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章 新人上位
作品:《末路之战》 徐自毅已经有一年多没事干了,之前一直在诗臣的总师管理岗上,对于外界的业务渠道涉及甚少,从诗臣出来之后,徐自毅的大部分时间只能在家里,因为整个市场疲软,其他咨询公司也没有岗位可以给他。覃甬德和徐自毅聊了之后,徐自毅非常感谢覃甬德又想起他来,覃甬德并没有和徐自毅说太多的内情,只是说想拓宽一下业务路径,徐自毅欣然接受。
覃甬德于是将已经联系好的一个项目交给他,并且一再强调,这个项目在诗臣内部一定要说是徐自毅找来的,不然就会有麻烦。
徐自毅大体猜到了覃甬德的想法,就是送一个项目给自己当投名状,只有借着这样一个理由,徐自毅才有重回诗臣的可能。
“我准备给你单列一个咨询五部,这个部门暂时是一个挂靠的状态,如果后期产值有保证了,就直接列为诗臣的正式部门。自毅,在没有正式回到诗臣之前,一定要保持和那几个人之间的距离,更不要有什么矛盾。”
“覃总,这个我懂,我尽量少去诗臣,除非出报告去一下。”
覃甬德点了头,然后接着说:“还有就是,空闲时间再去联系一两家乙级公司,以后你的部门需要有一个团队,不能光靠你自己,我知道你现在其实已经很难直接做项目了,早点计划起来,以后你就纯做部门经理。”
“好,找乙级公司还是方便的。”
覃甬德拍了拍徐自毅的肩膀,说:“这一次一定要慎重,所有前期调查的流程一个都不能少,不要到时候又找了一颗定时炸弹进来。”
“那业务这一块以后怎么搞?”
“业务方面稍微也要拓展一下,有的业务可能你之前接触得少,比如以前程宗唯搞的那些业务,看起来目前还是有一定的市场,我会具体给你打好招呼,你直接去谈就可以。”
“但是那些业务可能我不太擅长。”
“没关系,程宗唯的电话你总还有吧?”
“有。”
“如果有这类业务了,你直接找他配合你。”
“他不是已经离开诗臣了吗?”
“离开了也可以再一起嘛,再说,这次如果不是他,你可能也没机会再和诗臣关联起来。”
徐自毅这才明白,原来还是程宗唯提出的建议。想起以前在诗臣的时候,自己还一门心思地和程宗唯斗,现在不禁有些愧疚。
“好了,其他的话也不多说了,接下去你就安排和项目对接,等到差不多出结论了,我再在诗臣内部公开。”
股份转让的事竟然出乎意料地顺利,暗标报价后,阮慧丽认领了80万,造价部的林鹏认领了40万,周建群出人意料地认领了120万,黄野平新近在牌桌上认识的刘海金认领了80万。
刘海金年届四十,长期都是一个个体承包人,由着前些年的施工项目,刘海金积存了不少资金,一直在为投资方向到处沟通。平素里的爱好就是女人和麻将,在和黄野平最近的几次牌局中,刘海金觉得咨询行业似乎还有潜力可挖,于是在黄野平的数次忽悠之下,答应投资海营公司。
周建群的出手是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但是他的手上并没有现钱,谁也不知道他这次会认领这么大的一个数额。
阮慧丽自然也没有想到,但是整个报价过程是暗标自报,阮慧丽本来心心念念的海营总经理位置只能看着落在周建群手里。
开了标之后,黄野平坐在办公室看着这几笔投资额,心里有一种即将落袋为安的满足,虽然说这次的暗标报价并没有达到意想中的360万,但是终归也有320万了。回想两天之前和周建群的面授机宜,黄野平觉得一切都在自己的掌控之中。
两天前,黄野平已经单独在外面和周建群碰了一次面,鼓动他参与这次的暗标报价,周建群以自己并没有多少钱为由,似乎并不想参与。黄野平于是说了一大堆好话,说在目前的海营里,他最看好的接班人就是周建群了,钱的事都好解决。于是在一阵泡沫炸弹之后,周建群接受了黄野平的提议,并且顺着黄野平的意思,用自己尚在居住的一室户作为120万投资款的抵押。
阮慧丽是不想出钱的,所以她的80万投资纯粹就是黄野平的借款,至于这笔借款以后怎么还,两人似乎根本不需要讨论,有刘虹灵的前事放在那里,阮慧丽一点都不用担心最后怎么解决。唯一让她感到不爽的是,本来她以为80万的额度就可以顺利拿到海营总经理的位置,没想到周建群却报了120万的额度,顺利摘走了总经理的位置。
但是她怎么会知道,黄野平又怎么会让她这样一个实际一分钱不出的人来做总经理呢,他是一定要为所有的事都设定好一个路径的。
“黄总,你不是说80万就能排在第一了吗?”阮慧丽在黄野平的办公室追问。
“这是个好事啊,慧丽,说明大家对海营的前景还是非常看好的,所以有人愿意出更高的投资。”
“如果早知道周建群会出120万,那我当时就直接报160万了。”
黄野平心想,这有什么意义呢?阮慧丽报的再多,也是一个虚幻的数字,不如其他人的真金白银来得实在。现在除了阮慧丽的80万,黄野平就可以真实到手240万的投资,在目前的这个形势下,把钱牢牢捏在自己手里才是最重要的。
“既然周建群有这么大的信心,那就让他带着海营的员工冲一冲,说不定会有一番新气象。好了,你的事就先这样了,你又没有出一分钱,还占了海营的股份,已经可以了。”
阮慧丽意识到黄野平肯定是事先有了私下里的动作,要不然不会出现这样一个结果,但是转念一想,也的确是,自己又没有花一分钱,平白无故就成了股东,于是也不再啰嗦。
当天下午,海营就贴出了新一届经营班子的通知,周建群任公司总经理,阮慧丽和刘海金任公司副总经理,夏溪若任总经理助理,任期两年。
程宗唯和姚瑞赶到了长临县,这次项目的委托单位是长临家具协会,程宗唯和姚瑞需要首先考察当地的家具市场。
长临是一个集聚了众多民营家具公司的地方,由着临近地区木材市场的优势,长临在最近的几年里发展迅速,但是同时,由于民营企业的不断加入,整个行业的内卷也已经空前激烈。
长临一个小小的地方,光是几万平米以上的家具广场就有十几家,姚瑞事先找了三家,这是他们此行要重点考察的地方。但是看下来的情况似乎并不好,市场内冷冷清清,半数以上的门面已经另做他用,剩下的门面也是门可罗雀,鲜有顾客光顾。姚瑞不禁皱起了眉头,这与她之前的预期大相径庭。她原本以为,长临作为家具制造的重镇,应该会是一片繁忙的景象,但现在的情况却让他感到有些失望和困惑。
两人继续在市场的各个楼层穿行,店铺也大多呈现出同样的萧条景象。程宗唯不禁开始思考,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是市场饱和了吗?还是消费者的购买力下降了?或者是其他什么原因?
在和几家店铺老板的攀谈之后,程宗唯逐渐发现了一些问题。首先,由于长临地区的家具制造业发展迅速,许多企业为了追求规模和效益,盲目扩大生产规模,导致了产能过剩。而市场上的消费需求并没有跟上这种增长的速度,导致了产品积压和滞销。其次,产品的单一化是一个更大的问题,基本市场里能够看到的都是板式家具,他们此行特别想看的中式家具相对较少。
晚上回到县里,两人找了一家土菜馆,忽然发现土菜馆的生意却是火爆异常,程宗唯不禁点开手机,查看吃客对土菜馆的评价。
评价里有很多都是为了这里的环境而来,的确,土菜馆的环境特别具有古朴风格,桌椅板凳虽然是做工稍差的手工制品,但却处处透着一种不完美和和谐。
“这算中式家具吗?”姚瑞问。
程宗唯又仔细看了一下,说:“风格上接近,不过主要还是和环境的配合度比较高,需要有那些木格屏风,异形地砖和餐厅摆件相呼应。”
“怪不得中式家具一到了时髦的商场里,就总有一种格格不入的感觉。”
“这也没办法,商场的风格都是统一的,一般厂家也不太可能在商场里再搞一块中式装修。”
“今天这样看一下,你对后面我们的行业研究有没有一个大致想法?”
“应该是稍微有一点启发,但是总是觉得造成目前这种情况的原因也并不是一个两个。”
“那我们就尽量多看看,毕竟最后我们交给家具协会的报告是要登在《江南家具》杂志上的。”
“明天我们找两家中式家具厂再看看,行业研究嘛,总要找到一些深层次的原因,要不然就没有研究的意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