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3 章 婚礼前宾客如云

作品:《李世民为弟弟剧透头疼中

    《李世民为弟弟剧透头疼中》全本免费阅读


    李世民和李玄霸兄弟二人虽然定下了这个坏主意,但刘洎是荆州江陵人,其曾祖曾为南梁的官,自己也最先投奔大业十三年(公元617年)起兵的萧铣。他一家都在南方,现在又家世不显,现在要找到他还挺难。


    二人就将这个坏主意暂且押后,以后见到刘洎再说。


    就算将来李世民不好意思揍刘洎,李玄霸还是可以带着小五一同完成这个计划,不急。


    他们把这个计划记在两人共有的计划小本本中,又交头接耳坏笑一通。


    李世民和李玄霸和好如初。


    李渊和窦夫人都没有为兄弟二人之前的“冷战”担忧。


    他们都习惯了,这兄弟俩从小到大就这么折腾。


    李建成带着李元吉回来时,李渊还对李建成吐槽了一番:“我还以为大雄大德在边塞磨砺了那么久,现在应该成熟了,没料到还是那么顽皮。”


    李建成看着父亲嘴上嫌弃,脸上却满是骄傲的笑容。他嘴里应和,心中苦涩无比。


    随着年岁增长,又有李渊手把手教导,李建成的稚嫩和狂妄褪去不少,思想处事都成熟许多,眼界也开阔不少。


    其他不说,至少这天下濒临大乱,而自己父亲对大隋有异心这件事,他和父亲朝夕相处,自然看得很清楚。


    如果大隋还强盛,李建成思想成熟后,见到二弟三弟的本事只会放心,不会再像以前那样嫉妒——二弟三弟越厉害,越不会对他继承“唐国公”的爵位造成威胁。


    但现在大隋衰弱,“唐国公”这个爵位的价值就降低了。李建成从小熟读史书,知道乱世之中只有实力最为重要。李玄霸是个病秧子,不足为惧。李世民……唉。


    李建成现在十分后悔。


    李世民从小活泼开朗,讨人喜欢,他以前与李世民的感情自认还不错;李玄霸自幼多病阴沉,又特别喜欢黏着他,他既不喜欢李玄霸的性格,又觉得照顾李玄霸十分麻烦,就很不喜欢李玄霸。


    如今想来,自己真是完全做错了。


    若是在李玄霸主动接近自己的时候,自己对李玄霸多亲近一点,李玄霸肯定会成为自己的助力。


    现在李元吉改好之后,对自己很亲近信服。但李元吉的本事远远不能和李玄霸比。如果李元吉和李玄霸都站在自己这边,就算李世民再出色,再加上自己嫡长的出身,也有自信与李世民分庭相抗。


    所幸现在他与李玄霸的关系也不错,家中也还没有确定要走争霸天下这条路,或许还能弥补。


    李建成决定,趁着李世民和李玄霸回来成亲,一定要做出一副好兄长的模样。


    李建成恭敬离开后,李渊笑容淡去,长叹一声。


    “此去河东,给毗沙门的打击很大啊。”李渊按住额角揉了揉,“真头疼。”


    以前二郎三郎虽然也很出色,但大郎并不认为自己比他们差。大郎只是走的路与二郎三郎不同,若有同等机会,他自认肯定不输给年少的二郎三


    郎。()


    李渊其实心里也这么想过。


    ?木兰竹提醒您《李世民为弟弟心声头疼中》第一时间在[]更新,记住[(()


    毕竟是自己手把手带大的孩子,大郎还比二郎三郎年长九岁,应当是很有本事,只是没有发挥出来。


    但他把河东慰抚使的权力交给大郎,让大郎代自己在河东行事,大郎却一无所成。比起二郎三郎几乎白手起家,真是什么借口都想不出了。


    “如果皇帝没有这么昏庸,二郎再怎么耀眼也无事,大隋容得下一门多国公,可是……唉。”李渊摇了摇头,苦笑不已。


    自己还在观望时机,没有下定决心起兵,怎么就思考起继承皇位的事了?真是太自负。


    虽然清楚未来的事说不准,说不定自己一辈子都等不到起兵的最好时机,但李渊还是希望让李玄霸和李建成更亲近一些。


    李玄霸从小就想和大哥玩,只是李建成嫌弃李玄霸年幼体弱,不愿意带着李玄霸。


    如果大郎和三郎关系变好,三郎肯定也会高兴。李渊想。


    而且二郎已经很出色,没有三郎帮忙也能独立行走。掌心掌背都是肉,李渊看着失落的长子心里很不是滋味,希望三郎能拉大郎一把。


    身为父亲,自然希望每个孩子都很出色。李渊也不例外。


    李建成回来后,很快就邀请李世民和李玄霸小聚。


    李元吉和李智云两个兄长的小尾巴也出席了。


    李元吉与以前判若两人,表现得十分恭敬有礼,连神情都一板一眼,甚至稍显木讷了。


    李元吉对以前的事向李世民和李玄霸道歉,仿佛已经忘记李玄霸的“算计”。


    李世民和李玄霸也很客气热情地与李元吉回礼。


    李智云继续当他的小透明。


    兄弟私下聚餐十分兄友弟恭,让李渊欣慰不已。


    但刚回居住的小院子,李世民、李玄霸和李智云就挤在一张床榻上,脑袋凑一起嘀嘀咕咕。


    李智云搓胳膊:“天啦,我的鸡皮疙瘩都冒起来了,可怕!”


    李世民严肃道:“阿玄,小五,我看李元吉那精神状态,比以前更加危险。你们一定要小心。


    ”


    李玄霸若有所思。


    李世民敲李玄霸的脑袋:“听到没有,小心!不是我不信任他,我在战场上见多了这种人,这根本不是学好了,只是压住了而已!”


    李玄霸道:“越是压制,爆发时就越可怕,我知道。我只是想,父亲母亲没发现吗?”


    李世民道:“父亲应当只是以为李元吉改好了,娘亲……我去问问。”


    李玄霸摇头:“你不好问,我去问。”


    李世民对李智云道:“你武艺比你三兄强,去河东郡后,你一定要保护好你三兄,不要靠近李元吉。”


    李智云傲气道:“二兄放心。李元吉再坏,但我可是在边塞磨砺过的人,他比不过我,哼哼!”


    李世民摸了摸李智云的脑袋:“我相信你,阿玄就交给你了。”


    李玄霸无奈:“只是一个李元吉,用


    () 不着这么紧张。我护卫不会离身。”


    李世民叮嘱:“小心为上。”


    李世民的直觉很准。他一见到李元吉就浑身不舒服,这个人绝对藏着什么坏主意。


    其实李玄霸也一样,这次见到李元吉,比以前更不适。


    他只是在想,李元吉变成这副木讷的模样,难道真的经历了过分严厉的教育,被磋磨得心理更变态了?


    古时的人大多不懂教育,常常以为严厉教育就是棍棒加身。北周武帝就是这么过分严厉,把太子教成了变态。


    李玄霸设计让李元吉暴露本性,好让父母严加管教他。但父母都知道天元帝的教训,应当不会重蹈覆辙才是。


    第二日,李玄霸找到窦夫人,委婉询问母亲如何教导李元吉。


    窦夫人叹气道:“你发现了?”


    李玄霸装傻:“发现什么?”


    窦夫人点了点李玄霸的额头:“李元吉现在看着很听话懂事,仿佛已经变成了一个好孩子,但他估计不仅本性未变,心里对你、对我,甚至对整个唐国公府都有仇恨了。”


    李玄霸没想到母亲会回答得如此直白,顿时不知道如何回答。


    窦夫人继续道:“我就知道这样不行。但你父亲非要把李元吉交给一个以严厉著称的老师,说我们狠不下心。唉,这是狠心就能教好吗?我表兄……罢了,不提这个,你小心为上。”


    李玄霸道:“是,母亲放心。”


    窦夫人笑道:“我知道你很有本事,应当无事。本来看你婚事临近很是紧张,娘亲想让你安静休息一会儿。你现在有闲心询问李元吉的事了,那看来也有闲心过问正事。关于义庄,娘亲有事要和你商议。”


    李玄霸苦笑:“母亲别嘲笑我,我没有紧张。母亲想要找我,随时来问我,还需要等什么?”


    窦夫人又笑着点了点李玄霸的额头:“你是我的孩子,你紧张没紧张,我还看不出来?”


    李玄霸不敢说话了。他担心越反驳,母亲就越嘲笑他。


    窦夫人知道李玄霸在面对亲近的人时脸皮没有对外人那么厚,没有继续笑话他。


    母子俩凑近了一些说悄悄话,将义庄的事一条一条理顺。


    窦夫人拿着自己的嫁妆把义庄壮大。现在义庄已经修起坞堡,坞堡内有农田、工匠,确保遇到流寇围困,也能在短时间内自给自足。


    义庄的坞堡还和乡村联合起来。现在乡村都以义庄坞堡为核心修筑防御工事,重新规正农田,组织乡勇巡逻。


    他们是坞堡的外围防线,而坞堡是他们的退路。


    这一番坞堡和乡村联合防御的模式,在东汉末年至魏晋南北朝的中原十分常见。


    现在如荥阳郑氏等山东望族,家中祖宅中的坞堡仍旧未拆。


    大隋统治才三十三年,大部分人都还没有抛弃乱世思维,做好了应对乱世的准备。


    窦夫人虽然一直长在深宫,没有亲身经历过乱世,但无论是北周武帝和父母的


    教导,还是这么多年唐国公夫人的阅历,她处理此事都得心应手。()


    现在地方上稍稍有点实力的人都建起了坞堡,豢养私兵,仿佛回到了乱世。窦夫人轻叹道,舅舅改革府兵,好不容易把兵权从豪族手中收拢,现在又倒回去了。


    ?本作者木兰竹提醒您最全的《李世民为弟弟心声头疼中》尽在[],域名[(()


    李玄霸点头赞同,也不由跟着叹气。


    后世把隋炀帝捧上网庙十哲的时候,曾经有一个乍看很有道理的观点——隋炀帝北征吐谷浑三征高丽都是为了消磨世家的力量,所以世家才反抗。


    这是完全不了解隋朝兵制。


    隋朝的兵制继承北周府兵制。府兵制就是将原本豪强的私兵全部变成直属中央的兵卒。在北周武帝和隋文帝多番改革后,府兵来源以自耕农的富农、小地主为主,他们是隋朝纳税服役的中坚力量。


    杨广继位之后,不断增加鹰扬府数量,又削弱鹰扬郎将的权力和地位,也是为了让地方军队更好地服从中央的管理。


    只是后来天下大乱,中央管不到地方,大部分鹰扬府和当地豪族勾连起来,仍旧叛乱了。


    隋朝出兵用的都是大隋的府兵,先死一批中央直属的府兵,又死一批新征召的府兵,后来


    三征高丽府兵逃亡严重,杨广为了保护自己,已经召集了一支募兵,也就是现在代替十二卫承担护卫皇帝职责的“骁果军”。


    杨广把大隋的军队坑得七零八落,豪族趁机招募散兵游勇,重建被北周武帝和隋文帝瓦解的私兵武装。


    中央军队覆灭,地方军阀就会崛起,这是最基本的常识。这明明是杨广给豪族喂肉。


    隋末四处建立的坞堡就是地方军阀崛起的第一步。只是地方割据势力刚刚抬头,大唐就建立了,将地方割据消灭在萌芽阶段。


    现在窦夫人的满腹担忧,就是眼睁睁看到乱世将起,豪强又图谋扩充兵力。


    李玄霸叹息后,安慰道:“母亲,请相信二哥。他们乱不起来。”


    窦夫人捏了捏李玄霸的脸。


    李玄霸愕然地捂住脸,不明白为什么母亲突然捏自己。


    窦夫人笑道:“我相信他,也相信你,还相信祈健,相信你口中那位未来的将军女儿。”


    李玄霸捂着脸:“嗯……”不知为何,有点不好意思。


    说到三姐和三姐夫,窦夫人叹了口气。


    李世民和李玄霸回大兴时,三姐和三姐夫不在家,他们只留下礼物就离开了。


    现在听母亲说起,李玄霸才知道三姐夫的母亲身体大不好了,所以三姐和三姐夫一家回了乡间老家,让老人在刚走不久的丈夫墓前静静过完生命最后一程。


    李玄霸前世看平阳昭公主的生平时,曾疑惑平阳昭公主与丈夫柴绍的感情不错,为何长子根据考据,可能在李渊起兵后才出生。


    平阳昭公主的病逝,很大可能就是因为两胎距离太近,她的生育年龄在这个时代又算得上大龄,死于产后并发症。


    现在他猜测,可能是三姐和三姐夫虽早早成婚,但到了可以同房


    () 的年龄时,三姐夫的父母先后离世,他们不仅同房的时间有限,三姐的身体可能也在守孝时亏损太多。反倒是三姐在起兵后身体好了起来,后来才能怀孕。


    只是身体亏损的隐患还在,又连续生育,拖垮了三姐的身体。


    幸亏珠娘提前发现了三姐身体亏损的隐患。他再提醒一下三姐夫,有了长子后就注意一下避孕,三姐此生的未来应该会改变。


    窦夫人看出了李玄霸的走神,问道:“你是在担心三娘?三娘难道未来会出什么事?”


    李玄霸回过神,道:“我只是担心三姊现在还未生育,未来年龄大了,若频繁生育会伤害身体。”


    窦夫人失笑:“你啊,你从小就关注女人的这些事,真是奇怪。”


    李玄霸;“……”


    窦夫人笑道:“不过娘很开心你关心我和三娘。”


    她把李玄霸揽进怀里,像李玄霸小时候那样揉了揉李玄霸的头发:“放心,娘会好好叮嘱三娘。她将来要当公主,不必在乎子嗣,柴绍不敢负她。”


    李玄霸道:“有我和二哥在,阿姊们都不会被欺负。”


    窦夫人又摸了摸李玄霸的脑袋:“对。”


    她想起李玄霸在幼时居然能发现自己来月事时身体不适,现在又担忧三娘生育不易,心中滋味很是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