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平衡!

作品:《大明,从空印案开始

    此刻。


    众人都察觉到了其中的不对劲,有心者,已经想回家了。


    今天时运不利,这皇爷在一边看着,再加上那幅摸样,让人压力如山。


    但唯有朱雄英,又赶紧看向苏闲。


    “那现在怎么办?既然已经多印发了,要把纸钞全部收回来,重新开始吗?”


    苏闲微微摇头。


    “忘了我们之前说的吗?无论小市场发生什么事,交易一旦开始,就不能反悔!咱们这些【武器纸钞】发行也是一样,已经发出去了,那么就收不回来了。”


    “否则,就会出大问题。”


    朱雄英不懂这个大问题,会是什么问题。


    实际上,在场的一众娃娃们,能猜到的也只有寥寥几人。


    而方孝孺、宋濂,能猜到,但不能说。


    反倒是朱标叹了口气,看向自己的父皇。


    宝钞提举司刚刚成立两年,如今,民间的推行,已然十分不易。


    父皇甚至要为此,禁绝各地铸造铜钱的宝源局、宝泉局!


    苏闲所说的大问题。


    看似是雄英那边的问题!


    其实是宝钞提举司的问题。


    宝钞发行出去,再收回然后重新开始?


    世上哪有那么简单的事情!


    先不说为此停掉的宝源局、宝泉局怎么办?


    这个本来就裂痕遍布的宝钞体系,就会越发的推行不下去,直到彻底崩盘!


    到时候,宝钞提举司一旦受挫,那这个新设在中书省的衙门,将来必定沦为摆设。


    而这也就预示着,大明的纸钞运行体系,算是彻底失败。


    “那怎么办?”


    此刻,朱雄英已经有些后悔,自己就不该晚上不睡觉,在那偷偷印“武器”。


    睡不好不说,玩也玩不成了。


    “办法其实很多。”


    “第一个办法……”苏闲看向一旁的常森,“有那种铁圈吗?”


    嗯?


    常森不知道苏闲要干什么,他刚才被常升捂住嘴巴,现在还愤愤不平着呢。


    看到苏闲看来,他下意识看了看自己现在已经没人要的“垃圾堆”。


    刚好,里面就有一圈铁环,也不知道从哪交易来的,刚开始他是见什么东西都买,结果买了一堆没人要的破烂。


    自己诚心诚意的跟他们玩,结果徐膺绪还有老十一他们,却在跟自己玩心眼!


    呸!


    想到这里,常森就暗骂,一群狐狸。


    但他还是第一时间,把它拿出来。


    苏闲接过手,笑道:“现在就添加一个新玩法。”


    “咱们刚才只是交易,但是,有一個最大的问题,那便是这些纸钞并没有真正消耗。而是全部落到了各自的物品价值上。”


    “现在……”一边说着,他看向常森。


    “我给你出个主意,把你的这些宝贝们,全部摆放整齐,你既然和他们交易不了,套圈总玩过吧。”


    常森瞪大眼睛,“套圈?”


    “你和别人交易,这种方法太过考验眼力、以及耐心、智慧。大明各地往来,交易货物的富商很多,但也有做着小本买卖,换着花样补贴生活的贩夫走卒。他们的物品或许是市面上最常见的,但换一个玩法,就能让人趋之若鹜。”


    苏闲指着常森脚下,那一大堆的东西道:“真交易没人要,但一百文套一次,套中哪个就带走哪个,总能玩吧?”


    话音刚落。


    常森已经彻底反应过来,“你说的是投壶啊?”


    苏闲笑了笑,“还行,会举一反三,投壶也好,射箭也罢……总之就是添加玩法,然后获取他们手中的纸钞!总之,不一定非要交易。”


    “这个好!”此刻,还没等常森说话,一旁的徐膺绪已经率先开口。


    常森急道:“好什么好,我想出来的。”


    一边说着,他已经很快将自己的“破烂”重新认定为宝贝,开始摆放起来,刚才在他手里根本没有的铁圈,似乎也成了香饽饽。


    “来来来,一百文一次,现在先这么玩。待会儿咱们再玩投壶……十个中五个,这里面你们随便选,十个中七个,那一堆你们随便选,十个中十个,我这里面全都任你们选……”


    “二哥,要不你来玩投壶,我来玩套圈……”


    眼看着常森叫着自己的二哥。


    常升赶忙答应,自家的鸭子,不能真飞了。


    一时间,两兄弟开始换玩法,其它人则是跃跃欲试。


    而朱元璋则是看着看着,已经茫然了。


    这又是什么意思?


    而正在他疑惑时,朱雄英也看向了苏闲。


    苏闲解释道:“只有交易一种玩法,那就太过单一。”


    “就如同我们刚才看到的那样,稍微多一些诸葛羽扇,大家都能反应过来,同时大家跟咱们的武器纸钞,联系非常薄弱。”


    “但是,我们只要多一些花样,让这个小市场,更加的繁荣。”


    “玩法越多,咱们的武器纸钞,就会在越发频繁的往来中,更容易被他们需要。”


    “到了这个时候,知道会发生什么吗?”


    朱雄英摇了摇头,表示不懂。


    苏闲则道:“他们会嫌弃自己手里的武器纸钞太少,接下来,说不定我们不得不要印发第三次岁俸!”


    “啊?”朱雄英瞪大了眼睛,似乎不敢相信。


    此时。


    朱标已经瞪大了眼睛,愕然的看着这一切。


    直觉告诉他,自己应该抓住什么东西。


    但是,一时半会儿却什么都抓不住。


    方孝孺看向自己的老师,发现后者也是一头雾水。


    但却本能的感到惊恐。


    因为他们觉得。


    这苏闲小娃娃,似乎不止是给这些孩子教怎么玩!


    他是不是还在预示什么?


    他又想起。


    这小娃娃刚才说的,想玩多久就能玩多久,想玩多大,就能玩多大……


    嘶!


    他可不认为这是孩童玩笑之言。


    要知道,在这里面坐着的,可都是大明最有权势的功将子弟!


    更有一个未来,已经被皇爷指定的第三代明主!


    此玩法看似玩闹。


    但切合实际,那就是大明这个国祚!


    一时间。


    他竟是产生一种,雾里看花,井中望月……


    总感觉脑海里想的迷幻又真实的场景,似乎会变成未来!


    但另一方面,直觉也告诉他,这不过就是一场小儿玩闹的游戏,随时都会破碎。


    一时间,方孝孺甚至有种无可奈何之感,自己是不是就不应该去谨身殿,把圣上请过来?


    自己等人做学问的,纠缠在这里面,要是脱不开身,这才是大麻烦!


    而朱元璋则是眼睛一眯。


    看着这些孩子,重新进入游戏。


    甚至,由于新玩法的加入。


    果然如苏闲所说。


    原本成了“破烂王”的常森,现在摇身一变,俨然成了“纸钞大王”。


    一百文一次套圈。


    这些孩子手里面又没个准头。


    而他手里的那铁环,应该是什么东西上附带的,只有成人脖子那么大。


    这就让这些孩子扔出去,再套中,就极为困难。


    但他们却玩的不亦乐乎。


    他也看明白了。


    一个方天画戟能套五次,一个诸葛羽扇就是十次!


    就这么短短的时间。


    那小子,收纸钞收的不亦乐乎。


    甚至,到了即将回家的时间点,这群孩子的兴致也一点都没减少多少。


    自己的孙儿,还跃跃欲试,最后也想要玩。


    然而。


    他作为发行方,却根本无法下场。


    正急不可耐时,苏闲却说明天再玩的时候,有办法。


    有意思!


    有意思!


    这一刻,朱元璋看的是越来越投入。


    如果自己,也把这套玩法,搬入大明!


    不对!


    这小子,是不是就在给自己画套?


    把自己当个宝物,等着自己钻进去他的那个圈?


    忽然涌出这个念头,让朱元璋有种无所适从的愕然感,只能摇了摇头,把这个念头从脑子里抛出去。


    自己怎么会上他的当?


    不过……


    突然!


    朱元璋似乎想通了什么。


    一下子反应过来。


    搬不了,根本就搬不过来!


    他终于知道,刚才那种奇怪又陌生的感觉是从哪里来的了。


    这些“武器纸钞”,就是这些小孩子之间的玩闹罢了。


    他们天然,就对其有着巨大的信任感。


    毕竟,大家的目的本来就是来玩的,更加注重这个过程,这个乐趣。


    所以换个新花样,也能玩。


    但大明不一样,宝钞提举司的纸钞也不一样!


    现在。


    大明的纸钞推行都极为困难,自己甚至为此,不得不要将各地,铸造铜钱的宝源局,宝泉局停了!


    就是为了强行推行宝钞。


    可是现在……结果有多困难,这段时间的奏疏,哪怕是管中窥豹也能窥得一二!


    “不行!”


    “此法根本不行!”


    “所谓的平衡,只能在这小儿玩闹之中。”


    “或许以后推行完成,可以借鉴一二……”


    “但现在……”


    而朱元璋则无奈摇头。


    他真的感觉刚才,能在民间尝试推行此类办法。


    可是等他恍然过来。


    却无奈发现:大明,用不了!


    除非,百姓和这些傻孩子一样,从心里就认同接受,并且习惯使用大明宝钞,此后这种方法,才是如虎添翼!


    但,这恐怕也是以后了。


    因为他,还挣扎于这推行的第一步!


    所以。


    咱就只能大肆印钞,先印下去……


    苏贵渊的那两百万贯宝钞,也必须印!


    这小子想做什么他清清楚楚,但可惜,他还太小,看的太浅。


    小儿之语,一厢情愿!


    咱做的才是对的。


    这一刻,朱元璋越发肯定了自己的内心想法。


    停止宝源局和宝泉局的铜钱铸造,继续强行推行宝钞!


    苏贵渊盖下两百万贯的宝钞发行,也要立即推行!


    自己一可以弥补空印损耗。


    二可以立刻发往邓愈军中。


    只要推行下去,信任以后再弥补。


    此后,便是两全其美!


    “苦就苦咱这一世,但往后幸福的就是千万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