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漳州义士

作品:《穿越崖山:我赵昺绝不跳海

    《穿越崖山:我赵昺绝不跳海》全本免费阅读 []


    南宋祥兴元年五月底。


    漳州城,一座不起眼的小酒馆。


    三楼一个角落的隔间里。


    隔间门紧闭着,三名年轻人坐在桌前,一个领头模样的年轻人一边吃着一边不时地看一两眼房门。


    “哥几个听说了没有?”领头的低着头,缩着脖子轻声说道。


    “三哥,听说什么?”一个低着头只顾着海吃的年轻人,头也不抬地问道。


    “吃,吃,吃,就知道吃。三哥说话呢。”另一个人拍了只顾低头吃饭的年轻人一巴掌,然后说道。


    “哦,三哥,你说啥事吧?”低头吃饭的年轻人,这个时候也停了下来,抬起头看着主位的人说道。


    “兄弟们,南边朝廷那边发布了赏金。不论籍贯,不论出身,凡是砍一棵**人头,赏钱100贯。凡是砍5颗**人头,赏钱500贯,并加封陪戎副尉。凡砍10颗**人头者,赏钱1000贯,加封陪戎校尉。这事儿你们怎么看?”领头的年轻人喝着茶水,压低着声音说道。


    “三哥莫不是动了这赏金的心思?”一个年轻人问道。


    “你们怎么看?”


    “三哥,南边给的赏金倒是不低,但是这事不好办啊。不过三哥如果想动手,这事咱们得好好合计合计。”年轻人把头往前凑了凑,用几乎听不到的声音说着。


    “不错,老四说的对,赔本的卖命咱们不能干。”领头的点点头说道。


    “老六,你啥意思?”


    “咱脑子不好使,咱听三哥的,三哥你说咋办咱就咋办。”刚才只顾低头吃饭的年轻人说道。


    “咱们兄弟三人,硬来肯定不行了,得想一个万全之策。”领头模样的人看了看门口说道。


    “三哥说的是,兄弟听说昨日兀那狗贼高兴率两千蒙古骑兵攻打陈吊眼,损失一大半兵马,那叫一个损兵折将,大败而归啊。”老四一边笑一边小声地说道。


    “俺也听说了。听说那狗贼高兴现在还在副都元帅府养伤呢。”老六在一旁帮腔道。


    “兀那狗贼,自从投靠**之后,咱们三个谁家没有血海深仇。今个要是能把狗贼的脑袋砍下来,不仅是报了仇,而且咱哥几个也要发达了。”领头之人呸了一口,咬牙切齿地说道。


    “三哥,这事可不好搞,那副都元帅府也不是咱们说进就能进的。”


    “不错,此事只能智取,不能鲁莽。这一两日咱们分开行动,先踩踩盘子,明晚酉时咱们还在这见。”


    三人很快吃完,下楼给店掌柜掏了钱,离开小酒馆。


    ……


    琼州,


    文昌县(后世的海南文昌市)外海。


    晴空**,阳光明媚,风平浪静,波光粼粼。


    陈惟中站在甲板上,看着不远处的琼州岛,又看看左右两百余艘的宋朝船队,几天来一直忐忑不安的心终于放下来了。


    终于到了,终于没有辜负陛下重托。


    晴朗的天气也让陈惟中心中充满感慨,莫非预示着大宋即将中兴?


    正思索间,船队已经抵达港口。


    大船上的宋朝军民开始陆续下了船,开始往岸上搬运物资。


    “陈县令,该下船了。”一名亲兵走了过来,抱拳说道。


    “好,好啊!终于到了,走下船。”恍然如隔世一般的陈惟中说道。


    按照陛下先以琼州为基地,发展实力,然后再北伐的设想。


    陈惟中的心中其实是一直想不明白的。这琼州四面环海,宋朝水师又如何能控制如此大的海域。


    对,就是陛下说的制海权。


    倘若蒙元水军来犯,又如何防范,如何迎敌?


    唉,国事如此艰难,似乎看不到任何希望。吾辈也只能尽人事听天命,至于能否成功,只要无愧于心足矣。


    陈惟中一边下船一边想着。


    一万宋军,四万百姓,一眼望不到尽头。


    港口到处都是忙碌的身影,人数虽然众多,但也井然有序。


    足以看出陈惟中居中调度的能力之强。


    一直忙碌到中午,各种物资终于归类摆放整齐。


    炊烟升起,就如那故乡的炊烟,袅袅升起。


    五万军民开始埋锅造饭。


    这个时候,得到消息的文昌县承也带领车队赶到,牛车、驴车,更多的是人力拉车。


    拉车即手拉车、排车、架子车、大板车等等,学名叫地排车。是农村用来运输的人力车辆。


    这种车在河南南阳一带叫做“捞车”,拖拽之意。


    车体用木头制作,两个轮子是木头的(即便是现代的农村依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