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小国团灭!轮到第二流诸侯国了!

作品:《紫气仙朝

    宋国军营。


    宋王宋偃面色铁青,望着眼前一副大稷诸侯国地形图,看到赵、有苏两国军旗,几乎插满了大稷仙朝的腹地。


    赵国的版图涨了近一倍,是十大诸侯国里收获最大的一家。


    有苏国的版图更是暴涨七八倍,从第三流诸侯国,迅速晋升为第二流诸侯国中的强国,迅速超过了宋国。


    众大将们面面相觑,寂静无声。


    “赵国、有苏国,为何他们两国会组成联军?


    居然一口气,兼并了十多个小诸侯国?吃下那么多封国领地!”


    宋王气的脸色铁青,嫉妒的眼珠子都发红。


    大稷仙朝的众诸侯王自从在洛邑为仙帝送葬,回国之后,从春季到立秋以来,便都在疯狂的兼并周围的小诸侯国。


    吴国、越国,位于东南。两大诸侯国敌对千年之久,虎视眈眈对方,却奈何不了对方。


    就算他们想要攻打,


    沿途,也会经过众多的第二流诸侯国,也会遭到二流诸侯国的阻挡,难度很大。


    毕竟第二流诸侯国,大多都会拥有十万兵力,一番血战下来颇为吃力,代价会比较大。


    都是诸侯王,众王的心思和策略,也差不多!


    先用最小的代价,把所有最弱的六十八个第三流小国给吞并了。这些小国往往兵力不足五万,最容易攻打。


    再考虑兼并二十个第二流诸侯国。


    秦国,位于大稷仙朝西北。


    齐国,位于东方滨海。北面是燕国,南下是吴越两个大国,皆难以攻打。唯有朝西进攻,有二流中等诸侯国、三流的小国。


    最后,才是第一流十大诸侯国之间的大战!


    这个道理,众诸侯王们都懂。


    灭了第三流小国之后,国力大涨。


    在这一轮的疯狂大兼并之中,


    整个大稷仙朝的六十多个三流小国几乎都被打崩了。


    秦国唯有南下,从汉中,攻入巴蜀国。但是巴蜀国是大诸侯国,不是那么容易攻克。


    小诸侯国几近全灭!


    但因为各大诸侯国地处的方位不同,所面对的情况,也截然不同。


    收获最大的是赵国和有苏国,他们联军在大稷仙朝腹地一路席卷,兼并攻克了十九个三流小诸侯国。


    它周围只有寥寥几個小诸侯国而已,哪怕兼并,也是食之无味。


    楚国,位于西南。四面无敌手,可以肆意兼并。


    其次是楚国,独自兼并了周围的十个小诸侯国。


    想要东出,却又被函谷关的大稷仙朝给挡住去路。


    它们都地处偏远,距离大稷仙朝的腹地数量最多的小诸侯国,颇为遥远,鞭长莫及。


    巴蜀国,困在蜀中之地,崇山峻岭之中,难以出来。


    “本王也才兼并了一个诸侯小国‘藤国’而已,赵国、有苏国联军,他们居然吞并了十九个之多!


    诸位将军,你们有何良策?”


    宋王分外的眼红。


    他最嫉恨的是有苏国,


    最初明明也就是一个三流诸侯小国而已,在这一轮兼并潮之中,和赵国十万兵马组成联军,居然收获如此巨大,


    有苏国一跃晋升为二流诸侯国中,封国领地范围、兵力实力最强的一家。


    原本,宋国才是第二流诸侯国中最强的!


    现在,有苏国已经取而代之。


    “大王.我宋国虽然也有兵力二十万之众。


    但是东有齐国,南有楚国,西有魏国,三个方向皆需派数万兵力,防守仙城。


    我军能够调动兵马,不超过五万左右!


    以五万兵力,攻打一个三流小诸侯国,也是颇为吃力。”


    宋国猛将南宫长万说道。


    如果是二十万兵力去攻打,三流小国瞬间会绝望,守城士卒的士气崩溃,甚至主动投降,根本不费多少力气就能拿下。


    而仅仅五万兵力的话,三流小国也不怕,只会拼命死守,难度无疑大增。


    众将们都是面色犯难。


    至于宋国和其它诸侯国组成联军,就更别提了!


    周围诸侯国不论大小,全都被宋王找机会“揍”过,侵吞仙城和封地。


    连齐国、楚国、魏国这样第一流诸侯国,都不例外!


    人送绰号“桀宋”!


    周围的众诸侯国,谁也不会和宋军联合。


    想要效仿赵国和有苏国,组建联军,根本做不到。


    仅凭宋国五万兵马,想要快速兼并其它三流诸侯国,谈何容易?


    想到这里,众将们心头不由腹诽。


    这都是怨宋王,爱贪便宜。


    之前,宋王一看到楚国公子内乱,感觉机会来了,立刻派兵去抢了楚国上千里封地。


    看到齐国和燕国交恶,又赶紧派兵去抢了齐国五座仙城。


    回国的时候,


    顺道,还把魏国的两座小仙城给撸走了,差点把魏安釐王给气炸了。


    宋王看准机会,四处占便宜,甚至灭了好几个小诸侯国,这让宋国占了很多好处,成为第二流诸侯国中最顶尖的存在。


    但是后果也严重。


    现在,谁看宋国都不顺眼!


    只是各个诸侯大国各有难处,一时还没有找到机会,来对付宋国而已。


    宋国。


    睢阳都城。


    苏秦、张仪,师兄弟二人身着纵横门修士服,背负着灵剑,走在街道上,打量着宋国的百姓。


    “师兄!


    你我二人自离开稷下学宫,游历天下各国一年之久,对天下大势也了甚深!


    如今大稷仙朝天下大乱,诸侯彼此攻伐。


    众三流小国几近灭亡,现在轮到第二流诸侯国。


    我们也该去大诸侯国,谋一份仕途!再不出仕,等二流诸侯国都灭亡了,日后恐没有我们师兄弟立足之地!”


    张仪道。


    “正该如此!”


    苏秦神情淡然,微微点头,“但是,想要在大诸侯国出仕,还需给大王献上一份丰厚的见面礼,才好!


    不知,师弟可有什么厚礼?”


    在出仕之前,他们需要干一件大事,扬名天下,才能在大诸侯国谋得一份公卿高位。


    否则,籍籍无名之辈,去了大诸侯国也只是小人物。


    “宋国?!”


    “宋国?


    哈哈,你我所见略同!


    宋国这块肥厚膏腴之地!偏偏宋王这鼠目寸光之辈,得罪了那么多诸侯,哪里配得上这块膏腴之地!


    如此膏腴之地,宋国的百姓们却都苦着一张脸,衣裳褴褛,显然物资匮乏。


    但是,他们也不敢抱怨,神情对宋王有畏惧之色。


    宋国的百姓,对宋王怕是早就心怀不满!”


    “我去游说齐国、楚国!”


    “行,我去游说魏国、赵国、有苏国!


    五国一起灭宋!


    灭了二流诸侯国中老牌强国宋国!你我师兄弟的名气,定然名动十大诸侯国!


    到时候,任何大诸侯国,都会奉我们师兄弟为贵宾客卿。


    公卿大夫高爵,唾手可得!”


    “师兄,告辞~!”


    他们师兄弟二人离开宋国睢阳都城,各自御剑,化为一道流光,远逝而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