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她亏欠他,越来越多了

作品:《和亲后,疯批暴君索取无度玉笼烟

    随着梨落一声呼喊,外头侍立的几个宫人也纷纷入内。


    “快传周院使来!还有你,快去拿干净的棉巾,你去给娘娘倒杯清茶来,快!”


    梨落一句接着一句的吩咐倒是让殿里热闹了许多,一时忙乱起来的宫人也添了不少生气。


    谢蘅芜缓慢地眨了眨眼,身上像是被厚重的蚕茧棉花包裹,又闷又沉,酸软得喘不过气来。


    她眉心皱起,随着她醒来,一种强烈的不适便渐渐涌现出来。


    五脏六腑内似翻江倒海,要将什么东西倾轧出去一般。


    她拧着眉,挣扎着要坐起身来。


    梨落记起周启的嘱咐,连忙将掉在地上的盆挪到榻边,随后上前将谢蘅芜扶起,一手轻拍着她背以此舒缓。


    谢蘅芜一坐起来,那种有什么东西要冲出来的欲望便越发强烈。


    她咳嗽了几声,吐出一大口血来。


    那血发黑,黑得黏稠,甚至依稀能看出里头还裹挟着什么东西。


    尽管早有准备,梨落还是被吓了一跳,心疼不已地用棉巾轻轻擦去谢蘅芜唇边血渍,又接过宫人拿来热水给谢蘅芜漱口。


    谢蘅芜自己也被惊着,只是刚刚醒过来,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不过搭在梨落手臂上的手略紧了紧。


    “娘娘别担心,周院使说了,娘娘若是醒来吐血,便是把体内残留药物都排尽了,是好事。”


    梨落心领神会,小声劝慰着,将软枕垫到谢蘅芜腰后,仔细安顿好了她。


    谢蘅芜闻言微微颔首,她还没来得及做什么表示,一杯正好能入口的花茶已递到了手中。


    谢蘅芜微怔,向梨落笑了笑。


    果然……还是她最懂她。


    “娘娘您不知道,这五天里发生了好多事呢。”


    梨落一面示意旁的宫人退下,一面将几件事言简意赅说了,略去了比较血腥的部分。


    谢蘅芜垂眼,想前朝后宫,竟都经历了这样一场清洗。


    “那拾翠宫……”


    “现在的拾翠宫人可少了许多,不过过些时日,陛下自会安排人过来的。”


    说起萧言舟,梨落的语气又轻快起来,带着一点促狭


    “娘娘有所不知,娘娘昏迷这五日,陛下一下朝就来看娘娘,几乎一坐就是一天。婢子与衡书都看在眼里,陛下可真是心疼娘娘得不行呢。”


    谢蘅芜心中微微一动,她又被他救了一回……


    她亏欠他的,还真是越来越多了。


    正想着,衡书的通传声响起。


    “陛下到——”


    梨落抿唇一笑,很有眼色地退了下去。


    她出去时,正好与进来的萧言舟碰面。


    后者依旧漠着脸,却不似前两日那般冰霜覆面。


    “她醒了?”


    梨落福身,语中带着喜色“婢子亲眼见的,娘娘还吐了血,正如周院使所言那般。眼下娘娘还有些虚弱,大概说不了太久的话。”


    言舟点了点头,迈步往里走,一贯冷漠的背影里此时透出许多迫不及待。


    梨落往他身后看了看,暗自咋舌。


    怎么陛下来得比周院使都要快呀?


    --


    萧言舟停在寝殿外的珠帘后,一时竟有些不敢入内。


    整整五日,她昏睡了那样久。


    周启称是逼出残留蛊毒需要些时日,但若五日后还不能醒来,恐怕她就彻底不能苏醒了。


    萧言舟蜷舌顶了顶唇角,想自己是否在梦中。


    如果珠帘后……还是昏睡的她,该怎么办?


    “陛下?”


    微弱而沙哑的呼唤传出,那样轻而远,若不细听,便会被忽视。


    萧言舟瞳孔一缩,疑心是自己的幻觉。


    然而几息后,又是这样一声呼唤。


    谢蘅芜只是虚弱,五感却都还正常。她分明听见外头有脚步声,却在靠近后又忽然消失了。她瞧不见珠帘后的景象,只得小声唤了几句,希冀来人许能听着。


    随后,便传来了珠帘被猛然撩开的声音。


    萧言舟几乎是瞬间出现在了她榻边,黑沉的眼眸紧盯着她,像是要把她看出个洞来。


    谢蘅芜被他突然出现吓得手一抖,杯中所剩无几的茶水险些泼洒在榻上。


    “陛下?”


    她眨一眨眼,对上萧言舟的眼睛。


    两人一时无话,气氛有些沉闷。


    当日情急,自是不顾一切地流露真情。现在两人都已冷静,想起当日情形,不免都有些羞赧。


    “陛下……”


    “你……”


    两人同时一顿,又同时道


    “陛下先说。”


    “你先说。”


    一时殿里更加尴尬了。


    谢蘅芜抿了抿唇,没忍住,扑哧笑了一声。


    她本面色苍白,眉间盈盈蕴愁,一身素色寝衣,青丝披泄,有种脆弱不堪折的美,这一笑却令她生动许多,不再是病恹恹的模样。


    萧言舟有些失神。


    他见了她五日昏睡的模样。


    紧闭的睫羽不曾颤动一下,面颊上晕着高烧带来的异常酡红,她睡在那儿,明明还有呼吸,看起来却了无生息。


    这五日每过去一天,他的心便也沉一分。


    从不信神佛的萧言舟,竟也萌生出了去佛寺一拜的念头。


    然他又想自己杀孽深重,只怕佛祖也不愿帮他的忙。


    只有他自己知道,在得知她醒来时,内心经历了一场如何难言的震荡。


    萧言舟眸色沉下,抬手,捏了捏谢蘅芜的脸。


    掌下肌肤温暖柔腻,她的气息还轻轻拂在手上。萧言舟眉头紧锁,指尖又大力捏了捏。


    谢蘅芜吃痛,“嘶”了一声。


    “不是梦……”


    萧言舟这才喃喃,敛眸收回了手,看着谢蘅芜略显苍白的脸上被掐出的红印,一时有些心虚。


    谢蘅芜这才反应过来他在做什么。


    她快被气笑,怎么他还不相信自己好端端地醒来了?不信也就算了,怎么还拿她来验证呢!


    谢蘅芜刚想说什么,就撞进他挺阔温暖的胸膛中。


    萧言舟紧抱着她,像生怕一松手,她就会消失一般。


    谢蘅芜一怔,那一点点的不满也随之烟消云散。她目中酸楚,又想落泪。


    明明在遇见他之前,自己根本没有这么爱哭的……


    “陛下……”


    “孤在。”


    萧言舟低沉的声音在头顶响起,她倚靠着的胸膛也随之微微震动。简单的两字,却给了她莫大的安全感。


    她面对那男人折磨时不曾落泪,被萧言舟救下时怕他担心也不曾落泪,眼下尘埃落定,一切安稳时,她的泪水却再也抑制不住。


    睫羽轻轻一颤,眸中盈盈泪水便落了下来。


    谢蘅芜心中又是委屈又是难过,泪水涟涟,将他衣襟都打湿。


    她轻声呜咽着,自己也不知在说些什么。


    当日她无法回抱他,今天却可以了。


    谢蘅芜揽着萧言舟劲瘦腰身,几乎将自己的脸整个埋入他怀中。


    她凑得这样近,萧言舟却都不再嗅到她身上那股奇异的香气。


    果然如周启所说,那都是因为蛊毒残余而起。


    倒也无所谓,他又不是因她的香而爱她。


    那不过是从前欺骗自己的借口。


    周启的药已经彻底医好了他的头疾,今后萧言舟将不再为此困扰。


    他抱着谢蘅芜,想了想,还是决定等时机合适再告诉她这些。


    谢蘅芜哭了一阵便累了,她徐徐止泪,轻声问道


    “陛下那天的伤……现在好了吗?”


    并不算完全好了,萧言舟虽把持着分寸,但为了逼真,那一下却是实打实的。


    “无事,孤说过,就是擦伤而已。”


    谢蘅芜抬起头,狐疑的目光落在他手臂伤口处,萧言舟不动声色侧了侧身子,随后一手又将她抬起的头摁回了怀里。


    闷闷的声音从胸口处传来


    “陛下不生妾身的气了吗?”


    这问题让萧言舟微妙地停顿了一下。


    谢蘅芜为他这停顿心中蓦地一沉。


    哪怕她走了这一遭,险些死在太后手上,都不能让他原谅自己吗……


    谢蘅芜想推开他,可萧言舟摁着自己的力道无端大了许多。


    “孤怎会生你的气……都是孤不好……”


    她气息微微放轻了,疑心自己是不是听错了。


    萧言舟竟会向她认错?


    何况他似乎……也没有什么错处。


    这下倒是让谢蘅芜不自在起来,轻声道“陛下这是什么话,要错也是妾身的错罢了。”


    “陛下发现的那些东西,也都不是旁人陷害,的确是出自妾身,陛下不满,也是情理之中的。”


    萧言舟想她险些因为自己与她置气而死,却还这般想着他,自己是多么不近人情!


    “不,是孤不信你,太过斤斤计较,都是孤的错。”


    “陛下……”


    两人相拥着,去开始互相道歉,一个比一个谦卑温柔,善解人意。这样来回了几次,两人亦觉得怪异,于是纷纷沉默。


    “但陛下还是救了我。”


    “这便够了,妾身从未怪过陛下。当日许诺……妾身也会与陛下兑现。”


    萧言舟经她一提,想起她曾说自己会报答他。


    他下意识想拒绝,又忍不住好奇她能如何报答,于是问她。


    谢蘅芜面腮微红,抬眼怯怯看他,目中还漾着哭过后的水光,眼尾晕着红色,分外诱人。


    她这一眼,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萧言舟薄唇轻抿,别过了眼,故作镇定道“此事等你身子好了再说。”


    谢蘅芜可清晰记得当日他冷脸称自己没资格与他谈条件的样子。


    她心里骂他好色,面上却笑了笑,轻轻应是。


    --


    那厢周启姗姗来迟,见梨落与衡书纷纷站在外头当门神,便心下了然。


    “陛下在里头?”


    梨落郑重地点了点头,上前迎周启“周院使晚些进去吧,娘娘醒来便吐血了,婢子依您的吩咐不曾处理,周院使先去看看吧。”


    周启缓缓“也好……”


    梨落便将周启带去了放着污血的小屋子内。


    周启以银针蘸了些血,仔细观察过后,又嗅了嗅。


    与血接触的部分已然变为了黑色。


    周启凝重面色渐渐松快起来,与梨落道


    “娘娘余毒已解,去与陛下娘娘报信儿吧。”


    「宝宝们你们催更得我好害怕,此时一位拖延症作者默默流下了眼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