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90 章 李靖对势的运用

作品:《李世民为弟弟剧透头疼中

    《李世民为弟弟剧透头疼中》全本免费阅读


    长孙无忌虽然有意隐瞒,但陈棱还是很快知道了洛阳城破的消息。


    原因无他,薛收向长孙无忌询问了中原的事,说服了长孙无忌后,将这件事告诉了陈棱。


    “洛阳城破,主公已经是秦王,李三郎也被封为晋王。”薛收以开玩笑的口吻道,“长孙四郎担心你心系大隋,知道这件事后会悲伤过度,我认为他想太多。”


    陈棱嘴角扬起嘲讽的笑容:“先帝被杀时,大隋已经灭亡,洛阳小朝廷不过苟延残喘,救不救有什么意义。”


    陈棱听懂了薛收委婉的言下之意,明白长孙无忌更担心的是自己会对主公不救洛阳有微词,但长孙无忌确实想多了。


    在原本的历史中,陈棱确实对大隋较为忠诚,因在镇压杨玄感和农民起义中立下战功,被封信安侯。


    宇文化及离开江都后,陈棱为杨广重新安葬。贼帅李子通攻陷江都,陈棱逃往另一个贼帅杜伏威处,被杜伏威忌惮,不久后杀害。


    但这一世,陈棱对杨广的感情可不深。


    他先被困筑紫岛几l年,勉强算自己倒霉,不关大隋的事。


    但他刚回到中原,杨广脑门一拍,认为继续驻扎筑紫岛对攻打高丽有好处,便又让陈棱去岛上吹海风了。


    谁愿意去岛上当野人?陈棱心里难免有埋怨。


    更重要的是,长期驻扎到海岛上,陈棱与中原朝廷“脱节”了。


    他刚出海时,正是大隋最强盛的时候;当他第一次从筑紫岛回来时,大隋已经岌岌可危;而他第二次从筑紫岛回来,杨广都没了。


    曾经陈棱在朝中有许多好友,现在他能信任的只有与他一同在沙滩上挖了几l年贝壳的薛收。薛收的主公又正好是最有可能夺得天下的人,陈棱多犹豫一秒,都对不起自己的智商和在筑紫岛上吹的那么多年海风。


    “等见到主公,我再为你引荐一番,就不用担心了。”薛收道,“李二郎和李三郎都是很好相处的人。”


    陈棱开玩笑道:“主公和晋王殿下可能好相处,但主公的下属似乎不是很好相与。看来将来我仍旧谋求外放,继续在筑紫岛吹海风得了。”


    薛收失笑:“下次你再去筑紫岛,我和你一起去。说不定李三郎也会想一同去。”


    李三郎曾经说筑紫岛有金银矿产。等李二郎打下天下,李三郎肯定会去筑紫岛。


    陈棱好奇:“晋王殿下去筑紫岛干什么?”


    薛收随意找了个借口,但也不仅仅是借口:“高丽有不臣之心,终究是需要解决的。”


    陈棱叹气:“是啊。”


    先帝征讨高丽这件事本身没错,他错的是不顾百姓死活强征高丽。


    薛收的坦白让陈棱心中对投奔李世民的忐忑又少了几l分。他积极备战,想在见到主公之前赚点战功。不然以他在隋朝的地位,可能有薛收举荐,也难以身居高位。


    长孙无忌观察陈棱的态度,松了口气。


    陈


    棱这次带回来的兵卒不多,大部分仍旧留在筑紫岛屯田,但也比他带来的几l十个护卫多太多。有了陈棱的兵,江都守军也会更尽心尽力。陈棱愿意尽全力守城,他可以将功劳都让给陈棱。()


    陈棱还需要功劳赚取爵位,而自己什么都不做也是个国公,爵位已经到顶,不需要再争权夺势了。


    ?木兰竹的作品《李世民为弟弟心声头疼中》最新章节由??全网首发更新,域名[(()


    长孙无忌想着李玄霸的唠叨,觉得放弃争强好胜的心思,把精力转移到举荐人才上,似乎也不错。


    江都做好了守城的准备时,李靖已经点兵出发。


    当长孙无忌求援之前,李靖已经征集了大船,顺着长江一座一座城池的劝降。


    在得知杨广被杀后,江南各个郡县群雄并起,许多郡县的官吏被杀。


    江夏郡的太守和郡丞还未被豪强杀掉,见到李靖劝降,赶紧献城保命。


    江夏的官吏表示,李世民是大隋的郡王,自己把江夏郡交给李世民,怎么能叫投降献城?这是下官该做的事!


    江夏郡的郡城就在后世武汉。李靖夺得江夏之后,就占据了长江和汉水的交界处,连通了长江和汉水水运航道。


    李世民已经拿下的襄阳、南阳等郡,终于可以通过汉水和巴蜀、洞庭湖平原连为一体。成都平原、江汉平原和洞庭湖平原三大产粮地都接在了同一张运粮水网上,李靖攻打江南再无后勤之忧。


    稍稍休整一二,李靖继续顺着长江南下,劝降九江郡。


    但贼帅林士弘在鄱阳起兵,包括九江郡在内的鄱阳湖周围郡县都已经尽入他囊中。林士弘已经称帝,国号为“楚”。李靖劝降波九江郡受阻,被林士弘部将阻拦。


    李靖本应该老老实实在九江郡攻城。谁知道他只派出萧铣麾下刚归降的将士佯装攻打九江郡,一边继续前行。


    林士弘虽然已经坐拥鄱阳湖平原两年,但他有个大部分贼帅都有的毛病——不知治理。


    他打下的郡县只是派将士守城,其他治理都交给了当地豪强,自己只需要拿钱。


    至于什么劝农桑、明政令、兴教化……你和一个大字不识的大老粗说这些干什么?完


    全不懂。


    所以新修军备什么的,林士弘也不懂,只是拿着隋朝兵器库里的兵器坐吃山空。


    林士弘这个楚帝既没有设立完备的官制,也没有颁布可行的政令,虽说称帝,仍旧如贼帅一般,所以他明明占据着鄱阳湖平原这个水战之地,却没有多少战船可用。


    李靖从长江水流而下穿越九江郡,没有受到任何阻拦。


    长江诸郡县虽说归服林士弘,但林士弘没有建立一个完善的政治体系,对各个郡县的管辖力度很弱。大部分郡县都只是名义上归服林士弘,实际拥有者是当地豪强。


    李靖越过林士弘有嫡系军队驻扎的九江郡,到达了历阳郡,派人前去劝降。


    历阳郡的守将见李靖顺流而下,以为李靖已经攻占九江郡,将长江上游连成一片,便立刻献城投降。


    李靖笑纳了历阳郡,休整一番,将守将换作自己


    () 的人后,又逆流而上,重新来到九江郡城下,带着历阳郡补充的兵吓唬九江郡,再次劝降九江郡守将。


    历阳郡守将:???


    但他也没办法,降都降了,只能一条道走到黑了。


    事有凑巧,林士弘本来定都豫章郡(江西南昌),与九江郡有鄱阳湖水系连通。


    去年年底,正好是李玄霸与萧铣对战的时候,贼帅张善安夺得庐江郡(合肥),南下投奔楚帝林士弘。


    林士弘虽称帝,但没有一丁点的雄主气度,见到稍稍厉害一点的人不会倒屣相迎,总是端着一张怀疑脸忍不住忌惮。原本历史中的陈棱就因为他的器量狭小被杀。


    林士弘也忌惮张善安,不准张善安进城。


    张善安这个暴脾气,当即攻打豫章郡,烧掉豫章郡外城后跑了。


    称帝后的林士弘不仅既没有器量也不懂治理,连原本揭竿而起的胆气也没有了。张善安挑衅他,他也不追击,就带着下属和后宫跑到了更南方的南康郡(江西赣州)继续当快活的皇帝。


    林士弘这样的行径让他的部下都感到很郁闷,士气大大低落。


    因此原本历史中,萧铣趁机夺得了九江郡和豫章郡。


    现在萧铣还未崛起,就已经被李玄霸打败。李靖正好抓住了这个机会。


    他稍稍一整合了情报,就制定了这个“两头骗”的计谋。


    李玄霸在他耳边叹息了许久后勤,李靖尽可能地不动用自己的兵卒,竭力减轻后勤的消耗。


    既然林士弘的下属已经对这位称帝后变得耽于享乐的贼帅不满,李靖何必去打攻坚战?他只需要用兵势逼迫守将献城即可。


    但洛阳的消息传来后,李靖运用“势”更加得心应手。


    李靖派人将中原的事告知九江郡守将,对被他围而不攻的九江郡守将道:“林士弘不过是一个贼帅,论出身还不如你。他又没什么英雄气概,退到南康郡闭城不出,已经把你当做弃子。这样的主公,有什么值得你追随?隋朝已亡,我的主公李世民是世间罕有的英雄,你向我的主公投降不是向隋朝投降。跟随一个英雄,还是跟随一个草莽,将军应该能做出正确的决定。”


    九江郡守将听闻虽然李世民已经晋升为隋朝的秦王,但隋朝已经亡了,终于心里没了疙瘩,乖乖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