打败仗固然是个令人悲伤的事情,但打胜仗其实也有一堆麻烦。


    关于降卒的处置,从来都是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


    历史上,曹操官渡大胜之后,袁绍军降卒近十万,最后都被曹操给坑杀了。对此曹操给出的官方解释是伪降。


    但是用屁股想想,都知道这是不可能的。


    官渡战败后,袁绍仅率数百骑仓皇而逃,扔下了所有军队。这些被抛弃的普通士兵,怎么可能是假意投降。


    再说,他曹操难道不想收编这些袁军丰实自己的部队?


    之所以大规模杀降,无非是粮食不够,养不起了呗。


    从成本上来看,这的确是一个好方法。近十万降卒可都是大活人,你让他们饿着肚子,时间长了肯定闹叛乱,索性定义成伪降坑杀最合适。


    但现如今的刘备背靠酸枣联军,只要能打赢,粮食倒不必担心。


    可还有另一个问题,那就是数量。


    刘备麾下仅有五百人,刚才一番苦战,现如今只剩下了不到三百人。可投降的两拨敌军加一起有两千人之巨,你拿什么收编整合?


    再者,这些降卒并非都是被你堂堂正正打败的,近半是被主将命令着投降的,这就更不好收编。


    而且,旁边还有近万名百姓,你又该怎么处置?


    所以在听到刘备的问题后,张恒便陷入了沉思,好一会儿之后,才有了一个具体的想法。


    “玄德公方才说什么?”


    刘备以为张恒没听清,又把话重复了一遍。


    “子毅,我刚才请教你,这些董卓军降卒如何处置?”


    “玄德公说错了,这些并非董卓军。”张恒笑道。


    “此言何意?”


    刘备皱了皱眉头,有些疑惑。


    “玄德公以为,董卓何许人也?”


    刘备毫不犹豫道:“自然是国贼。”


    “董卓固然是国贼,但他麾下的将士可不都是奸贼。昔年黄巾之乱,凉州叛乱,乌桓入寇时,都是这些士卒在为我大汉浴血拼杀。所以在下以为,这些降卒并非董贼之兵,而是我大汉勇士。”


    听到这里,刘备也回过味来了。


    “子毅的意思,是要收编这些降卒?”刘备低声问道。


    张恒正色道,“这是自然,咱们麾下现如今兵微将寡,正好借此充实军力。”


    这两千降卒要是放回去了,将来见面还是敌人,无异于资敌。


    但是全杀了吧,张恒和刘备又干不出这种丧尽天良的事,只有收编最合适。


    闻言刘备脸色一变,“子毅,咱们只有数百人,要如何收编这么多降卒?”


    “诛其首恶,打散重组,慢慢使其归心即可。”张恒答道,“刚才被翼德生擒的贼将何在,玄德公何不借其人立威?”


    见张恒准备杀鸡儆猴,刘备眼中闪过一丝不舍,毕竟张辽不仅勇猛,统帅部队更是一把好手,这在刚才的战事中已经得到了印证,让刘备生出了爱才之心。


    但他又不得不承认,张恒的做法才是对的,迟疑片刻后,刘备才终于点头。


    “好,既然子毅觉得可行,那咱们就姑且一试。”


    刘备大袖一挥,马上有亲兵把张辽带了过来。


    张恒上下打量张辽,眼底闪过一丝遗憾。


    说起来,此人倒也是个人才,不仅能和张飞打上数十个回合,临阵指挥更是个不可多得的将才,杀了着实可惜。


    可有此人在,那些降卒就有了主心骨,万一哪天此人振臂一呼,这些降卒随时可能会反叛,因此绝不能留。


    不过在杀之前,张恒还想继续利用一番。


    毕竟是个高级将领,套出点董卓军的情报也是好的。


    “败军之将,还不报上姓名。”


    张恒负手而立,目光注视着张辽,打算来一场审问。


    听到问话,张辽下意识就想拱手回话,奈何被绑缚着,只得叹了口气答道:“雁门张文远。”


    “什么,你说你叫什么?”


    张恒眼中满是震惊,以至于声音都有些发颤。


    “某行不更名,坐不改姓,雁门张文远是也!”张辽又重复了一遍,同时加重了语气。


    好家伙,本以为是董卓麾下随便一个校尉、中郎将之类武将,谁曾想逮到了一条真正的大鱼!


    张恒二话不说,赶紧拉着刘备就往没人的地方走。


    “子毅,你这是做什么,莫拽,莫拽,将士们都看着呢,拉拉扯扯成何体统……”


    刘备一脸懵逼,他还是第一次见到张恒如此失态,却也不好强行挣脱,便只能听而任之。


    “玄德公,此人不能杀。”


    到了没人的地方,张恒直截了当的表达了自己的想法。


    “这是为何?”刘备有些疑惑。


    因为这家伙是张辽啊笨蛋!


    “玄德公,此人名叫张辽、字文远,现居羽林中郎将一职。而且此人并非董卓党羽,当时是大将军何进的旧部,只因后来董贼控制京城,无奈之下才屈身从贼。


    最重要的是,此人文武双全,是个不可多得的将才,还望玄德公收用之!”


    刘备瞪大了眼睛,“子毅如何知晓此人是不可多得的将才?”


    张恒满脸肃然,“此乃在下伯父亲口所言。伯父曾言,此人若能重用,将不亚于江东猛虎孙文台!”


    “张太尉真如此说?”


    刘备彻底震惊了,毕竟现如今三国时期的名将都还没怎么冒头,众所周知的勇武标杆,便是有着江东猛虎之称的孙坚。


    “在下自是不敢妄言,所以还请玄德公收服此人。”张恒拱手道。


    “这……”


    刘备苦笑一声,感觉有些牙疼。


    他自然心动的,只是人家张辽好歹是个羽林中郎将,比二千石的职位,自己却只是个秩千石的高唐令,这要如何收服?


    再者,还是之前的问题,有此人在,这两千降卒刘备可不敢放心用。


    张恒见刘备犹豫,便继续劝道:“自古成大事者,必以人为本。玄德公立志匡扶汉室,难道准备弃用如此良将?”


    听到这番义正言辞的话语,刘备非但没有心动,反而忍不住翻了个白眼。


    刚才说要杀鸡儆猴的是你,现在劝我以人为本的还是你,真是好赖话都让你说完了。


    刘备忽然发现,张恒的道德底线堪称灵活。


    “子毅啊,刚才你不是说……”


    听完刘备的顾虑,张恒笑了,笑得很开心。


    “我当是什么难处呢,原来是这等区区小事,玄德公稍等,待在下略施小计,抹平这个祸患就是。”


    前面准备下杀手,是因为不知道此人是张辽。


    而且,杀鸡儆猴只是成本最低,时间最短,见效最快的方法,却并非唯一的方法。


    人在自己手中,张恒有一万种方法收服张辽,和他麾下的两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