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重操旧业
作品:《段嘉嘉段述南李长淮》 一个因为秦芬拙劣的谋害,孤独又痛苦的死在家中。
一个因为剧情的力量,明明可以逃生却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自己在大火中烧死。
段嘉嘉捏着拳,忿忿的敲在床上。
去他的对照组,谁爱当谁当去,她绝对不要做这种主角的对照组。
在医院的短暂接触下,段嘉嘉看得出来,福宝一家根本不像书中写的那么好。
福宝的好气运,很大程度上是靠着对照组的凄惨和不堪对比出来的。
对照组越惨,福宝越好。
段嘉嘉撇嘴,很快振作起来。
她现在已经成了原身,原身的父亲和她爸爸又那么相似,段嘉嘉肯定不要按照剧情走下去。
看现在的情况,段述南也已经摆脱了剧情影响,既然如此,那他们父女就一起摆脱剧情好了。
想到这里,段嘉嘉起身坐在床上。
她爸这个工作肯定是要换的。
运输队现在靠着零碎的单子维持,大家之所以都没有离开,也是因为运输队可以靠着公家的车赚点外快。
司机在九十年代依然是比较热门的职业,只是不如早些年那么风光。
福宝一家会在这两年下海经商,然后靠着剧情的力量迅速积累资金,扩大规模。
就算是没有段家屋子下面的财宝,段嘉嘉猜测,靠着现在还残存的剧情力量和主角光环,他们也能有其他的办法获得第一桶金。
女主有主角光环,她知道剧情,也知道时代发展,就不信不能凭着自己努力拼过主角光环!
想到这里,段嘉嘉坐到书桌前,从抽屉里翻出一叠信纸,又翻出从前买的杂志。
她要重操旧业!
写小说!
——
最后段嘉嘉一个字也没写出来,反倒是翻杂志的时候在其中一本杂志上看到了一个位置不太好,但笔锋犀利的悬疑小说,然后就看入迷了。
直到段述南喊她吃饭才回过神来。
不过,就算如此,段嘉嘉对现在的小说市场也有了大致的了解。
她看的这本杂志主打的就是言情小说,那个悬疑故事能够选入,大概也是因为其中感情线占比也不少。
随着社会变化和逐渐开放的风气,八十年代鼎盛的伤痕文学和严肃文学在九十年代依然流行,但其他类型的小说也进入了大陆市场。
典型的就有“金古梁黄”的武侠小说,还有琼阿姨的言情小说。
这些作品渐渐流入大陆市场,迅速占领了青少年群体,随后发展起来。
最要紧是,段嘉嘉记得这个年代的稿费可不低。
一直到九十年代末,还会有一个巨大的攀升。
童话大王用稿费买房子存放读者来信的传言也是一个佐证。
让段嘉嘉写严肃文学,她肯定没那个本事。
段嘉嘉对自己的定位非常清晰,她在现实世界里也不是什么赫赫有名的大作者,只是在网站和作者圈子里小有名气。
写出多么惊天动地的作品不至于,但要糊口,应该不算难吧?
应该吧?
段嘉嘉走到后面厨房,四四方方的小饭桌上已经放上了蒸好的肉饼汤和清蒸鱼,还有一盘翠绿的菜梗。
考虑到口味问题,菜梗里还能看到一两颗切碎的小米椒。
“爸,你这辣椒放了不如不放。”段嘉嘉忍不住吐槽“我现在其实好多了,每天吃得清汤寡水,嘴里一点味道都没有。”
段述南从小自己长大,会做饭就是必备技能。
恰好段嘉嘉的妈妈薛卉是独生女,从小被父母宠着,别说炒菜,就连做饭都必须拿手掌去量才能把控水量。
在这个年头的同龄中,薛卉那简直是异类一样的存在。
结婚后家里做饭的事情就由段述南和薛外婆包圆了。
久而久之,薛外婆拿一手极好的厨艺就传给了段述南。
述南自己其实也吃腻了。
本地人喜欢吃辣,做菜都是赤酱浓油,口味偏重。
让段家父女吃了半个月清淡口味,偶尔吃点萝卜干丰富一下,已经是他们的忍耐极限。
父女俩商量着明天吃点什么,从红烧排骨说到了辣椒炒肉,段嘉嘉正为了自己明天的食物而据理力争的时候,前面突然传来一声大叫“段述南,你给我出来!姓段的,你出来!你凭什么提离婚?凭什么!”
那人不仅喊,还用力的拍着包着铁皮的门,铁皮声哐啷作响。biquiu
吓得段嘉嘉夹住的鱼肉都掉在了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