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 第三十四章
作品:《云山过》 《云山过》全本免费阅读 []
雁随俯身轻轻拥着她,随后站定眼神坚定地说道:“阿随是个孤寡之人,有些旧事不便开口解释。但今日得许娘子厚爱,阿随惭愧。若是娘子不嫌弃,娘子便是我的姨母,是如我师父般亲近的长辈。”
许盈秋听闻,脸上又高兴起来,褪下腕上一只手钏套在雁随手上。
“这便是见面礼了。”
雁随推辞不过,只得收下,说道:“多谢姨母疼爱,姨母的这份疼爱,阿随谨记于心。”
“好孩子,我膝下也就阿琉和小毓两个,如今多你一个这么能干的阿姊,还替他俩高兴着呢。”
***
辰初,陈阔同许盈秋带着陈毓、木叶几个在城外送她们。
李绪上了马车,雁随则是骑马同他们几个挥手示意便转过去了。
陈阔瞧着夫人擦泪的模样,叹道:“许州离上京不过四五日工夫,马快些两三日便到了。再说,阿琉去国子监读书时,也没见你哭成这样。”
许盈秋白了他一眼,道:“你哪里懂,女儿家立身本就不易,此番阿随去上京更是以命护卫殿下,我是替她担心。”
陈阔不敢反驳,只得转头嘱咐女儿:“阿毓,那你记得带着妹妹们读书。”
陈毓一双水灵灵的杏眼瞧着父亲,反问道:“这是自然,父亲又从来不管我们读书。”
“……”陈阔无话可说,他觉得自己也有些想流泪。
***
雁随瞧着手上的手钏,另一只手松开缰绳摩梭了一番。
青野今日是骑马,他瞧见雁随的模样跟了上来,大声问道:“雁随阿姊,怎么今日带上了手钏。”
雁随收回眼神,从容答道:“盈秋姨母送的。怎么?你也想要?”
青野悻悻地挠了挠头道:“那没有,我堂堂一个七尺男儿,怎么能带女子饰物呢。”
雁随哼了一声,而青野冲她做了个鬼脸便立刻踢马肚溜走了。
李绪在马车内自己同自己对弈,今日只他一人坐马车,平日略显拥挤的车厢今日倒是有些空荡荡。
***
行了约莫四五个时辰便到了从州和许州边界,此时天色已晚,边上便是湍急的河流和高耸的山,大伙都有些昏昏欲睡。
冯炽大喊道:“都提起精神来,前面就到从州了。”
话音未落,突然一群蒙面人冲了上来。
他们并未骑马,而是混作一团,用力一拉陷阱,他们□□的良驹均被掀翻,马儿吃痛挣扎着把马背上的人甩了下来。
雁随立即用哨声安抚了马匹,用力拉紧缰绳,她□□马匹才勉强安定下来。
但其余人便没有那么幸运了,只剩下四五匹马被勉强制住。
冯炽更是凄惨,他还未反应过来,便被冲过来的匪徒砍了一刀。
他反应还算敏捷,致命的地方躲了过去,只是手臂被划了一道。
“保护殿下!”冯炽声嘶力竭地说道,奈何场面过于混乱,且李绪乘着马车目标过于明显。
雁随抽出残星,片刻之间便砍掉一个刺向马车的悍匪。
而苍平等人也抽出刀剑护驾。
刺杀之人有百人之多,且身手老练,冯炽带的禁卫军根本不是这些人的对手。
雁随瞧着这般混乱的局面,高声喊道:“苍平!青野!你们贴身护好殿下!苍流!青河!你们见机行事!”
冯炽所领禁卫军所剩无几,地上躺倒一片。
雁随担心驭马易误伤禁卫军,她干脆弃了马匹直接飞身砍向匪徒。
苍流青河见状,也效仿她弃马杀人。
苍平和青野则是领着襄王府侍卫护住了李绪。
雁随并不偏爱花里胡哨的剑式,她求得便是稳准狠,眨眼之间连杀十人,但包围之势仍不减。
她连斩数人后,对手却只多不少,走的便是以多攻少的路子——只要人足够多,不怕耗不死他们。
她一贯是有耐力的性子,但又要躲避脚下禁军伤兵,又要迎战匪徒,身上便有些脱力。
一柄长枪向她身后袭来,雁随察觉道杀意,侧身反手以残星挡住。
还未来得及挑开长枪,另几柄刀冲她的天灵盖而来。
雁随顺势借力翻身,其中一刀划过她的背部留下一道血印。
其余人见伤了她,更加兴奋,趁机挥刀上前。
雁随察觉,反手刺中其中一人喉咙,一道剑影掠过,其余几人也被她挑翻。
只是收剑时,又被另外几人偷袭,她的背上添了几道刀伤。
“沈小娘子!”青河瞧见她这边的局势,有些慌张漏了破绽。
“小心!”苍平立刻飞身,抽刀替青河挡下一击。
苍流亦是自顾不暇,在攻势下连连后退。
雁随并未多言,而是趁着伤她之人有些松懈趁机抹了他们的脖子。
她并未多言,而是轻点地面跃上马,后退到马车附近。
苍平几人也立刻跟上。
匪徒缓缓将他们包围起来。
“他们人多,这般车轮战仅凭我们几个定是扛不住。”雁随有些疲乏,她只能尽量平缓气息。
“殿下可会凫水?苍平他们呢?”她接着问道。
“都会。”李绪言简意赅地答道。
“好,那等会去河里。”
雁随伸出手,将李绪从马车内拉出,李绪借力上了雁随的马。
“走!”雁随大喝一声,冲着河边的匪徒便冲了过去。
他们不知雁随的招数,反而有些愣神,雁随趁机砍翻几人,拉着李绪往湍急的河流里跃下。
苍平几人也紧跟在后,跳了下去。
“追!”匪徒的首领大喊。
但奈何流水汹涌,不一会人就被冲得不知去向。
***
雁随有些迷惘,河水汤汤,她好似想起幼年见着滚滚江水时心中的震撼。
她想起她问过外祖母:“阿婆,为什么水会这么浑浊啊?”
外祖母会摸着她的头道:“连连,因为这是黄河水。”
雁随拉着外祖母的手,问道:“黄河水有什么特别的吗?”
“黄河分开了平关二十三城,她还行了许多许多路才让你见到她。”
小小的雁随还不懂,前言不搭后语地好奇地问道:“那阿爹阿娘为什么要去平关?这就是阿爹阿娘不要连连的原因吗?”
“阿爹阿娘从来没有不要过连连。”
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