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 第 39 章

作品:《折骨为刀(重生)

    []


    洛久瑶心下微动,回握住他的腕。


    “沈林,我现在也在听。”


    沈林倾身靠她近些,开口,言语间却隐含着质问:“殿下答应过臣,若宫中有消息,会送信给臣。殿下送平安扣给太孙殿下,又送瓷瓶给太子妃……这些,是给臣的信件么?”


    洛久瑶自知理亏,只好道:“你知道的,我如今在宫中不便行事,只能以此向你报一声平安。”


    “臣知道殿下的难处。”


    沈林轻叹,抬手至她颈侧却又悬停,用只指尖轻轻点过那处结痂的伤口,“信件不要紧,这些都不要紧,若殿下时时安好,即使没有送信给臣也不要紧……可殿下想借那些物件道一声平安,臣却听闻殿下的处境并不好,如今亦亲眼所见,殿下又受了伤。”


    “没关系的,只是小伤而已,已许久了,不碍事的。”


    洛久瑶心尖发颤,连声说着无事,又试图转移话题,“我还想问你,御史台的柳大人怎会突然盯上何家?秦征今日所言,背后是你在查对不对??”


    沈林的应话极为潦草:“是臣。”


    洛久瑶揪着不放:“为什么这样突然?”


    沈林道:“为了殿下。”


    洛久瑶一时无言。


    ……多日不见,他怎么变得嘴甜了。


    不等洛久瑶开口,沈林正了正神色,解释道:“去岁涝灾一事的蹊跷御史台本也在暗中有所探查,只是一直找不到充分的证据,如今才有些起色,臣铤而走险捉了与当时之事有关的人,又顺手添了些证据,未料那些人便不打自招供出了何家的人。”


    “何家人为了功绩枉顾百姓,数千人命作债,即使如今有太后求情,来日他们也是迟早是要还的,臣此次不过挑一个合适的时机。”


    洛久瑶点头,明白过来:“你手里还握着旁的证据没有拿出来,虽有柳大人在前,但何家人若知是你,极可能对你动手,所以今日秦征才会那样说。”


    “那些于臣而言都不碍事。”


    沈林眼中仍沁着心疼,道,“倒是殿下留在宫中,总是会受伤。”


    “大人在担心我。”


    洛久瑶捉住他的手,朝他绽出一个笑来,“那大人想想办法,若是时时跟在我身边,我便不会受伤了。”


    沈林的睫羽轻抖。


    有灯火自回廊的小窗闪过,沈林下意识抬袖,遮住洛久瑶的脸。


    人影晃动着走来,逆着提灯的光,程惊鸿面露讶然。


    “沈林?你在这儿做什么……”


    见是沈林,他匆忙将灯盏压灭,走近些,压低的嗓音道,“这,这莫不是阿瑶姑娘?”


    见只有程惊鸿一人,沈林放下衣袖。


    “程大人。”


    洛久瑶应,同沈林对了一道眼神。


    “我才去给主子送过沐浴用的燃香,知道沈哥哥在行宫,便想着同他见上一面。”


    她掺着些假话编道,“只是方才我见一人影鬼祟便跟来,却不料因不熟悉行宫,跟到这里后反而迷了路。”


    程惊鸿顿然严肃:“人影?”


    洛久瑶点头:“是,还好沈哥哥打算探查后山,这才找到我。”


    程惊鸿还记挂着洛久瑶口中的鬼祟之人,眉头始终没有放松。


    他听过缘由便打算离开,却想起什么似的笑了笑,故作不明道:“沈林,你白日才随着沈大哥来过后山,他不会是这个时辰又让你探查后山吧?”


    沈林一脸镇定地点头。


    见沈林理直气壮的模样,程惊鸿笑得更欢了:“行了,你们二人见面不易,我可不敢多做打扰。只是这里不够隐蔽,还是快些换一处地方才好。”


    沈林仍一脸平静:“多谢。”


    程惊鸿离去后,二人穿过回廊,走向后山。


    后山的守卫是沈停云的人,皆识得沈林,见二人前来,没有多加阻拦。


    越往园林的深处走,周遭愈发寂静起来。


    洛久瑶记得,园林的深处有一片被圈起的湖,名为堰湖。


    大概是因在山野的缘故,湖中生了大片长而韧的水植,拔去又很快复生,难以根除。


    传言曾有宫妃落水,被湖底的水草缠了腿,溺亡在了湖水中。


    因湖水浑浊深不见底,一眼望不清内里的情状,连尸身都难以打捞,那人便只好埋在了水中。


    自那时起,堰湖便被圈了起来,不准人靠近。


    湖水黑洞洞的,洛久瑶远远望一眼便绕了过去。


    二人走过白日见过的石亭,再朝远去,便只剩下层叠的草木。


    风声飘荡,目之所及只有沈林手中灯盏明灭,照亮身前的方寸。


    洛久瑶看了看漆黑一片的远处:“快要走到尽头了。”


    “是。”


    沈林将灯盏再朝她身前提了提,“幕疏露重,殿下怕黑么?”


    洛久瑶笑道:“原是怕的,如今有大人提灯,我便不怕了。”


    园林尽头是一堵石墙。


    砖石将雕栏玉砌的行宫圈在里面,却已然破败,满面斑驳。


    洛久瑶随他翻出去,看见早已备在墙外的黑鬃马。


    是很漂亮的一匹马,上一世时她曾见过。


    洛久瑶上前抚了抚它。


    黑鬃马柔顺弯下脖颈,在她的掌心里蹭了蹭。


    “它很喜欢你。”


    沈林检查过马鞍缰绳,托着她的腰,将她抱上马。


    他将自己的外袍盖在她发顶,道:“殿下的发还湿着,经不得吹这样久的凉风。”


    洛久瑶被环在一片熟悉的草木香中,回首问:“她已经在等我们了?”


    沈林拉起缰绳,点头道:“北郊的一处弃庙,离这儿不算远。”


    黑鬃马的速度很快,穿行在山林中,带起夜里潮湿的泥土气味。


    洛久瑶窝在前面,借着微弱的月光,留意到沈林环在她身侧的手臂绷得很紧。


    一个时辰后,二人见到那个久违的身影。


    荒芜的弃庙中,少女着一身暗色衣袍立在风中,她显然已等了有些时候,本束起的长发被风吹得散乱,碎发在颊侧飘飘荡荡。


    见二人前来,贺令薇随手拢起长发,朝洛久瑶弯了弯眼睛。


    她这一笑昳丽无双,洛久瑶不由想起临春宴上那个盈盈而动的影子。


    只是眼前的贺令薇与过往截然不同,眸中再无当日的隐而不发,颇有些灼人锐利满满当当盛在她眼中,黑幕下明耀得令人心惊。


    时隔多日,洛久瑶终于再次与她相对而坐。


    案上放着一盆新绽开的花,花叶隐隐散出香气,叶瓣透亮娇嫩,在烛光下摇曳生姿。


    洛久瑶从未见过这样的花,只觉那香气勾人,不禁皱了皱眉头。


    “我等了许久,想不到殿下一来,这花就心甘情愿地开了。”


    贺令薇打理着花枝,边道,“沈大人派人护我这样多时日,我却只愿把话讲给你听,会不会太不厚道了些?”


    洛久瑶坐在花枝投下的影里,道:“无妨,我会说给他听。”


    “殿下直言,我还哪儿敢说什么。”


    贺令薇轻笑,递去一盏茶,“月明风清,这样好的夜色,殿下且喝一盏茶,听我讲一个故事罢?”


    烛台上流淌下烛泪,洛久瑶瞥一眼等候在院中的影:“我们的时间没有太久,你别打哑谜,长话短说。”


    “殿下放心,今天不猜谜,我的故事也不长,绝不会讲到天亮。”


    烛火摇摇晃晃,贺令薇娓娓道来。


    “故事说啊,村落中有间药铺,铺子的掌柜是个年长的妇人,夫君早已过世,膝下有一个女儿,名唤婉娘。”


    她的嗓音前所未有的温柔,好似真的只是在为洛久瑶讲一个故事。


    “妇人想在临终前将婉娘托付出去,选了又选,最终挑中一个看起来还算周正的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