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秋宫宴(一)

作品:《所有人都知道我要谋逆

    []


    谢昭对着镜子照了照,镜子里他还是少年的模样。


    看起来才十几岁的年纪,面容还没什么棱角,只有一双瑞凤眼能显出几分威势,但跟皇帝那种威严阔朗的长相还是相差甚远。


    看来原主更像他早逝的母亲。


    谢昭左看右看,感觉不太满意。


    “福满,福满?你看看我这个衣领是不是歪了?”


    穿着紫衣绿襟的小太监弓着腰,侍候在一旁,闻声抬头瞅了瞅,随即瞪大眼睛夸张地说:“哎呦!可不是嘛,您别动,这种粗话奴婢来就行了!”


    这个叫福满的小太监,是司礼监新派来谢昭这儿的。


    原本那个叫福全的伺候不力,大晚上居然把喝醉的十一皇子一个人扔在湖边,害得他掉湖里差点淹死。


    皇帝皇后大怒,问都没问,直接把人扔进了协理司,查查到底是谁这么大胆子,敢指使他来谋害皇子!


    协理司是审理和处置宫女太监们的地方,独立于内门十二监和内宫六局,任何人的手都插不进去,惯用酷刑。


    甭管你在外面是多大的派头,进了协理司,那都得竖着进去横着出来,宫里就没有人不怕的。


    可福全倒是硬气,酷刑轮了一遍也没张嘴。


    也不知道是对背后的主子忠心耿耿,还是真的只是个意外,没有什么人指使,这件事从头到尾就只是他疏忽懈怠,才导致的原主落水。


    总之是,什么都还没问出来呢,人就咽气了,而十一皇子落水一事也就这么没了下文。


    皇帝气得把谢昭叫过去骂了一顿,严令他不许再喝酒。


    谢昭记得很清楚,当时皇帝拉着一张脸,上下打量他两眼,然后就嫌弃地别过头,好像他简直没眼看一样。


    皇帝长长地叹了口气,嫌弃地说:“你酒量这么差,居然还能是我儿子?”


    “想当年我在怀州的时候,被单鸿风那老小子算计,灌了一肚子酒,都能带着耿时和万钦杀出一条血路来,你这算什么啊,才两口酒下肚,居然掉湖里去了?啊?”


    在皇帝恨铁不成钢的盯视下,谢昭羞愧地低下了头。


    皇帝更失望了:“丢人呐……”


    然后挥挥手:“算了算了,出去吧,不能喝以后就都别喝了,要是再掉湖里,把皇后吓个好歹,朕就把你小子的皮扒了。”


    最后一句话,皇帝说得又慢又重,像是谢昭再不老实,吓到了皇后,他真的会这么做。


    谢昭被吓得一机灵,忙不迭地点头:“是,儿臣记住了,保证再也不喝酒了!”


    要知道皇帝年轻时候就是武将,后来天下大乱,与各方厮杀了十年才夺得天下,马上皇帝的那个杀气可是实打实的,随便一句话都能吓得人胆寒。


    谢昭上辈子就是个普通人,也没见过什么大人物,当然也招架不住。


    皇帝随意地应了声:“嗯,行了,出去吧。”语气嫌弃得很。


    说完连看都懒得看谢昭,就坐回去批奏折了。


    等谢昭走了,皇帝才跟身边的大太监吐槽。


    “你说,朕英雄一世,怎么会有个这么废物的儿子?”


    太监冯德笑了笑,不知道怎么接话。


    皇帝能嫌弃自己儿子,他可不敢随意评价十一皇子。


    索性皇帝也不是问他,就是想找个人吐槽罢了,说完想了想,好像找到了原因。


    “哦,随他娘了,他娘身子骨就不好,哎,这生的儿子也不硬朗。”皇帝摇头。


    ……


    门外的谢昭身形一顿。


    爹啊,有没有一种可能,我能听见。


    就不能等我走远了再说吗!


    刚才在殿内挨训的时候他虽然不敢还嘴,但其实心里是有点不服气的。


    因为酒量不好的那是原主,谢昭在现代酒量可好着呢,每次酒局都能把对方老板灌趴下,然后收获无数大单子。


    就是吧,这工作太拼了也不好,你看他,年纪轻轻就死在了工作上,卡里的钱都没花完。


    啧,亏了,亏大发了。


    幸好他还没买房,不然买了住不了就更亏了。


    嗯……临死之前都没能买得起房,好像也好不到哪儿去?


    谢昭沉默,他混得这么惨的吗?


    大概是否极泰来吧,他猝死之后又没死透,穿越到了这个大燕朝的十一皇子身上,这可真是不幸中的万幸。


    虽然他生母早逝,外家不详,兄弟还多得像筛子,一点也显不出他来。


    但是没关系!


    当个皇子吃穿不愁,以后还能封个亲王当当,除了没空调没wifi,这日子可比上辈子强太多,他还有什么不知足的。


    就像现在,连自己整整衣领都成粗活了。


    谢昭抽抽嘴角,他还是不太适应这种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


    只是既然他现在是十一皇子,而不是二十一世纪的谢昭,那就必须得适应,不然一个养尊处优十几年的皇子突然强烈要求自力更生,那也太奇怪了。


    于是谢昭索性就放空大脑站在那儿,让福满帮他整理。


    等福满退下后,谢昭又照镜子看了看,嗯,这回满意了。


    福满偷偷观察着谢昭的神色,见他满意,这才适时提醒道:“殿下,时辰不早了,您该去升平楼了。”


    今天是中秋,皇帝会在升平楼举办宫宴,皇恩浩荡,跟随皇帝打天下的老兄弟们,也就是开国公侯都要到场。


    皇子更是不能缺席。


    毕竟他们也都大了,就连最小的十五皇子都已经满十二岁,在这种十五岁就能成亲的大环境下,十二岁已经是半个大人了,宫宴这种场合自然不能落下他们,所以谢昭也得去,而且还得早点去。


    因为他还没娶亲开府,是跟几个弟弟一起住在庆宁殿的,他一个就住在皇宫里的要是到得太晚,岂不是让人诟病。


    这是从前朝继承来的规矩,皇子满十岁就要从母亲的宫中移出来,住到庆宁殿里,以此避免皇子受太多生母和外家的影响。


    这个想法是好的,可惜皇宫里的地方不太够用,找来找去,也只在太后的慈明殿和花园旁找到一块空地,盖了座庆宁殿。


    还是属于后宫的范围。


    而升平楼呢,是宫中举办大型宫宴的地方,属于前朝,位置也很靠前,基本上从宫门进来走不了多远,就是升平楼了。


    这俩一个南一个北,想走过去可要花不少时间。


    而皇子们是小辈,没有皇帝特许,在宫中是不许乘轿的,他们只能靠两条腿走过去。


    这也是为什么明明宫宴在晚上,福满却还没等天黑就开始催谢昭出发的原因。


    幸好原主也算弓马娴熟,身体好得很,走上一个时辰问题也不大。


    到了之后才发现,有人比他到的还早。


    看到座位旁边和他一般大的少年,脸不红气不喘的,估计早就到了。


    谢昭震惊了,不是兄弟,这你也要卷吗?


    那少年见到谢昭,不急不缓地起身行礼道:“十一哥。”


    谢昭赶紧还了一礼:“十二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