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望远镜的来历

作品:《赶山:开局捡个东北金渐层傍身

    《赶山:开局捡个东北金渐层傍身》全本免费阅读 []


    赵青禾没想到,林矿场食堂的小灶,主菜也是一道杀猪菜,其他还有三个热菜,和一个汤。


    黄金钩炒肥膘肉、地三鲜、辣炒白萝卜和酸辣鸡蛋汤,基本是这个年月里、这个季节里,白山黑水最好的家常便饭了。


    四菜一汤,两荤两素,标准的工作餐,主食是大米饭和白面馒头。


    只有张场委一个人陪着,坐下时他还开口解释着:


    “冬天已经来了,场长忙着给下面护林站配发物资,最近一直忙着在下面跑,还要在大雪封门前,把所有点都看一遍,所以没在场里。”


    赵老爹谦让着:


    “嘿呀,俺又不是啥大人物,老张你有些过分客气了。”


    “不过分,不过分。”


    张场委伸手给众人分着餐具。


    “赵老哥你在下面护林站干了二三十年,年年都是先进,是咱们林矿场的门面,咋都不过分。”


    赵老爹实在不知道怎么接话了,笑着用手指点点张场委:


    “老张,你啊你,吃饭。”


    “得嘞,咱们吃饭。”


    众人刚夹了两筷子,食堂的人就端着一个大铁盆出来,还冒着白腾腾的热气。


    “老张,这咋滴还在上菜啊,咱们吃不了这么多,别浪费了。”


    赵老爹奇怪的问。


    张场委也全是不知道的表情,站了起来,看着食堂负责人疑惑地问:


    “咋还有这么大一盆?装的是啥?”


    食堂负责人一脸歉意,解释着说:


    “场委,是一盆面条,给那几个偷砍木头的人准备的。”


    几人这才知道是误会了。


    赵老爹不好意思的笑了笑,说:


    “嘿呀,老张,咱们场里的同志,思想觉悟就是高,肯定是领导教得好。”


    “嗨呀,赵老哥你快别夸了,吃饭,吃饭,咱们吃饭。”


    张场委虽然说得谦虚,脸上的表情却很高兴。


    赵青禾也不去理会这些,只顾着闷头干饭。


    张场委中午吃过饭了,只夹了两筷子菜意思了一下,主要是陪着父子俩吃。


    期间,他把望远镜的来历说了一遍。


    “这个望远镜,是前年春天到俺手里的,当时三道口乡的护林站,也是抓了一伙偷砍木头的人,打电话通知到场里,正好俺有空,就带着保卫科的人下去。”


    能当领导的,口才都不错,张场委坐在那里婉婉道来。


    “俺带着人到了地方,见到那伙偷砍木头的人,一看全都是普通乡亲打扮,用的东西也是普通的锯子和粗麻绳,当时就觉得不对劲了。”


    他看着赵老爹和赵青禾都停下不吃了,赶紧伸手让着。


    “赵老哥,你们吃饭啊,要是嫌烦,俺就不说了。”


    赵老爹连忙摆摆手,解释着说:


    “哎呀,你接着说,俺就是听着这事情老有意思了。”


    “那行,俺就接着往下说。”


    张场委搓了一下下巴,把望远镜的故事继续往下讲。


    “那伙人是六个青壮年男人,本来一溜地蹲在地上,俺刚进了护林站院子,一下子就扑了过来,哗啦全都跪了下来。”


    “诶呀,咋就跪下了,到底咋回事?”


    赵老爹好奇地问了起来。


    “咋不是呢,俺都没反应过来,等当先的人,抱着俺的腿,一把鼻涕一把泪地说完,俺才知道是咋回事...”


    原来,这群偷砍木头的人,就是三道沟乡的本地人,因为家里有老人去世,家里没有提前准备老房子,才会到林子里偷砍木头的。


    跪着上前抱张场委的人,就是老人的大儿子。


    “哎呀,一群大男人,哭得稀里哗啦的,实在是可怜。”


    时隔两年,张场委说起来,还是满脸唏嘘的表情。


    “俺当时就心软了,加上咱们林矿场有规定,周边乡亲们办红白喜事,可以申请使用木头,就做主把这群人给放了。”


    说到这里,他指了指赵青禾腰上的望远镜盒。


    “等俺在三道沟乡的护林站,吃了午饭,要带人返回县城的时候,之前那个男人又来了,手里拿着这个望远镜盒,非得要送给俺,说是他爹当年打鬼子缴获的。”


    “嗯呐,这上面确实有鬼子的字,那人应该说得是真的。”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