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3 章 平稳创作期(倒v开始)

作品:《粉丝每天都在催我发新歌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在姜铭书眼中,真诚而烂漫的同学们是晚霞映衬下的风景。


    殊不知在他们眼中自己也是那独一无二的秋景。


    少年刚剧烈运动完还透着几分薄红的昳丽脸上染上这一抹笑意,无端多了几丝惑人的吸引力,像是度数不高的红酒,微醺。


    同学们一瞬间失去言语,安静如鸡。


    姜铭书对忽然降临的沉默感到疑惑。


    韩明鑫:“没什么。他们发神经。”


    他的话招来了大家的怒目圆瞪。


    刘思芸轻咳一声,赶紧略过这个话题:“姜老师你也太厉害了吧!第四名诶!”


    仿佛被这话唤醒了记忆,同学们纷纷送上溢美之词。


    姜铭书倒是有点惊讶自己能得到这个名次,不由得感到开心。


    一行人一边走一边聊地往班级的营地走去。


    颁奖典礼后,运动会就落幕了。


    晚上寝室熄灯铃声响,祝晓铭下意识地看向对床,看到依旧亮着灯,便决定继续卷。


    “姜老师都那么牛掰了还不忘学习!祝晓铭啊祝晓铭,你要支棱一点呐!别总想着和床贴贴了!”


    他一边给自己打鸡血,一边立下誓言:“今天姜老师不睡我不睡!”


    ——按照姜老师往常的习惯,基本上都是凌晨一点睡。


    不过就是只能睡五个小时罢了。


    不过就是再刷几个小时题目罢了。


    手到擒来!


    他瞥了一眼电子手表上显示的“22:30”,毅然埋头跳进知识的海洋。


    他游,他游,他游!


    等终于看到手表上的数字落到感人的“1:00”时,祝晓铭迫不及待地逃离书桌,窜上床,躲进被窝,闭上眼睛,一套连招行云流水。


    不过在视线的黑暗中,他忽然察觉到有什么地方不对劲——为什么他还能听到笔落在纸上的沙沙声和努力克制动作但还是无奈发出的翻书声啊?


    ……而且好像不止一个人?!


    这不对劲。


    他猛然睁开眼睛,探头往床下一看。这一看就惊呆了。


    好家伙,全寝室四个人,就他在床上,别的人都在干嘛呢!


    今天都吃错什么药了?!!


    他逐渐躺不安稳。


    挣扎着起身下床,祝晓铭打算鞭策鞭策大家一起上床睡觉。


    他首先来到位于自己隔壁的陶立桌前。


    装作领导视察似的一瞅——《高中数学竞赛专题讲座》,他眼睛一抽,就知道你小子在卷!


    他拍拍陶立的背,亲切地用目光询问他累不累,要不要上床休息。


    陶立转过头看他,又转回去在纸上写了好几行字,拿给他看:


    “姜老师今天跑完3000米应该是我们这里最累的人了,但他却还有力气学习!以前我不知道


    为什么他那么牛叉,现在我懂了!正是这种非常人的毅力makes姜老师姜老师!!!


    行……叭。


    下一个。


    他顺势从陶立的位置走到他的对床成鹏飞桌旁?[(,然后重复了刚刚的动作。


    成鹏飞摇摇头,指了指姜铭书的方向,便不再理会他低头做题。


    祝晓铭悟了。


    姜老师就是那个万恶之源啊!


    只要他说服姜老师……好吧他不太敢打扰大佬学习。


    祝晓铭悻悻然打算也坐下来卷,路过姜铭书的时候却发现了异常点。


    桌上所有的数学书都被堆在了一边,现在桌子的主人面前只有一张看上去写满字的白纸。


    祝晓铭:?


    姜老师已经到不需要书本可以凭脑子做题的程度了吗?!


    可恶!


    人类进化为什么又不带我!


    悲愤之下,他坐下来写题目的速度都快了很多。


    而天可怜见,姜铭书其实并没有在做题……


    至少十二点之后就没在做题了。


    ——他在写歌。


    大概搞到一点四十五分,终于基本完工了。


    姜铭书伸伸懒腰准备上床,各自为营的亮光中传来二声齐齐的解脱般的吐气声。


    姜铭书:?


    一定是他的错觉吧。


    祝晓铭&陶立&成鹏飞但笑不语。


    ……


    姜铭书在繁忙的竞赛生活中抽出时间给靳培英打了个电话。


    “喂?什么事?”对面的女声透着干练。


    姜铭书想了想,谨慎开口,“靳姐,上次你说公司打算帮我发EP?具体是什么形式呢?”


    靳培英惊讶了一下,快速解释道:“就是把你原来已经发表过的歌和还没发表的新歌一起编成一张迷你专辑——主要是用来分享你这段时间的创作的,毕竟照你现在这个情况也没办法专心筹划一张完整的专辑。”


    她顿了顿,好奇地问:“怎么了?你最近有空写歌?”


    靳培英可是知道姜铭书在忙什么的。


    “唔,也不算有空。但我现在手上已经有二首歌了。”


    除了《暖秋》之外,还有两首分别是改造版的“hint-2”和”hint-3”——现在的名字叫《晏昼》和《拂晓》。


    “你的效率那么高的吗?”


    靳培英想到“似水流年”广受吐槽的发歌频率,觉得果然之前这个家伙要么是没时间要么是根本忘记写歌了吧?


    她又算了算,加上之前发表过的二首歌,现在有六首歌,的确已经达到EP的基本要求了。


    不过制作一张EP也不是她随随便便可以拍板决定的,毕竟各方的时间都需要协调,但她还是很高兴。


    “太棒了!我回头跟公司汇报一下这个情况,让他们早点打算起来,你就专心学习——当然有时间创作就更好啦。


    ”


    “好。那么是现在我手上的歌暂时不要发的意思吗?”姜铭书问。


    对面沉思,“其实发了也不要紧……但是毕竟EP是靠销量赚钱的,里面的新歌越多,听众期待感就越高嘛。”


    姜铭书听懂了,于是又道一声“好”。


    接下来靳培英又对他进行了一番叮嘱才挂断电话。


    姜铭书并不是心血来潮给靳培英打电话的。


    只是今天在房间里整理曲谱的时候发现了几个月前就完善处理好的《晏昼》和《拂晓》,忽然想到曾经自己留下这两首歌没发的原因,于是便试探性地问一下靳姐。


    都这么久了啊……


    他郑重地把曲谱摆好。


    仿佛对谁庄严许诺。


    ……


    十月下旬之后所有进入省队的数竞生就经常被拉出来进行专项培优、准备冲刺最后的冬令营了。


    姜铭书也变得更加刻苦,几乎全天都泡在A里,没心思干别的事情。


    这种专注到近乎失联的状态让靳培英经常在周末打电话关切。


    ——哦,对于粉丝来说就是失联啊,那没事了。


    怨念冲天的粉丝在他的最新星博底下哀戚留言。


    啃你头皮:【还以为签约之后会勤奋一点呢,结果还是鸽子精,不愧是你(吐血)(微笑)】


    噶你腰子:【啊?已经彻底变成隐退状态了吗?这一条宣布签约的博文竟然是最新】


    掏你脑子:【流年大大!你看看我们吧!】


    受寒潮影响,H市2024年的第一场雪下在了十一月二十一日的深夜。


    待雪纷纷扬扬地落了一晚,同学们早晨起来就被窗外的银装素裹所惊呆,奔走相告、眉飞色舞,简直像看见什么稀罕物。


    早自习也没心思上了,一个个交头接耳盘算着待会下课怎么冲才能抢占雪资源最丰富的地方玩。


    老师们一看这情况,干脆就放了大家去玩雪,引来一片欢呼。


    姜铭书只抬头扫了窗外洁白的风景一眼便低下头打算继续解题,不过被照例来巡视教室的聂志民看见了逼着出去玩。


    “该放松就要放松,去去去,玩去吧。”聂志民把他推出教室,笑吟吟地堵在门口不让他返回去。


    姜铭书叹了口气,无奈点头。


    刚转身便发现有一个人就静静地待在走廊上,从上往下看着远处地上玩雪的欢腾场景。


    他走过去自然地开口:“不去玩玩?”


    韩明鑫瞥了他一眼:“你被赶出来啦?”


    姜铭书:“不算。”


    韩明鑫:“太冷。”


    两个人都奇迹般理解了对方的意思。


    沉默了一阵。


    地上有同学眼尖地发现了站在楼上看他们的两人,一边抡起雪球,一边朝他们大喊:


    “姜老师和韩带佬不下来玩吗?超好玩的诶——啊!你他妈砸我干什么!!!”


    姜铭书瞄了一眼教室门口,正好与聂志民似笑非笑的视线对上了。


    他镇定地收回视线。


    “我下去了。一起吗?”他笑道。


    韩明鑫停顿了片刻,微不可察地点点头:“走吧。”


    虽然说是到楼下玩雪,但实际上他们并没怎么接触雪,只是从被雪点缀的树中穿过、感受踏在鞋底雪的松软。


    姜铭书一边走一边思索着是不是应该借助这难得的放空构思一下下一首歌,没怎么说话。


    韩明鑫也不是多话的人。


    两个人就这样漫无目的地走了十几分钟,直到第一节课上课铃打响。


    姜铭书刚抓住了一丝写歌的感觉,还有点模糊,并不想放过灵感,就呆在教室利用文化课时间赶谱子。


    于是很难得的,负责冬令营同学培训的陈朝盛教练意外地发现今天姜铭书竟然翘了早上的专项培优,就打电话给聂志民问情况。


    聂志民:“哦……没事,大概是玩雪玩得童心大作,想要尝试一下翘课的感觉吧。”


    陈朝盛:???


    聂志民安慰:“没事没事,他们马上就要去考试了,估计也听不进去,上不上这一次课无所谓的。”


    陈朝盛:“说得也有道理嗷。”


    不过让陈教练非常欣慰的是,姜铭书后来还是来上课了,顶多算迟到(?)一个小时。


    “迟到”的少年规规矩矩道歉后是这么解释的:“玩雪的时候突然间产生了一个想法,然后想要赶紧将它具现化。”


    “行了,不用解释了。我都懂。谁学生时期没有幻想过这种事呢?”陈教练拍拍他的肩膀,安慰道,“也没耽误多少时间,别放在心上!CMO在即,还是你们考生的心理状态更重要!”


    姜铭书迷惑地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