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低头?

作品:《曹髦郭责

    “陛下,我怎么看他似乎有些不情愿呢?”


    “怎么会呢?”


    “你没看到他离开时笑得多开心吗?”


    曹髦笑着说道。


    两人坐在太极殿内,曹髦忽然问道:“你这几天还在去骂你大父吗?”


    “哦,没有了,仲父将我叫去一顿训斥,让我不许胡闹。”


    司马炎所说的仲父,是留守在洛阳的司马干。


    曹髦若有所思的点着头,又问道:“那你外大父呢?”


    “啊?连他也要骂?这不好吧?”


    “谁让你去骂他了,我是问你,有没有他的消息!”


    司马炎摇着头,“还没有,这赶路不太容易,道路上还有叛贼,不知何时才能到呢。”


    曹髦点点头,“原来如此。”


    司马炎看着一旁的曹髦,欲言又止。


    “怎么了?”


    “最近有不少士人都在骂陛下,说陛下亲近阉宦,不用心学业,贪图享受说什么的都有。”


    司马炎讲述着洛阳内最近的变化,自从被打破禁锢后,士人们开始疯狂宣泄,在骂过自己的亲族之后,他们又将矛头对准了皇帝。


    想要通过反对皇帝来刷名望。


    曹髦笑了起来,这不就是明末大臣的套路吗?


    故意激怒皇帝,来给自己塑造忠君的人设,趁机扬名?


    司马炎很是不解,“陛下,伱就不怕往后亲政了,群臣会疯狂上书劝谏,让你什么都做不成吗?”


    曹髦摇着头,“倘若真的亲政了,大权在握,谁还听什么劝谏啊。”


    “安世,你要记住,只要你本身够强,就没有任何东西可以限制你,可倘若你很虚弱,那任何东西都能限制你”


    “重要的还是自己啊,安世,你如今名扬洛阳,是很多人口中的名士,就是裴楷王戎这些年少成名的,你也能上去比一比了,但是,你还是不能松懈啊。”


    “要不断的提升自己,提升自己的办法有很多,你可以多练武艺,可以多读书,可以继续去扬名,总之,用尽所有的办法来提升自己。”


    司马炎点点头,“这些我都知道,但是我们的年纪都不大,何以着急呢?”


    “不急不行啊。”


    曹髦认真的说道:“当初蔡桓公见扁鹊的时候,倘若他能及时听话,也不至于暴死。”


    “疾之居腠理,汤熨之所及;在血脉,针石之所及,在肠胃,酒醪之所及;其在骨髓,虽司命无奈之何。”


    “当今的大族危害,已经到了血脉,若是我们再不急,就治不好了。”


    司马炎若有所思的点着头


    王祥板着脸,坐在案牍前,拿起了茶,轻轻吃了一口。


    他再次看向了面前,几个案牍空荡荡的,只有王观坐在了一旁。


    陈骞没来,郑袤没来,王经没来,崔赞也没有来。


    崔赞没有过来,王祥尚且知道原因,他因为钟毓的话而有了些波动,现在还没想通,等想通了就会回来。


    但是其余几个人。云九小说


    王祥今日召集自己的势力,想要从太学下手,来给尚书台证明自己的能力。


    可是,等了这么久,最后前来的居然只有王观一个人。


    纵然是王祥,此刻脸上也是有些挂不住了。


    有甲士走了进来,站在王祥的身边,耳语了几声。


    王祥的脸色在一时间变得极为复杂。


    王观好奇的看着他,“太常,这是出什么事情了?”


    王祥笑着回答道:“无碍,只是说府内出了些事情。”


    王观也不戳穿,他自言自语似的说道:“卢公的家底可不好接啊。”


    王祥知道曹髦接见了自己几個盟友的事情,可王祥并没有将这件事放在心上,他认为,这只是皇帝逼迫自己来完成祭祀的事情。


    皇帝手里虽然有筹码,可是没有大权,自己能给盟友的,他根本就给不出去。


    自己这些盟友又不是司马炎那样的愣头青,当朝九卿,定然也不会因为皇帝画了个大饼就背叛自己。


    因此,王祥很是自信的没有理会这件事。


    他不怕皇帝的威胁,就当什么都没有发生。


    但是,当他的那些盟友们拒绝他的召见时,王祥顿时懵了。


    皇帝能给他们什么?如何能如此迅速的将他们说服?只用了一番话,就让他们以礼来降?


    这情况有些不对啊。


    王祥自认没有轻视过皇帝,已经对他非常重视了,可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王祥一直都认为皇帝跟群臣的联络是在自己的掌控下进行的,他认为自己才是整个事件的直接负责人,无论是陈骞还是郑袤,都是通过自己方才能跟陛下取得联系。


    可他并不知道,曹髦已经假接各种名义与他们多次相见,甚至多次表示自己才是真正的负责人。


    皇帝与他麾下这些人的关系,并没有王祥所想的那么薄弱。


    王祥看着空荡荡的内屋,神色复杂。


    他对这个皇帝,是愈发的看不透了,他到底还有多少底牌?


    他只是跟这些人见了一面,自己就瞬间变成了孤家寡人,那庞大的足以抗衡高柔的势力瞬间消失。


    这是不是说明,倘若皇帝下了决心,也可以在朝中单独建立一个保皇党?跟群臣进行抗衡?


    看着顿时沉默下来的王祥,王观也没有多说什么。


    其实,论资历,王观足以跟三公争雄,就是面对高柔也不怕。


    高柔并非是朝中唯一的三朝老臣,王观同样是曹操时期就开始辅佐庙堂的老臣。


    此人什么都做过,从地方县令到御史台,再到中领军,尚书台,论功劳,论资历,在朝中也算是大佬级的人物。


    可这位大佬并非是大族出身,曹操时期,曾多提拔寒门,唯才是举,王观当时也被征召了。


    但是他没有一个强大的宗族来作为自己的靠山,而且他从不结交好友,也不养门生故吏,也不与大族联姻,只是在尚书台里本分的做事。


    这次跟着王祥,大概也是因为王祥是目前唯一想要做实事的人。


    他并不想参与这类的争斗,他希望这样的事情能早点结束。


    王祥反应过来,看向了他。


    “王公,我有一事想与您商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