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63 章 留给弟子的棋谱

作品:《李世民为弟弟剧透头疼中

    《李世民为弟弟剧透头疼中》全本免费阅读


    宇文弼没有回涿郡。


    进犯大唐的贼军打退后,还有很多事要做。大唐需要尽快接管高丽军队在山中的堡垒,稍稍动作迟缓一些,这些堡垒就会成为匪贼窝。


    虽然李玄霸带来了许多将领,但老年人大多都是顽固的,更喜欢亲力亲为,不相信这群没经验的人。


    李玄霸问道:“我就知道老师会这样,才让你为副帅。他连你都不信?”


    尧君素老实道:“殿下离开不久,屈突将军就亲自押送粮草到来,鲁国公连屈突将军都骂。”


    李玄霸:“……老师脾气越发不好了。”


    尧君素所说的屈突将军,就是他曾经的伯乐屈突通。


    在原本历史中,尧君素与降唐的屈突通决裂,死守河东被杀。现在两人都在唐朝为官,自然以前的亲密关系也延续了下来。


    若是他人骂屈突通,尧君素肯定会愤怒。但宇文弼骂……唉,屈突通的资历纵然比他老,但也是大业年间才立功的将领,与跟着北周武帝和隋文帝平定天下的真老臣不敢比。


    他发须斑白,屈突将军的头发已经全部灰白了,鲁国公说他们黄毛小儿办事不牢,他们也只能支支吾吾受着。


    李玄霸恨铁不成钢道:“你们能不能硬气点!”


    尧君素开玩笑道:“我和屈突将军还敢和鲁国公争辩,殿下带来的其他将领连鲁国公的门都不敢进。殿下敢在鲁国公面前硬气点吗?”


    李玄霸疑惑:“你居然和我开玩笑?怎么突然性格大变?”


    尧君素只笑,不说话。


    他现在心情确实很轻松。


    当得知大隋的“亡国之君”杨侗小陛下如今过得都很轻松,因贪玩和弟弟杨侑一起被苏夔追着揍,他的心情能不轻松吗?


    苏夔和尧君素两人家世差得有点远,本来没有交情;两人都知道了杨侗和杨侑的身份,他们就有交情了。


    苏夔很敬佩尧君素对大隋的忠诚。李玄霸告诉他多了一个知情人后,苏夔主动向尧君素写信,希望尧君素回京后能教杨侗和杨侑武艺兵法。


    “这两个竖子如果再次科举落第,去边疆立功也得学点本事。我看他们那功夫,还不如我!”


    尧君素一直想找人分享自己对苏夔信中话的吐槽。李玄霸回来了,他终于能抱怨了。


    李玄霸失笑:“他好歹也是在雁门之战立过功的将领,两个没上过战场的晚辈谈何与他相比?”


    尧君素想起苏夔在雁门之战的英勇,点头:“苏伯尼自己就可以教导两位小郎君武艺和兵书。”


    李玄霸道:“他可以教,但希望有个人与他分担。若说能教,我什么不能教?如此顽劣学生,怎么能只我俩头疼?”


    尧君素无语。他这时才想起来,晋王李玄霸也是杨侗和杨侑的老师。


    他的心情有点轻松不起来了。两位小郎君究竟有多顽劣,才能让晋王和苏伯尼两人都头疼?


    不对啊,他


    记得先帝在时,两位小郎君都好学又乖巧。


    尧君素把李玄霸亲自护送到宇文弼所住的营房里,离开的时候眉头紧皱。


    正在换绷带的宇文弼没好气地问李玄霸尧君素在烦恼什么。当得知尧君素担心杨侗和杨侑的教育问题,宇文弼分外无语。


    宇文弼道:“你还想把他二人培养成大唐的丞相不成?”


    李玄霸接过为宇文弼换绷带的活,笑道:“为何不可?”


    宇文弼道:“就他们这科举都要落第的本事?”


    李玄霸洗掉手上沾上的药膏:“老师,别念了,我又开始头疼了。”


    宇文弼笑话道:“你现在知道我和高昭玄等人有多头疼了?”


    李玄霸道:“那不一样,我和二哥是太优秀了,才令你们头疼。”


    宇文弼大笑。


    营房外围了一圈将领。他们都担心晋王殿下被揍,在院墙外徘徊,考虑什么时候冲进去救晋王殿下。


    没想到被揍的声音没听到,一向暴躁的宇文公还在大笑。


    他们可从未听到宇文公的笑,哪怕高丽大军退兵了,宇文公也没有笑。


    侯君集问张亮道:“晋王殿下这是安全了吗?”


    张亮愁眉苦脸道:“我哪知道?”


    刘黑闼嫌弃道:“所以还是得陈铁牛跟着殿下,你什么都不知道。”


    窦建德赶紧打圆场。虽然刘黑闼老说张亮和他同为瓦岗军,他损张亮,张亮不会在意。但窦建德见张亮不像个心胸开阔的人,为刘黑闼愁得头发都稀疏了。


    就刘黑闼这脾气,自己这个“降王”都比他安全!


    屈突通奇怪平日里喜欢闲逛的小辈将领们怎么都不见了,与罗艺一起找来。


    他们在不远处“偷听”到几人的话,都交换了个无奈的眼神。


    罗艺:“怪不得宇文公不信任他们。”


    屈突通拈须点头,自嘲道:“我怕是被这几人连累了。”


    他们正聊着,听到院子里李玄霸的痛呼,和宇文弼让李玄霸别缩手的骂声。


    几人面面相觑。


    所以宇文公笑归笑,戒尺也不能免吗?


    “那我们冲进去救人吗?”


    “等等,再等等,等殿下


    逃出来。”


    “那殿下会逃吗?”


    “我哪知道,我又不是陈铁牛。”


    “真没用。”


    “呵呵。”


    屈突通听得头疼,将几人驱赶出门。


    罗艺苦笑不已。


    和这群人共事,宇文公怎么能信任他们?唉,自己也是无妄之灾啊。


    没逃过戒尺的李玄霸伺候宇文弼睡下。


    当宇文弼的呼吸平缓时,他脸上的笑意才淡去:“珠娘还没到吗?”


    周达恭敬道:“上封信说已经在洛阳了,这两日就该到了。”


    李玄霸道:“周叔,这次打扰你养孙儿了。”


    周达笑道


    :“虽然我对立功和朝务都不上心,就想安享富贵,含饴弄孙。但我是二郎君和三郎君的老仆,二郎君和三郎君需要我,怎么能叫打扰?放心,这群骄兵悍将我镇得住。他们看到我突然出现,不知道会不会吓一跳?”


    李玄霸开玩笑道:“说不定他们会震惊,谁,哪来的?”


    周达笑得差点呛到:“都说铁牛是最透明的国公,我看我才是。”


    李玄霸道:“谁让周叔你太爱偷懒?”


    周达笑眯眯道:“我这是把机会让给年轻人。”


    周达,李世民和李玄霸最初的“副将”,也是那时他们唯一的“副将”。


    毕竟那时他们就几百部曲。


    在宗罗睺、罗士信等历史名人还未出现在他们面前时,周达是他们唯一能信任的将领。


    论带兵的天赋,周达远不如这些历史名人。


    周达是李家家仆,原本历史中也该随唐国公起兵。这样的出身在史书中都没有只言片语,可见他的天赋如何了。


    他自己也不慕名利,不喜麻烦。在厉害的同僚越来越多时,他便越来越低调,几乎只当个李世民身边的影子人,从不争抢功劳,渐渐名声便不显了。


    不过周达虽不是隋唐名将,李玄霸却认为周达可以当名将。因为自己和二哥练兵都是和周达一起,而“练兵”这件事,只要踏实肯干,都能学。


    不是以一当百的猛将?不会预判打不出漂亮的战役?


    都没关系。


    当大唐建立后,攻打周围小国何须奇袭?只要兵强马壮奖罚分明即可。


    而周达跟随李世民和李玄霸这么多年,自己虽学不会李世民和李玄霸的本事,眼界却是很高的。别人出谋划策,他拍板做决定,出错率很低。周达不慕名利的“懒散”性格,还让他在战场上很难被“激怒”,总能保持理智。


    这样的人,又怎么不是名将呢?


    历史中的周达是何人李玄霸不知道,但他知道这位从擒获吐谷浑可汗就陪伴他和二哥左右的周叔,一定是当世名将。


    也是……如今唯一能接替宇文老师,在二哥回来之前,帮自己压制住这群骄兵悍将的人。


    周达只比李玄霸早到达几日。


    李玄霸让他亲自给宇文珠和陈铁牛送信,让薛收派人送宇文珠回来。


    而陈铁牛,得继续留在交州。


    岭南形势一片大好,必须要有一个能代表他的人坐镇,辅佐李靖和薛老师、薛收稳住局势。


    之所以让周达亲自去送信,也是因为周达是寥寥无几能劝得住陈铁牛的人。


    如果说陈铁牛是自己的“管家”,周达就是他和二哥两人共同的“大管家”。


    “老师骂你了吗?”李玄霸问完正事后,又恢复笑意。


    周达叹气:“骂了。他说我既然已经年纪轻轻就致仕,还腆着脸回来做什么?我都六十多了,还年纪轻轻?!”


    李玄霸笑道:“比起高老师、宇文老师、薛老师和


    长孙老师,确实是年轻,差着辈分呢。”


    周达苦笑:“谁能与他们比?”


    李玄霸保持着笑意,声音却有些低沉:“是啊,谁能与他们比?”


    二哥啊二哥,我用尽一切办法都拦不住宇文老师,哪怕亲自去高丽冒险都不行。


    当他听到唐军结营山下与高丽厮杀不退,硬生生把高丽大军逼回并堵在了国境线上,没有半点高兴的情绪。


    宇文老师本应该是在涿郡守城。辽东之境他和二哥是暂时放弃的,等他计谋完成,高丽大军自会退出辽东。


    “你说我不能死在高丽的进攻中,否则高丽攻打大唐,阵斩大唐帝王的老师鲁国公,大唐实在是太丢脸。”


    “那你在用计的时候,大唐也该反击。否则高丽大军只是因为你的计谋退兵,大唐岂不是仍旧没有脸面?对于宵小,只能堂堂正正地击溃他们,才能震慑他们。”


    “大德啊,你的性情更接近长孙晟。但若没有高颎屡次击败突厥,长孙晟使再多的离间计,也不可能分裂突厥。长孙晟的离间计都是与隋军配合作战,这就是长孙晟和裴世矩的差别,明白吗?”


    李玄霸当然明白。他和二哥就是这样相辅相成。


    但他和二哥也都认为,凡事不一定非要尽善尽美。


    “可我没能拦住宇文老师,二哥,你能拦住高老师吗?”


    李玄霸向西问道。


    李世民睁开假寐的双眼,制止住帐中的吵闹:“朕决意已定。出战之事,


    朕向来独断,诸卿不必多言。”


    李渊忍不住了,一拍桌子,声音颤抖道:“大雄!我还以为你和高公开玩笑,你还真的要带五千轻骑偷袭西突厥牙帐?你知道有多远吗!而且虽然那契苾何力即使心向大唐,但只是垂髫少年,他说西突厥后方生乱,你就相信?!”


    李世民道:“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朕当年立下赫赫战功时也不过是垂髫少年。”


    他看向面容稚嫩的契苾何力,一位九岁稚龄便与母亲一同艰难带领部族,在东西突厥的夹缝中求活的铁勒部族首领:“朕当初擒获吐谷浑可汗时与你年龄相仿,罗士信千里投奔朕的时候也与你的年龄相仿。阿玄曾常言,‘英雄出少年’,朕信你也是与朕一样的少年英雄。罗士信!”


    罗士信出列:“末将在!”


    李世民起身,走入将领中:“再与朕年少轻狂一场,这估计是朕最后一次年少轻狂了。”


    罗士信仰头:“末将听令!”


    李世民道:“宗罗睺,秦叔宝,你们二人辅佐好太上皇,正面迎敌!”


    李渊眼泪都流出来了,不知道是气的还是什么的:“李大雄!你还知道我是太上皇啊?!你把正面大军交给太上皇统领,你就不怕丢了皇位!”


    李世民笑道:“我相信父亲会以大唐为重;朕也相信大唐的将领会以大唐和朕为重。”


    秦琼和宗罗睺苦着请求:“陛下!也让我们跟随你吧!”


    李世民道:“我是去立功


    ,又不是去赴险,你们哭什么?好好辅佐太上皇。你们若能在正面击溃统叶护可汗,就是为朕护卫了。”


    秦琼和宗罗睺一番心里挣扎,咬牙应下。


    太上皇名义上领兵,罗士信不肯留下来和他们交换,监视太上皇的事他们也不信任其他人。


    除了他们,还有谁敢在太上皇谋逆时动手?


    两人已经下定决心,哪怕将来被处死,若李渊有异心,他们必手刃李渊!


    李世民又在群将中扫了一眼,每个将领都把头仰得极高。


    李世民的视线落在了另一个青年将领上。


    他笑道:“苏定方,可敢与朕一起?”


    苏烈没想到自己会被挑中,指着自己,嘴都合不拢:“我?!”


    单雄信一巴掌把苏烈推开,把徐世勣拉上去:“陛下!陛下!你要组一个少年英雄队伍,徐世勣徐懋功也是年轻人啊!选他!”


    徐世勣差点摔倒。


    他满脸通红。虽然自己正在努力争取,但单雄信你闭嘴啊!


    苏烈气得跳脚:“陛下点我,单雄信你干什么!”


    苏烈原是窦建德这方的人。李世民此番出征虽把窦建德留给了李玄霸,但带了不少窦建德的旧部来。


    这群窦建德旧部听到李世民要重用苏烈,和自己被点中了一样兴奋。


    陛下还是信我们啊!


    谁知道瓦岗寨的单雄信居然如此不要脸地抢功劳,气得他们当即要和单雄信拼命。


    李世民已经习惯了。


    他迅速在局势发展成部将斗殴之前点完了所有的将。徐世勣即使没有被单雄信推出来,他也会点徐世勣的名;其余势力年少有为的小将他都一一点名,没有一方遗漏。


    这群小将,最老不过而立。


    李渊质疑自己的时候,契苾何力垂着脑袋站在帐中一言不发,像个木头人似的。


    当李世民说“少年英雄”的时候,他才抬起头。


    李世民点完了将领,也走到了契苾何力的面前。


    他狠狠拍了一下契苾何力的背,把契苾何力拍进了点好的小将中。


    “虽然想当英雄是很好,朕也相信你有当英雄的本事,但离家出走很不好,不要有下一次。你的母亲会多担心伤心啊。”李世民语重心长道。


    李渊在心底翻了个白眼,没有给儿子拆台。


    李世民继续道:“朕做过同样的事,知道父母比起朕立的功劳,更担心朕的安危,所以朕才以过来人的身份劝你。”


    李渊:“……”不知为何,他心情莫名有点沉重。


    契苾何力躲过其他小将揉他脑袋的魔爪,认真抱拳垂首道:“小臣知晓。小臣此次不孝,是为了让母亲今后都不再担惊受怕。”


    “你心里有数就好。”李世民替契苾何力理好一头乱毛,“等此战结束,朕带你回京去见阿玄。阿玄会安顿好你的族人。你的族人会比你最好的想象过得更好。”


    契苾何力使


    劲点头:“小臣信陛下,信晋王殿下!”


    若不是看到回纥首领给晋王殿下当下属跑商赚得盆满钵满,他也不会咬牙亲自去当探子,好带着功劳去投奔大唐的皇帝陛下。


    ⒍木兰竹的作品《李世民为弟弟心声头疼中》最新章节由??全网首发更新,域名[]⒍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他相信大唐的皇帝陛下和他最重视的亲王弟弟,都是对“蛮夷”一视同仁的好人。


    李世民做好了决定,点了五千轻骑兵,只带了一月干粮,与一众小将脱离了大军。


    李渊送走李世民后,仍旧气得跳脚:“他何必冒险!冒险又何必亲自冒险!西突厥的军队难道需要奇袭才能


    赢吗?!我们大唐与他们正面作战难道不能赢吗!”


    他一边跺脚一边抹眼泪:“他还说比起功劳,父母更看重的是他的安危。他当皇帝了还需要什么功劳?他还要什么功劳?!”


    看着曾经与陛下差点兵戎相见的太上皇哭起陛下的安危,众将领都感觉怪怪的。


    秦琼常陪伴李世民左右为亲卫,看出了李世民心中“急躁”的原因。


    他本来不想和李渊说,但他情商极高,见李渊不知道哪根筋搭错了居然真的要当个好父亲,便帮李渊演这一出父慈子孝的戏,为李渊解惑道:“陛下此番出战,料定我们会扰乱西突厥后方,西突厥也必定会扰乱我们的后方。他担心高公。”


    李渊更加不解:“担心高公?高公有什么可担心的?难道还有高公守不住的城?”


    秦琼道:“陛下给高公的命令是让高公退走,避开敌军锋芒,与敌军游斗,等前线局势明了,宵小自会退去。但正如太上皇所言,没有高公守不住的城。”


    李渊仍旧不解。


    实际上是正面军的统帅,自李世民下令后一直冷着脸一言不发的李智云终于开口说话:“高公正在病中!”


    ……


    “高公正在病中。他若耗尽心力,朕恐怕见不到他最后一面。”李世民沉痛道,“但朕不能阻止他,更不能回头。”


    罗士信皱眉:“高公为何一定要守城呢?陛下已经下令,这城本就没必要守。我们运粮是通过长公主藩国那条路,伊吾城只是个幌子啊!”


    李世民道:“伊吾城只是个幌子,是否守住并不重要,但宵小哪怕集结十万大军,偷袭只是一个幌子的伊吾城,都没能拿下伊吾城,高公……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