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 辞职
作品:《我在北宋乡下教书糊口》 《我在北宋乡下教书糊口》全本免费阅读 []
一刻钟后。
李之仪和胡文柔坐在鹅毛斋主屋的桌子旁。李之仪黑着脸,胡文柔有些心神不宁地坐在他旁边,时不时朝他睃一眼。
当霖铃端着茶汤从里屋走出来的时候。李之仪在喉咙口重重地“哼”一声,故意不去看她。
霖铃嘟嘟嘴,把茶汤先递给胡文柔。
胡文柔对她笑笑,又朝李之仪方向努个嘴儿。
霖铃这才把茶递给李之仪,说:“舅舅,你先喝杯茶吧。”
李之仪又“哼”一声,不肯接她的茶。霖铃一赌气,直接把茶放在他面前的桌子上。
李之仪板着脸看看她,说道:“你这衣服哪儿来的?”
“买的。”
“你平时就穿成这样给他们上课?”
“嗯。”
“也没人发现?”
“嗯。”
李之仪咕哝一声,表情看起来很不满。
胡文柔看两人僵着,连忙打圆场说:“官人,铃儿她也是为了筹钱给你治病,这是没办法中的办法。”
“糊涂!”李之仪对胡文柔怒道:“筹钱就可以用这么卑劣的骗术?你还帮着她?我问你,前些日子苏兄寄给我的扇子,被你们弄到哪儿去了?”
胡文柔被他噎得说不出话。霖铃看舅舅这么凶,一时急火攻心,对李之仪大声道:“扇子是我劝舅母卖的!舅舅,你怎么站着说话不腰疼,要不是我和舅母给你想办法,你哪还能坐在这里这么中气十足地训我们。到底是命重要还是诚实重要?”
“当然是诚实重要!”李之仪一拍桌子:“言无信不实,人无信不立!没有诚信之人,就如猪狗一般,不配生存在天地之间!”
霖铃气得大吼:“所以你觉得我是猪狗是吗!”
李之仪被她吼得说不出话,一张脸白得跟冬瓜似的。
胡文柔也有点着急了,站起来对霖铃劝道:“铃儿,你舅舅也是替你担心,怕你假冒身份若是被人揭穿,他没法子给你关照。这些天他老是在家里絮叨,说你一个女孩子家在一群男人中间厮混,实在太危险了。若是有人欺负你,谁能替你出头?他话虽说得难听些,可本意都是为了你好啊。”
霖铃还是很不高兴,但是气却消了一点。
她在现代社会没有得到过太多来自父母的爱,所以尽管她对李之仪的爹味很不适应,她还是被李之仪隐隐表现出来的慈爱之情给感动了。
不过心软归心软,她还是不打算向李之仪低头,免得他爹味过剩。
李之仪独自生了一会气,见外甥女不向自己认错,只好气哼哼地说:“行了,我现在身子已经痊愈得差不多了,你向祝山长知会一声,跟我和你舅母回去吧。”
霖铃心里一紧,脱口而出:“我不去。”
李之仪眼珠子瞪起来:“你不去便我去对他说!”
霖铃又气又烦,干脆发起疯来:“我就不去我就不去就不去!”
李之仪当场石化了。胡文柔一看这两人要闹僵,赶紧对霖铃说:“铃儿,你舅舅已经收到了朝廷的起复告身,不日就要起程赶往原州了。你不跟我们去,难道要一辈子待在这个地方吗?铃儿听话,去找祝山长说明原委,料想他也不会不通情理,硬把你留在此地的。”
霖铃一愣:“舅舅要去当官了?”
李之仪瞅瞅她,硬邦邦地“嗯”一声。
霖铃心里又开心又烦。她当然知道祝山长不会硬挽留她,并不是书院离不开她,而是她...不想离开书院。
唉。
理智告诉她,现在确实是辞职最好的时机,至少好过将来被人发现她的真实身份,然后全面社死来的好。
目前这样激流勇退,她至少能在学生心目中留个好印象,也不至于太下不来台。
想到这里,她终于不情不愿地说:“好吧,但是你要给我几天时间,把这里的事情处理停当再回去。”
李之仪黑着脸问她:“你要多少时间?”
“起码七日吧。”
李之仪看上去又很不高兴,但他最终还是妥协了,对霖铃说道:“那就七日吧,七日后我和你舅母再来接你。到时你不要再磨磨蹭蹭了。”
霖铃勉强“嗯”一声,连回怼的力气都没了。
**
霖铃陪李之仪和我胡文柔在家里吃了饭,然后去洗心斋找祝山长辞职。
她走到洗心斋外面时,就听到祝山长在里面训孔寅。霖铃顿感心情愉悦,站在外面偷听了一会。
过了会,可能是孔寅被训得急了,他也向祝山长反击道:“人生在世,谁不需要找些乐趣!圣人不也说,男女居室,人之大伦也。况且鹤翁你不也和那个谁...”
祝山长急得跳起来打断他道:“孝仁!你这人总是这样,出了事只会怪别人,一会怪我,一会怪圣人,唯独不会怪你自己!你和窦三娘那能叫男女居室么,你们那叫韩寿偷香,无媒苟合!还把这档子事闹到书院里来,当着学生的面大吵大闹,你对得起你平日读的那些圣人经典吗!”
霖铃在外面听得痛快,心说再骂得狠点,会骂你就多骂点。
不过这下孔寅被祝山长骂得没声了。祝山长顿一顿又说道:“既然你喜欢那个妇人,她又有身孕了,不若你就干脆娶了她,也好平息了闲话。”
孔寅立刻叫起来:“这个不行!她年纪这么大,又生过两个孩子,我如何能娶她!”
祝山长急道:“你不想娶她为何要招惹她,还连累书院的名声!”
孔寅道:“罢了罢了,如若你实在嫌我丢了书院的脸,我离开便是。”
祝山长的语气立刻软下来,对孔寅道:“我不是要你走,只是想和你商量,如何平息这件事。如若你实在不想娶她,便使些银两打发她,总之不要让她再闹下去才好!”
霖铃听到这儿有点丧气。很明显,祝山长内心还是不想让孔寅走。
她也觉得听得差不多了,便信步走进斋舍。孔寅一看见她,脸色顿时一变。
“祝山长,”她憋着笑对祝同道:“这件事也不能全怪孔先生。所谓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孔先生虽在小德上有些瑕疵,终究不影响他对书院的贡献,孔先生,小弟说得对不对?”
孔寅脸色铁青地看着霖铃,那眼神就好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