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81 章 番外之贞观那些事(完)

作品:《李世民为弟弟剧透头疼中

    《李世民为弟弟剧透头疼中》全本免费阅读


    长孙无忌此次回来,还带回了西方使臣团。李玄霸看着使臣团,联想起他们后世的模样。


    刚被盎撒人入侵,逐渐进入七国时期的不列颠;还在坚守罗马辉煌,但已经风雨飘摇的西欧;正处于强盛时期,从未想过自己很快就会崩塌的波斯;以及某位即将建立这个时代中亚疆域最广阔的帝国,现在正谋划给信徒们寻找栖身之地的某位宗教圣人所派来的使臣。


    因东行的船队带回来新的农作物种子,有豪商为了利益冒险出海,又从极东的大陆带回来新的消息。很凑巧,极东大陆也派来了使臣。


    只要国家发展了,都有扩张和统一的思想。华夏的幸运在于秦后有汉,隋后有唐。秦和隋奠定了制度的基础,汉唐证实了道路的正确。


    历史中许多国家不乏有人提出过大一统相关思想,也建立过短暂的疆域辽阔的王朝。但他们统一的制度不仅不如秦隋,还没有汉唐,更重要的是没有记录历史以形成文明脉络的习惯,便没有了薪火相承的文化。


    这一次不同文明的交流,会不会给世界历史带来一点小小的改变?


    李玄霸不知道。


    但他知道,他哥现在已经按捺不住要封禅了。


    什么叫做万国来朝啊(拍腿后仰)!


    李玄霸看着二哥得意洋洋的神情,嘴里与群臣一起奉承二哥,心里却道:【别人派个使臣来和你打个招呼就叫万国来朝?那后世万国天天把小国家首都当会场开会,想必那些小国家个个轮流万国来朝吧。】


    李世民脸上的笑容并没有因弟弟的打击消失。他已经练就了一副“阿玄说他的我乐我的”本事。


    李玄霸感受到了挫败。


    他冥思苦想,未来的几十年时光他要怎么才能让二哥再次破防。


    李世民猜到了弟弟所想。他也在想,今后要怎么让弟弟更挫败。


    双生子之间的心理战.jpg。


    魏徵:“真无趣。”


    薛收:“赞同。”


    杜如晦:“我倒是觉得有趣。”


    房乔:“唉。”


    万国来朝了,李世民不想封禅,大臣们都要督促他封禅了。


    我们大唐也要有自己封禅的皇帝!


    封禅的花费大头有三。


    第一,重修长安到泰山的路。


    李玄霸:“提前住到洛阳去,然后走水路去泰山。重修什么路?没必要。”


    李世民:“同意。”


    群臣一致投了赞同票。


    第二,文武百官的花销。


    李玄霸:“不需要那么多人,重臣去就成了。而且也没必要让官员都拖家带口吧?繁琐的仪式也可以删减一点,减少群臣白吃白喝的时间。”


    李世民:“白吃白喝……大德,你留点口德吧。那谁去呢?”


    群臣吵成了一锅粥。这个议题暂时搁置。


    第三,在泰山山脚和山顶修建祭坛。


    山脚就罢了。现在没有机械,在山顶修建建筑全靠人力一点一点的扛。险要之处,连畜力都用不了。泰山顶上一方高台,不知道要耗费多少劳役。


    唐高宗封禅的时候,因舍不得自己节衣缩食,便克扣边疆将士的奖励,还发行“大钱”去民间抢钱。就这样,封禅前充盈的国库和连攻打西突厥和高丽都没有崩溃的经济,封禅后爆发了农民起义。


    原本唐太宗统治下的贞观年间算不上盛世,只能说“贞观之治”,但粮价和盐价之低,也能让百姓在非灾年逢年过节吃顿好的。一点风吹草动就让馋封禅馋得快哭了的唐太宗放弃封禅,可见这耗费有多大。


    李玄霸虽然提前许多年就在准备,想把短期花销拉长,劳役平均到每一年大概就能让百姓承受得住,但其花销巨大,也让李玄霸颇为头疼。


    以他的性格,封禅只是给帝王扬名,而扬名又何须封禅?历史中被公认为明君的皇帝就没有封禅过,秦皇汉武都是暴君,唐高宗勉强算得上有本事的皇帝的守门员,然后宋真宗成功让后世皇帝都节省了封禅的费用。


    可他哥是个封建皇帝,有他的局限性,他哥真的馋疯了。


    李世民嘀嘀咕咕:“说好的让我成功封禅,你别说话不算话。你说话不算话,我就让你陪葬父亲的献陵。”


    李玄霸满头问号感叹号。即使他知道他哥只是说说而已,自己真要去献陵附近选陵墓,他哥会抱着他的腿哭晕过去,但你祖宗的拿这个威胁我是不是太过分了!


    李世民摊手,他祖宗就是阿玄祖宗,骂得不痛不痒。


    不仅他哥有封建局限性,整个大唐都有。


    或许是贞观盛世太过激动人心,群臣都奏请封禅,民间百姓也请求封禅,真是把声势拉满了。


    原本历史中一直劝阻封禅的魏徵此刻也站在支持封禅的一方。


    魏徵道:“现在大唐国库能支撑住,三郎君又已经做了多年准备,为何不去?该让怀念大隋甚至晋末乱世的旧臣明白现在他们待的地方是大唐,大唐的根基已经很稳固,一些旧制度才能更改。”


    魏徵看不惯荫官制度很久了。他仍旧坚持认为房乔的改革不彻底。


    李玄霸怀疑房乔在后面给魏徵敲边鼓,而杜如晦和薛收在打掩护


    。


    这群家伙在朝堂上斗得和乌鸡眼似的,私下没少打配合,他和他哥都吃过很多次亏。


    整个大唐都在期盼封禅,李玄霸一个人的意见已经不重要。


    ……其实如果李世民坚决不封禅,朝野上下也不会继续坚持,只会夸赞他。但再次强调,李世民很想封禅。


    没办法,李玄霸只能从祭坛下手,偷工减料。


    他召集了一群大儒翻找典籍,冥思苦想如何更改祭坛的材料。


    晋王说,之前封禅的是秦皇汉武,我们大唐的皇帝可不是如秦皇汉武那样的暴君,而是如汉文帝一样的明君。明君要有自己的祭坛,不能与暴君相同。


    大儒们被晋王劝服,甚至希望整个制式


    都和秦皇汉武不同,?靟宖?瑞????㈩㈩[]『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走了秦皇汉武的老路。


    李玄霸咋舌。不愧是百家内馅儿的儒家弟子,真敢说。


    在大儒李玄霸和一群儒生的昼夜翻书下,祭坛的材质有的从石头变成了土,有的从土变成了木头,装饰也变成了稻草麦草。


    李世民看着李玄霸给出的方案,嘴瘪得能挂酒壶。


    李玄霸道:“哥,你相信我的审美,我绝对给你弄个超级热闹的封禅,前人绝对比不上。”


    李世民这才委委屈屈地盖章。


    群臣看着偷工减料的祭坛,都无所谓。


    他们只需要“封禅”这件事成功,至于怎么封禅,皇帝同意就成。


    哪怕皇帝说他只是去泰山看个日出,那也能是封禅。


    唯一有点不满的是魏徵:“你为何还要给陛下搭个台子?陛下去了不就行了?”


    李玄霸都无语了:“你闭嘴吧。你再这样,我都保不住你。你想你死后功德碑被小气的二哥推了吗?”


    魏徵道:“如果陛下做出这样的事,那是他自己的污点。”


    李玄霸看着理直气壮的魏徵,觉得或许他二哥比原本历史中更“溺爱”魏玄成,才惯得魏玄成这理直气壮的口无遮拦。


    活该二哥正在琢磨选个公主封号高阳嫁给你小儿子,你应得的!思及欺负魏徵不能诅咒侄女,李玄霸劝住了这件荒唐事,给公主改了封号。


    经过一系列折腾,在小太子都快大婚的时候,唐太宗文皇帝终于封禅了。


    李玄霸折腾他哥,让他哥在山顶上住了一晚,说什么凌晨太阳升起的时候举办封禅典仪最好,然后在黎明划破黑暗的时刻,给他哥放了一场敷衍的烟花。


    这个惊喜可太大了。李世民激动地差点欢呼起来,被老成的小太子死死拽紧袖子才没有振臂长啸。


    少年太子心里苦,但烟花真好看。


    自己蹭了耶耶这场封禅,将来就绝了封禅的念头吧。今后大唐的皇帝,不会有人取得比耶耶更大的功绩了。


    因为叔叔说,大唐的扩张已经达到了这个时代大唐的生产力所能达到的极限,再扩张就是穷兵黩武,于国无益了。


    定个大大的目标,我要守住耶耶的盛世。


    山上是花树烟火,山下是人间烟火。


    天空中的烟火散去,晨曦普照大地,山下袅袅炊烟缓缓升起,人间烟火取代了天空中的烟火。


    太子李乾看着烟火在心底念出了小小的又宏伟的誓言。


    下山后,李乾叮嘱自己的亲弟和堂弟:“你们要向叔叔好好学习。就算成不了叔叔那样的贤王,也要有五叔那样的本事。”


    “没可能。”


    “懒。”


    “大哥,你自己能成。”


    “好累啊。”


    “太子哥哥,我听不懂你在说什么。”


    太子李乾看着自己或懒惰摆烂,或年幼不谙世事的弟弟们,沉沉叹了口气。


    原本活泼的小太子被逼成老气横秋的模样,除了他的耶耶一如既往少年心性之外,也是被弟弟们逼的。


    真不知道叔叔怎么养的弟弟,怎么弟弟们和叔叔懒散时一模一样,梦想都是不上朝,睡到自然醒?!


    李世民得知儿子的烦恼后,好好的抱怨了一番李玄霸。


    李玄霸骂道:“你自己养啊!”


    李世民根本不听李玄霸的骂,他不仅让弟弟给儿子们当老师,还随意对弟弟的教育指指点点,并背着手扬长而去,继续让弟弟教导儿子们。


    孩子们年幼时有母亲和妻子看顾,长大后必须要有个老师。其他人他都不放心,反正阿玄又不想上朝,不带侄儿还能干什么?


    今年的李世民也在纵容弟弟睡到自然醒的前提下,尽可能的压榨弟弟。!


    这群家伙在朝堂上斗得和乌鸡眼似的,私下没少打配合,他和他哥都吃过很多次亏。


    整个大唐都在期盼封禅,李玄霸一个人的意见已经不重要。


    ……其实如果李世民坚决不封禅,朝野上下也不会继续坚持,只会夸赞他。但再次强调,李世民很想封禅。


    没办法,李玄霸只能从祭坛下手,偷工减料。


    他召集了一群大儒翻找典籍,冥思苦想如何更改祭坛的材料。


    晋王说,之前封禅的是秦皇汉武,我们大唐的皇帝可不是如秦皇汉武那样的暴君,而是如汉文帝一样的明君


    。明君要有自己的祭坛,不能与暴君相同。


    大儒们被晋王劝服,甚至希望整个制式


    都和秦皇汉武不同,?靟宖?瑞????㈩㈩[]『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走了秦皇汉武的老路。


    李玄霸咋舌。不愧是百家内馅儿的儒家弟子,真敢说。


    在大儒李玄霸和一群儒生的昼夜翻书下,祭坛的材质有的从石头变成了土,有的从土变成了木头,装饰也变成了稻草麦草。


    李世民看着李玄霸给出的方案,嘴瘪得能挂酒壶。


    李玄霸道:“哥,你相信我的审美,我绝对给你弄个超级热闹的封禅,前人绝对比不上。”


    李世民这才委委屈屈地盖章。


    群臣看着偷工减料的祭坛,都无所谓。


    他们只需要“封禅”这件事成功,至于怎么封禅,皇帝同意就成。


    哪怕皇帝说他只是去泰山看个日出,那也能是封禅。


    唯一有点不满的是魏徵:“你为何还要给陛下搭个台子?陛下去了不就行了?”


    李玄霸都无语了:“你闭嘴吧。你再这样,我都保不住你。你想你死后功德碑被小气的二哥推了吗?”


    魏徵道:“如果陛下做出这样的事,那是他自己的污点。”


    李玄霸看着理直气壮的魏徵,觉得或许他二哥比原本历史中更“溺爱”魏玄成,才惯得魏玄成这理直气壮的口无遮拦。


    活该二哥正在琢磨选个公主封号高阳嫁给你小儿子,你应得的!思及欺负魏徵不能诅咒侄女,李玄霸劝住了这件荒唐事,给公主改了封号。


    经过一系列折腾,在小太子都快大婚的时候,唐太宗文皇帝终于封禅了。


    李玄霸折腾他哥,让他哥在山顶上住了一晚,说什么凌晨太阳升起的时候举办封禅典仪最好,然后在黎明划破黑暗的时刻,给他哥放了一场敷衍的烟花。


    这个惊喜可太大了。李世民激动地差点欢呼起来,被老成的小太子死死拽紧袖子才没有振臂长啸。


    少年太子心里苦,但烟花真好看。


    自己蹭了耶耶这场封禅,将来就绝了封禅的念头吧。今后大唐的皇帝,不会有人取得比耶耶更大的功绩了。


    因为叔叔说,大唐的扩张已经达到了这个时代大唐的生产力所能达到的极限,再扩张就是穷兵黩武,于国无益了。


    定个大大的目标,我要守住耶耶的盛世。


    山上是花树烟火,山下是人间烟火。


    天空中的烟火散去,晨曦普照大地,山下袅袅炊烟缓缓升起,人间烟火取代了天空中的烟火。


    太子李乾看着烟火在心底念出了小小的又宏伟的誓言。


    下山后,李乾叮嘱自己的亲弟和堂弟:“你们要向叔叔好好学习。就算成不了叔叔那样的贤王,也要有五叔那样的本事。”


    “没可能。”


    “懒。”


    “大哥,你自己能成。”


    “好累啊。”


    “太子哥哥,我听不懂你在说什么。”


    太子李乾看着自己或懒惰摆烂,或年幼不谙世事的弟弟们,沉沉叹了口气。


    原本活泼的小太子被逼成老气横秋的模样,除了他的耶耶一如既往少年心性之外,也是被弟弟们逼的。


    真不知道叔叔怎么养的弟弟,怎么弟弟们和叔叔懒散时一模一样,梦想都是不上朝,睡到自然醒?!


    李世民得知儿子的烦恼后,好好的抱怨了一番李玄霸。


    李玄霸骂道:“你自己养啊!”


    李世民根本不听李玄霸的骂,他不仅让弟弟给儿子们当老师,还随意对弟弟的教育指指点点,并背着手扬长而去,继续让弟弟教导儿子们。


    孩子们年幼时有母亲和妻子看顾,长大后必须要有个老师。其他人他都不放心,反正阿玄又不想上朝,不带侄儿还能干什么?


    今年的李世民也在纵容弟弟睡到自然醒的前提下,尽可能的压榨弟弟。!


    这群家伙在朝堂上斗得和乌鸡眼似的,私下没少打配合,他和他哥都吃过很多次亏。


    整个大唐都在期盼封禅,李玄霸一个人的意见已经不重要。


    ……其实如果李世民坚决不封禅,朝野上下也不会继续坚持,只会夸赞他。但再次强调,李世民很想封禅。


    没办法,李玄霸只能从祭坛下手,偷工减料。


    他召集了一群大儒翻找典籍,冥思苦想如何更改祭坛的材料。


    晋王说,之前封禅的是秦皇汉武,我们大唐的皇帝可不是如秦皇汉武那样的暴君,而是如汉文帝一样的明君。明君要有自己的祭坛,不能与暴君相同。


    大儒们被晋王劝服,甚至希望整个制式


    都和秦皇汉武不同,?靟宖?瑞????㈩㈩[]『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走了秦皇汉武的老路。


    李玄霸咋舌。不愧是百家内馅儿的儒家弟子,真敢说。


    在大儒李玄霸和一群儒生的昼夜翻书下,祭坛的材质有的从石头变成了土,有的从土变成了木头,装饰也变成了稻草麦草。


    李世民看着李玄霸给出的方案,嘴瘪得能挂酒壶。


    李玄霸道:“哥,你相信我的审美,我绝对给


    你弄个超级热闹的封禅,前人绝对比不上。”


    李世民这才委委屈屈地盖章。


    群臣看着偷工减料的祭坛,都无所谓。


    他们只需要“封禅”这件事成功,至于怎么封禅,皇帝同意就成。


    哪怕皇帝说他只是去泰山看个日出,那也能是封禅。


    唯一有点不满的是魏徵:“你为何还要给陛下搭个台子?陛下去了不就行了?”


    李玄霸都无语了:“你闭嘴吧。你再这样,我都保不住你。你想你死后功德碑被小气的二哥推了吗?”


    魏徵道:“如果陛下做出这样的事,那是他自己的污点。”


    李玄霸看着理直气壮的魏徵,觉得或许他二哥比原本历史中更“溺爱”魏玄成,才惯得魏玄成这理直气壮的口无遮拦。


    活该二哥正在琢磨选个公主封号高阳嫁给你小儿子,你应得的!思及欺负魏徵不能诅咒侄女,李玄霸劝住了这件荒唐事,给公主改了封号。


    经过一系列折腾,在小太子都快大婚的时候,唐太宗文皇帝终于封禅了。


    李玄霸折腾他哥,让他哥在山顶上住了一晚,说什么凌晨太阳升起的时候举办封禅典仪最好,然后在黎明划破黑暗的时刻,给他哥放了一场敷衍的烟花。


    这个惊喜可太大了。李世民激动地差点欢呼起来,被老成的小太子死死拽紧袖子才没有振臂长啸。


    少年太子心里苦,但烟花真好看。


    自己蹭了耶耶这场封禅,将来就绝了封禅的念头吧。今后大唐的皇帝,不会有人取得比耶耶更大的功绩了。


    因为叔叔说,大唐的扩张已经达到了这个时代大唐的生产力所能达到的极限,再扩张就是穷兵黩武,于国无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