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 第 35 章

作品:《穿二代捡漏日常(科举)

    []


    贞娘是性子很好的人。


    董氏也不属于刁钻难相与的,赵护和秋旭的那一层关系,两人不过才认识两天,就已经好得跟一个似的。


    董氏的车子是在七天之后取。


    贞娘笑道:“你想吃什么,我到时候准备好。”


    董氏窘了,好像她来就是蹭饭似的,矜持了两秒,董氏立马报上了菜名:“番茄鱼,我听相公说你们家的番茄鱼特别好吃,比我们厨房做的好多了,可惜我一直没机会,这次得补上。”


    贞娘笑道:“怕你得失望了,先前他们来时都是相公做的,这次是我上手,味道跟他的可能差了许多。”


    “没事,就番茄鱼!”


    两人约好了,七日之后吃番茄鱼。


    董氏带鱼过来,做饭的事就交给贞娘了。


    赵桦那个显眼包不在家。


    赵桐感觉日子过得很是无聊,姐姐的故事,他已经吃得差不多了。


    而且赵珠这段时间迷上画画了,读书时间明显减少。


    给他读的时间更是一缩再缩,再加上他娘这几日不做绣活,大丫、二丫,也是过来点个卯,看他们有什么需要帮忙的,没有就回家去忙活了。


    直到七月初八的下午,陈大嫂和刘氏领着郑觅一道上门了。


    不待进门,陈大嫂便笑道:“成了,成了!刘家妹妹真是个神人。”


    贞娘愣了一下,随后惊喜道:“这么快?”


    陈大嫂开心道:“可不是,就是这么快。”


    两人日昨日一早去铺子里找掌柜的,那位罗举人也是神奇,直接拿了一幅施员外家的影壁说事。


    千河县就这么小,有钱人、读书人就那么些个。


    大家扯扒扯扒都能扯上关系,施员外影壁好了之后,自己是越看越满意,而且当天就谈成了一笔新买卖。


    他感觉是自家影壁给带来的好福气。


    这不便得瑟着请了几个平时关系好的来家看他的影壁。


    还向大家极力推荐李先生和赵护,只不过李先生好找,赵护却是这段时间不接活了,人家要去叙州考试。


    若是运气好高中了,以后还画不画就两说了。


    大概有可能人都不在千河县了,众人别说多羡慕了,都说施员外是好运来了。


    他与钟家那门亲事肯定能成,明年一定能抱上大胖小子。


    施员外就爱听这话,脑子一抽,就去找了赵护,让他从叙州回来之后,一定给自己的两个好朋友画幅。


    你没时间画影壁没事,画画也是一样的。


    而且价格只高不低,刚好给你凑凑进京赶考的费用。


    这事赵护没跟贞娘说,是罗举人对掌柜说的,特别推崇赵护的画,只可惜现在赵护是一画难求。


    有了那仙气飘飘的影壁在前,掌柜拿出来的花样自然瞧不上眼了。


    罗举人要求也不高,只要有几分相似便成,价格都好商量。


    刘氏这一个来月,拿着赵护的那幅画是看了又看,自己也跟着画了几幅,知道对方的喜好,她一琢磨便将自己这几幅画给拿了过去。


    虽说与赵护的还是有些差距,可比先罗举人先前看到的进步许多。


    于是,两人聊了一下午,刘氏回头又改了改,今日中午之前这画就敲定了。


    罗举人对屏风的要求,一是双面绣,二是画要仙气,三则是双面是一样的图案。


    这比绣不一样的图案简单多了。


    事情一定下来,罗举人就将东西给送到刘氏家,这不刘氏与陈大嫂就一道带着东西过来了,这屏风是要送到叙州去的。


    地图一下子扩展了不少。


    那边的名人更多,她们提早动工,绣的仔细些,争取早日完工。


    有了新目标,大家便又忙活了起来。


    大丫、二丫,早上要绣赵大嫂给他们揽的绣活,只有下午有时间。


    最后一分配,六扇屏风,贞娘和陈大嫂每人绣两扇,姐妹两人各绣一扇。


    价格也是按工作的量来分的,大家都没什么意见。


    刘氏前期将草图画好之后,又把六扇的分图画好上完色,一通忙碌下来,待贞娘她们正真开始绣的时候,就差不多过了七月十五。


    董氏提鱼上门的时候,刘氏带着女儿也在。


    好在贞娘前几日就与刘氏她们说了,董氏过几日过来取小车,到时候她要做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