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第12章

作品:《我在阴冷厂督身边吃香喝辣

    []


    隆隆秋雷滚过灰霾的夜空,时雨时晴不过小半月,神都再度被雷雨天气覆盖。


    非常应景,雷声暴雨似乎昭示着什么,这个局势一触即发的国朝。


    养伤那段时间,裴玄素经常会去茶馆酒肆,他打探到他想知道的消息。


    龙江一案内情天下皆知,目前在僵持着,女帝要查出真相给予皇帝重创,以期给之冠上谋逆罪名,将对方从皇位上掀下来,并将其心腹党羽一网打尽。


    而皇帝这边则反之。


    裴玄素的父亲是龙江府伊,三任快满将近九年,裴玄素少年在这里生活过。且裴家老家就在龙江不太远的岑县,而裴玄素所任的沛州刺史,沛州正在龙江上游,是龙江水运一线的重要枢纽。


    可以说,没有人比裴玄素更熟悉更了解龙江这个地方。


    在知悉龙江案情一直僵持着,不管哪一方都无法突破对方的强势捕获关键节点以突破案情的时候,裴玄素那一刹已经下定了决心。


    在回到宫中的第一天,那个秋凉如水的夜晚,他静静告诉沈星他的决定。


    接连两天都是雨天,在第三天的时候,沈爹从莲花海回来,告诉裴玄素,回去的时机到了。


    沈爹第一次下地道,他和沈星去送的裴玄素,穿过宫墙跟下的砖洞,荒废井亭下去。


    深秋漫地萧索残枝黄叶,仿佛一曲悲歌。


    裴玄素离开沈家前最后回望一眼,裴明恭趴在门缝里头,只露出一双眼睛巴巴望着他,圆圆眼睛努力睁大,噙满了泪。


    有可能今日一别,将会是永诀。


    裴玄素抬头往孤雁长空,撼动他神魂血悲两幕融进他的脉管,和血液一般每时每刻在他身上流淌,时时闪现,他直到死也不会忘记半分。


    他绝不甘苟活于世,他必须要让所有人都付出代价!


    裴玄素挪开视线,决绝快步往前行去。


    门后的裴明恭用力眨眼,眼泪唰流下来了,他胡乱抹着,用手指堵住嘴巴。


    昨晚弟弟嘱咐他了,让他听沈爹的话,不要自己出门,乖乖的,不要哭。


    他想他不哭出声,应该不算。


    他只哭一会儿,等等就不哭了。


    地道里黑黢黢,静悄悄,只有呼呼的风和远处若有似无的哗哗水流声,一成不变。


    沈爹抬头打量了这个灰尘漫布的地道几眼,之后一路三人行走,谁也没有说话。


    一直走到莲花台中宫出口的底下,他把背着的包袱递给裴玄素,“从莲花台东墙翻出去,沿着曲项湖一路往东走,上次净身的都挪出来在这边养伤,也没什么守卫,你直接翻进去,绕出二进院,那里是领衣服换衣服的地方,你绕过去,直接去围房对面的养笙轩报到就好。”


    这么冷的天,没人在外头吃冷风,这个时辰,报到的大头也过去了,正适合裴玄素这个生脸孔过去。


    沈爹呼了口气;“你想去太初宫,你就报,是甲号围房出来的。”


    裴玄素接过包袱,打开,借着身边沈星点燃的一只烛,里面是一套簇新湛蓝的太监服。


    沈星把蜡烛放在地上,她背转身,一会儿,身后传来西西索索的换衣声。


    裴玄素把这身蓝色的宦侍服饰穿了起来,昏暗的地道没有镜子,他慢慢低头,修长的手从上而下慢慢抚平中线的皱褶。


    他是神熙六年的新科状元,三元及第,惊才绝艳,能文能武。那时候的他有满腹才华骄傲和志向,要做父亲这样一个荣辱不惊,坐看春花冬雪,做好眼前事,恤民勤政的人。


    他做梦都没有想到,他有朝一日,会在内宫穿上这一身的内监服。


    这身蓝色侍服,犹如一道天堑,重重的划下一道鸿沟,让裴玄素前所未有地清晰他与过去一切的割裂,不可能再碰触到过去的那一边,那个骄懿春风文韬武略的人生。


    有种窒息般的难受,后知后觉如潮汐般,一波一波袭上他的心。


    沈爹给他整了整裆布:“下雨天好啊,下雨天可以用裆布。”露馅的风险,也就少了一大半了,但愿裴玄素能顺利过去。


    裴玄素抬起头,沈爹已经帮他顺好皱褶和裆布痕迹,又顺手给他整了整衣领。


    他放下手:“从今往后,你得把自己当阉人,你就是一个阉人!你得模仿他们,融入他们,不然,你会死得很快。”


    “不管你要做什么,这是前提。”


    沈爹也不知闺女是不是真的喜欢眼前这年轻人,但送佛送到西。


    十年宫廷磨碾,太监沈爹见得最多,生生死死,得意的有粉身碎骨的有,更多的人无声无息湮灭。


    昏沉的地道,一只烛火摇曳,照亮仅有咫尺,沈爹平凡的面容一半明亮,一半隐没在昏暗里,那双普通的眼眸有惆怅又怜悯,看透宫廷百态。


    短短一席话,十数年生存的真知灼见。


    裴玄素有些怔忪,他慢慢抚过自己身上的内监服,半晌,他掀起下摆,跪下给沈爹叩了一个头。


    “感激之至,我记住了。”


    ……


    冷风飒飒吹,一阵一阵刮过草丛树梢,枯黄的落叶和草屑漫天飞舞。


    裴玄素从莲花台出来之后,一路沿着曲项湖往东,最终来到上一批净身罪侍养伤的大围房。


    他穿着簇新的太监服和黑夹鞋,绕过二进院,和三两个人一起,往湖边的养笙轩行去。


    裴玄素进门的时候,整个养笙轩正堂都静了一下。


    年轻的青年,身高腿长,身姿笔挺,体态极美,最好的还是他的脸,凤目斜飞剑眉入鬓,高挺的鼻梁和微显苍白形状却极漂亮的薄唇,侵入感极强的艳丽俊美,偏气质如孤高如鹤,慢慢走进来,整个正堂都亮了亮。


    今日主事的是内堂官陈仲翀,刚还在抱怨差事鸡肋,半天也选不到个好点的,一抬头,磕的瓜子都掉下来的。


    ——给太初宫选宫侍是惯例。越是两宫争锋的时刻,底下的奴才越是把太初宫的排场做足了,哪怕女帝陛下如今未必有什么心情宠幸宫侍。


    陈仲翀当即拍拍手:“内房去,验好了,正好这批交差,咱家也离了这个冷风冷雨的鬼地方!”


    裴玄素一报是甲号房出来的,立即就别带进左侧的内房,换衣是在司礼监内宦的监视下进行的,也不怕藏了尖锐物品,裆布是天冷,净身的伤大寒,一般都会用厚厚的裆布包裹住,以免寒气入侵老年痛不欲生。在场的都是太监,也不会揭了裆布。


    裴玄素慢慢脱了衣服,一件接一件,还有夹鞋裤子,除了裆布,全身一.丝.不挂。


    黄铜大镜前,倒三角型颀长结实的年轻男性.身躯,宽肩窄腰,肌肉线条流畅,疤痕斑驳,却增添一种异样的战损美感。


    陈仲翀尖细的声音啧啧称奇,那捻着兰花指的手指沿着裴玄素肩窝线条一路下滑。


    裴玄素倏地闭眼,绷紧忍着。


    “上上等啊,好货色。”


    异常折磨人的体态检查持续的半盏茶,终于结束了,裴玄素咬紧牙关终于熬了过去。


    他重新穿上衣物,他心里很明白,如果这一关闯不过去,日后这将是常态,还有更耻辱的。


    裴玄素表现很恭顺,不用再教调,陈仲翀询问观察了一个上午,非常满意,当天就把选中的十数人全部带往太初宫。


    ……


    沿着宫道一路往北,越过永巷莲花海范围,既抵太初宫地界。


    这是一个庞大威仪巨大宫殿建筑群,和如今皇帝所在的两仪宫南北相望。


    神熙女帝登基称帝之后,对太祖开国后兴建大燕皇宫两仪宫毫无兴趣,改造太液池御花园另一侧紧邻的前朝皇宫,转移政治中心,取名太初宫。


    永巷和莲花海在两者中间,刚好在分界线御花园往西的边角位置。


    一路徒步而行,越过破败荒凉的莲花海,穿过狭窄逼偏的永巷,一道道宫门,越来越巍峨宏伟。到最后,朱红的宫墙,金色的瓦顶,白底黑甲禁军收执的刀柄矛尖在朔风中闪烁着冰冷锐利的光芒。


    护军林立,井然肃杀,太初宫两仪宫一南一北,天家气象庄严雄浑,高高在上,掌握这天底下所有生杀大权。


    裴玄素沿着长长的汉白玉甬道穿过大广场,他甚至远远望见有身穿深绯绛紫色官服的官员在广场正中行走出入。


    裴玄素的心不禁战栗起来了,曾几何时,他和他爹也是这里头的一员。


    双眸骤然发热,但他硬生生地忍下去了。


    现在,不是痛悲的时候。


    不成功,便成仁!


    ……


    太初宫以其主殿命名,中轴线上三座宏伟的宫殿,为太初宫、懿阳宫、重阳宫,分别是神熙女帝上朝、批折理政、后寝起居之宫殿。


    懿阳宫。


    陈仲翀正和太初宫御前大太监梁恩在茶房说话,这两名中年太监各抱着手,陈仲翀摇头叹道:“看来这批小的,又是填围房的命。”


    陛下如今怕是并不会有挑宠内侍的心思。不过就算从前,陛下根本不会每批见,一年有心情见个一两次就不错了,更甭提宠幸,陛下政务繁忙。


    梁恩眉毛一挑:“你甭管,只管挑来就是,后面的围房大把的地方安置。”


    从前也就罢了,如今这时候,涉及的其实是皇宫话语权的象征。


    两个大太监说话的时候,懿阳宫内香息袅袅,女皇陛下伤病甫愈,地龙烧得旺旺的,偌大殿宇雅雀无声井然有序,宫人内侍垂首立在阶下墙角。


    女帝陛下正斜倚在上首髹金九龙罗汉榻上假寐,大太监梁恩无声入殿,立在罗汉榻下侧。


    良久,女帝无声张开眼眸:“什么事?”


    女帝容长脸,两鬓银霜,身宝蓝色皇帝常服,脚踏行龙纹皂靴,年愈六旬,看眉目年轻不算大美人,大病一场脸颊很消瘦,但一双锐利的眼眸抬起,神光炯亮,冷电般凌厉直视人心。


    久居上位,威势逼人。


    陈仲翀正带着一行十数挑选出来的内侍,行至懿阳宫的殿门一侧廊下。


    殿内殿外,护卫宫人,数百之众,除了呼呼掠瓦而过的风声,连一丝呼吸的杂音都没有,让人屏息,噤若寒蝉。


    裴玄素排在第一位,一步步走完了九十九级的汉白玉台阶,他无声抬眼,阔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