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人组初次聚谋(三更合一,38w营养液和...)

作品:《李世民为弟弟剧透头疼中

    《李世民为弟弟剧透头疼中》全本免费阅读


    李世民回家之后,抱着双膝不说话。


    李玄霸看了一会儿书,见二哥还在自闭,放下书叹气道:“哥,你我还小,连朝中诸公都解决不了的事,你操什么心?”


    李世民跟着叹了一口气,呈现大字躺在床榻上:“阿玄,你说老师会劝谏吗?”


    李玄霸道:“劝谏和不劝谏的可能性一半一半吧。”


    李世民翻白眼:“你是在说废话吗?”


    李玄霸道:“确实是废话。我们左右不了老师的选择。”


    他已经做出努力了。如果连大隋十几年后就灭亡,二十年后盛世王朝到来这样大的诱惑都不能阻止老师们走上赴死的路,他也无可奈何。


    李世民偏头看着李玄霸:“阿玄,你好冷漠。那可是老师啊。”


    李玄霸道:“那我该怎么做,和你一起抱头痛哭?”


    李世民咂巴了下嘴,唉声叹气:“你还是别哭了,你哭了没人劝我别哭,给我递纸。”


    李玄霸黑线。


    李世民继续大字躺着自闭。


    李玄霸不理睬他,继续看书。


    待窗外的夕阳已经落下了一半,剩下的一半夕阳光辉黯淡得像半枚咸蛋黄的时候,李玄霸才收起书,让人把烛火点亮。


    “你还要继续躺着?”李玄霸问道。


    李世民揉了揉肚子,翻身起来:“饿了,走,去厨房偷烤鸡吃。”


    李玄霸道:“柜子里有肉干。”


    李世民穿好鞋子,拖着李玄霸就跑:“能吃烤鸡,谁要吃肉干?”


    李玄霸跌跌撞撞跟上。


    他们到了厨房时,厨子见他二人来了,笑着取下在没熄火的灶台上挂着的烤鸡,给两人切好。


    李玄霸只要了一只鸡腿。


    李世民抱着一盆鸡肉,双手左右开弓啃鸡肉。李玄霸慢吞吞吃完一只鸡腿时,李世民已经把盆里的烤鸡解决了一半。


    李玄霸擦了擦嘴和手,要了一碗没加糖的温牛奶小口抿着。


    李世民也要了一大碗加糖的温牛奶,改成一手拿鸡肉一手端碗豪饮。


    李玄霸喝完牛奶,伸了个懒腰,活动了一下脖子和胳膊。


    李世民打了个一个响亮的饱嗝:“饱了!”


    李玄霸谢过为他们留夜宵的厨子,摸出了一把铜钱赏赐给厨房里的人。


    厨子忙说这是夫人留的。


    但李玄霸还是坚持给了。厨房里的人都眉开眼笑,殷勤地把两位小郎君送走。


    李世民一边揉着吃撑了的肚子,一边叹气道:“吃饱了,可以继续愁了。”


    李玄霸分外无语。


    李世民搭着李玄霸的肩膀:“阿玄!难道你就不愁吗?你就不想想怎么帮老师吗?”


    李玄霸道:“我不愁。老师肯定比我们两个小孩厉害,他们很清楚自己要做什么,做了之后有什么后果。我们才八岁,老师都六十多岁了。”


    李世民按住李玄霸的肩膀,把李玄霸晃来晃去:“阿玄,我们总不能什么都不做吧?哪怕在城外搭个棚子施粥……”


    刚吃了东西,差点被晃吐的李玄霸伸脚踹二哥的小腿。


    李世民就像是兔子一样敏捷侧跳,躲过了李玄霸的袭击。


    李玄霸道:“施粥的事不该由我们先做。不过我们可以招工。香皂工坊赚了不少钱,我想把业务扩展一些,推出更多的商品。如果灾民中有会木工活的人,还可以招进印刷工坊。”


    李玄霸所谓的招工,就是大量买进奴仆。


    此时蓄奴合法。每当灾年,都是豪强大量买入奴仆的好时机。


    灾民们也会很积极地自卖其身。只要他们被人买走,基本上就有活路了。


    李玄霸虽然在水灾发生后才想起今年有大灾,但华夏这片大地,每年都有大大小小的自然灾害。隋朝是出了名的只屯粮不救灾,他赚钱就是为了买壮仆组建一支秘密私人军队,所以前期计划已经准备好了。


    李世民跟在李玄霸后面走了几步,加快脚步跑到了李玄霸身边:“阿玄,我们买下的灾民就能活下去了吗?”


    李玄霸:“……”二哥还挺通透,“招工”这个掩饰没骗到他。


    李玄霸答非所问道:“我本来只打算买壮仆,你都这么说了,那我一家一户地买。”


    李世民笑道:“我就知道阿玄一定会有办法。落单的妇人和孩童……”


    李玄霸道:“只要能干活,都算壮仆。”


    李世民赞同道:“阿玄说得对!如果钱不够,就把耶耶送给我的小马驹卖掉。”


    李玄霸看向二哥:“你确定?”


    李世民面露不舍,但语气很果决:“我也要帮忙!再说了,我还有陛下送的更好的小马驹呢。陛下送的小马驹是御赐品,不能卖。”


    “扑哧。”李玄霸笑道,“行,我们把你的小马驹卖了。”


    李玄霸没有开玩笑。既然二哥有这个想法,愿意付出这样的代价,他就要支持。


    第二日,李世民拖着睡得半醒的李玄霸去找窦夫人,将他们对捐佛寺的思考告诉母亲。


    “娘亲,我们给佛寺少捐点,敷衍敷衍就行。”李世民爬到窦夫人怀里,抱着母亲的脖子撒娇,“我们留下钱来买奴仆


    吧。不能白给灾民施粥,我们可以买下来!”


    窦夫人看向一旁脑袋一点一点打瞌睡的李玄霸,问道:“大德也是这么想吗?”


    李玄霸打了好几个哈欠,才有气无力道:“如果唐国公府需要人手,可以采买一些。采买太多也会引人怀疑。”


    窦夫人点头:“大德知道就好。你需要多少奴仆,自己去采买。娘亲知道如何能给他们施粥,佛寺也不是完全一无是处。”


    李世民不满道:“我知道佛寺也会施粥,但我们给佛寺的钱,他们至少会吞掉一半。”


    窦夫人点了点李世民的脑袋:“总比什么都没有好。这件事交给娘亲。”


    李世民道:“好吧。”


    万氏微笑着叹气:“你们二人才多点大?这些事还轮不到你们烦恼。”


    李世民道:“阿玄也这么说,但什么都不做才会烦恼,只要做了力所能及的事,我就不会烦恼了!”


    李世民告别母亲和阿姨,拖着还在打瞌睡的李玄霸出门巡视建立了香皂工坊的庄子,与管事商议买进灾民的事。


    万氏道:“二郎真是精力充沛,好像永远闲不下来。”


    窦夫人无奈道:“可怜大德了,总是被大雄拖着到处跑。”


    万氏道:“多跑跑对身体才好。若是小五再大几岁,我定叮嘱小五,也要跟着二郎多跑跑。”


    窦夫人失笑:“小五也已经很活泼了。”


    万氏捏着帕子遮掩住嘴角,娇笑道:“还不够活泼,还得多向两位兄长习。”


    窦夫人道:“五郎真的成了二郎那模样,希望你不后悔。”


    万氏怎么可能后悔?看看二郎和三郎,如此年幼就在思考如何帮助灾民。不说这片善心,就说这决策和行动的能力,就让她赞叹不已。


    若是小五跟着两位兄长,一定有很多机会做事。


    她不担心小五成为兄长的小跟班小帮手,她就怕没人“使唤”自家小五。


    窦夫人乐于见兄弟和睦,便默许了万氏的暗示请求。


    她又想起李元吉,脑袋有些疼。


    李元吉……还是自己亲自带吧。二郎和三郎可管不住这个弟弟。


    ……


    购买奴仆的事,不需要李世民和李玄霸亲力亲为,只需要和管事的说一声即可。


    在哪里买奴仆,如何甄选合适的奴仆……管事们都很熟练,不需要李世民和李玄霸班门弄斧。


    如果这点小事都要主人家亲自去做,唐国公府的管事就太闲了。


    管事一听李世民和李玄霸说要“一家一户的买”“带小孩的寡妇如果能做事也可以买”,就知道两位小主人是想做善事,明白如何做。


    吩咐完管事后,李世民又拖着李玄霸去找自己的小伙伴们聚会。


    他们两个小孩想不出帮助老师的办法,但这不是还有三位有才华的朋友吗?五个人总能想的比两个人更周全。


    听了李世民的请求后,房乔和杜如晦复杂的心情都表现在了脸上。


    长孙无忌十分干脆地摊手:“别指望我,我什么都想不出来。”


    跟着四位霸朋友混久了,长孙无忌已经放弃了无谓的自尊心,会了放弃。


    李世民道:“不指望你,你也要想一想。无论想的对不对,总要想一想。”


    长孙无忌无奈:“是,是,我努力。”


    他抱着手臂,垂头苦思。


    李世民对房乔和杜如晦拱手:“房兄和杜兄可有高见?”


    房乔犹豫了一会儿。


    他知道皇帝忌惮高颎和宇弼。特别是高颎原本站在废太子身边,做什么都会让皇帝往坏的方面想。出于本心,他不愿意掺和进高颎、宇弼的事。


    但李世民关于灾民的描述触动了他,让他觉得此事如果不说点什么,于心有愧。


    杜如晦看向房乔,道:“你犹豫什么?你只管出主意,难道李二李三还会出卖你?”


    房乔干咳一声,道:“我当然知道不会。我只是在想该如何做。”


    杜如晦道:“其实我们想好了该如何做,高公和宇公也不一定会采纳。高公和宇公在朝堂纵横几十年,怎会把我们几个无名晚辈的意见放在眼里?”


    李世民拍着胸脯道:“你们只管出主意,后面的交给我们。成与不成,至少要先去做。对吧,阿玄?”


    李玄霸无力道:“是,对。”


    杜如晦笑道:“李三都这么说了,那我就不藏拙了。”


    李玄霸嘴角扯了扯。杜如晦身为世家子弟,老爱把世家的习惯带出来,比如把姓氏加排行当昵称来喊。


    其他人好歹在后面加个“郎”或者“郎君”,杜如晦就“李二李三”地喊。


    李玄霸觉得被叫“李三”很奇怪,但除了他之外没人觉得奇怪,就像是其他人认为“大雄”“大德”这两个字很好一样。


    李玄霸懒得辩驳,便忍了。


    虽然每次听着都不习惯,说不定听个几年,他自我介绍也是“李三”了。反正“李三”和“李大德”都充满着乡土气息。


    杜如晦想了想,道:“这件事还是得从太子入手。太子是想保下高公和宇公的,也是想赈济灾民的。”


    房乔开口道:“太子


    仁善孝顺,但仁善孝顺过度就是软弱。若皇帝决定的事,他不敢质疑。”


    长孙无忌吓得差点咬住舌头。


    什么软弱?房玄龄你胆子太大了,这也敢说!


    房乔继续道:“太子只能帮忙递话,最终还是得想着如何讨好皇帝。皇帝不喜劝谏,只爱听好话。无论赈济此事是否能成,若想保住高公和宇公,劝谏在皇帝耳中,必须是歌功颂德的好话,而不是指责。”


    长孙无忌脸色煞白。


    不、不是吧?你还是我认识的那位腼腆谨慎不善交际的房玄龄吗?你居然连皇帝都骂!


    杜如晦赞同道:“以庆祝陛下北巡降服突厥为名,请求陛下开仓赈济灾民,以举天同庆如何?”


    房乔道:“可以一试。至少陛下不会认为这是在指责他。大雄大德,你们认为如何?”


    李世民道:“我看好。阿玄,你说呢?”


    李玄霸的表情显得有些漠然:“你们忽略了一件事。在我们这位陛下眼中,举天同庆时百姓没资格跟着庆祝。以房兄之策进谏,可能皇帝不会生气,但也绝不会赈灾。”


    房乔道:“至少能保住高公和宇公。”


    李玄霸摇头:“老师比我更了解皇帝。他们既然知道这是做无用功,就不会如此进谏。”


    李世民道:“我倒觉得老师都不如你了解陛下。阿玄,你也帮忙想想吧,无论成不成,好歹试试。”


    李玄霸叹气:“行,我试试。房兄和杜兄所说,以歌功颂德的方式请求皇帝赈济灾民或许不行,如果以对比先帝的方式,或许有一二成成功的几率。”


    李世民问道:“如何对比?”


    李玄霸道:“先帝因义仓存粮不足而不肯赈济灾民,陛下却慷慨地开官仓赈济灾民,说明大隋在陛下的手中更加繁盛,赈济灾民这点损失对陛下治下的官仓存粮算不上什么。”


    房乔嘴角勾起嘲讽的幅度:“且陛下这样做,对比先帝,更显得仁慈?”


    李玄霸摇头:“我们这位陛下是真的一点都不在乎仁慈的名声。应该这么说,陛下北巡结束时,突厥可汗会率领突厥贵族同行。灾民聚集在京城和东京附近,有碍京城和东京的整洁。但如果出兵驱赶,可能会闹出更大的乱子,不如给些粮食打发了。”


    杜如晦皱眉:“你这话也太……”他想了许久,居然想不出用什么词来形容李玄霸所说的话。


    长孙无忌反复做出想捂住耳朵,舍不得捂住耳朵的动作。


    他认为这些话真不该听。但和友人们对陛下指指点点,真的好刺激!


    李玄霸道:“先帝只是因为官仓粮食不够才不赈济灾民。陛下在突厥可汗面前赈济灾民,就是向突厥可汗宣扬大隋的粮食储备比先帝时期更加充足。粮草充足则兵马强壮,突厥人才会更加惧怕陛下。”


    李世民疑惑道:“陛下不在乎百姓死活,却在乎突厥人怎么想?”


    李玄霸淡淡道:“嗯。你换成西域人也行。陛下只是对已经到手的不在乎,只看着没得到的那部分而已。大隋的百姓已经臣服于他,所以他已经不在意了。他更在意还未臣服于他的人的想法。”


    隋炀帝此举不是崇洋媚外。


    隋炀帝其实看不起西域和突厥。他在西域人和突厥人面前讲排场,只是因为他需要让还没有臣服于他的人面前展示自己的财富、权势、威望,好让他们臣服自己。


    李世民道:“我总觉得你的话很奇怪,怎么也想不明白。不过既然阿玄你都这么说了,把你的计谋也记下。房兄和杜兄的建议也记下,一同告诉老师。”


    李玄霸问道:“只需要告诉老师就行了吗?”


    李世民笑道:“不是阿玄你说的,我们还小,能做到的事很少。这件事最终如何,还是得看老师自己选择,我们只要做出了努力,问心无愧即可。”


    李玄霸观察了二哥一会儿。二哥是真洒脱。


    他真不明白,二哥怎么会如此洒脱。只要做了就行,不管结果?


    自己可做不到如此洒脱。他更重结果。没有结果,任何努力都没有意义,越努力反而会越煎熬。


    他现在被二哥拉着,不管结果,二话不说先撸着袖子开干。真是身心俱疲。


    杜如晦笑道:“李二说得对,我们问心无愧即可。”


    他攥起拳头扬了扬:“和你们成为朋友真是再正确不过的事!我辈就该指点朝堂江山,做一番大事!”


    房乔心情也很澎湃。


    虽然他知道这不应该,不掺和此事才更好。但青年人太容易冲动,他也难以免俗。


    “希望此事能做成。”长孙无忌发表不出意见,只能祝福了,“我和父亲写信,求求他如果有机会,在自身安全的前提下为高公和宇公说说好话。”


    李世民狠狠拍了一下长孙无忌的肩膀:“你还说别指望你?说不定我们最后,就靠着你这封信了!”


    长孙无忌有些高兴:“嗯……我努力求求父亲,你们可别对我抱太大希望。”


    李世民道:“任何一点点希望都弥足珍贵。谢了,长孙四郎!不愧是我的好兄弟!”


    李世民给了长孙无忌一个兄弟拥抱。


    长孙无忌脸颊绯红:“行了


    行了。”


    李世民又给了房乔和杜如晦拥抱,不顾他的拥抱在这两位已经弱冠的友人那里,就像是儿子抱父亲。


    房乔和杜如晦皆忍俊不禁。


    “弟弟!”李世民张开手臂。


    李玄霸往房乔身后绕。


    李世民道:“帮我逮住他!他怎么能不合群!”


    杜如晦立刻按住了李玄霸的肩膀,对李玄霸不怀好意地笑了笑。


    “弟弟!”李世民扑了过来,把李玄霸脑袋抱在怀里,揉散了李玄霸的小揪揪。


    李玄霸骂道:“哥,你有病啊!”


    李世民叉腰大笑:“哈哈哈哈,谁让你老是一副老成冷淡模样,不像是八岁,像是八十岁似的。”


    其余三人皆跟着大笑,把李玄霸气得直跺脚,要去扯李世民的小揪揪。


    李世民以长孙无忌为“盾牌”,一边躲避弟弟的追打,一边扮鬼脸挑衅弟弟。


    房乔和杜如晦在一旁兜着手微笑看着年幼的友人打闹。


    这种混杂着友人和长辈的心态,真是令人心情复杂啊。


    ……


    李世民和李玄霸送了信就跑,信上还写着阅后即焚,搞得好像在密谋什么似的。


    两个真的在密谋的老头相视无语。


    宇弼忍不住道:“我二人看上去是无能到需要孩童来出谋划策的模样吗?”


    高颎淡淡道:“就当他们是一片孝心。”


    宇弼道:“我知道他们一片孝心,但……”


    但就是尴尬无语。


    他们在朝堂当了几十年的官,先后伺候两朝君王,哪不懂如何与君王相处?


    两人之前没有谨小慎微,只是因为断定自己身为对大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