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这特么能是我听得么?

作品:《红楼之我的生活有经验

    “来,喝杯热茶先,不着急,慢慢说。”


    太上皇也来了兴致。


    反正猫冬嘛,不就是得找点事打发时间么。


    近来那啥太过频繁,身子骨有些吃不消,也不能老干那事嘛。


    他正闲的无聊呢,有事找上门,这不就有了牵连么,回头再提改善身体的事,顺理成章嘛。


    余成跑来找他商量事,这说明把他放在心上,是看得起他。


    总比那个混账东西强不是,啥事都不跟老子商量的。


    结果办差了事,还得老子来给他擦屁股。


    余成喝了口香茗,将脑海中的思绪捋了捋。


    “老爷子,原本我只是打算自家出点银子,给置办上粥棚,再买些旧衣物送给缺衣少食的穷人。”


    “可后来家中有人反映,说是怕我逍遥府的牌子威慑力不够,会引来麻烦事。”


    太上皇虎目一瞪,环视四周道:“谁说得?”


    “威慑力不够?”


    得要杀多少人,威慑力才够?


    尼玛的,这不是瞎说话么!


    那些个权贵们这会儿也差不多搞明白余成的厉害之处,谁特么敢拿全家的命去惹他生气呢?


    当然了,这也是宫里私下传出话来,故而才没人弄出动静来的原因。


    不然,换了是其他人突然得到那么隆重的圣眷,不折腾点事出来,生怕二圣忘了他们似得。


    “哼,朕倒要看看,谁敢找成哥儿的茬!”


    “戴权,你吩咐锦衣卫派一队人去逍遥府听候吩咐,如有敢冒犯的,只管抓进诏狱。”


    戴权急忙应下,又赶紧出门办事。


    开玩笑哦,要是逍遥府的人被欺负了,真君发火,再死上几百上千号权贵之家的人,那得闹出多大的动静?


    别看这些日子,朝臣勋贵们似乎淡忘逍遥真君,但暗地里可不少人都等着找茬呢。


    哦,不对,不是找茬,是想打探出真君的真正底细呢。


    别以为杀些山贼狼群就能吓退那些权贵,匹夫之勇在他们看来,顶多是个莽夫而已。


    宫里没让余成成为武将中的一员,却成了什么得道真君,又是皇家供奉,想想也知道里面有古怪。


    明面上查不出来,还不许用手段逼迫真君使出能耐?


    这要是一個不小心,皇室的机缘岂不是会被其他人争抢?


    余成对太上皇的爱护深感暖心,但,他也明白,太上皇也是想让他欠下人情,最好再给改善下身体。


    毕竟,这老家伙近来可没少折腾,这身子骨都比之前改善过的时候弱了不少呢。


    “感谢的话就不说了,老爷子,你听我慢慢道来。”


    “好,那我就侧耳倾听了。”


    余成暗自摇头,对这老头老龙是没法了,但也不得不继续说下去。


    “我那小妾给出了个主意,说是赈济老弱妇幼和残疾人士,没啥毛病。”


    “但好手好脚的成年人,这总不能干养着吧。”


    “就问我,是不是能够找点冬日里的活计,也好让更多的人家度过这个冬天。”


    “我就想啊,要是人少还好办,无非随便安排点活就能办到。”


    “但明显这不是一个小数目,冬天里呢,也没太多的活。”


    “这不,我灵机一动,想到冬日里最缺的就是取暖的物资。”


    太上皇没说话,示意他正听着呢,让余成继续。


    本来嘛,这就该是皇帝考虑的大事,如今有真君帮忙想法,多少也是份助力不是。


    万一真君有好主意呢?


    余成心说,怎么连个捧哏的都没有,未免有些单调啊。


    “嗯哼,而目前寻常人家大多采用木炭取暖,有钱的用银霜炭,没钱的烂木头也能烧。”


    “可,再怎么样,大冬天出去捡柴火也不容易,而且还容易冻伤,甚至被野兽叼走。”


    “我突然想到一种能源,就是铁匠铺中可能会用到的石炭。”


    这下子太上皇忍不住了。


    还以为你发现了什么好办法呢,原来是石炭。


    这玩意儿朕可是太熟了。


    “等等,成哥儿,石炭这玩意儿可不能烧啊,会中炭毒要命的。”


    “以前也不是没人想过用这东西,甚至现在也有不少穷人还在用,每年冬日因为这炭毒致命的事可不少呢。”


    余成笑道:“我当然知道炭毒的危害,可,只要想办法去除这个炭毒,或者说减少炭毒在屋内的浓度,不就没事了么?”


    是吗?


    原来这里面还有讲究?


    咦,貌似有点道理,继续。


    太上皇摊手示意了下,余成又继续往下说。


    “其实说到炭毒,木炭也会产生,只是多少的问题。”


    “再加上有些屋子密闭的太严,房间又狭小,炭毒积累越来越多,咱们日常呼吸的气越来越少,所以才会致命。”


    “我有种法子,可以降低炭毒带来的影响。”


    说罢,余成直接在悠闲居内幻想了个蜂窝煤炉子,以及蜂窝煤,还有相应的通风管。


    当然了,要化虚为实,得消耗经验值,但余成不怕浪费,直接具现了。


    殿内的宫女太监们都傻眼了。


    果然不愧是被封为得道真君的主,这一手法术就是厉害,凭空造物啊这是。


    嘿,回头有得吹了。


    “嘶,这,这是何物,如何用,有什么好处,制作是否困难,能够普及吗?”


    太上皇也惊住了。


    倒也不是说他很奇怪这手凭空造物,关键是你就不能提前打声招呼?


    好歹把人都给清下去再弄吧。


    啧啧,回头有的头疼了。


    眼下还是这玩意儿比较关键。


    一连串的问题下来,余成脑子都大了一圈。


    好在他还不忘初衷,慢慢讲解起来。


    不知何时,乾元帝得到消息也来了大明宫。


    蹲在一旁,看余成如何引火,如何讲解制作,利用,以及给穷苦百姓活计等事宜。


    “好,太好了!”乾元帝兴奋地拍着手叫好道。


    太上皇差点就被这突如其来的叫好声给惊了神。


    “好个屁!”


    “一天天的干啥啥不成,就知道吃干饭。”


    “这是真君送来的祥瑞,用得着你来说好?”


    乾元帝被太上皇骂也不是一次两次的事,他自然不放在心上。


    “父皇,儿臣这不是太过惊喜,有感而发嘛。”


    太上皇就问了。


    “那你听出什么门道没有?”


    “朝廷能不能办好此事?”


    “还有没有什么需要重点关注的地方?”


    “来,伱给朕说说。”


    乾元帝顿时懵了。


    本来他觉得应该没问题,可再一深思,好家伙,问题多了去。


    “夏守忠,命人看管好大殿四周,没朕和太上皇允许,不许任何人出去。”


    “呃,当然了,真君也除外。”


    太上皇哼了一声,这才满意地点点头。


    “行了,知道事关重大,需要保密就好。”


    “说吧,让真君也听听,看看有没有什么遗漏。”


    呃,这事儿,不会还要我来帮忙吧?


    余成心里有点想走了。


    乾元帝没有第一时间回答,反而是继续沉思起来。


    “父皇,真君,我就暂且说点目前想到的事,还有不周到的地方,请多指教。”


    “第一,既然石炭可大用,那么朝廷,不,应该说内务府第一要务就是得将神都附近的石炭矿给收回来,或者暗地里买下来。”


    “第二,让工部的大匠熟悉下这炉子的制作方法,还有蜂窝煤的器械打造,并尽快培养出更多的人手。”


    “第三,暗自采购一些石炭回来,在隐蔽场所制作蜂窝煤试验效果,确保万无一失。”


    “第四,让内务府准备足够多的御寒衣物和吃食,以便招揽无生计的百姓参与蜂窝煤的各项活计。”


    “嗯,暂时就想到这么多了。”


    余成急忙伸手示意太上皇给补充,他才不想理会这些事呢。


    万一有所遗漏怎么办,丢人不是。


    太上皇无可奈何,只得给皇帝查漏补缺。


    “皇帝啊,你想得倒是很好。”


    “不让朝廷出面,只让内务府出面,不就是怕银子流入国库,然后自己没得捞么。”


    “你别解释,朕明白。”


    不就是怕被下面的人贪污了么。


    “但是呢,你就没想过吃独食会不会有好结果?”


    “哼,别以为坐在那个位置上就是老子天下第一,谁都得听你的。”


    “没用,你以为这朝政之事是那么简单的?”


    “国库空虚,你不想办法往里填银子,还把银子往内库送,你这样让其他人怎么想?”


    “大家不都跟着你往自家捞银子么?”


    眼见乾元帝还一副不以为然的表情,太上皇突然有点上火。


    “我就问你,即便你把银子都赚了,放在你的内库里,但朝廷需要银子的时候,国库没有,难道你就不从内库拿银子出来?”


    乾元帝傻眼了。


    是啊。


    即便现在捞了银子进腰包,回头真有需要,那些朝臣说没办法,让他掏银子,难道他真能无动于衷?


    国朝是他的,他能干看着百姓受苦,河道堵塞,各处停工不成?


    这尼玛的,那他不瞎折腾了么?


    “不对,如果是国库的银子,谁知道那些混账会从里面捞多少银子走?”


    “哼,你以为你内库里掏出来的,他们就不动心了?”


    乾元帝颇受打击,无言以对。


    太上皇见状,这才开始教他治国之道。


    什么“要治国,必先用贪官”,“用完贪官,再反贪”等等,听得余成心惊肉跳。


    这特么能是我听得么?


    “你仔细想想荣国府,你就明白了。”


    “难道代善那媳妇以前不知道手下的人从她家捞钱?”


    “可你看看,人家等需要的时候,直接把那些人一网打尽,不仅清理了家中的蛀虫,还靠那些蛀虫得来比原本捞走的东西,还多的银子回来。”


    “荣国府有什么损失吗?”


    “你别看有些人家暗地里骂他们吃相难看,但回头你想想,人家那是好处拿到手,在坊间的名声却好了不少呢。”


    “因为哪怕是他们自家人作的恶,最后都归到那些奴才头上了,一下子就改变了自家的形象,他们是被蒙蔽的嘛。”


    “懂了没?”


    乾元帝恍然大悟,敢情治国还能这么玩?


    早说啊,早说朕就去找贪官抄家了!


    PS:最近摆碗效果不大,支持力度有点低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