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三千里地山河

作品:《穿越崖山:我赵昺绝不跳海

    《穿越崖山:我赵昺绝不跳海》全本免费阅读 []


    只见被炮手略微压低了一些的炮口,再次火光闪烁。


    然后听见“嘭!”的一声。


    炮弹以不可见的速度划过天空,急速地向目标飞去。


    “轰!”的一声巨响,炮弹直接击中远处的砖墙。


    “哗啦啦!”


    碎石横飞,又从高处洒落下来。


    砖石堆砌而成的墙体,顿时出现一个大窟窿。


    看到眼前这一幕的赵昺缓缓走下缓坡,手中的望远镜顺着绳带掉落在地上。


    李恩赶紧走过来捡了起来,用自己的衣服小心翼翼地擦拭着上面的尘土。


    所有人都目瞪口呆,赵官家这是怎么了,这难道不是值得庆贺的事情么?


    这里是昌江制造局,


    这里是大宋最高科技园,


    这里见证了大宋的日新月异,这里也让人看到了大宋是怎样一步一步得走向强大。


    但赵昺身为皇帝,身为九五至尊。


    内心的想法,别人只能靠猜测,因为皇帝是无人倾诉的。


    因为赵昺是皇帝,注定了没有倾诉的对象。


    纵然赵昺的壮志雄心,理想信念,都只能深埋在心里……


    赵昺可以把这些给兴王谈谈,也可以给武垒聊聊,但孤独的帝王不可能毫无保留地吐露自己的心声。


    君是君,臣是臣。


    君臣天然就是对立的关系。


    哪怕是枕边人,历朝历代,贤后很多,贤内助却很少。


    “称孤道寡”看似威风凛凛,实则却是一个内心无比孤独的人。


    从始皇帝开始,无数的“天子”们,打碎了牙往肚里咽。


    没有什么亲情,更没有什么爱情。


    有的只是欺骗和算计。


    哪怕是母子之间,又有多少区别?


    嫪毐之祸,吕后之乱,武周女皇……


    无情最是帝王家。


    这可不是普通人家,一家人和和睦睦,为了孩子夫妻之间一起努力一起商量。


    只要孩子健康快乐,或许平凡的自己,能够接受孩子的平凡也是一种境界吧。


    帝王,找谁商量?


    哪怕是现如今的南宋,虽然在赵昺的带领下上下一片和气,但谁又能保证自己没有一点私心杂念?


    人都是自私的,欲望更是无止境的,赵昺能做的就是尽可能的让朝廷形成一种良好的风气,而不是争来斗去。


    凡是坑害同僚,挑起争斗的,赵昺是绝不姑息容忍的。


    祸乱朝政的杨国舅和他的几个儿子现在还在家里天天看花遛狗呢。


    憋的快长毛了。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


    想到李后主这首**之作的赵昺,甚至当炮手第二次炮击的时候,都没有意识到。


    这便是孤家寡人,所有的事情都需要赵昺自己一个人拿主意。


    数轮炮击终于结束了,赵昺缓缓走到火炮面前,看着略微有些发红的炮筒,感慨万千。


    这特酿的妥妥的“古斯塔夫巨炮”啊!


    “90里外一炮下去,方圆十里寸草不生……”


    半年多的时间,终于有了跨越数百年的武器。


    虽然兵马不足以北伐,但在这琼州大地自保是没有问题的。


    “此炮可否定型?”赵昺最关心的还是定型量产。


    “回陛下,此前小臣疏忽,所有测试还需要重新开始,可能还需要些时日。臣有罪,请陛下处罚。”张有德对着赵昺深鞠一躬。


    “好了,不必说这些。卿等已经做的够好了。这科学体系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建立起来的,我等任重道远啊。”


    “臣等多谢陛下体谅。”


    众人被赵昺的人品再次折服。


    跟着这样有担当的皇帝,是荣幸更是幸运。


    “膛线做的怎么样了?”


    “回陛下,这膛线有些困难,臣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反复试验,由最初的钩刀拉削法一次拉出来一条阴线,然后换一个地方继续拉出来另外一条,如此反复。费时费力,而且稍有不慎,便前功尽弃。”


    “后来啊,臣就想着能不能把这膛线一次性的全部拉完。终于让臣找到了一个办法,就是用组合刀具,一次拉出来25根膛线。一次成形,既增加了速度,又提高了成功率。”李有钱在一边反复比划着解释着。


    “哈哈,好啊,科技创新,你们搞科学的一定要有创新精神。


    虽然大家伙听不太懂赵昺的“科学创新”究竟是什么意思,但大概也许就是不能循规蹈矩,要改变思路吧。


    “产量如何?”赵昺提出了自己最关心的问题。


    “目前,能够熟练掌握拉膛线的工人不下两百余人,每日可保证200杆合格产品。”李有钱兴奋地说道。


    “哈哈。好,好啊!”赵昺兴奋地握紧了拳头。


    “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


    娥。”


    赵昺此言一出,几位匠人倒没有太大的反应。


    识文断字的李恩,吓得双腿一颤,双膝一软,“噗通”一声跪倒在地。


    “官家,如今形势大好,您可千万不要灰心啊!”李恩一边说一边嚎啕大哭起来。


    “李恩,起来吧。朕明白,朕不会是那**之君的。咱也明白,这段时间辛苦你了。”赵昺走过去,扶着李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