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警告

作品:《大明,从空印案开始

    “念书?”


    “我才不去!”


    杏花巷。


    自从苏贵渊回来,一家三口,便很快吃上了饭。


    苏贵渊到底是读书人,食不言寝不语,在饭桌上遵行的是淋漓尽致。


    终于。


    随着饭吃完了,苏贵渊也说出了他的打算,还把下午回来遇到的事情,也说给了苏闲。


    谁知道,苏闲听到这句话,当即就跳了起来。


    “绝对不去,我才多大,跟着他们念什么书?在家里也一样啊,再说了,国子学最少也要十二岁才能去的啊。”


    苏闲这说的倒也不是假话。


    他虽然是穿越,但那只是记忆保存,现在的性格,还有童真爱玩的本性也是符合这个年纪的。


    他只要一想到,一早上起来,之乎者也,摇头晃脑,就不由得一阵胆寒……


    那是骨子里的抗拒!


    让他学字可以,摇头晃脑的念书,动不动还要被打板子可绝对不行。


    而且他记忆里有这么一回事,国子学不是最低都要十二岁才能去的吗?


    但看父亲信誓旦旦的样子,他自己倒是有些不确定了。


    苏贵渊还是一如既往的温和,他谆谆教导,只当是小孩子贪玩本性。


    “闲儿你不懂,虽然当今圣上暂时废止了科举,但是对于教学却非常看重,比你想象的还要非常非常看重。”


    “那为什么废止?”


    呃……


    苏闲随口一问,把苏贵渊倒是问住了。


    “可能是早些年,通过科举出来的人才质量不行吧,记得圣上曾经因此而大怒,后来这科举就废止。”


    “不过,朝堂诸人都看在眼里,科举恢复是迟早的事情,现在的察举制,说是举荐良才贤才,但大多都出自一人门下……”


    说到这里,苏贵渊立刻闭口不言,显然对此事讳莫如深。


    话归正题。


    “当初,圣上的确是让十二岁以上的官宦子弟入国子学,然而,到了这个岁数,基本上性格已经定性,再加上他们大部分都是功将子弟,所以一言不合就大打出手。”


    “以至于国子学众诸生、博士,联名让陛下做主。”


    “圣上头疼之后,直接挥手,让不想进国子学的,家里全部领回去,后来嫌弃十二岁定的太高,就不再限年龄。”


    “你虽然还小,但天资聪颖,应该可以进去。”


    “不过虽然如此,且不可因为年少聪慧而骄傲自满,须知这京城之地,人杰不知多少。为父就听说,有个解氏神童,过目不忘,应口成诵,开口成诗……此类神童不要太少。”


    说着。


    苏贵渊又陷入感叹之中,“当年洪武唯一一届科举,那状元榜眼,更是年少闻名的神童!如今在朝堂已经占有一席之地。”


    “为父资质鲁钝,堪堪考了个秀才功名,若非这天下局势,为父怕是连个户部检校都混不上,所以,为父曾经是很知足的。”


    苏闲哼哼了两声,“嗯,是挺知足的。”


    “罢了!”


    苏贵渊一摆手,又哈哈笑道:“总之,我儿的名头如今已经响彻京城,圣上亲口所言麒麟子,便是这天下最大的称赞。”


    “这国子学,为父已经为你打点好,届时,你直接去上课就行了。安安稳稳的读上十年书,未来这大明,才是你们年轻人的。”


    苏贵渊说着,甚至坐过来,贴心的拍了拍儿子的肩膀。


    “为父的任务,就是保证我儿在这十年里,平平安安的长大!”


    苏闲并不答应,而是转了转眼睛,提及另一件事。


    “爹你去了这中书省,当这個提举,不到万不得已,万不可跟那丞相走的太近。”


    “嗯?”苏贵渊眨了眨眼,有些不明白苏闲的告诫。


    “总是你知道就行了,我要说那位皇帝老爷,早就忌讳那宰相,甚至想……”


    苏闲刚要继续说下去。


    谁知,苏贵渊径直道:“哈,你也太高看你父亲了,走的太近?为父有那个资格吗?整个朝野想要踏入胡相大门内,那是那从皇城一直排到南直隶外面去。”


    “更何况,我只是去宝钞提举司,除了有幸拜见一番丞相外,恐怕不会再有什么交集。”


    苏贵渊显然是打听过的,“为父都打听清楚了,这宝钞提举司,一年只有两次忙,每次均印发五百万贯的宝钞。哦,想必你也知道,这一贯钱大约就是一两白银。”


    “此为一国重脉,所以圣上对此颇为看重。规矩也立得很严,除此之外,就没有其它麻烦,只要为父规规矩矩、谨小慎微……”


    说着,苏贵渊似乎想到什么,暗道自己还真是本性难改。


    旋即笑道:“当然,为父也会试着改变,争取好好历练,得到胡相乃至陛下看重,早日迈入奉天殿内,做那当朝诸公之一。”


    苏闲欣慰点头,“嗯,爹,你努力是对的。”


    但同时,他心里也是一阵无语。


    怪不得宝钞崩了!


    一年印发两次,每次五百万贯,合约就是一千万两白银?


    而现在大明每年的白银税收,也不过在六百万两左右徘徊。


    当然,银两不等于全部的税收。


    实际上现在的大明,还是以“粮食”和“货物”为主要的税收来源,粮食是硬通货,除此之外就是布、丝麻、绢、绸布等等……银两只是附带的。


    但尽管如此。


    收的少,印发的多,本来就容易造成崩盘。


    再加上,现在的宝钞材料容易纸张发旧、霉烂、民间造假等等……


    当然。


    这些都是可以下大功夫,解决的问题。


    可在苏闲看来,就算是把这些所有因素都加上,也远远达不到……十几年后,宝钞迅速贬值十倍的崩盘局面!


    甚至洪武年关后,宝钞贬值更是坐了火山车,一度在明朝中叶来到了千分之一!


    最后真就跟厕纸没人用,导致张居正的“一条鞭法”后,宝钞没有占据主流,大明朝廷彻底失去了货币控制权。


    白银成了民间认可,官府也不得不认的主要货币!


    最后就是大明的皇帝,四处求爷爷告奶奶想要找钱,却找不到,大明完了……


    这么一分析……


    以现在的每年一千万贯的印发,只要真的按照规定执行下去,就算货币有点贬值,但时代是进步的,人口是增长的,未来也不可能崩盘的这么厉害。


    中间一定有问题!


    苏闲可是知道。


    规定是规定。


    皇命是皇命!


    来大明这几年,洪武皇帝的皇命,一定是大过朝廷的规定的。


    万一真的缺钱,他自己手里又有宝钞提举司……


    嘶!


    之前叫人家小甜甜,真的建立了不会就是牛夫人吧?


    虽然明面上说着一年印发多少多少,但我皇帝缺钱了,让伱多印一点儿怎么了?


    想到这儿,苏闲又不由得想到一个非常谨慎的问题。


    话说:


    空印案,我让那洪武皇帝,自己认下了一点点损耗。


    对方下命令也很快,甚至空印案还是短短时间就结束了,虽然杀的人多,但其实还是收着了,没有继续扩大化。


    想来,他是认可那个“小小变化”,就能解决空议案善后问题的。


    可是!


    按照洪武皇帝一毛不拔,跟铁公鸡一样的揽财性格。


    该不会,他把那些认下的“损耗”,想要用另外一种方式,弥补回来吧?


    不会吧?


    等等!


    此时的苏闲,心里忽然打了个激灵!


    现在看来,父亲算是把官印领了,可这新的词条还不出现?


    联系到他曾经的猜想……职位稳定?


    现在没出现……


    那就是还不稳定!


    那自己刚才的猜想是对的?


    这里面一定有问题!


    想到这里,苏闲就不由得一阵胆寒。


    “爹。”


    他立马看向苏贵渊,像是抓住了什么严重告诫道:


    “你去了宝钞提举司,要是万一有人让你印发钱!”


    “记住,一定要按照规矩来!”


    “没有皇帝的盖印,没有中书省的落章,没有户部的协同。”


    “总之,这三方缺一个,让你印发,你都要严词拒绝!”


    苏闲这话说的非常认真。


    苏贵渊也不由得眨了眨眼,他想问什么,但也不知道儿子突然说这些的缘由。


    到最后只能点了点头。


    “放心吧,你爹我在官场上,这些年唯一的优点,就是规规矩矩。”


    “你可真别被人给忽悠了!”


    正如父亲所说。


    他现在虽然荣升中书省,但宝钞提举司却是个新衙门,那位胡相他想见都见不到。


    应该是搭不上话的。


    况且,胡惟庸案最快,也要三年时间。


    但是……


    这职责可是迫在眉睫啊。


    原本苏闲还担忧未来的胡惟庸案,还有最少有三年时间缓着来。


    他可以多想想办法,起码这成长性词条“童言无忌”,还有以后每年说不定还有新的词条,就能解决这些麻烦。


    但是……


    万万没想到,危险就在眼前!


    超发货币!


    特别是不按照朝廷的流程来,到时候若是随便信了什么人,乃至是那位陛下的授意。


    那就是小尾巴!


    真要到时候被追究起来……


    嘶!


    怪不得宝钞提举司,正提举只是个正八品职位。


    不会真是随手可丢,丢了还能换的厕纸吧?


    看着苏闲如此郑重的模样。


    苏贵渊也不由得再次点头,“放心,此案之后,为父已经晓得轻重!”


    “倒是你……最近也要收收心,读读书。”


    “为父在官场,是去给你铺路的。”


    眼看着父亲答应。


    苏闲想到上学,又不由得头疼道:


    “你确定吗?之前我记得你也这么说过,还说你在国子学有人……结果不还是在家里?”


    “你现在这么确定,万一到时候真去了国子学,别人一脚把我蹬回来……”


    “哈!”苏贵渊尴尬的笑了笑。


    旋即豪迈摆手,骄傲自信。


    人逢喜事精神爽,苏贵渊现在何止是精神爽。


    “今时不同往日。”


    “为父甚至不用开口……他们就求我儿去国子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