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第 31 章

作品:《穿二代捡漏日常(科举)

    []


    “姐姐,姐姐!要推,要推!”


    贞娘在给董氏演示小推车怎么用的时候,秋锦、秋铭两姐弟已经巴巴地蹲在旁边看着了。


    一个两个,尽是满眼精光。


    秋锦:感觉很棒,很高级的样子。


    锦铭:想玩、想要!


    秋家其他房里的孩子也知道今日三房宴客,也是早早过来凑个热闹,不想就碰到这么一个好玩的东西。


    赵桐被他妈演示完,就扣在了小推车上,还贴心地将上头的帐子给支椤了起来,生怕晒到他的眼睛。


    哪料,就和董氏几句话的功夫,车就被人给顺手了。


    此刻秋锦年仅四岁的小堂妹,还没小推车高的小豆丁,满心欢喜地推着小推车,小短腿迈得飞快。


    也亏得秋家院子大,路面天天有人打扫,若发现有什么不平的地方尽快修复起来。


    否则就她这种顾头不顾腚的走法,早就掉沟里去了。


    小堂妹完了,就轮到秋铭了。


    一个只有两岁的小豆丁,和赵桦差不了多少,自己走路还不太稳,便吵着要推赵桐。


    赵桐在里面坐着看不到推他的人,但从声音和说话的利索程度多少能分辩出一二,一听秋铭要推他,吓得心头砰砰直跳。


    嗷嗷地哭了起来。


    待贞娘听到哭声时,几人已经把赵桐推出了两三百米远。


    贞娘吓了一跳,一路小跑着过去拉住了小推车。


    赵桐看到他娘,嚎得更凶了。


    妈呀,你也太不负责了,人家投个胎容易吗?


    结果,这头一次出门坐客,就差点折了。


    赵桐心里很丰富,表情也很丰富,贞娘把他解救出来之后,立马趴在他娘怀里,可怜巴巴地控诉着。


    董氏将自家孩子教训了一圈。


    已经推过的多少有点认了,可还没摸过车的,像秋铭这样的小豆丁,就极为不服气,口齿不清,一个字一个字崩:“我还没有,铭哥儿没有!”


    “铭哥儿也要。”


    贞娘见自家孩子没事,心有余悸地长长吐了口气,缓了一会才道:“现在弟弟下来了,你们可以推着玩一会儿。”


    得到应允,几个人又开始从大到小的轮着推了。


    有了这么惊险的一幕,贞娘都不敢把赵桐放进车里了,起码今天绝对不能放。


    赵桐也不敢坐了,小毛头们太危险了。


    郑娘子和温娘子、李娘子领着自家的孩子也是随后就到了。


    小孩们立马分成两波,赵桦本来也想推车的,可一看到小伙伴来了,立马跑过去展示自己这一个月的读书情况。


    他与陈家两兄弟是一起读的。


    三人读的书是一样的,倒也不用两人重复了。


    李大文见他一个小孩,一个月背了三本书,佩服得不得了。


    赵桦得意地晃着小脑袋,“本来我还能背更多,不过我爹说了,读书不能操之过急,我年纪还小,囫囵读书没好处,须得慢慢来才能记得更牢靠。”


    赵护在离开之前,给他留了一本计算题,每日让他写完一页。


    待他秋试回来要检查。


    除此之外,还给他留了几本释译,让他没事的时候读一读,总之,再把自己不懂的地方给圈起来,总之,不会再像先前那般只让他背书了。


    李子元这次离开的时候,也给自家孩子留了任务。


    既然不能比谁背得书多,几人讨论之后,便决定比谁能给对方解决问题。


    像赵桦这样的,也就是记忆好,但是许多东西不理解。


    李家两哥儿的长处就显示出来了,几个人爬在一起,这个词解释一下,那一句话解释一下,再扩展到这句话原始的出处,哪本书用到过。


    一天下来,彻底给赵桦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原来读书是这样的呀!


    所以,他以前是被他爹忽悠了吗?


    哼——


    小小的赵桦已经意识到了,会背书没什么了不起的,能把书理解透彻了,从中学到许多道理,并且能照着这样的道理来做,才是最厉害的。


    是以,几个人约定好了,下次再有什么不懂的,继续互相讨论,互相帮助。


    像他们这个五人小组,李大文绝对是最得意的一个。


    因为他读书早,年纪也大,懂得也多。


    不管是陈家两兄弟,还是自家弟弟,至于那个只会复读还啥也不懂的毛头不在计划行列。


    赵珠几个小姑娘也玩得很好。


    知道她已经拿字帖练字了,郑觅笑道:“下次我来给你带本字帖,是我最喜欢的韩夫的帖子,她三岁练字,十年如一日,到了十三岁便略有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