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9 章 晋江文学城独发

作品:《楚三姑娘苟命日常

    《楚三姑娘苟命日常》全本免费阅读


    山高水远,等秦临渊和奉王到西北,恐怕得腊月底了。临近年关,谁也不想这档口动兵交战,怕是有得谈。


    秦临渊没什么把握,奉王更是,又因为秦临渊给他揽了这差事,对他也没什么好脸色,碰面之后就直接上马车,根本没寒暄几句。


    百姓不知朝事,茶余饭后议论的依旧是哪个府上新纳了年轻貌美的小妾,谁家公子成日流连花街柳巷,哪家姑娘嫁到了哪家……


    芝麻绿豆大的事都要拣出。


    永城也热闹,成王府也置办起了年货,丫鬟们倒是欢天喜地,这马上就过年了,一年就这一回,又能拿年礼,又能看灯会看烟花。


    去年还在先皇丧期,府上人又少,年就简单过的。今年不一样,明光元年,又是丰收之年,热闹热闹也有个好兆头,祈求来年风调雨顺,收成更胜今年。


    采买管事忙着置办年货,留夏跟着楚沂打点人情往来。


    给盛京的年礼月初就送出去了,也就是现在无事发生,若是出了事,楚沂自己便会疏远楚国公府,以免连累娘家。


    这边还有几家关系不错的,权看送来的礼轻重再回,省着失了分寸。


    府上丫鬟小厮认认真真地打扫府内的残枝落叶,自从遣散了一些办事不力的下人之后,府上人就少了,不过活虽多了,却也没到累人的地步。


    每个人都忙着,看着还怪热闹的。


    扫扫边边角角,挂上灯笼和福字,让入冬之后有些冷清的成王府多了一丝年味。


    这年末也要盘点一年铺子的收益、庄子的收成,支出的银子、得到的进项。


    楚沂这几日忙着算这些,算来算去,一年过完夫妻俩也就剩她嫁妆铺子、庄子赚的银子了,其他的,半点没剩。


    前半年的搭到了百姓身上,后半年的全进了军营。


    萧秉承宁愿跟楚盈借钱,却不愿意动楚沂的嫁妆银子。盛京只有那些胡乱花天酒地,纳妾纳美没有出息的纨绔子弟才会动娘子的嫁妆。


    不到万不得已,这些银子不能动,若真有一日出了事,萧秉承会想办法把过错归于自身,保全楚沂,一切都与楚沂无关。


    既是嫁妆,到时候还能带回去,就留着给楚沂傍身。


    不过这是不到万不得已情形之下的法子。


    这些银子加起来总共九千余两,府上支出还是小头,有萧秉承庄子铺子顶着,楚沂这一年来剩下的就是这些,不过还不算,借了楚盈的六万两。


    六万两银子没急着还,每月分给她的利润留一半还一半,如今还有两万两的欠款。


    等到明年,怕是还要再开口借钱。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若不找楚盈,两人就不知道找谁了。


    用钱的地方多,虽然楚沂也不想借,但总归是没别的办法,跟严氏她开不了这个口,而且楚盈嘴严,只管借,大约也能猜到一些,但从未问过。


    这给府上拜年礼也是笔不小的支出,但收来的年礼她没全收到库房,让丫鬟挑着能当的当了,也算贴补府里支出。


    算算日子,往楚国公府靖安侯府寄去的年礼这会儿应该已经到了。


    天寒地冻的,可别把东西冻坏了。


    严氏如今不理琐事,除了看着孙子孙女们,就剩操心远嫁的小女儿这一件事儿了。


    算着日子,今儿都腊月二十七了,楚沂给自己寄的年礼,就算再慢,今天也该到了。


    严氏倒不是盼着年礼,毕竟楚国公府也不缺什么,她是盼着楚沂寄来的信。一年到头面都见不上一面,每月一次的信,成了严氏最想要最盼着的东西了。


    从前的信她都收在匣子里,今年还差一封。


    要是没这信,这几日她都睡不踏实。


    这日日夜夜盼着,今日下午午睡过后,门房小厮的前,永城那边寄东西了,寄来的包裹全送来正院了。


    大箱小箱的东西摆满了正厅,严氏道:“这么远又是冬日,写封信就够了,何苦送这些东西。()?()”


    话虽这么说,可她是笑着的,眼角带着两道笑纹,东西不缺,缺的是心意。


    身边嬷嬷也道:“王妃孝顺,做事又周到,这也是王妃一片孝心。?()_[(.)]?◢?@?@??()?()”


    楚沂没因为成为成王妃而疏远楚国公府,在严氏看来这就是孝顺了。


    东西她看了看,多是永城的特产,什么黄桃罐头黑茶,还有较为贵重的各种玉器摆饰和首饰,还有几个小箱笼,大约是跟哪位姐姐嫂嫂关系亲近,特意寄的。


    信总共有六封,除了给她的,还有给两位嫂嫂两位姐姐的,严氏看还有给楚欣这个妹妹的。


    给别人的信严氏没看,只看了给自己的。


    信中楚沂先问她安好,又说她在永城什么都不缺,希望严氏不要挂心。


    信中絮絮叨叨念了许多琐事,吃了什么,做了什么,又长高了几寸,胖了几斤……


    最后说,永城只腊月初下的一场雪,薄薄


    一片,不如京城的好看,日后若有机会,再回盛京城赏雪。


    严氏看得分明,楚沂这是想家了。


    纵使信里没说,看笔尖字迹流畅,语气也轻快,依旧是想家的样子。


    一个姑娘家,远嫁到永城,婆家又不在那边,还没什么认识的人,哪儿能那么容易就安顿下来。


    严氏把这信来来**看了几遍,然后按着信尾附着的单子写的,让丫鬟把东西一一给各院送去。


    她也盼着楚沂早些回来,盛京好,能别走就别走了。


    严氏又把信打开重新看了看,这个女儿在她身边的时间最短,可也最让人心疼。严氏只恨从前忽视良多,非等着府上有难,才想起楚沂了。


    后来她总是想,若非让楚沂为楚国公府出头,屡屡赴宴,也不会被成王给看上。以她的性情,如楚欣一般嫁到侯府伯爵府,定是如鱼得水。


    说到底,这门亲事,也与她有关。


    可再想这些也晚了,严氏只能自己安慰自己,做王妃也是许多人求都求不来的呢。


    萧秉承为人不错,成婚多年未曾纳妾,对楚沂也好,


    另一头,林氏赵蕙茹


    她们也收到了信。


    林氏如今一儿一女,夫君考中入朝为官,日子倒也圆满。


    她也才二十出头,脸色红润,脸上带着温婉的笑意,坐在窗前看着信,旁边莹姐儿好奇地围着箱子看。


    还想看信里写了什么。


    林氏说了句别闹,莹姐儿问:“是姑姑寄来的信吗,女儿也想看。”


    林氏:“等娘看完,你先自己玩儿。”


    楚沂从永城街上找了些小玩意儿,留着给莹姐和淳哥儿玩,信上还写了几张永城特色菜的方子,却不是从楚盈那儿抄来的。


    楚盈就在家中,用不着她借花献佛。


    林氏好吃楚沂还记得,林氏看了信颇为动容,想着楚沂是报喜不报忧的性子,她想想楚远程下职回来说的话,不免有些担心。


    皇上准备削藩,如今公爹在朝无甚实权,很多事也不清楚,她也不知道楚沂到底好不好。


    不过万事有成王殿下,她担心也是白担心。


    收好信,把箱笼里的东西拿出来给莹姐儿玩,又把信给莹姐儿看了看,不过刚启蒙,好多字都不认识,可因为想念姑姑,看得也认真。


    楚沂没见过淳哥儿,还是和莹姐儿亲些。


    二房赵蕙茹也收到了不少东西,她头胎生了个儿子,现在好好养着身体,也不着急再要孩子。


    她身边是熟睡的儿子,就躺在摇床里,屋里暖融融的,她一身丝缎薄衫,恍若在春日。


    楚沂在信中说鸿远布庄的料子,喜欢的随意取用,就记她账上。


    赵蕙茹看这句话不禁一笑,如今府上的衣料都从鸿远布庄拿,有婆婆顶着,她想去拿都没机会呢。


    楚沂在信尾说在永城盼了一冬都没盼到一场厚雪,若有机会回盛京,和芝姐姐一起,她们三人再一同赏雪喝酒。


    大抵离得远,见字如面,让赵蕙茹不禁想起还在闺中的日子。


    那会儿一块出门,一会儿赏景,光坐着说话就能坐上大半天。原以为嫁人之后跟楚沂走得更亲近,可没过多久,楚沂也出嫁了。


    不过就算那会儿没出嫁,如今也及笄,这会儿也嫁人了。


    和楚远程不一样,楚远昊还在书院读书,对朝中事不甚了解,赵蕙茹也不知楚沂的困境,只是捧着信读了又读。


    而楚盈那边信上就寥寥几笔,毕竟姐妹俩总是书信往的。


    信上多是借钱还钱的事儿,怕日后出事,楚盈看过信就给烧了。


    她其实能感觉出来楚沂要这么多钱是因为成王,以她对三妹妹的了解,日后就算有事也不会牵扯到她。


    若是真成了,她会有大作为。


    生意用不着她操心,这两年楚盈去了些地方。


    严氏不管,楚国公只有叹气的份,过了年二十,谁也没提让她嫁人的事儿,倒是楚国公,隐晦地问过,要不要招赘。


    楚盈不想嫁人,招赘也不成。


    她和两位嫂嫂不似楚沂那般亲近,不过给银子多,对她态度极其和善。


    借钱楚盈是


    愿意的,再多都行,若没当初三妹妹提点,也没有她今日。()?()


    等到了楚欣那儿,信中的话就变成了叮嘱,过了年楚欣十五岁,在越朝就是大姑娘了。()?()


    楚沂劝她不用早早嫁人,多在府里攒些嫁妆,跟两位嫂嫂学学管家的本事。()?()


    婆家再自在,那也不如娘家。


    ?将月去提醒您《楚三姑娘苟命日常》第一时间在[]更新,记住[(.)]?7??????


    ()?()


    如今楚欣明白这些都是好话,只不过看着信,还是会懊悔当初不懂事,没跟三姐姐更亲近一些,不然情分会更深厚。


    不过如今楚沂能给她写封信,


    楚欣也知足了。


    有道是知足者常乐,看着三姐姐日子越来越好,楚欣觉得有心往来就是好事儿,能证明姐姐过得不错,不用操心。若是真疏远了,也未见得是瞧不上楚国公府,估计也是为国公府好。


    小娘还说日后总归会慢慢疏远,但三姐姐的性子她放心,绝不是那样的人。


    马上就过年了,楚欣还要操持府里的事。她把信收好,又去大厨房看了看年夜饭的菜单,从前这些事都是楚沂做,如今换了她来,她得做得尽善尽美才是。


    远在永城,也备上了年夜饭和各种瓜果点心,不过只有楚沂和萧秉承两个人,到底是冷清些,楚沂就定了十二道菜,两道汤。


    两个人,一人吃六个菜,并不算少。平日永城菜、烤鱼、烤肉、锅子什么都吃,今儿都是些盛京的特色菜,夏蝉掌的厨,也算聊表思乡之情。


    练兵是练兵,过年是过年,不能因为练兵朝中有事就一直胆战心惊的,连年都不过了。


    不过大年三十这日萧秉承也没懈怠,一早萧秉承就去了林中军营。


    他去得早,楚沂还睡着,但旁边有动静,她迷迷糊糊间还听见外面的鞭炮声烟花声,在那些声音下,萧秉承起床的动显得分外轻微。


    外头动静大,这会儿也睡不下去,楚沂睁开眼,问什么时辰了。


    萧秉承道:“才四更天,你先睡,我早点去早点回来。”


    大年三十,他也得去军营看看才放心,没什么事儿就回来。


    楚沂点点头,各人忙各人的,总归她也帮不上什么,没必要跟萧秉承一块熬着不睡。


    “你路上当心。”


    萧秉承转身要走,不想衣角却被楚沂握在手里,而楚沂浑然不觉,眼睛又闭上了。


    他看着衣角脸上露出些许笑意,然后轻轻一抽,这才离开。


    晨起这会儿天冷风寒,树上亮晶晶的,似霜似雪。


    萧秉承拢了拢大氅,去马房骑马,然后一路前往林中军营。


    过了一个多时辰,城内鞭炮烟花声越来越大,接连不绝,楚沂就算再困,这会儿也没了睡意。


    下午再睡会儿吧,今儿得守岁,怕是要熬到很晚。


    这会儿天还黑着,她支着身子起来,屋里留着一盏烛灯,帐子内光线更为昏暗,她眼角瞥见枕头边上露出一角红色,摸出来看,是个红封。


    上面四个烫金小字,是萧秉承亲手所书,写着岁岁平安。


    楚沂笑了笑,把红封打开,里面一张十两的银票,也不


    知道萧秉承什么时候塞过来的。


    一年又长一岁,过了今夜,楚沂就十六岁了。


    两人至今还未圆房,不过除了那最后一步,什么都做过。


    萧秉承相比于两年前也变了不少,更高了,尤其是这些日子常去林中练兵,身上的肉更结实,身子修长精瘦,手上也多了些茧子,看着不像少年人,而是能遮风挡雨,全然可以当作夫君来看。


    只不过看着好看,可抱着睡硬一些。但两人是夫妻,她也是女子,偶尔萧秉承看里衣间若隐若现的线条,楚沂也有些挪不开眼睛。


    有个体贴相貌也不错的夫君,算是这样胆战心惊日子里的一点慰藉了。


    十六岁,若不急着要孩子,在这个时代,倒也算不得太小。


    明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