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死法儿

作品:《叶娇李策

    尹世才当然知道李策已经婚娶,且娶的是个母老虎。但是天高女眷远,男人逍遥一下,岂不是很正常吗?


    看,楚王殿下这不是走过来了吗?


    只是他一直看着自己,也看着自己的怀抱。


    尹世才瞬间明白过来,他连忙挪挪屁股,把怀中的美人扶起来,用一种谄媚的语气道:“快!殿下看上你了,你坐过去。”


    男人的品味果然相同。


    然而李策只是微微偏头,随从燕云便大步上前,挡住女人,示意她回去跳舞。


    李策则坐在尹世才对面,在轻扬的琵琶声中,询问道:“尹刺史贵庚?”


    冷不丁问年龄,还挺让人意外。


    尹世才回答道:“下官今年四十有六。”


    “四十有六。”李策默念一遍,唇角含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容。


    这笑容绝不像是祝福,倒像是正拿着一柄刀,要在墓碑上刻下年庚。


    尹世才好不容易放回肚子里的心,又提起来。


    “殿下,您……”他试探着问。


    您这样子,可不像是要给我过生辰。


    果然,李策道:“尹世才,云州刺史,生于天仪十年,卒于天安二十四年。”


    尹世才面如土色,神情惊怔如同走夜路误闯阎罗殿。


    不是——为啥啊?他还活着吧?没死吧?


    片刻后,尹世才终于按着桌几起身,几乎是爬到李策对面,哭道:“殿下,殿下饶命,下官做错了什么,请殿下明示。”


    这一声哭喊吓停了乐伶,也吓停了扭动的舞者。飞扬在空中的绸带飘然落地,像游动的红鱼死在水底。


    “出去吧。”燕云提醒她们。


    伶人顿时向外跑去,慌忙中甚至踩到衣裙。


    等室内终于安静下来,李策才郑重道:“突厥大军横陈,已经过了阴山。刺史大人哭求饶命,应该去找突厥可汗贺鲁。”


    现在尹世才不仅觉得可怕,还觉得倒霉了。


    怎么他刚刚上任,突厥就打算开战了?


    “消息可靠吗?”尹世才安慰自己道,“就算要打,我大唐兵强马壮,也不见得会输。”


    “不会输,”李策抬手扶住尹世才,示意他起身,“所以到时候要请刺史大人亲临云州城墙,指挥战斗。”


    尹世才伸手在头顶抓了抓,没有摸到自己的官帽。


    但他希望这个动作能提醒李策,他是文官,不是武官。上阵杀敌什么的,跟他没有关系。


    但李策自顾自说下去,每一句都让尹世才冷汗淋漓。


    “届时或有流矢,命中大人胸口,卒。”


    “或有攻城巨石从天而降,正中大人脑袋,卒。”


    “奸细混入城中刺杀,卒;城破而屠城,卒。”


    “大人你老家在哪里?大夏天,不太好搬运啊……”


    ……


    总之,李策似乎想好了尹世才的十万种死法儿,并且开始考虑在哪里挖坟。


    尹世才终于忍不住打断李策,紧张道:“殿下,下官是文官啊。”


    “文官又如何?”李策道,“我大唐文官,既能提笔作诗,又可上马杀敌。刺史检核问事,行监察之职,更能提调云州一切军政要务。这里不是你之前就职的甘州,只用监管田粮纳税,去温泉里泡泡澡,一天就过去了。”


    当初李策到甘州赈灾,尹世才请他去温泉沐浴,被李策拒绝。


    此时李策再次提起,尹世才又尴尬又羞愧,道:“下官明白了,下官这就回府衙去,再也不敢耽于享乐。”


    这到底是什么地狱作风的皇子啊,开口就给他判定生卒年庚了。


    李策陪尹世才走到酒楼门口,外面天已经黑透了。


    这里不是长安,没有灯火通明、火树银花的夜晚景象,故而星辰也更亮些。


    尹世才抬头看天,问道:“殿下,突厥他们何时进攻?”


    “明日。”李策话音未落,尹世才便差点摔倒,李策又补充道,“刺史大人要枕戈待旦,把每一个明日,都当作敌方进攻的时辰。”


    尹世才无奈又委屈地看了李策一眼。


    知道你要教训人,但你能不能一句话说完?


    “那是不是得上表朝廷?”他担忧道,“粮草、战马、军械这些,都要备下了。”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足够的粮草,是战争胜利的关键。


    “本王会写好奏折,快马上表朝廷。”李策凝重道。


    父皇已经病倒,如今是李璋主政,突厥找到了攻击大唐最有利的时机。


    写一封奏折,还要写一封信。


    奏折会被李璋看到,信会送到李璨手中。


    这一次他们兄弟必须放下龃龉,同心协力,才能守护大唐江山。


    “只是异动。”


    朝堂上,太子李璋把李策的奏折交给宰相,让朝臣们传看。这之后,有朝臣轻描淡写道。


    兵部侍郎姜敏斜睨一眼,见是户部官员。


    户部掌管钱粮,非到万不得已,是不会积极拨款运粮备战的。


    “的确只是异动,”姜敏阴恻恻道,“史上每一次战事,都由异动开始。动来动去,就数十万大军挥师南下,刀架脖子上了。”


    姜敏虽不是武将,说话却莫名阴冷。


    不少朝臣顿时缩了缩脖子,似乎那把刀真的架在了上面。


    言官林清趁机举起笏板道:“微臣弹劾兵部侍郎姜敏危言耸听、恐吓朝臣。”


    李璋抬手虚按,表示收到了你的弹劾,但是暂不处理。


    林清尚未罢休,姜敏也上前一步道:“微臣弹劾林清鼓腹含和不知居安思危。”


    “鼓腹含和”这个词语不常用,但是意思很简单:日子太好,吃饱了撑的。


    林清顿时满脸通红,向姜敏看去。


    姜敏毫不示弱,气势汹汹看过来。


    其他朝臣的脖子再次长出来,看看这边看看那边,心中隐隐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