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章 难得的机遇

作品:《大唐最牛王爷

    “哎呀!”周公子又再次戛然而止,海啸危机又再一次的被解除掉。


    也不知道周公子到下一次醒来的时候,会如何做想?


    李恪叹气,又再一次对着明庸竖起大拇指道:“明兄……”


    “好了我知道!”明庸打断李恪,非常威武的收刀入鞘说:“陛下别说了,我知道我刀法如神。”


    哎,大白天的,哪有自己夸自己的?


    李恪非常纳闷,很想提醒一下“做人要谦虚”。


    但一阵小风吹来,还带着几片树叶,吹得小明同学衣发飘飘,就宛若那英武之神。


    只可惜船上没有女同学,否则一定会对威武的小明发出痴迷的尖叫。


    ……


    李恪扭头,看向了风吹来的方向。


    夹带树叶的风吹是一个极其难得的机遇。


    只见风吹开了一片蒸腾迷雾,露出一座莽莽之岛。


    岛上巨大的古树斑斑交错,伫立在坚实的土石之上。


    一大群鸟儿惊飞而起,满世界都是叽叽喳喳的叫声。


    内有溪岸之洞,隐隐约约。


    而洞上之山,高于古树,又正好高到迷雾世界的顶端。


    甚好,这里正恰是一个隐藏林泽的好所在。


    李泰划着小艇过来,没有半句废话的说道:“就在此驻扎,立刻执行。”


    不执行不行,因为恐龙号上有小半的海卫还带着伤,飘在潮湿的水上十分难捱。


    李全逸作为新兴的领袖,并不打算放弃任何部下。


    李恪又围着一排改造过的木桶和漏斗,转来转去。


    反复的筛选、淘洗、沉淀,滤出一层层灰浆又再熬煮、沉淀……


    忙得不亦乐乎。


    李泰作为大唐少有的猛将,瞅了两眼便知道李恪在干什么。


    但他没有过多打扰,不过只是说了句“你小子该杀头。”便又看向了洞口之外。


    洞口正面朝东,正向阳光的好位置上雾气比别处淡些,很适合停留。


    远处的雷神也在繁忙着,他的手脚好了不少,正指挥着数名海卫要把煮熟的食物送往山顶。


    山顶的条件比下方更好,可以晒到半天的阳光,非常又利于伤员们的恢复。


    原本周公子也是吵着要上去的,但看见一条巨蟒后又不得不改变了注意,只能跟着明庸一起看守小虾号。


    小虾号和恐龙号是目前最重要的装备,分驻在庞大水岛的两侧,以便危机之时能至少保住其中的一条。


    一切都很安稳,只是周围重重的迷雾着实叫人心烦。


    其实李泰这些天已经画出了附近的地图,所有的地方也都用长杆测试过了,但拿恐龙号的吃水深度来做对比,又完全找不到水路的迹象。


    找不到足够深度的水路,自然也就找不到前往海盲山的道路。


    那么,海盗船的船长们是如何进出的呢?


    进去过的海卫们也不清楚,他们只知道按照船长的命令撑杆前进,四周茫茫的水面在他们看来根本就没有区别。


    没有区别也就等同于没有参照,没有参照也就无法记住曾经走过的路。


    李全逸朝洞外飞射一箭,赶走一头到处乱拱的野猪后又回头说:“小子,你快想,给我尽快想出破解之法。”


    所有的大将军都喜欢说:尽快、立刻、马上,甚至是给我滚动起来……


    但哪有那么容易?


    李泰放下一只满是黑色粉末的木碗,思索着问道:“会不会是涨水的时候才能行船?”


    李恪点头,自己已经查看过此岛的斜坡。


    从斜坡上潮湿的水印线来看,最高涨起的水位大约有数尺。


    加上这数尺,堪堪足以让满载状态的恐龙号通过。


    但涨水是自然现象,是随机的,海盗首领们又是如何掌控涨水的时机呢?


    这是个更加挠人的问题。


    林泽深处并没有大海的潮汐作用,不可能依靠难以预测的降雨来进出海盲山。


    毕竟降雨有大有小,鬼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涨出足够的深度来。


    真是稀奇古怪。


    李恪也犯愁:关于海盲山的传说甚至还包括了巨浪、旋涡,林林总总,几乎都是不靠谱的。


    李全逸烦躁的坐下道:“一定有路,恐龙号原本就是要进入林泽的,要是没路、跑来这里吃鸟屎吗?”


    是这么个道理,但一时半会的叫人也想不明白。


    新一锅熬煮好的鸟粪之土弄好了,光色纯洁。


    李全逸也知道李恪在干什么的,他早就看过好几次了,“老夫寻思,你能筹划小海湾那样的战斗已经很了不起了。


    没想到你竟然还会弄这东西,你说说,老夫是不是应该赏你点什么?”


    李泰也跟着说:“我觉得该赏,赏他一刀。”


    李全逸:“还是应该赏点好物为好,我观其捣粪之法纯熟且又精妙,连军器监都比不上他。”


    李泰虎眼起来道:“正是因为军器监比不上,所以才应该赏他一刀。”


    李全逸:“那不好吧,我皇家总还是要笼络些人才的,都杀了谁来保护大唐?”


    虽然李全逸已经被贬出了朝堂,但心里还是装着自己骄傲的身份。


    李恪专注的又弄完一批粪土,把均匀细腻的东西倒入干净的木桶里,非常满意。


    这种粪土边上发白长毛的东西如果处理不好的话,那最终成品的威力就会大大减弱。


    只可惜合适的原料也不多,打理出五六桶的量已经是极限了。


    李泰又探过头来说了句:你小子真该杀头!


    李全逸也探过来,看了看桶里的东西却赞叹道:“这是我所见过最好看的,品质极高。”


    粪土的精华有什么好看的,还品质极高?


    李恪笑脸上眉,十分得意的说道:“嘿嘿,此物一定比军器监所造的强十倍。”


    因为军器监造的需要大量成品才会炸,而李恪的只需要不多的量便可。


    李泰虽然早已经适应了李恪得意的表情,但还是板起脸来说道:“你说十倍就十倍?我要看测试结果。”


    李恪笑脸:“简单呀。”


    混合同样精制的硫磺与木炭,包好一拳头大小的包包,插上细竹子制作的引药管,然后再非常小心的埋入一个泥土坑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