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第33章

作品:《京华美人画

    []


    肃王看着微婳仍然薄红的脸庞,下意识朝端王刚刚隐去身影的方向看去,脸色渐渐变得凝重。


    肃王扫了一眼其余的四位画师,画师齐刷刷地将头低下去。


    肃王的气场确实可怕,之前还有想要偷瞄看热闹的画师这会儿全都变成了垂头鹌鹑。


    肃王收回视线看向微婳,压低声音问道:“他刚才说什么了?”


    他音量控制得很好,确保只有他和微婳二人可以听见,微婳轻轻摇了摇头。


    他知道她不敢多说,只轻声说道:“莫怕,有我在。”


    微婳看着那双如夜一般深沉的眼眸,终究垂下眼睑,避开他诚挚目光。


    肃王将手中红绸放在她面前的银盘里。


    肃王离开后,平康公主过来。


    她在琉璃宫灯和海棠花灯前犹豫了一下,终是投给了海棠花灯。


    而后便是平宁公主。


    平宁公主缓步走向微婳,朝她一笑,“沈姑娘,我们又见面了。”


    “宁——公主殿下。”微婳朝她屈身行礼。


    旁边除了北里坊以外的几个画师,对微婳都是又羡慕又嫉妒,怎的这些亲王公主个个都那么喜欢沈姑娘呢。


    平宁眨巴了一下眼睛,凑近她耳边悄声说道:“我很喜欢你的这盏文鳐鱼灯,不过为了让父皇母后开心,我还是得投北里坊。”


    微婳淡笑回答道:“能得公主赏识,民女荣幸至极。”


    平宁见她从容淡然,不骄不躁,心中也很是喜欢。


    她踱步到北里坊的那位画师面前,说道:“你家这盏灯做得不错,不过上面所体现的事情不及我父皇功绩十分之一,明年可再接再厉。”


    北里坊的画师恭谨回道:“谨遵公主教诲。”


    屏风后,皇上开怀大笑道:“这孩子,真是的。”


    皇上所在的这艘船上的人已投完,皇上又命人将入选的五盏花灯送到另外两艘船上,给船上的官员投票。


    五位画师在旁边船舱稍作等候。


    虽说给另外两艘船上的官员投票,但是在皇上投票时早有人递消息出来,各家主子投了谁,帝后属意哪一家,有关系有本事的官员都能打听清楚。


    投票结束后,果然是北里坊的琉璃宫灯得了第一名。


    皇上颇高兴,“虽说是选灯魁,但是科举都有前三甲,那花灯也定个前三甲吧。”


    按照票数高低,微婳的文鳐鱼灯得第二名,颂阁的海棠花灯得了第三名。


    微婳提着文鳐鱼灯回到摊位的时候,李嬷嬷紧张问道:“如何?”


    微婳笑道:“得了个榜眼。”


    砚儿拍手欢呼:“姑娘好厉害!”


    微婳走到刘伯身边,“这次真的多亏了刘伯。”


    刘伯也甚是高兴,“姑娘客气了,都是姑娘画得好。”


    旁边有官差将帝后赏赐的东西送过来,领头的官员说道:“恭喜柳姑娘,皇上和皇后恩赏的东西已全部送来,你过目一下。”


    微婳在官府那里登记时名字写得是柳微婳,他们称呼自己是沈姑娘也好柳姑娘也罢,都是她,她没必要较真。


    微婳恭敬说道:“多谢大人。”


    李嬷嬷将赏赐的东西接过。


    原来前三甲帝后的恩赏都是一样的。皇上赏赐的是一套文房四宝,皇后赏赐的是一个紫檀木雕花云玉笔屏。


    但对于微婳,皇后临时起意,把前段时间尚服局刚刚送给各宫的丝绒宫花,另外选了一套赏赐给她。


    如此一来,微婳得到的帝后恩赏便比另外两家还要多些。


    周围百姓见文轩阁得了花灯榜眼,又得了这些御赐之物,更是将文轩阁围得水泄不通。


    随即有人出高价要买那条文鳐鱼灯,不过微婳婉拒了。


    不是她舍不得卖,而是因为文鳐鱼灯是皇上钦定的花灯榜眼,留着还能当个活招牌。


    幸好她有先见之明,提前做了许多和文鳐鱼类似的小型鱼灯。


    砚儿将小鱼灯拿出来,很快便被众人抢光,没买到鱼灯的客人就买其他的花灯。


    文轩阁家灯上的画基本都是微婳画的,纵然没有皇上给她家一个花灯榜眼的名头,沈姑娘的画作在京城里也极富盛名,平时收藏尚且不易,更何况今日还能得亲见她本人在此售卖。


    船舱内的宴席还在继续,皇上去净手,走出船舱时,抬眼便看见河岸边街尾那骤然聚集的行人。


    他问扶着他的刘福:“这个是画文鳐鱼灯的那家店铺吧,叫什么来着?


    刘福在旁边说道:“文轩阁。”


    皇上道:“哦,对,文轩阁,像是哪里听过似的。”


    刘福踟蹰着说道:“原来是礼部尚书沈思开的画馆。”


    皇上呆住了:“你是说,刚刚那姑娘是沈思的女儿?”


    刘福心中忐忑,却还是如实回答:“应该是。”


    皇上脸上有些怅惘,心中默道,早知道是她,便该给她个状元了。


    皇上回船舱后,平宁向帝后请辞:“父皇母后,儿臣有些困乏,想要先行回宫休息。”说罢,超肃王眨巴了一下眼睛。


    肃王说道:“儿臣可送平宁先回去。”


    皇后一看平宁那满脸雀跃的神情,便知道她根本不是困乏,只是想偷溜去玩。


    她朝皇上说道:“那便让靖哥儿送平宁先回去吧。”有肃王看着,她也能放心些。


    皇上应允。


    待肃王和平宁走后,端王也向皇上请辞:“父皇,儿臣不胜酒力,想先行告退回府休息。”


    皇上点头允了,心中都明白,年轻人就是这样,一到这样欢乐的节日,各有各的打算和玩乐。


    他朝太子看去,太子回以他一个温润的笑容,看得人心里暖融融的。


    嗯,还是太子好呀,懂事又稳重。


    那边平康公主瞧见端王请辞了,自己也想跟着哥哥趁机溜走,谁知还未等她开口,就让端王瞧出了心思,被低声喝止。


    “你好好陪一下母妃,皇兄是真的有事。”


    平康撇了撇嘴,只好不情不愿地留了下来。


    平宁和肃王下了船,平宁朝肃王说道:“三哥哥,咱们去逛花灯街啊?”


    肃王道:“你不是困乏要回宫休息吗?”


    “那都是为你找的借口,要不是我这么说,你能那么顺利地脱身去找沈姑娘。”


    “你怎知道沈姑娘?”


    “就初五那日,恰好在宁德街的文轩阁里见到了你身边的侍卫,知道你在文轩阁里。”


    好端端地怎么在文轩阁偶遇他的人,肃王知道她的这个恰好定然不是真的恰好。


    他也没有生气,他与微婳往来原本也不是什么需要隐藏的事。


    “我去文轩阁找沈姑娘,是谈大理寺的事情。”


    “我知道,你们是合作关系。沈姑娘在替大理寺办事。”


    平宁俏皮地眨眨眼,一副看破不说破的表情。


    肃王不理会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