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既然韩、赵、李三将雄才,干脆一起招募?!

作品:《紫气仙朝

    鹿鸣酒馆。


    韩信、赵括、李靖三名兵门修士,陆续站了起来,要争夺有苏国第一位千骑小将的职位。


    苏尘不由暗自点头。


    这三位既然果断的站出来,竞争千骑小将。


    可见他们的心气,


    要比鹿鸣酒馆内的其他数百位修士们要高出一截。


    尤其是,众修士们看到赵括也站出来报名之后,便开始十分犹豫,显然他们并不自信自己能争赢赵括。


    他们或许不服韩信这位平民修士,


    可是,对赵括公子却甘拜下风。


    赵括,乃是赵国兵门世家出身,赵国兵圣赵奢之子,极为显赫。


    苏尘寻思了一下。


    “不管能否考上,至少我也能在有苏王面前露一下自己的才华,让他记住我的大名~!”


    从兵门修为上,他们四境以上的境界,都是足以担任千骑小将。


    苏尘正色看着三人。


    “唉~,我也该去报小将才是!”


    “不知,王准备如何考教我等三人?”


    赵括很有名气,


    在各酒桌,数百名墨门、兵门修士们一时心痒难耐,不知道有苏王独自考教赵括、韩信、李靖三人,要密谈什么。


    赵括拱手,神情期盼的问道。


    “不错!史官执笔,载入史册,那可有苏国的国祚气运加身!


    这肯定是要被史官记载在有苏诸侯国的史册上,名传千古啊!”


    兵门弟子修行真正的圣地,是在战场,要打胜仗。


    李靖,秦国陇西狄道人氏,兵门四境九品。


    他们三位报上自己的姓氏籍贯。


    “你们三位,随我来厢房!”


    而韩信、李靖敢站出来跟他一争高下,也是有大志之辈。


    韩信,楚国淮阴人氏,兵门四境七品。


    “有苏王和将领在鹿鸣酒馆相遇,诸侯遇良将,一旦未来成就一番霸业。


    赵括家世最好,修为境界也最高。


    他带着三人,来到酒馆阁楼四楼,一座独立的大包厢内。


    他亲自考三人的雄才大略,是否足以担任大将军。


    他们喝了不少的灵酒,有些面红耳赤,懊悔不已。


    但是,为大将者,先要有大气!


    敢干,而不畏首畏尾!


    赵括自己更是少年时候便扬名赵国,在大稷仙朝的兵门年青一辈修士里面,也是极其名气。


    酒馆内,众修士们这时候却议论着,有些懊悔自己刚才慑于赵括公子的威名,没敢去报名。


    他也不知,韩信、赵括、李靖这三位兵门弟子的真实实力。


    鹿鸣酒馆,一楼大堂。


    真正的顶尖天赋兵门修士,一旦进入战场,犹如龙归大海,修为境界实力,会突飞猛进。


    有赵括在此,恐怕其他人也没有机会夺得千骑小将的官职。


    修为境界和个人战力,并不是考他教的重点。


    至于最后一位李靖,仪表堂堂,身形魁梧,沉稳而厚重,神情恭敬而温顺,似乎并不多言语.并不张扬,在大稷仙朝也没什么名气。


    这也是为何,赵括宁愿放弃赵国世家,也要前来朝歌仙城,谋一个千骑小将职位的缘故。


    兵门门徒若无法进入战场,那他们的修为境界,迟早会停滞不前。


    这三位小将有何奇特之处!?


    苏尘想了想。


    说不定这一笔,便有机会,让你我日后踏上八境半圣之境,流芳千古!”


    “三位,对我有苏国的战略处境,有何看法?”


    以灵气封闭这座包厢,隔绝外界的窥听。


    赵括,赵国邯郸人氏,兵门五境八品。


    苏尘带着韩信、赵括、李靖等人,进入一座包厢。


    南宫冰儿也很好奇,在苏尘一旁坐着,想听一听。


    有大将之姿,自然能留下来担任有苏国的第一位千骑小将,以后也好培养为大将。


    三人相视一眼,斟酌着谁先开口。


    “两位贤弟先请讲~!”


    赵括淡淡道。


    他有这个自信,自己一旦开口,恐没有韩信、李靖二人插话的份了。


    “大王!


    有苏国之大敌,首在卫国,其次在北夏蛮国!


    在下若为大将,灭诸侯卫国需有三万精兵,灭北夏蛮国需有十万精骑兵!


    还请大王尽快征募三万兵马,练兵练将,先图卫国!


    且提防蛮国入侵。”


    李靖最老实,话也不多,先说道。


    他并不喜欢当众夸夸其谈,更喜欢踏实做事。


    韩信瞥了一眼李靖。


    这位兄台,果然是老实人。


    说话这么实在,一点水分都没有。


    有苏国眼下仅有一座大型朝歌仙城,能募精兵一二万已经有难度了,如何能募兵三万?!


    “大王,先募精兵二万,想方设法夺卫国十余座仙城。


    以此为有苏诸侯国根基,厉兵秣马,囤积灵谷灵兵!


    静观大稷天下之变,徐图大业。


    一旦天变,立刻抓住时机,主动出击扩展封地。”


    韩信沉吟一下,说道。


    “两位兄台所见略同。


    有苏国,必先拿下第三流的诸侯卫国。


    卫王姬毁志大才疏,心胸狭隘,这是历代卫王的通病!


    卫国乃是灵气充沛的宝地,先后诞生了法圣商鞅、杂圣吕不韦、法圣李理、兵圣吴起,却皆不能用。


    任用随便一位圣人,都足以让卫国迅速成为第二流诸侯国,甚至成为第一流诸侯。


    可惜!


    卫王无才,反而只留下区区一个苟变担任太宰,顶多能苟活几年而已。


    灭了卫国之后,


    北夏蛮国,尽是荒凉之地,纵然击败也没有几两肉,切勿和其纠缠。


    应该尽快拿下肥沃之地!


    卫国周边的曹国、许国、胡国,这些小国没有名将,庸碌大臣居多。


    尽可一举拿下,令有苏国以最快速度,成为第二流诸侯国,兼并北齐等等!


    如此,有苏国才有资格,和大稷仙朝北方的魏国、赵国、韩国、燕国、齐国等一争高下。


    灭此五国,以图天下!”


    赵括雄才,滔滔不绝。


    “灭赵国?.你下的去手?”


    苏尘好奇问道。


    赵括可是赵国的兵门世家子弟。


    “大王!


    八千年大稷仙朝已经末年,天下大变在即。


    大稷共九十八诸侯国,十之九迟早都要覆灭。


    十大诸侯之一的赵国,看似强盛,却偏安一隅之地,缺乏进取之心。


    我曾经和赵王彻夜长谈,劝他尽快吞并燕国,剑指齐国、魏国,一统大稷北方之地。


    大稷仙朝,天下七分:秦地、巴蜀汉中之地、楚地、吴越之地、赵燕之地、齐之地、洛邑王畿之地。


    抢占其中之一,才有望争夺未来的新仙朝。


    可是,赵王对此却不置一词,畏惧齐国名将匡章、畏惧魏国兵圣魏无忌,畏惧燕国有兵圣乐毅,畏首畏尾,何以成大业?!


    我爹赵奢,竟劝赵王不可让我领兵。


    赵王守成有余,纵然有兵圣李牧、兵圣赵奢,也无法完成霸业!


    他也迟早要被其它大诸侯国所灭。


    大稷将亡,新朝将生。


    此时谁不图仙朝帝业,谁就必死无疑,全是残喘苟活之辈而已。


    像诸侯魏国,明明有兵圣魏无忌,魏王却忌惮而不用,眼下还能苟活一段时间,可迟早都是自取死路!


    在小臣眼中,赵王既然不敢窥视帝业,便已经是将死之国,死不足惜。”


    赵括淡淡道。


    天下大变在即,既然赵王不愿意采用他之策略,不扩张封国。


    赵国在百年之内,必亡!


    那他还留恋什么,另谋他就。


    “.”


    “灭……赵、魏、韩、燕、齐?一统北地?……赵兄,打的过吗?”


    韩信、李靖二人都听的震撼,惊呆了。


    这可是,足足五個大稷第一流诸侯强国啊!


    各个都有兵圣坐镇,甚至不止一个!


    两人望着赵括的眼神,充满了敬畏。


    赵括的眼中已经把大稷仙朝九十八诸侯国,分成七份,给瓜分的一干二净。


    赵国兵门世子,辅佐诸侯王的帝业之策,脱口而出,果然是雄才大略。


    “他们有兵圣又如何?……待我等拿下众多小诸侯国,立下战功,我等也已经修炼成为八境兵圣!”


    赵括不屑。


    战打的越多,战功越厚,兵门一日千里,越快成圣!


    他现在,就渴望有一位诸侯王能赏识他赵括,让他领兵打仗,早日成圣!


    否则,新仙朝,日后没有他赵括的一席之地!


    悔之晚矣!


    “三位大才!


    实在是令本王,难以割舍。”


    苏尘听完三位高见,一时间赞叹。


    赵括的眼界,何其辽阔,谋划的是新仙朝大帝基业,有大将军雄才!


    韩信,稍微踏实一些,有强烈的进取之心,但也没夸口灭强诸侯国!


    李靖非常踏实,谨慎而小心,只想先灭卫国!


    其它太远的事情,他也没说估计是觉得说了也没用,先干成了再说。


    苏尘有些担心,赵括心气太高,打仗太飘了。


    而韩信干练,在二人中间。


    李靖最沉稳,恰好可以弥补。


    这三位都有将才之姿,各有千秋!


    “我有苏国正在迅速招募兵卒,扩充军力,估计在一二月之内,便可招募三千精锐骑兵。


    不用数月,便可招募一万骑兵。


    不若,三位一起留下,各领一支骑军如何?


    到时候,我命你等率领三支精锐骑兵,一起灭诸侯卫国!大展宏图!”


    苏尘不由说道。


    “好~!”


    “大王英明!


    韩兄,李兄,也是兵门高手!我等联手灭卫国,指日可待!”


    赵括不由大笑道。


    他一人为上将,足以灭卫国。


    如果有很多名将,以后打第一、二流诸侯国也会轻松诸多!


    “只要大王有帝业之心,敢用我等为将!定当竭力辅佐,成就大业!”


    赵括、韩信、李靖三位,都是欣喜领命。


    他们各个都觉得自己是大将之才,能与之一起辅佐诸侯王,共谋帝业,乃是幸事。


    都是兵门四五境高手,一起配合打仗,也会十分痛快。


    还有一个关键是,有苏王苏尘年少,却有一颗帝心。


    并没有畏惧魏国、齐国、赵国等强国。


    赵括在赵国,被他爹阻止,又无法说服赵王,无法掌握兵权。


    韩信在别的诸侯国根本得不到重用,处处碰壁,遭受冷眼,却在有苏国得到诸侯王的重用!


    李靖一直籍籍无名,也未能在其它诸侯国得到出人头地的机会。


    现在,有苏国敢起用他们三人为将,这对他们三人而言,这是干一番大业,出人头地的天赐良机!


    灭了卫国之后,有苏国招募更多兵力,他们皆可为统兵上万的大将!


    兵门修行一日千里!


    如何能不大喜!——


    求月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