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 绝笔

作品:《今天骗到纯情小狗了吗

    《今天骗到纯情小狗了吗》全本免费阅读


    “什么叫没了。”宁展背对几人,“判书未下,大理寺焉敢越俎代庖?”


    “并非......大理寺执刑。”以宁长叩不起,断断续续说着大理寺递来的口信:“是......吞刀自戕。”


    卫子昀久困其间,若早有佩刀在身,那些屡次深入地牢的青竹隐士不至于有去无回。


    “是谁。”宁展侧首望向隔挡里间的珠箔银屏,沉声道,“谁把刀给他的?”


    殿内阒然,蓄势已久的闷雷终于滚过天边,轰隆炸响,霍闪将大片彤云劈得四分五裂。


    堂前燕抖翼逃散,翎羽落了一地。


    这平地惊雷如击人天灵,直震宁展头骨。他身后立着嘉宁与景安,隐着母族与暗阁,即使火气再大,隐忍为上。


    来日方长。


    戌正一刻,地牢里灯烛通明,全然没了先前的昏暗及腥臭。


    卫子昀两臂垂地,额倚高墙,背朝囚门半跪。再旺的光焰,如今也无从打亮他埋入阴影的脸。


    宁展与卫子昀阔别多年,原先竟不觉狮子怎么成了眼前这副耸膊成山的模样。


    狮头柄傲视群雄,抵着糙可磨铁的地砖。


    利刃自下而上,穿喉刺过,撑起一躯随时欲倒的冰冷,送走赍志以殁的不甘。


    血溅三尺,草写好梦难圆。


    宁展去素冠,缚洁绫,白衫等身,腰佩长剑。


    他如约出现在步千弈面前,将一命归阴的卫子昀挡至身后。


    “步世子眼下不该盯着文官日夜赶笔,好在天亮之前将此事公诸于世吗?”宁展平和道。


    步千弈不紧不慢,抚掌称许:“果然是淑人君子,处变不惊。在下佩服。”


    这话,是明摆着讥刺宁展刻薄寡义,那坊间流传的贤德美名不过尔尔。


    宁展没心思与步千弈周旋,道:“你我各取所需,何必逼死我的人?步溪世子,是要靠着过河拆桥来开基立业吗。”


    “过河拆桥?”步千弈微微摇头,“待明日的新律昭示七州,先前应许步州令,同样会交与宁世子——哦,如今该是展凌君了。”


    宁展问出谁把刀给了卫子昀那一刻,便确定了答案。


    “没有判书,谁能左右卫子昀死活?”宁展看向囚室地上孤零零的刀鞘,“步世子自作主张、暗下杀手,究竟安的什么心。”


    步千弈眉梢一挑,淡然道:“听雪阁尚且不曾追究青竹阁何故派人伪装流民、私立暗桩。始作俑者,倒质问起我来了?”


    暗阁游走江湖、市井,不受朝纲限制,效忠掌阁一人,却得有不成文的规矩。虽不必互通实际方位,但设在三位掌阁地界内的暗桩,皆须由主事如数呈报至该掌阁之手。


    步溪能力通天者不胜枚举,以致城内青竹、迎柳的一举一动皆难避其耳目,暗桩及其人头不得不平抑在合宜范围内,诸多不为步溪所接纳之念更是被扼死于根源。


    然则嘉宁、墨川两座王城中,听雪阁明面上自与其余两阁大差不离,若有心隐瞒,非常人可察。


    因着步溪素来讲信修睦,听雪暗桩亦是多作调和各方用,是以纵料此隐患,迎柳掌阁墨司齐也以等闲视之。


    彼时堪堪执掌青竹阁大权的宁展则深以为意。


    为破前局,宁展留意到部分奔赴步溪城的落难流民。


    流民多害怪血病,卫子昀确有此患且才干出众,是极好的问路石。


    青竹阁把握悯恤之心,仅两年便将百余名乔装打扮的青竹隐士陆续送入步溪城。至此,宁展能够调动的人手和青竹阁行事的保密程度越发乐观。


    即使两年后步千弈亲自毁了这条见不得光的诡道,步溪城中像卫子昀这样的猛将早已各有所成,令人盘查、清理起来十分不易。


    “这是掌阁之间的账,你大可找我当面算。如此大费周章去为难一个小部下,”宁展道,“听雪阁怕是连本儿都赚不回来罢?”


    “卫氏的死活,从来由他自己而定。他一心求死,听雪阁能如何?”步千弈懒怠与他争执,似是豁达道:“那旧账,就算你平了。”


    平?


    青竹隐士粗席裹尸,毙命数日不得落葬。


    卫子昀手脚筋脉尽断,唯有吞刀过喉,方才得个痛快。


    步溪累年难消的凌虐,到头非得借一个外州人的手和命奋起反抗。


    烂帐笔笔,片言何平?


    “嘉宁人氏,为着步溪的新律出头、认罪。你们呢?”


    宁展瞥向卫子昀手掌残留的墨渍和枯红,指节作响。


    “不止断人手脚,连性命都不肯留。这般蛮不讲理,步世子早前还要与我谈合作?”


    “非也。这新律换敬令,是在下与你协约所定。但卫氏手里,另有宝物。他的命,”步千弈漫不经心道,“须得由此物来换。卫氏心知肚明,展凌君岂会不解?”


    宁展固然高挑,还是比不过步千弈的先天优势,矮了对方两三寸。


    他跨步上前,势要护住卫子昀的尸首,道:“能解如何,不解又如何?”


    步千弈却觉得宁展实在虚伪,于是掸襟离去,只留下一句“展凌君便等着敬令送上门罢”。


    步千弈的倒影彻底消失,宁展松了袖衫下掐出印的拳头。


    半晌,他才提起迈向桌案的第一步。桌上摆着敞口的信函,想是早被大理寺里外翻了个遍。


    封皮上分明写着,吾主亲启。


    -


    主公,展信好。


    阔别九年,重逢于此,实非我愿。


    然见主公意气风发,贤名远扬,犹胜当年,吾辈喜不自禁,众心振奋。故家中一切康平,同袍同泽,如竹攀高,将成上可参天,下可拔地之势,所向克捷。唯有一方不毛之地,或须防微杜渐。


    渣滓理当躬行诛,雄狮刀下斩奸邪。当年赠言,每饭不忘,是以除恶务尽,问心无愧。


    吾乃农人,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一切祸福,自己作来,自己受。


    此生,幸得主子青眼,方有枯木再生,两世为人。又托主子慈心,先赐新氏,后冠雅名。诸般恩情,铭肌镂骨,没世难忘。


    为君,吾辈九死不悔。


    卫氏子昀,今番原璧归赵。望主子长虑却顾,勿念尘芥。前方严阵以待,刀山火海,听凭调令。


    吾主明君,年方十九,俊彦有志,赫赫凌云。苍天在上,可见枯苗盼雨,大旱望云霓。愿日月早重光,还君时和岁稔、盛世承平。


    此致,拜别。


    来世还做投石子,提携玉龙替君死[1]。嘉墨二十七年夏,绝笔。


    -


    墨迹潦草,疾行纸上。他来去匆匆,字字泣血。


    宁展捧着这封以青竹阁密用文法完成的绝命书,视线模糊于“嘉墨二十七年夏”,透骨酸心,惄焉如捣。


    戌正三刻,雷雨骤然扑向整个步溪,张狂的潇声肆虐城池。


    地牢寂若无人,终为漫漫长夜所没,封棺成殓。宁展不胜其苦,与那几近疯魔的雨夜此唱彼和,泣不可仰。


    直至地牢里再接不到一滴泪,即见以宁奋不顾命挥剑闯入,其后追赶的束衣男子面如死灰。


    以宁一眼盯住宁展身后的高墙,墙上殷红飞溅。


    “——殿下!”他惊惧呼唤,踉跄推开囚门,才瞧见被宁展和桌案遮挡,死状不可谓不惨烈的尸首。


    宁展随手抹去泪痕,手压剑柄,看向外边的束衣男子。


    不佩刀、弩、剑,身着青蝉翼。


    听雪阁。


    以宁深知这会儿不是多愁善感的时候。他回神转身,护着宁展,与那人隔门相对。


    宁展拨开了以宁的肩,吩咐道:“去,收刀入鞘,将人处理妥当带走。这里太脏。”


    令出如山,以宁从不怠慢。


    可他方获悉阁中数位隐士下落不明,此际又亲眼目睹往昔雄狮惨死,就是责他违逆,他也没法置宁展的安危次于指令。


    宁展并未降罪,只将以宁推向卫子昀,兀自质问束衣男子:“本君的人,现在何处。”


    “埋了。”那人答得爽快,却有意不说埋在了哪里。


    “现、在、何、处。”宁展一字一顿,步步接近。


    束衣男子闭了嘴。


    他右手负后,向外倒退,脚步麻利而不失稳健,行止之间,略有几分宁佳与身轻如燕的架子。


    可惜,他还远远比不上宁佳与!


    那人说话便要走出犴门,即被宁展迎头追上。


    宁展踏地腾跃,片刻不差,翻身断其起势,截其去路,将人堵在灯火烛顶的囚室长廊。


    束衣男子眼中闪过一丝讶异,似在惊错宁展何以如此了解听雪阁的节奏。


    青蝉翼与素白衫之下,脚步迂回,无声对峙。


    束衣男子谨慎退至长廊另一头,确保自己将背后全部交与坚实的高墙,而非囚室内蓄势待发般的以宁。


    宁展紧盯那人背于身后的右手。


    三大暗阁,青竹执剑佩刀,迎柳负弩搭矢,独听雪标新立异,花样层出不穷。


    说好听些,是妙用江湖暗器。说难听些,都是下九流的鬼蜮伎俩。


    坏人心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