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5 章 双标的骨肉相残

作品:《李世民为弟弟剧透头疼中

    《李世民为弟弟剧透头疼中》全本免费阅读


    房乔和杜如晦来到张掖之后,李玄霸终于能腾出手做自己擅长的事。


    说实话,内政和吏治不是李玄霸擅长的事。他前世连公务员都没当过,对官僚系统一无所知,只能拿着自己当网商时的经验硬套。


    虽然有高颎和宇文述的教导,李玄霸在这方面的本事已经超出寻常人,但比起房乔和杜如晦这两个真正的天才,他还是不够看。


    何况房乔和杜如晦还有“房谋杜断”的合体技。


    因中原混乱,杨广此刻派不出人手赴任西海郡郡守。李世民身为攻下西海郡的虎贲郎将,依照战时规则,暂代西海郡郡守。


    张掖郡的郡守似乎察觉到了什么,隐晦地表示投诚,主动当起了吉祥物。


    虎贲郎将虽然从“将军”改名为“郎将”,但这个职位原则上是有开府的权力。现在天下大乱,别说虎贲郎将,就是鹰扬郎将都开始自己任命属官。李世民自然也有资格任命属官。


    张掖郡和西海郡的内政吏治就交到了李世民的属官,房乔和杜如晦手中。


    西海郡和张掖郡正好在祁连山脉南北,翻山就到。


    如果不翻山,那么从张掖郡到西海郡,需要沿着祁连山脉走一遍河西走廊,先往东南经过武威郡和西平郡,然后往西折到西海郡。四个郡呈现“>”的形状。


    这四个郡都是军事重镇,皆设有鹰扬府。李世民身为虎贲郎将,是这四个郡鹰扬府郎将的直接领导。


    将来武威郡鹰扬郎将李轨会杀掉原本时空中的虎贲郎将造反,将河西之地收入囊中,自称大凉王。


    李玄霸没有告诉一哥和房乔、杜如晦这个未来,以免干扰他们的判断。


    他相信一哥已经是河西之地名义上的最高军事领导,“房谋杜断”肯定能轻松将河西之地收入一哥囊中,不用自己多嘴。


    房乔和杜如晦得到李玄霸这段时间搜集的河西之地的资料后,心情很轻松。


    他们显然也很有自信,迅速将河西之地打造成李世民的根据地。


    房乔保证道:“别说河西之地,敦煌郡和更远的伊吾郡,也是主公囊中之物。”


    杜如晦懒洋洋道:“我和老房如果连这都做不到,还当什么宰相?不如让给薛收和魏徵。”


    李世民被逗笑了:“何至于直呼他们姓名?薛收字伯褒,魏徵字玄成,别乱叫。”


    杜如晦摊手:“我记忆力不好。”


    李世民笑得直不起腰,不断拍打李玄霸的手臂:“哈哈哈哈阿玄,笑死我了。”


    李玄霸嫌弃地躲开一哥的拍击。有什么好笑的,毛病。


    房乔干咳一声,转移话题:“内政吏治都交给我们,大德,你做什么?后勤?”


    李玄霸道:“我以后会主管军队后勤,不过现在这些工作暂时给一哥自己管。我要出使西突厥。”


    房乔大惊失色:“你一个人去?”


    杜如晦看向李世民,皱眉道:“我不同


    意,太危险。”()


    李世民叹气道:你以为我想同意吗?但阿玄说只有他能说动西突厥可汗出兵东突厥,我也没办法。我倒是想和他一起去,可他说我现在需要坐镇张掖。


    ∵想看木兰竹的《李世民为弟弟心声头疼中》吗?请记住[]的域名[(()


    李世民沉沉地叹了好几口气,继续道:“他已经决定的事,我相信他。我会让周达和罗士信一同承担阿玄的护卫。”


    房乔道:“大德,为何你突然想要联合西突厥?是担心东突厥与大隋走得太近吗?”


    李玄霸摇头:“正好相反,东突厥的始毕可汗已经对大隋有反心,他会趁着大隋势颓壮大。”


    李玄霸冷笑了一声,道:“隋末唐初所有称帝称王的人全部向始毕可汗称臣,包括大唐。”


    房乔和杜如晦脸色大变。


    他们看向李世民。


    李世民耸肩:“虽然我很想说,唐高祖肯定是我父亲,向东突厥称臣和未及弱冠的我没关系。但以我父亲的性格,若不是情况太危急,也不可能做这种事。这件事是大唐整个朝廷作出的选择。父亲真是屈辱啊。”


    李玄霸道:“没关系一哥,东突厥在你登基当月兵临渭水。你也挺屈辱的。”


    李世民把李玄霸一按,给李玄霸来了个十字固定,疼得李玄霸“嗷嗷”叫:“阿玄闭嘴!”


    房乔和杜如晦看得直摇头。


    房乔道:“未来的事就别说了,反正会改变。”


    杜如晦道:“以李一的性格,肯定很快就会报复回来。这点小屈辱有什么好说的。”


    李世民松开可恶的弟弟,道:“对啊,阿玄,快说你预见中的我怎么报复回来的。”


    李玄霸揉着胳膊道:“贞观四年灭东突厥,俘虏颉利可汗到长安当众献舞。”


    李世民吹口哨:“哇哦。”


    房乔拈须:“还行。”


    杜如晦大笑:“可以可以。”


    李世民兴致勃勃道:“是我御驾亲征吗?”


    李玄霸翻白眼:“想什么呢?当了皇帝哪还有机会亲征?乖乖在长安搞你的后勤。”


    李世民点头:“明白了。你乖乖在长安搞后勤,我御驾亲征


    。哥的灭国之功就靠你了,阿玄!”


    李玄霸差点被口水呛到。


    房乔和杜如晦都忍俊不禁。


    李世民摆摆手:“行了,你预言中的事多半不会发生,但跳舞可以有。无论东突厥还是西突厥,听说他们都挺会跳舞。阿玄,交给你了,争取让东突厥和西突厥两败俱伤。我当皇帝后,御驾亲征把两个突厥都灭了。”


    李玄霸道:“东突厥和西突厥灭亡之后,唐朝的经济和科技水平都无法管辖太远的国土,导致了突厥原领地的权力真空,让突厥势力复兴,和回纥国、吐蕃国的崛起。等打败东西突厥后,最好别一口气灭了,把他们分散成几十个小国才更符合大唐的利益,就像是汉朝的推恩令一样。”


    李世民道:“我也是这么想。等先灭了西突厥和东突厥再说吧。阿玄,要不要等长孙四郎来了再一起去


    () ?”()


    李玄霸道:不用。我离开后,维护包括回纥在内的铁勒诸多部落的关系,就交给长孙四郎。一哥你抓紧时间练兵,最好有机会就找借口和东突厥、吐谷浑残部打仗。没有武力,所有计谋都是空谈。


    ?想看木兰竹写的《李世民为弟弟心声头疼中》第 115 章 双标的骨肉相残吗?请记住本站域名[(()


    李世民笑道:“我知道我知道,我才是最重要的,哈哈哈哈哈。”


    李玄霸点头:“没错,你才是最重要的。”


    李世民笑声一滞,尴尬地摸了摸鼻子:“阿玄,你还是否认吧。”


    见到李世民居然会尴尬,这下轮到李玄霸、房乔和杜如晦笑了。


    计划订下。


    李世民的负担极重,要一边练兵抽空打仗,一边和房乔、杜如晦一起处理内政吏治,一边维护和铁勒部落的关系。


    待房乔和杜如晦理顺河西之地的情况之后,李世民才能放手具体的内政吏治事务,只做最后批复拍板;待姗姗来迟的长孙无忌赶到时,李世民才能进一步从琐事中脱身,真正成为“大领导”。


    现在李世民还要招揽属官,琢磨诏令,这些工作本预定是魏徵或者薛收来干,但这两人归来的时间都遥遥无期,只能李世民自己绞尽脑汁奋笔疾书。


    李世民叹气:“薛收究竟要在倭国停留多久?他干什么了?薛老师都在信中担心他的安全了。”


    房乔道:“我路过大兴拜访薛公时,薛公说薛伯褒再不回来,就推荐族侄薛元敬或者薛德音来辅佐你,抢了薛伯褒的位置。”


    薛元敬、薛德音和薛收是薛氏最厉害的三位族人,都是少年天才,并称“河东三凤”。薛元敬和薛收都跟随李世民,薛德音眼瞎跟了王世充被杀。


    李玄霸眼眸微动。


    这一世薛家最有声望的薛道衡没死,坚定不移地站在一哥这边,薛德音如果再眼瞎,那真是活该了。


    说到底,薛德音怎么能眼瞎到选王世充啊,哪怕选窦建德都行啊。


    不过薛德音出身“关中郡姓”的河东薛氏,大概是看不起窦建德的平民出身吧。


    至于不选一哥也很正常。“河东三凤”中的薛元敬和薛收都投奔一哥,他或许认为自己在一哥那里得不到重视。


    事实上估计也是如此。一哥的眼神很毒辣,对早逝的薛收最为器重直言其可为相,对薛元敬虽信任但只是让其掌文书工作。薛德音擅长的也是文书工作,肯定比不过薛元敬。


    希望薛德音这次别头昏,不被重用也比掉脑袋强。一哥将来砍掉好友薛收族兄的脑袋时一定会很很为难。


    李玄霸在心中假惺惺地给薛德音掉了几滴鳄鱼眼泪,并用心声告诉了一哥,薛德音可能会被一哥砍脑袋的未来。


    李世民狠狠翻了个白眼:【呸!】


    他才不会自己砍,真的要砍就先支开薛收,把这个差事推给别人。


    而且薛老师还活着,说不准他和父亲求情几句,薛德音就不必死了。


    李玄霸在心音中提起了薛德音的死,让李世民联想到了杜如晦的叔父。


    () 李世民对李玄霸道:“对了(),克明已经知道你会谶纬(),他叔父和兄弟的事可能会在未来发生的纠葛是不是该告诉他了?”


    “哦,对。”李玄霸一拍脑门。


    还是一哥心细。他事情太多,都差点忘记了。


    杜如晦心头一紧:“不会我叔父真的对我长兄和幼弟……”


    李世民道:“你猜对了。你叔父杜淹投奔王世充后,让王世充杀了你兄长,并囚禁你幼弟。”


    杜如晦破口大骂:“我兄长在家中就已经对他多番忍让!他居然残害子侄?禽兽不如!”


    李玄霸道:“杜淹乃是继室所生,你父亲虽去世,兄长是家中嫡长,继承家中所有财产和人脉。他与其母自然不忿,想杀你们很久了。剩下的我单独和你说。”


    李世民道:“去吧。克明,你放心,阿玄的口风很严,他单独告诉你的事,连我都不会告诉。玄龄也是,不用担心他有谶纬之能后会对我透露过多你们的隐私。”


    房乔道:“我相信他。”


    杜如晦拉着李玄霸往外走:“我也相信李三。”


    等杜如晦和李玄霸离开后,李世民对房乔


    道:“阿玄说,杜淹投奔王世充,本按罪当诛,将来他弟弟会以‘同族之人相残太悲哀’劝说克明援救杜淹,克明只能同意。你将来还会因为杜淹有才,让我招揽他。”


    房乔平静道:“公是公,私是私。杜淹按罪当诛,岂能因为杜克明私情就获救?这岂不是拿国法当儿戏?谶纬是谶纬,现实是现实。”


    李世民笑道:“我也如此想。杜淹即使再有才干,这样的品德我不放心用。”


    李世民的笑声微冷:“不为被害死的兄长伤心,反倒同情杀人的杜淹,克明的幼弟也不是什么好人。”


    房乔颔首赞同。


    他心想,以主公对大德和李五郎的爱护,杜克明幼弟对护着他的兄长如此冷漠,主公肯定厌恶至极。这人以后是难以入仕了。


    杜如晦把李玄霸拉到一边后,道:“有什么是连李一都不能听的?”


    李玄霸道:“王世充战败后,杜淹按罪当诛。你幼弟杜楚客以你兄长已经被杀了,所以不能杀你叔父,否则同门相残太悲哀为由,逼迫你为杜淹求情。”


    杜如晦骂道:“杜淹按罪当诛,和我同门相残是什么关系?他岂不是说杜淹无辜,是我陷害?”


    杜如晦气得背着手来回走了几圈,然后继续骂道:“兄长对他无微不至,我看只有兄长被杀,他还活着,定也有兄长之功。他不思报仇,却想着用这件事搏名声?他究竟是我和兄长的胞弟,还是杜淹的儿子?这为了名声无所不用其极的手段,怎么和杜淹一模一样!”


    杜淹就是为了名声无所不用其极,故意装隐士等隋文帝征召。隋文帝识破,厌恶至极,将其流放江南,花了好大劲才返回大兴。


    李玄霸道:“你一眼就识破了他是踩着你和你兄长扬名,倒是很敏锐。”


    杜如晦苦笑:“若我遇见这件事,即使识破又如


    () 何?只能按照他的谋划做。”()


    杜楚客不仅是杜如晦的弟弟,还是受害人之一。他都这么说了,杜如晦若不做,就是坐实了杜楚客杜如晦为报仇陷害杜淹的事。杜如晦的名声就受损了。


    ⑾本作者木兰竹提醒您《李世民为弟弟心声头疼中》第一时间在.?更新最新章节,记住[(()


    如今“家族”十分重要,京兆杜氏又是高门大族,杜如晦不可能不受名声所累,维护“家族”脸面。


    李玄霸淡漠道:“他劝说你的理由是‘骨肉相残太过悲哀’,但却怂恿一哥次子夺嫡。”


    杜如晦呼吸一滞,面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