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火了

作品:《一首万疆,国家队破例录取我

    《一首万疆,国家队破例录取我》全本免费阅读 []


    比赛依旧在继续。


    就在姜文峰悔不当初的时候,投票结果出来了。


    999:1!


    苏烨以压倒性的票数取得了本场比赛的胜利。


    只是……


    大屏幕上那可怜巴巴的数字“1”,落在姜文峰的眼中,就好似是活过来了一般。


    正张牙舞爪地嘲笑他。


    姜文峰紧咬住嘴唇,才没让自己哭出来。


    这太欺负人了!


    他知道自己会输,却没想到会输得这么难看。


    那唯一的一票,不用想,肯定是别人给的同情票,还不如不给呢!


    看着姜文峰欲哭无泪的表情,苏烨掀起了嘴角。


    前世已经让你占了那么大便宜了,这一世,自己收点利息,也不算过分吧?


    ……


    《歌星》这边的比赛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微圈那边,一条名为“麻雀也有明天”的热搜却突然空降到了第一。


    发苏烨唱歌视频的那人,怎么也没想到,自己还能借此小火一把。


    他看着后台突然之间冒出来的99+提醒,呆滞到怀疑人生。


    视频下面,是各行各业的人在评论。


    “不容易啊,咱们音乐界已经很久没出这种质量的歌了。”


    “这歌词太有代入感了。”


    “唱得我头皮发麻。”


    “我想哭。”


    “这个小哥哥的声音也太好听了叭。”


    “你们都是冲着歌来的,只有我一个是冲着颜来的吗?”


    “楼上的,你不是一个人。”


    “这人明明可以靠颜值吃饭,偏要靠才华。”


    “我是个农民工。每天不辞辛苦,早出晚归,兢兢业业地工作,为城市建设添砖加瓦,赚得是血汗钱,清清白白的,可还是会被人瞧不起,每天都在接受异样的眼光。如果不是为了一日三餐不寒酸,谁愿意干这种脏活累活,还讨不到半点好。我们所求不多,就是想要被尊重而已。”


    “我是个送外卖的。从前家里穷,没钱供我上学,很早就出来赚钱养家了。可学历低,又没有一技之长,工作不好找,上有老,下有小,房贷压得人喘不过气,只能选择送外卖。大家都是打工人,哪就谁比谁高贵了呢。”


    “我是个环卫工人。我不怕风吹日晒雨淋,怕的是别人看我时的鄙夷和瞧不起。”


    “普通人也应该有明天。”


    “苏烨真的唱出了我们普通人的心声,他是好样的!”


    “……”


    随着这个视频的爆火,苏烨的这首《麻雀》也跟着蹿火了。


    在网络上掀起了一阵狂风巨浪。


    《歌星》直播间的人数又迎来了新一轮的暴涨。


    导演和节目组的其他人看着飙升的数字,笑得嘴巴都快合不拢了。


    真没想到啊,苏烨不但是匹黑马,还自带流量密码。


    节目妥妥地起飞了。


    与此同时,“苏烨与星娱解约”、“某苏性艺人后台耍大牌”两个词条也在悄悄发酵。


    ……


    星娱江州分部,总经理办公室。


    张宇带着耳机,一脸严肃地盯着秘书刚发来的视频。


    听说是今年的一个新人练习生,在《歌星》节目上的表演火了。


    他沉默地将视频来回播放了好几遍。


    最后,重重地一拍桌子,“好,好,好,干得漂亮!”


    接连的三个“好”字,足以证明他此时的激动。


    张宇是星娱江州分公司的总经理,同时也是个音乐狂热者。


    他听得出来这首歌的质量有多高。


    娱乐圈里,已经好几年都没出过这种好歌了。


    凭借这首歌,公司再给他点资源,苏烨至少也能成为一线歌手。


    简直就是个天才。


    幸好这样的人才早就被公司的星探给挖掘到了,算他们还有些眼光。


    今年总算有点盼头了。


    想到这儿,张宇就心情就很好。


    他看了一眼时间,这个点《歌星》的比赛应该还没结束。


    不妨看看那个新人,还能带来什么样的惊喜。


    ……


    张宇进直播间的时候,何文文刚结束演唱。


    她唱了一首经典的流行歌曲《花落》。


    就表现上来说,可圈可点,心态倒是强过姜文峰不少。


    从舞台上下来,她偷偷地打量了苏烨一眼。


    暗想,苏烨应该不能再拿出相同质量的原创歌来了吧。


    大家都唱别人的歌,倒也不至于被碾压式吊打。


    反正结果再坏,也不会比姜文峰更惨了。


    想到这儿,她不由地松了一口气。


    现场和直播间的观众,也替何文文捏着一把汗。


    毕竟,可爱的女生总能激发起保


    护欲。


    “文文这么可爱,苏烨下手轻点儿啊。”


    “这是比赛,不至于还要怜香惜玉吧。”


    “我压一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