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作品:《穿越崖山:我赵昺绝不跳海

    《穿越崖山:我赵昺绝不跳海》全本免费阅读 []


    祥兴元年,农历十二月三十日,大年三十。


    过年了,琼州各地到处洋溢着喜庆的节日气息。


    最高兴的莫过于小孩子们了,穿着新衣服,在街道上不怕冷似的跑来跑去。


    男人们,偷偷摸摸来到街头,给自家婆娘买上一件廉价的首饰,让受苦受罪的婆娘激动地偷偷抹着眼泪。


    男人们则在一旁“怒骂”着,大过年的哭个啥子,高兴一点嘛。


    学堂早已经放了假,期末考试成绩好的,得了一百到三百文不等的奖励,着实大人们高兴不已。


    最高一个学期都能拿到300个铜钱的奖励,奖学金还是很高。


    而且还发个大红花挂在胸前,看着拿到奖励的孩子,自家大人笑在脸上,乐在心里。


    而那些学习不好的孩子家长,则被一个个地叫到学校,被先生一顿好吵。


    挨吵的大人灰溜溜地回到家,看着自己的小孩,顿时火冒三丈,一顿竹笋炒肉那是免不了的。


    按照赵昺的旨意,各行各业,大小工厂、店铺都给员工们发了些许的福利。


    自从赵昺登基八个月以来,南宋终于止住了摇摇欲坠的趋势,各项实力与日俱进,稳步发展。


    从宋度宗赵禥咸淳年间的风雨飘摇,到现在逐渐站稳脚跟,一切恍如隔世一般。


    崇元殿,早朝。


    提一句,北宋最早的大朝会是在崇元殿举行的,从这个名字就想到了一个不得不提的一个老掉牙的事情。


    (宋朝的崇元殿,元朝的大明殿,明朝的乾清宫……)


    今天是除夕,也是按照惯例举行大朝会的日子,同时这也是祥兴元年的最后一次朝会。


    所谓“朝”,就是臣下朝见君王。


    按照《周礼·春官宗伯·大宗伯》“春见曰朝,夏见曰宗,秋见曰觐,冬见曰遇,时见曰会。”


    故而“朝会”就成为臣子拜见君王的称谓。


    朝会是古代封建王朝的重要领域,皇权的体现、政务的解决都与之分不开。


    而大朝会则是朝会中规格最高、规模最大、地位最高的朝会。


    君臣的服饰、仪仗、器物、乐舞包括宴会都是朝会之最。


    过了今天就将迎来新的一年,也就是祥兴二年了。


    为了照顾各位臣工,体现皇帝的仁爱,赵昺特意把今天的早朝改为辰时(早上7点)召开。


    嗯嗯,说得真好听,其实赵昺是为了照顾自己,真心受不了凌晨三点还在睡梦中就被人叫醒,然后极不情愿地爬起来。


    真不是人干的事儿。


    终于可以多睡一会了,磨磨蹭蹭的赵昺起床后开始洗漱,沐浴,更衣,早膳。


    大朝会是很庄重的,一大早,不到六点,文武百僚便在宫门口排队。


    负责议程的内侍喝问道:“班齐未?”


    禁卫人员逐一应答:“班齐!”


    紧接着宫门缓缓打开,巨大的门轴吱吱呀呀的作响。


    文武百官们蹑手蹑脚,神情整肃地鱼贯而进。


    虽然赵昺不喜欢铺张浪费,但毕竟过年了,宫内还是简单的布置了一下,张灯结彩也是少不了的。


    民间还贴个对联,放个鞭炮呢,做个新衣服,置办点年货。


    何况皇家,也不能太寒酸了,怎么也要让杨太后高兴高兴才对。


    赵昺端坐在金銮殿上,


    殿内殿外,文武群臣纷纷弯腰行礼,三呼万岁。


    礼毕,


    赵昺对着群臣说道:“今日除夕,朕做了一首除夕诗,请各位卿家给评鉴一番。”


    “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


    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赵昺站起来,缓缓走下御台,走到文天祥面前,凝视着这位宋末三杰、民族英雄。


    历史上这首诗是文天祥在宋朝灭亡两年之后,也就是1281年的除夕夜,这是文天祥人生中的最后一个除夕夜,于大都(今北京)的铁窗之中所做的绝命诗。


    赵昺看着文天祥,心想着不好意思啊,你的绝命诗朕替你“写”了,这不算抄哈。


    文天祥的这首诗写于至元十八年的除夕夜。


    不到一年之后,也就是至元十九年十二月(公历1283年1月),在元大都英勇就义。


    牺牲时间1283年1月9日是公历,所以说这首诗是文天祥人生中的最后一个除夕夜。


    朕既然来了,就一定好好保护这位令人敬仰的英雄。


    此生,朕会全力支持你的,终有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