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77 章 高老师真的好烦

作品:《李世民为弟弟剧透头疼中

    《李世民为弟弟剧透头疼中》全本免费阅读


    陇西郡王坐镇西京,并向天下豪杰放话让他们老实点的事,不出两月就传遍了天下。


    在乱世中,这消息传递速度已经十分快了。


    可见全天下的豪杰在西京都有眼线,也都注视着李世民这位传奇少年名将的一举一动。


    还没把洛阳打下来的杨玄感得知此事后,长叹了一口气。


    他对李密道:“李世民一定是我等心腹大患。”


    李密也很遗憾。当初怎么没能把李玄霸杀了,斩断李世民一臂?


    瓦岗寨中,翟让对高表仁道:“还好我把突厥使臣赶了出去。”


    高表仁笑道:“翟公是性情中人,绝对不会给突厥人好脸色。”


    被高表仁夸了,翟让有点高兴。


    他干咳了一声,不好意思地转移话题:“窦建德接受了突厥的小可汗称号,他心里一定很慌乱。”


    高表仁收起笑容,语气有些不屑:“慌乱什么?他若不投降,迟早会和二郎三郎对上。他应该做好了心理准备,否则也不会为了突厥的战马向突厥称臣。”


    高颎为大隋平定天下后,剩下的兵戎生涯都是在和突厥死磕中度过。高表仁耳濡目染,对突厥自然十分厌恶。


    他虽然知道中原接受突厥“小可汗”称号的反王们都不是真心顺从突厥,而是准备先借突厥的势统一中原,然后再对突厥徐徐图之。


    但这不耽误他厌恶向突厥称臣的人。


    “不知道陇西郡王什么时候能来中原。”翟让已经迫不及待想要把瓦岗寨的旗帜换成陇西郡王的旗帜了。


    高表仁恢复笑容:“他应该会先南下。太原郡堵在他出崤山的路上,他只能无奈绕道。”


    翟让想起太原郡还有个称帝的李渊,也不觉头疼:“唐国公为何还不立陇西郡王为太子?难道他还真以为能立李建成不成?”


    高表仁道:“他哪敢立二郎为太子?立李建成为太子,他还能让李建成借着‘大义’与二郎相争;若立二郎为太子,他就只能自己下场和二郎针锋相对了。”


    高表仁笑了笑,促狭道:“若是我,就立三郎为太子。虽然不能离间二郎和三郎的感情,但能恶心到二郎和三郎。”


    翟让:“……”他了解高表仁和陇西郡王、太原郡王感情很好了,这种话也敢胡说八道。


    高表仁只是开个玩笑,太原郡中,还真有人向李渊如此建议,只是被李建成给否了。


    李世民被封陇西郡王时,他们还把李世民当做李渊的“下属”,但当李世民打完朔方郡后直接入主西京大兴,完全没给被困太原郡的老父亲一个眼神时,太原郡众人就品出味了。


    陇西郡王李世民……怕不是想自己当皇帝?


    他们先惊讶,然后又觉得不是很惊讶。


    是啊,凭什么李世民不能自己想当皇帝?


    李世民有兵有地盘,现在还有大义在身,如果不是李渊是他父亲,且率先称帝,李世民才是这天下离皇帝


    之位最近的人。


    甚至李渊不是李世民父亲,或者没有称帝,李世民现在估计都不会被束缚在西京,而是大大方方扯出反旗征战天下了。


    太原郡中大部分人看出李世民的心思后,没有太大担忧。


    只要李渊别失心疯,让他们去得罪李世民,李世民称帝后他们照旧是“旧臣”,荣华富贵享用不尽。


    小部分人站队李建成,或者真的只忠于李渊,才会忧心忡忡。


    李渊自己也忧心忡忡。


    他又惊又气。二郎居然不想为他打天下,而是想自己当皇帝?他怎么能如此不孝!


    李渊忍不住对窦慧明抱怨。


    窦慧明此次没有安慰李渊,平静道:“纵观史书,开国皇帝纵然不是自己打天下,也是自己通过阴谋诡计篡位夺得天下。我还没见过哪个开国皇帝凭借着一个‘孝’字,让儿子替他打天下还不给太子之位。”


    窦慧明没等李渊反驳,继续道:“如果是儿子打天下,无论给不给他太子之位,他都是实质上的皇帝。你我都是离皇帝很近的人,应该都知道‘皇帝’不是有了这个名号,就算是皇帝了。”


    李渊皱眉:“如果二郎能来太原救援,我怎么会打不下这天下!”


    窦慧明叹气道:“那不还是二郎打天下。郎君,我知道你心里难受。谁不想当皇帝?你想当,你的儿子们也想当。二郎想要自己绕过你当皇帝,大郎想让二郎帮他打下天下后他杀了二郎当皇帝。这天底下反王大大小小数十个,人人都想当皇帝。”


    李渊道:“为了个皇帝父子兄弟相残,二郎岂能如此不孝不悌?”


    窦慧明苦笑:“自魏晋以来,皇位争斗何曾讲究孝悌?我舅父继位前后多少血腥事?大隋皇位更替又死了多少人?乱世之中,皇帝之位能者居之。纵然二郎不争,哪个皇帝上位后会容得下他?郎君,即使是你也容不下。”


    李渊沉默许久,露出疑惑的神情:“你居然会对我说这等话。”


    窦慧明道:“我只是想再劝一劝你。如果现在你把二郎立为太子,他立刻就会带兵来太原。当然,你可能认为他在逼迫你,但现在主动权掌握在二郎手中。郎君也可斥责二郎不孝,与二郎决裂。这样


    纵然你难以离开太原,二郎将来称帝之路上也会多些阻碍。”


    窦慧明说完之后,起身离去,没有听李渊的反驳。


    她离开时,看到李建成站在门口。


    李建成悲哀道:“母亲要放弃我吗?”


    窦慧明对李建成道:“你当初为何要放弃三郎和五郎呢?”


    李建成道:“我没有……”


    窦慧明打断道:“我没有放弃你。若你主动谦让太子之位,二郎只能好好养着你。”


    李建成道:“但那是皇帝之位!凭什么我不能争!”


    窦慧明垂眸道:“你拿什么争?”


    说罢,她越过李建成离去。


    窦慧明真的心累了。


    她不相信李渊和李建成不懂


    这个道理,非要自己说出来。()


    只是李渊认为他能用孝道胁迫二郎为他打天下,还不需要给二郎太子之位;李建成认为他能凭借嫡长子的身份与李渊一起胁迫二郎为他打天下,然后杀了二郎、三郎和五郎。


    ?木兰竹的作品《李世民为弟弟心声头疼中》最新章节由??全网首发更新,域名[(()


    窦慧明想起了万氏的话。


    “真恶心。”


    是啊,真恶心。


    即使窦慧明把李渊和李建成隐晦的心思点明,也无济于事。


    皇帝之位的诱惑那么大,向来引得父子兄弟相残,他们怎么会放弃?


    李渊毕竟是李世民的父亲,他能做的事很多。


    比如,他现在就封李世民为上柱国、尚书令、太尉、陇西总管,拜李世民为右翊卫大将军,以展现李世民是他的下属,告诉天下人李世民和他是一伙的。


    李玄霸也被李渊封了一大堆官职,具体名称懒得赘述。


    李建成和李智云同样被封官。李渊将手中一半军权交付给李建成,常常让李建成替他亲征,为李建成刷声望。


    在李世民的“逼迫”下,李渊正式站到了李建成这一边。


    太原郡众人看到这一幕,不由叹息。


    大概是陇西郡王太厉害了,唐国公还未得到天下,就先内斗了。


    私下与李世民交好的部将悄悄交头接耳,幸亏陇西郡王不受唐国公管,自己有兵有地,不然还不知道这天下是不是姓李的坐。


    哪有人还未统一天下就内斗起来的?


    ……


    “父亲就是这样。”李玄霸看完母亲的信后,没好气道,“不然山西和河东是怎么丢的?连龙兴之地太原和你好不容易一战擒两王打下来的洛阳都丢了,就剩下关中那一小片地,当时唐朝实际管辖的地盘还没有我们现在的地盘大。”


    李世民扶额道:“阿玄,你这话还是在心里说吧,别张嘴说,小心吓到人。”


    李玄霸:【哦。】


    李世民:“这个字不需要在心里说。”


    李玄霸白了二哥一眼:【要求真多。】


    李世民:“……”生气。


    算了算了,不气了,习惯了。


    李世民头疼道:“父亲这么不懂事,我们绝对不能靠近太原。唉,杨玄感也太没用了,怎么现在还没把洛阳打下来?”


    李玄霸道:“他们现在应该是围而不打,等着洛阳自己缺粮投降。”


    李世民叹气:“可怜洛阳城中的百姓了。”


    李玄霸转移话题:“二哥,你接下来打谁?”


    李世民道:“辅机说巴蜀已经拿下,我准备通过汉水前往南阳等郡。”


    去湖南吗?李玄霸思索了一会儿,道:“先干掉朱粲?”


    李世民笑道:“你不是最厌恶吃人肉为乐的畜生?我听闻朱粲做得比梁师都还过分,我们先把他干掉。”


    李玄霸点头:“我也要去。”


    李世民道:“你当然必须去。我可不放心把你单独丢在西京。你运气太差了。说不


    () 定我前脚一走,后脚西京就有谁谋反,说不定又给你放一把火。”


    虽然行军也很累,不适合弟弟养身体,但李世民还是得把弟弟带走。


    李玄霸黑线:“我哪里有那么倒霉?别胡说。”


    李世民严肃道:“你就是这么倒霉。李密还没死,他说不定又会做出什么。李建成也想害你,他在西京说不定也安插有人手。”


    李玄霸:“……别说了,我跟你走。”


    再被二哥这么说下去,李密和李建成都要变成智多近妖的强大敌人了,恶心不恶心。


    李世民把着弟弟的肩膀,乐呵呵地指着地图谋划。


    用后世的地理位置来解释,李世民想先打两湖之地,然后再从南方缓步向东推进,最后从江苏等地一路往上,由齐郡包抄回河南和山西。


    洛阳和太原,李世民准备留到最后打。


    不过洛阳如果提前被拿下,李世民就会入主洛阳。拿到两京之后,就算把李渊从太原郡接出来,李世民的声望也能压制他,不惧怕所谓的“孝道”。


    最差也不过是“逼父让位”而已。李世民现在做这么多,只是希望李渊能识相,主动让位。


    不过李玄霸的打算和李世民不一样,他没打算告诉二哥。


    “黄袍加身”要是个惊喜才有趣。


    李世民正和弟弟畅想未来,门口响起了沉重有力的脚步声。


    兄弟二人心里立刻一突,齐齐抬头。


    果不其然,是高颎背着手沉着脸走来。


    李世民和李玄霸异口同声:“今天的功课我们都完成了,没有偷懒!”


    高颎扫了二人一眼,视线落在了桌子上的地图上。


    “你们想出兵?”高颎道,“谁坐镇大兴?”


    李世民挤出笑容:“当然是高老师。”


    高颎道:“把李智云叫回来。陇西有李昭足以。”


    李世民松了口气。他跳下坐榻,堆着笑脸道:“我还以为老师会阻止我和弟弟南下。”


    高颎没好气道:“现在你在抢时间,要在李渊离开太原前尽可能地攻占更多城池。就算你的部将能打赢也不行。你现在需要功劳,必须亲征。”


    他顿了顿,还是没忍住,伸手敲了李世民的脑袋一下,没好气道:“你若亲征,三郎必须跟着你一同去,否则谁知道你会怎么不顾自己的身体冒险?”


    李世民讪讪道:“也不是很冒险。”


    李玄霸道:“二哥,若你不想三十岁的时候就开始头疼,四十多岁就瘫痪在床,你还是悠着点。”


    李世民捂住耳朵:“别念了别念了!我知道了!别说这么吓人的话!你这是瓦解我的斗志!”


    听到自己四十多岁就浑身疼痛瘫痪在床,只能“饮鸩止渴”,吃着剧毒的丹药止疼,最后服用过度止疼丹药而死,为后世谏臣平添一笔劝谏君王的小段子,李世民就忍不住溢出眼泪。


    他不想听这个!


    高颎听了李玄霸的话


    ,叹了口气,也气不起来。


    他为李世民理了理衣衫和头发:“二郎,辛苦了。”


    李世民的耳垂有点泛红:“还好,不辛苦。”


    高颎道:“有我和被你称呼为老师的老家伙们在,有三郎、五郎和你三姊帮衬你,你今生不用如此劳累。我听闻李靖在劝降巴蜀中居功首位,他是个可造之才,你要多用他。”


    高颎看向李玄霸。


    李玄霸知道高老师是让剧透,道:“李靖当然厉害,后世尊称为‘军神’。”


    李世民立刻转头:“我厉害还是他厉害?”


    李玄霸道:“老实说,他的战果比你多。你还没当皇帝的时候,你打中原他打南方;你当皇帝后难以亲征,突厥是他打的。”


    李世民不满道:“那他不是胜之不武吗!我这次必不可能输给他!”


    李玄霸道:“你现在都把突厥的牙帐烧了,将来名声肯定比他大。”


    李世民道:“我要当军神!”


    李玄霸道:“好,我来为你写史书,给你把‘军神’的称号填上去……哎哟。”


    李世民:“哎哟!怎么连我也打!”


    高颎嘴角抽搐,给了两个不省心的弟子一人一拳头。


    都是要当皇帝和亲王的人了,和将领抢什么名号?皇帝的声望在于治国,不是亲自打仗!


    你看最武德充沛的秦皇汉武,哪个是自己亲自去打仗?


    高颎开始训斥。


    李世民和李玄霸垂首乖乖听训,一边听训一边在心里叨叨。


    李玄霸叨叨一大堆,李世民“嗯嗯啊啊”应和。


    秦琼守在门外叹气。


    宗罗睺和他换班的时候,见秦琼叹气叹得眉头都皱紧了。


    他小声问道:“你叹什么气?”


    秦琼压低声音道:“主公和军师被高公训的时候,我才察觉主公和军师有多年轻。”


    宗罗睺瞥了一眼大敞着门的书房,高颎仍旧在滔滔不绝地训斥,李世民和李玄霸乖乖听训的模样就像是两座木雕。


    他哑然失笑。


    其他部将和新投奔的下属也发现,原来两位郡王还年少。


    他们虽然在外有赫赫战名,但到了老师们面前都是乖学生。


    大兴城里的勋贵们都很羡慕高颎和薛道衡。


    宇文弼和长孙晟两人成了两位郡王的亲家,他们羡慕不得。而高颎和薛道衡明明被杨广厌弃,但杨广还给他们塞了这两个好学生。将来高颎和薛道衡都能自称帝师啊!


    不过这几位老人已经私下商议过了,虽然他们是李世民和李玄霸的老师,但不允许谁说他们是帝师。


    如果李世民需要一位“帝师”为他撑门面,那么这位帝师只有高颎一人,多了对弟子们没益处。


    高颎现在把自己训斥李世民和李玄霸的事传出去,也是为李世民、李玄霸站台,告诉其他勋贵,自己站在两人身边。


    “啊,高老师好烦!”李


    世民把毛笔敲得哐当哐当响。()


    嗯。非常爱看书的李玄霸都两眼无神。


    ℡想看木兰竹的《李世民为弟弟心声头疼中》吗?请记住[]的域名[(()


    老师们说,他们南下肯定没空读书,所以现在要把一年的功课都准备好。


    一年啊!


    当然,不是让他们在一月之内做完一年的功课。只要一年后,他们把功课交上来就行。


    行军路上还要读书,那也太痛苦了,就是李玄霸也受不了。所以他们现在赶着做功课,好在行军


    路上少做点。


    李世民道:“其实当皇帝也不用读这么多书吧?就算需要,我也可以在当了皇帝之后读啊!”


    李玄霸道:“二哥说得对。所以你现在去找老师们……”


    李世民打断道:“找什么找!赶紧读书!”


    李玄霸嫌弃:“啧。”


    李靖和柴绍骑马匆匆从成都回到大兴,前来拜见李世民和李玄霸时,正好听见两兄弟在书房里嘀嘀咕咕。


    李靖看向柴绍。我们现在能进去吗?


    柴绍哭笑不得。他想起了李世民和李玄霸小时候,也常常一边做功课一边嘀嘀咕咕。


    两个幼童成长为名震天下的陇西郡王、太原郡王,家也成了业也立了,怎么性格还和小时候一样?


    柴绍心里的紧张感少了一些。


    他在门外干咳一声,道:“陇西郡王、太原郡王,现在我可以进来吗?”


    李世民抬头,没好气道:“三姊夫你在门口杵着干什么?我不早就让人叫你赶紧过来吗?”


    李玄霸放下笔。军神来了!


    李世民撇嘴,小声道:“不就是个李靖,你激动什么?”


    李玄霸:【那可是军神!】


    李世民的嘴撇得更厉害:“我才是军神。”


    李玄霸:【啊对对对。】


    李玄霸站起来,把不情不愿的二哥拉起来,对柴绍和李靖率先拱手道:“三姊夫,李郡丞,辛苦了。”


    李世民虽然不满弟弟太看重李靖,也很亲切地对两人拱手:“我们马上要领兵南下,不能让你们好好休息,又要继续辛苦你们了。三姊夫,你是跟着我,还是去帮三姊?”


    柴绍和李靖忙回礼。


    柴绍道:“我还是跟着你吧。”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