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4章 进宫告御状

作品:《大明:我的姑父是朱棣

    武英殿是皇宫大内偏殿。


    朱棣入宫之后,未正式登基为帝,当然不方便在太和殿、养心殿等正殿出入。


    他便把此武英殿,作为自己过渡时期的日常起居场所。


    在此会见心腹大臣,召见翰林诸官,审阅奏疏等等。


    陪侍在朱棣一旁,是位气定神闲,颇有几分气度的黑衣老和尚。


    他叫姚广孝,法号道衍。


    就是在北平城里煽动朱棣谋反,最终一举定鼎天下的‘黑衣宰相’。


    姚广孝长着一对阴郁的三角眼,形如病虎,不忌荤素,行为怪异。


    不像是位慈眉善目的佛门中人。


    靖难期间,姚广孝作为燕王世子朱高炽的老师,基本随世子定守大后方北平城。


    对靖难前线则是遥控指导。


    朱棣刚进入南京城,他率先从北平府起程。


    一个月之前就到达应天,自然是为了燕王登基称帝之事。


    别看姚广孝官职不高,却是朱棣的心腹肱骨。


    以往燕王府里的许多重大决策,都有姚广孝参与的影子。


    这时候,内侍总管郑和碎步入殿,低声道:


    “殿下,国舅爷求见。”


    “哪个国舅爷?”朱棣竖眉道。


    自己还没登基呢,就有人冒充国舅爷头衔,来讨要彩头?


    “中山王四子徐膺绪。”


    朱棣闻言将奏疏合上,面露不悦之色。


    他与姚广孝对视一眼,似乎都在问:


    他来求见做甚?


    “传他进来吧。”朱棣面无表情。


    “遵命!”


    中山王徐达共生有四子。


    老二很小的时候就死了,现在没人提及。


    老三徐增寿,是当年朱棣安插在建文帝朱允炆身边,最大的卧底。


    可惜的是,金陵破城前夕,他被朱允炆亲手斩杀。


    老大徐辉祖,目前削爵禁足在府。


    偏偏老四徐膺绪,这位南京城里有名的纨绔子弟,尚在到处游动。


    片刻之后,徐膺绪快步入殿,低头上前行跪拜礼,嘴里朗声道:


    “微臣徐膺绪,拜见陛…不,是燕王殿下。”


    “老四免礼,起来吧!”


    朱棣勉强笑了笑,鼻哼了一声。


    他跟徐家人实在是太熟了。


    想当年,他为了挽回徐妙云的芳心,徐府门槛都被他踏矮了一截。


    作为姐夫,他不是很喜欢这个小舅子。


    不学无术,不求上进,跟他的两位兄长,那是云泥之别。


    “殿下,微臣此来,是恳请殿下收回魏国公爵位的封号。”


    徐膺绪起身禀奏道。


    朱棣听罢是一头雾水。


    他脸色微微一变,疑惑道:


    “这是为甚?”


    徐膺绪哭丧着脸控诉道:


    “禀奏殿下,长兄徐辉祖被削去爵位,但徐家世袭封号尚在,可世子徐钦却是个不孝之徒,尚不能成为爵位继续者。”


    “前些日子他带府中下人,到国公府后花园种菜种瓜果,惊扰徐氏祖宗灵堂,破坏徐氏风水,实属大逆不孝。”


    朱棣听罢有些哭笑不得,咧嘴呵斥道:


    “这分明是小孩子在胡闹嘛,你是长辈,出面训斥一通不就完了?”


    “这种小事何足挂齿,还敢进宫来说?”


    徐膺绪一听,心都凉了半截。


    敢情挖的不是你朱家风水,是么?


    于是,他又添油加醋地强调道:


    “可气的是,他竟敢当面顶撞长辈训斥,实属忤逆不孝,连累我在地头摔了一跤,到现在…腰间还疼痛得要命。”


    “哎哟…那…要不让宫里太医给你瞧瞧?”


    朱棣听罢剑眉微微一皱,咧嘴笑一笑,带点戏谑地安慰道。


    “不…这点伤痛就不劳烦殿下…只是这徐钦…竟将府上马廐,改建成猪羊圈…有失体统,败坏国公府名誉。”


    “殿下,他这是故意在宣泄对朝廷的不满情绪。”


    朱棣:“???”


    “陛下啊,这魏国公的爵号挂在他这一脉上,有失国之尊严,败坏我爹一世英名,微臣恳求收回魏国公封号。”


    此时,徐膺绪装腔作势地哽咽起来,不时地还挤出几滴鳄鱼的眼泪。


    魏国公爵位是太祖高皇帝亲授予徐达,子孙世袭罔替。


    徐达死后,爵位传给了长子徐辉祖。


    只是徐辉祖宁死不跪,冒犯了未来天子圣威,被削爵禁足。


    但魏国公爵位封号尚在,目前只是悬而未决。


    一品公爵的封号,怎么可以随便收回呢?


    收回,也就是剥夺。


    这岂不是打了太祖高皇帝,以及中山王徐达的脸了么?


    别说太祖高皇帝的旨意不可违,单说中山王徐达,可是朱棣一生中最为敬重的长辈,岳父大人。


    当年徐达镇守北疆十四年,燕王朱棣跟随其左右,朝夕相处,兵法武艺深得徐达真传。


    冷眼旁观的姚广孝,从徐膺绪的只言片语中,嚼出点味道来了。


    敢情是这个纨绔子弟,想要得到这个魏国公爵位。


    他今日入宫来告御状,表面上是控诉徐钦不忠不孝,不知廉耻。


    言外之意就是说徐氏只有他这脉,才有资格继承魏国公爵位。


    “陛下,魏国公乃一品勋爵,此事非同小可,需要众臣朝议之后再定。”


    姚广孝开口道。


    前些日子在天牢里一见,他对徐钦影响不错。


    是个人才。


    他怕朱棣一时犯糊涂。


    朱棣何等人物,他早就看透,明白徐膺绪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这个纨绔子弟想要魏国公爵位。


    从此摇身一变,他这一脉成了徐氏嫡系。


    何德何能?


    “老四啊,此事本王派人去落实一下再说,你放心吧,若情况属实,对于徐钦这个竖子,本王绝不姑息!”


    这明显是在敷衍。


    徐膺绪不傻,他还想再争取一下。


    可朱棣的脸已是挂不住了。


    徐老四还算知趣,忙不迭作揖告退。


    待徐膺绪离开,朱棣看了姚广孝一眼,气恼道:


    “徐老四是个纨绔,皇亲国戚、朝廷众臣之中,根本没人瞧他上眼。”


    “魏国公的封号,岂能落到他的头上?”


    话都说到这份上了,姚广孝觉得该自己出场。


    何况,他对那个少年徐钦,也挺感兴趣。


    “陛下,徐钦是中山王徐公的嫡长孙,徐氏一脉的嫡系所在,更是王妃的娘家。”


    “此事必须处置妥当,否则会遭来口实非议。”


    “这事还是由老衲出面,先调查一番再做定论。”


    “好好,这事又得劳驾少师了!”


    朱棣颜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