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孩子不是这么惯的

作品:《穿越后做个纨绔

    这天资钝了点, 记忆力差了点,虽然遗憾但也没什么,没两天柳嬷嬷就发现还有更伤脑筋的事。


    那就是他们小郡王, 一读书就头疼!


    小孩子嘛, 坐不住正常, 学习也是要慢慢养成习惯的, 再加上, 他们小郡王又是个活泼好动的性子,让他多坐一会儿, 可不就难受嘛。


    所以, 柳嬷嬷一开始听他说头疼,表示理解,也没当回事。


    小孩子嘛,多点耐心, 慢慢教, 总能培养出好的读书习惯。


    她们小郡王天资已经差一点点了, 后天的努力总要跟上, 不说以后考科举,在朝为官啥的, 那也要做个满腹才学, 见识闻达的男孩纸。


    长公主殿下可是出了名的大盛朝才女,满腹经纶才华, 就是一般男儿都比不上。


    她们小郡王.......算了, 也不说多厉害吧,好歹也要达到达官贵族之子的平均水平吧。


    柳嬷嬷于是更打定主意,要给小郡王养出良好的读书习惯。


    季睿又很乖,每次跟着柳嬷嬷念第一遍都很认真, 坐在那,小包子脸都严肃正经,一点没有敷衍的样子。


    可柳嬷嬷只要说再念一遍,或多读一篇,他就会皱眉头,说头疼。


    季睿说:“脑子小,装太多,疼。”


    柳嬷嬷:“......”脑子还能因为太小装不下就疼的?


    哪有这说法啊,还以为是他没了耐性了,于是哄着劝着,季睿脾气好,哄两下就答应了,于是柳嬷嬷读一句,他就.....就磕磕绊绊地读一句。


    柳嬷嬷:“怎么了?”


    季睿耷拉着眉眼说:“头疼。”


    柳嬷嬷:“......”


    接着,季睿从磕磕绊绊,变成缺字少两,变成.....


    季睿一张包子脸皱成一团,彻底卡壳了,在那半天念不出一个字,最后满眼的困惑,看向柳嬷嬷。


    “嬷嬷,你刚才读的是什么啊?”


    柳嬷嬷:“......”


    如此这般,几次下来,柳嬷嬷总算发现了事情的严重性,甚至都想到,会不会是季睿身体出了毛病,立刻请来刘太医,把症状一一说了。


    刘太医:“.....嬷嬷,小孩子读书是循序渐进的事情,偶尔忘性大了点也正常,坐不住想去玩,就会觉得身体不舒服,比如头疼之类的。”


    意思很明白,嬷嬷,您也别太惯着自家小郡王了。


    “......”柳嬷嬷也不好说,自己真没惯着小郡王。


    而且,他们小郡王也可听话,可乖了,每次念不下去,哄一哄,他也不闹着要去玩,就乖乖地坐着跟她读书。


    可事实却是,他们小郡王脑子留不下东西,还.....


    对对对,就跟小郡王说那样,脑子太小,装得多了,就疼了。


    刘太医:“......”


    我是大夫,行医多年的,你别骗我。


    被刘太医用‘你惯孩子可以,可别这么离谱’的眼神看着,柳嬷嬷真是有苦难言,“....刘太医,我不是那等没有分寸的人。”


    话音刚落,就见刘太医用一种十分微妙的眼神看过来。


    柳嬷嬷顿时哑口无言。


    好吧,对小郡王,她是有些惯着的。


    可那是因为小郡王从小身子骨不好,发烧生病多可怜啊,爹娘又不在身边,皇上虽然对他好,可是.....


    总之事情复杂,小郡王幼小可怜,又乖得让人心疼,柳嬷嬷觉得,那点惯,根本算不上什么。


    刘太医从柳嬷嬷眼里读出这个意思,不由在心里摇摇头。


    他可是看见不少次了。


    福春宫上下对福宁郡王,到底有多惯着。


    他进宫当太医也好多年了,皇子们从生下来就尊贵非常,包括宗室勋贵之家的,他也见过不少。


    但在惯孩子这一块儿,福春宫上下绝对是数一数二的。


    出身尊贵,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所吃所用全是精挑细选,甚至是皇家甄选,还有奴仆成群,伺候得细致周到,养得矜贵,这些都没什么。


    让刘太医觉得不妥的是,福春宫上上下下,对福宁郡王都太过纵容。也许他们自己都没发现,福宁郡王随便一撒娇,他们就什么都记不得了。


    甚至,后来福宁郡王都不用撒娇,只需用大眼睛看着他们,他们就没了底线。


    孩子小,撒娇是挺可爱的,容易让大人心软,偏福宁郡王又是个特别可人疼的小孩儿。


    但除了这个,不妥的地方还有不少。


    比如季睿赏赐东西大手大脚,有一次,刘太医亲眼见到,从季贵妃长喜宫给小皇子看完病回去,路上遇见了季睿。


    季睿好像是撞见一宫女在哭,听到是宫外家人出了事,季睿大概是见宫女哭得可怜,随手就把佩戴的玉佩扔给宫女。


    不止吓得刘太医眉心一跳,跟在季睿身边的小太监也觉得不妥,似乎劝了一句,那宫女也不太敢收这样贵重的东西。


    于是季睿只好收回玉佩,然后随手又丢下一个金元宝。


    刘太医:“......”


    他还没老眼昏花,哪怕隔得有一段距离,那一个金元宝至少五两。


    似乎怕不够,季睿又给了两个金元宝,那宫女又惊又喜,连连磕头。


    一出手就是十五两黄金啊。


    这么说吧,朝堂上有个最爱参人的刘御史,听说,只要官员一家每月开销超过十两黄金都能被他参上一本。


    据说,清廉节俭的刘御史算过,在盛京城生活,一普通五口百姓之家,一年也就五两黄金左右,而他刘家,一个月下来,也不过一两黄金,过得也很不错了。


    那些一个月超过十两黄金的,就问问,你们的俸禄是不是超了啊?那不是贪赃枉法了,就是剥削百姓了,该参!


    刘太医偶尔也得过后宫娘娘们的赏赐,出手最大方的季贵妃,一次最多也就十两黄金。


    这还有人说季贵妃财大气粗,镇国公没少送钱进宫。


    而镇国公季远也是刘御史最常参‘生活奢靡,剥削百姓’的贪官勋贵之一。


    福宁小郡王才两岁啊。


    居然出手就是金元宝了,柳嬷嬷这样真的好嘛?


    皇上知道吗?


    要说的难听点,刘太医摇头,这样养出来的孩子不是纨绔就是败家子。


    这不,才会闹出前几天那样的闹剧。


    但其实刘太医误会了。


    他撞见那次,正好是季睿让柳嬷嬷新准备了‘比赛奖金’,为了激发参赛人的热情,所以他才让嬷嬷拿大一点的金元宝。


    其实季睿平时带在身上赏赐人的钱袋子,装的也是碎银子,就是模样好看点,是柳嬷嬷让人专门打造的,每年都会从长公主府上送入宫。


    至于镇国公府送来那些,柳嬷嬷都让人收起来了,实在不适合打赏下人。


    刘太医是没看见,那一出手就不止是五两黄金的事儿了,一个金猪,至少二十两黄金!


    镇国公季远在季睿满周岁那天,送进宫两大箱子,一个大箱子里装的是黄金打造的十二生肖,工匠手艺精湛,还有宝石、明珠镶嵌,不看黄金,就看那手艺就价值不菲。单一个生肖拿来,就不止百两黄金的价值了。


    另一箱子就是让季睿拿来玩,平时赏赐人也可以,有金有银,柳嬷嬷只看了眼就让人收起来了。


    她不想自家小郡王也落得个‘财大气粗’的冤大头名声。


    虽然吧...


    柳嬷嬷也尽量不让季睿学镇国公府那一套,可也不想她们小郡王打赏个人还拿不上台面。


    所以,专门让人去打造了精致的碎银子,碎金子,以前以季睿名义打赏宫人,现在季睿自己就能打赏,柳嬷嬷就把打造好的两小箱子碎银子给了季睿。


    男孩纸,从小就要养成大度的心胸,在花钱一事上,不能小气了。


    柳嬷嬷可不觉得这就是在惯着小孩了,小郡王可是长公主亲子,这点程度算什么啊。


    以长公主留下的那些东西来看,她们小郡王都算勤俭持家,没啥要求好养活的了。


    没看,小郡王都是给啥用啥,给啥吃啥,给啥穿啥,从没提过要求。


    还有比她们小郡王更乖更懂事的孩子吗?


    刘太医和柳嬷嬷的脑回路注定不能在同一水平线上,两人也知道劝服不了彼此,也就眼神‘对峙’了一下下,很快就把重心放在了主要问题上。


    季睿一读书就头疼啊。


    刘太医原本是一点不信的,觉得柳嬷嬷就是太惯孩子,然后,再看过柳嬷嬷教了季睿念书后。


    对上一大一小的目光,一担忧焦虑,一无辜天真。


    刘太医:“......”


    其实....


    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那就是....


    福宁郡王似乎,好像,就是单纯的脑子愚钝,不适合念书???


    见刘太医神情一会儿古怪一会儿慎重,迟迟不语,柳嬷嬷心情就跟做船一样,荡荡悠悠,平静不了。


    终于,实在忍不住了。


    柳嬷嬷:“刘太医,我家小郡王身体没毛病吧?”


    季睿这时也一脸天真无辜地说:“刘太医大人,窝就是脑子太小,装不了太多东西,才容易头疼的吗?”


    你看窝,看宝宝天真纯澈大眼睛,宝宝的脑子还有救吗?


    刘太医:“......”


    一个不小心,又生生揪下一小撮胡子。


    难,太难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