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4章 当皇帝并不轻松

作品:《大明:我的姑父是朱棣

    “胡言乱语!”


    徐钦厉声叱斥。


    他抬头用犀利目光盯了陆掌监一眼,并用冰冷的口吻说道:


    “据说她的琴弹得很不错,大内总管郑公公说大内乐坊正缺琴师,明日让她去乐坊当乐师。”


    话一说完,他转身便离开。


    在场所有人都惊愕得目瞪口呆。


    谁也不清楚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大内总管对一位低贱宫人有令,还需要一个东宫詹事府的四品少詹事来传达吗?


    傻瓜都心知肚明。


    显然是这位徐大人借用了总管郑和的名头而已。


    这宫女运气真好。


    大内总管郑和,可是内官三品,皇帝陛下和皇后娘娘的御前大红人。


    他掌管整个内宫十二监,二司四局。


    包括大名鼎鼎的司礼监。


    辖皇城内万余名大小太监,所有女官、宫女、宫人等。


    权势煊赫。


    陆掌监长了几颗脑袋,那敢多问,更不敢抗命?


    只能照办!


    秀瑛用感激目光,望着远去的少年郎官。


    东宫的徐大人?


    她不知道他究竟是谁。


    但知道一定是父亲好友或建文党徒,暗中请他在宫里关照。


    ……


    皇城,坤宁宫。


    入冬的阳光柔弱,照射在身上只有懒洋洋之感。


    黄灵鸟在枝头上吱吱地歌唱,颤抖的树枝将昨夜的雪花,从树叶上抖落下来。


    落在地上晶莹剔透,宛如水晶。


    早早地徐妙云便起了床,在窗棂前遥望。


    “不知...最近凝云的武艺,是否又会有所增长呢...”


    她自言自语地嘟哝。


    只可惜,等待许久也没看到小女儿的身影。


    倒是瞧见自己的护卫施冬梅,冒着大雪照样在演武场训练。


    今日,这孩子怎么又不在?


    凝云今年十三岁,跟着施冬梅练习剑术。


    “娘娘,请用膳。”


    贴身宫女张翠端来早膳,如此说道。


    “嗯,放着吧。”


    徐妙云轻柔回了声。


    忽地想到皇帝五六天没到她这边来了,有些不太正常。


    他们夫妻关系一直很好,几十年如一日。


    朱棣只要不出征,他便隔三差五会到她的寝宫里来陪着她。


    她匆匆喝了碗肉糜粥,吃了两块糯米糕,便往养心殿走去。


    到了门口瞧见朱棣正愁眉苦脸,便走了进去。


    “陛下,什么事情如此苦恼?”


    徐妙云关切问道,并亲手为他沏了杯茶。


    平日里,朱棣有苦恼之事,也会主动与她商量。


    这都是几十年来养成的习惯。


    不过朱棣现在苦恼的可是军国大事,就算告之徐妙云,也只能令其徒增苦恼罢了。


    “哎,的确是有些烦心事...”


    朱棣摆手道:


    “不提也罢,此事明日早朝请众臣商议再定。”


    说完,他看向徐妙云,拉着她的手亲昵道:


    “对了,凝云今年十三岁了,按常规皇家公主应该许配人家,如何?”


    徐妙云道:


    “凝云这丫头,许多人都不能入她的法眼,今早也没见到她的人影,她对朱能长子看不上眼,说人家粗鲁没教养。”


    “世美家的老三呢,今年也有十六七岁了吧。”朱棣问。


    世美就是张玉。


    他一直惦记已故爱将的几个儿子,关怀备至。


    可他也不想想,公主怎么可以嫁给非嫡长子呢?


    “不可,都不可!”徐妙云立马否决。


    “别老看着你的这些武臣,陛下每次喜欢亲征,战必亲躬,冲锋在前,你知道臣妾在家中有多么担心么?”


    “决不能让我们的女儿们,再受这样的苦。”


    “刀剑无情,在战场上万一...我是说万一哦,有个什么闪失,女儿们如何是好?”


    “我老朱家的子女,就没有孬种...”


    朱棣正欲要再说,却被徐妙云的眼神给怼了回去。


    徐妙云放下愠色,柔声道:


    “陛下,咱们应从文臣中考虑一下嘛。”


    “啊对...皇后说的也是。”朱棣连忙改口道:


    “武官朕暂不再提,不提...那就考虑文臣吧,看谁家的儿孙们合适。”


    说实话,朱棣心中有些可惜。


    他喜欢武将。


    其实,徐妙云心里一直有个小女驸马爷人选。


    那就是自己大侄子徐钦。


    人品、才华,相貌等都合适,表兄妹亲上加亲。


    还是嫡长子,国公世子。


    这样的条件,打着灯笼满世界都很难找到。


    可朱棣死活不同意。


    他过不了心中的一道坎。


    这道坎就是那个犟种徐辉祖。


    倘若认了徐钦为驸马爷,徐辉祖是否就要赦免?


    可这厮到现在还不臣服,递上个亲笔签署的书面降表,举手之劳他都不愿意。


    你说,他的犟劲真就没谁了。


    罪臣之子为戴罪立功、入朝堂为官这还说得过去。


    可要收为驸马爷,岂不成了天下人的笑柄?


    都说皇帝女儿不愁嫁。


    堂堂公主是缺胳膊断腿,还是长得歪瓜劣枣?


    嫁不出去了,是么?


    上次徐妙云曾提过一次,结果惹得朱棣大发雷霆,拂袖而去。


    “说起文臣,我把一人给忘了,就是蹇义家的长孙…要不你派人了解一下?”


    “行,臣妾这就去办。”


    徐妙云说完便离开了。


    朱棣想了一会,突然想起一件事,对外大声喝道:


    “来人,传蹇义进宫。”


    御前太监应声安排去了。


    ……


    皇城,吏部尚书官房。


    蹇义正在听取徐钦关于詹事府的情况汇报。


    “???”


    “贤侄啊,老夫这里有件事挺棘手难办,你帮忙出个主意吧。”


    谈完了詹事府里的事,蹇义冷不丁冒出这么一句。


    “啥事?老师。”


    非正式场合,徐钦尊称蹇义为老师。


    “就是宁王朱权的事呗,他从北平一回来了,据说已向陛下递上奏表,讨要一块封地。”


    昨天,皇上召他进宫,就为此事。


    徐钦闻言一愣,立马想起史料上所说的朱棣,曾许诺宁王“平分天下”之事。


    说起来,宁王还是奉天靖难的唯一合伙人。


    “可宁王封地不是在大宁吗?这又要什么封地?”


    徐钦明知故问。


    蹇义闻言苦笑道:


    “你有所不知,陛下最近让臣工们商议,说是朝廷国库空虚,要大力削减边陲军费开支。”


    “他有意将大宁都司裁撤,内迁至保定府和宣府安置。”


    “至于大宁都司这块草原,送给兀良哈三卫,作为他们的永久牧场,以兑现当初承诺。”


    “???”


    徐钦总算是听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