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偏要与天争!

作品:《人在季汉,诛曹灭吴

    “师兄,曹操南征汉中,魏军已攻破阳平关!”


    “那曹贼听说我长得好看,早早下令要将我绑去邺城,给他小儿曹宇配房。”


    “师兄,你再不来,我就要成曹家人了!”


    一封封密信,自汉中穿过绵延蜀道,传至青城山上。


    此刻,睡在竹榻上的刘云,辗转反侧,如遭梦魇。


    “师妹……”


    刘云猛的惊醒,好似丢了魂儿一般仓惶起身,梦醒惊觉,方知世事沧海。


    “转眼间,已到建安二十年,时光东逝如滚滚江河啊。”


    刘云轻轻支开窗户,望向窗外,清风徐来。


    一轮皎洁明月当空,似是照出了师妹的倩影。


    他望定孤月,沉吟良久。


    “穿越到这大乱世中,命途多舛,这些年入了五斗米教,多亏师君与师妹细心照拂,我才有今日,此恩此德,没齿难忘。”


    “今日收到师妹密信,见其措辞斟酌,只怕汉中局势要比她说得还要危险。”


    “十万魏军压境,五斗米教势单力薄,我若不去,汉中迟早被灭啊……”


    刘云深知时局危机,无心入睡。


    他穿好衣裳,推开门,步入中庭。


    一边行走,一边暗暗思考着当下局势。


    建安二十年,乃是一个大争之世。


    朝堂上,大魏公国已建,曹操自逼死荀彧,进位魏公开始,吞汉之心,昭然若揭。


    只差再扫灭一方诸侯,便能赢得进位为王的契机。


    建安十八年,曹操在董昭等人的‘推举下’,正式进位为魏国公!


    在献帝的官方文书中,便称呼此阶段的魏国,被称为【魏公国】。


    没错,【国公】是汉代的篡位者独享的一种爵位。


    前有王莽的【安汉公】,后有曹操的【魏国公】。


    所谓:进爵国公,九锡备物,以彰殊勋。


    走到国公这一步,接下来,只需不断积攒军功、威望,镇压中外反对势力,便可打破刘邦的非刘姓而王,天下共击之的白马盟约。


    进位为王,乃至篡位为帝,都只差一步之遥。


    魏晋南北朝时的权臣篡位模板,无不是如此。


    可如今,中原诸侯荡尽。


    唯有这汉中一隅,还剩下五斗米教的张鲁割据此间。


    如今刘备已得蜀中,曹操也已平定凉州,汉中刚好夹在曹刘这两家势力边缘。


    两者皆有进取汉中之心。


    若想保全五斗米教,必须在曹刘之间做出选择。


    投刘,还是投曹?


    作为穿越者,还是蜀汉党,刘云自然偏向于投奔刘备。


    然而,大势非我愿,汉中已遭魏军入侵,师君张鲁能否扛得住内部压力,也尚未可知。


    刘云且思且行,初行几步,便见清辉洒在青城山上的青石小路上,如是银光泼撒,满地星辉。


    这孤山大林,向来幽静曲折,少有人烟。


    凡是在此修行诵经的道士,身上都显得有几分清冷落寞。


    他本人的容貌也便是如同这林间青松,天上游云一般孤寂脱尘。


    不远处,林中,偶有一女子抬眼看来。


    未多时,便听闻女子轻咳一声,恭敬的传禀道。


    “大祭酒,师君传来密信。”


    “阳平关为曹军所破,汉中危如累卵。如今外有强敌,内有细作,我教已是存亡之秋。”


    “师君立下血书,急招蜀中各方祭酒回汉中增援。时局之危,只怕已超乎祭酒预料。”


    刘云蓦然回首,没有丝毫迟疑,眼见师君血书,立刻从屋中取出兵刃。


    他是五斗米教的青城山主事祭酒,师君张鲁于他而言,既是师尊,亦是主君,没有见死不救的道理。


    更何况,若是放任曹军入境,师妹岂能逃脱魔掌?


    “那还等什么?”


    “师君与师妹乃是我在这世上的至亲。我怎能眼睁睁的看着曹军犯境而弃之不顾。”


    “五斗米教历时三代,不当毁于曹贼之手。”


    那女子无奈摇了摇头。


    “青城山上,兵不足百,士无甲胄。”


    “魏军强兵十万,祭酒怎可以卵击石?”


    以卵击石?


    “呵……”


    刘云凝眸望向一夜清辉,挑灯看剑,竹影筱筱。


    长风吹过蜀中各地,虽是寂静无声。


    但刘云心里,却看到了一场狂风暴雨,将要颠倒这个乱世。


    “男儿当提三尺剑,立不世之功。”


    “曹军虽强,然,我刻苦修心二十载,欲入八百里汉川,以身做饵,料天下群英如之奈何?”


    “况且,此番北上,不仅是为了护我师妹一家平安,也为还天下一個海清河晏。”


    “你们若不愿动身也罢,我纵使一人,也要去的。”


    那女子闻言,眼眸微张,她妙曼的身躯从林中走出。


    随后,青城山上的全部人手,亦是紧随其后。


    “祭酒才智高绝,自负有平天之策,我等自知拦不住你。”


    “可此番北上,我等必定随行,以保护祭酒周全。”


    刘云见众人皆已收拾好行囊,便微微颔首。


    “时不我待,今夜便启程吧。”


    ……


    人不停歇,马不释鞍。


    众人星驰入汉中。


    正逢刘云赶来时,黑云已压城。


    南郑城,巍峨大殿上,秋风骤起。


    “师君,阳平关失守!副将杨昂战死,大将张卫遁走!”


    “魏军先锋张郃已于昨日出发,朝南郑杀来,所过诸县皆克!凡遇抵抗者,老少不留!”


    “我汉中兵马主力已覆灭!此时不降,更待何时?”


    说话的男子穿着黑袍深衣,深鼻短目,言谈之际,嘈杂如蜂。


    此人正是五斗米教军师阎圃,此刻以他为首的汉中大小官吏,皆是站在张鲁身后拱手静候。


    ‘师君’是对第三代五斗米教天师张鲁的尊称。


    然而,这些人的眼中已没有丝毫尊敬,唯有威逼。


    就连他们身上所穿的袍服都已不是五斗米教的道袍,而是魏国的官服。


    曹操人未至,南郑城内已满是‘米奸’。


    阎圃拱手长拜道:“魏军彪悍,魏公所征皆克,天下无敌,在不早降,西凉马家灭门之祸近在眼前!”


    “此时献出妻女,倒戈去降,亦不失封侯之位!万望师君三思!”


    众人齐声迎合:“万望师君三思!”


    冰冷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张鲁背对众人,静静地望着祖父张道陵的画像,默默流泪。


    “鲁在汉中二十余年,广布义舍,施粥救民,也算是积德行善了。”


    “当初百姓劝我当这汉宁王,尔等百般阻挠。”


    “竟不料,是想将我这王位,当做献给魏公的投名状啊!”


    “悠悠苍天啊,汉川有户十万,胜兵数万,难道竟无豪杰一人,敢于抗曹吗?”


    诸将已是烦躁至极,只想献出南郑,早日投曹,哪里愿意听这张鲁啰嗦。


    汉中军司马李休,手握重兵。


    更是如今哗变的主角。


    他见张鲁犹豫不决,放声怒斥道:“张鲁,休得拖延!魏公大军已至,限你一日之内,要么自戕!要么献出妻女开城乞降!你没有别的选择!”


    “谁说没有选择!”


    话音未落,却只听五斗米教大殿之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之声。


    踏、踏、踏。


    龙骧虎步的青年,器宇轩昂,言辞凿凿。


    阎圃、李休齐声望去。


    却只见,殿门之外,甲仗森森。


    刘云飒沓流星,箭步行来。


    这青年穿着一身苍蓝云纹袍,头戴青灰儒士巾,目似寒星,身如劲松。


    屹立在这群穿着黑袍的懦夫面前,恰似夜幕下的寒月孤星。


    “好俊的儿郎啊!此人莫非就是那青城山祭酒?”


    诸多祭酒皆是赞叹不已,然而那李休闻言,眼中却满是惊恐。


    青城山祭酒,这五个字,在蜀中几乎成了神话。


    三年前,张鲁与刘璋大战时,作为五斗米教圣地的青城山首当其冲。


    刘璋几乎不费吹灰之力便击败杀上任祭酒,霸占圣山。


    整个青城山只剩数百五斗米教子弟,躲入深山之中负隅顽抗。


    张鲁知道此事之后,便破格提拔十七岁的刘云为祭酒,主持蜀中兵事。


    此人一到,不到半年时间,连败蜀中各路军马。


    硬是在刘璋眼皮子底下,抢回了圣山。


    刘云自此扬名蜀中,但也因为能耐太过可怕,被教中人忌惮,一直被李休、阎圃排挤在外,整整三年,不得回归。


    若不是今日突然到来,李休甚至都以为他已死在青城山了。


    他擦了擦眉头冷汗,见刘云上殿,马上令下人拦住。


    “刘云小儿?高堂之上,丈夫之间,议的是国家大事,尔不过是区区青城山祭酒,安得在此造次!”


    “左右,与我轰打出去!”


    一声怒喝,两侧小卒拥剑带盾,朝着那青年劈去。


    李休目带寒意,紧握腰间缳首刀,暗生杀心。


    刘云却是不闪不避,立于原地。


    眼中波澜不惊。


    “殿上衮衮诸公,见利忘义,逼迫主君退位,也是丈夫所为?”


    那两个小卒闻言大怒,早已不是单纯的想把刘云驱逐。


    手中刀芒一闪,分明就是刀口朝心,要取他性命!


    “竖子,借汝头一用,为魏公践祚献上贺礼!”


    “杀!”


    话音未落,电光火石之间。


    只见两道弩矢飞速从刘云身后射来,径直射穿这俩小卒喉咙。


    二人喉间一甜,扑通一声,跪倒在地。


    众人还未察觉发生何事,却见刘云已拔出李休腰间佩剑,架在他的面前。


    “我现在够资格上殿了吧?”


    李休汗流浃背,惶恐道:“你这是兵变!是兵变!刘云,你要反了不成!”


    众人闻言大惊,望向殿外,却只见刀光剑影,人马嘶鸣。


    青城山死士已与门外埋伏的刀斧手相互对峙,剑拔弩张。


    大战将至,肃杀之气弥漫全场。


    在场官吏皆是面色落寞的立于原地,手抖如筛,不敢动弹。


    唯有大堂上的张鲁见到刘云到来,连忙驱步向前,倒履相迎。


    他走下台搀扶着刘云双手不放,激动地念着他的表字。


    “升之,鲁知晓,你会来!你定会来救我!”


    刘云横剑作揖,又搀扶着张鲁慢慢走回殿上。


    “在下本是徐州一乞儿,从小游荡南阳、三辅无依无靠,这些年全赖师君收留才有今日。”


    “如今汉中遭难,师君被逼,在下定当助师君扫平内乱,外除曹贼!”


    刘云保护张鲁脱离危险过后,便转身回眸看向台下众人。


    “方才有言降曹者,立于左。”


    “有言抗曹者,立于右。”


    左侧人影如云,右侧寥寥无几。


    “古人云:麋鹿兴于左,刘升之,你好生狂妄,竟敢当庭羞辱我等!”


    降曹派的领衔军师阎圃讪讪一笑道:“我素闻你有勇有谋,也知道你镇守青城山,杀出了些名气。然而,你区区一郡之才,安能抗衡天下?”


    “魏公兴十万王师而来,若不降魏公,师君岂有活路?”


    刘云眸光微眯,看向阎圃。


    此人乃汉宁(汉中)郡功曹,五斗米教军师,更是巴西郡的豪强,在五斗米教地位仅次于张鲁。


    这些年,阴养死士,外结曹操,与军司马李休二人几乎把张鲁架空。


    张鲁唯一能依仗的弟弟张卫倒是个主战派,可惜能力不足。


    带着汉中两万大军在阳平关全军覆没。


    如今收集败兵,举城不足五千。


    阎圃、李休见此时机,带兵上殿,便是要逼迫张鲁降曹。


    “刘升之,不降魏公?安有生路!”


    “说啊,你倒是说啊!”


    一众豪强皆是附和再三。


    分明是早就串通了曹操,为自己铺好了后路。


    显然,刘云的到来,出乎了他们所有人的预料。


    不过这不要紧,只要把刘云也威逼利诱,加入曹营,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


    况且,阎圃不认为刘云会不知天数,冒险用残兵败将去对抗十万雄兵。


    阎圃、李休的嘴角已露出一抹笑意,示意众人再度示威,就等着刘云屈膝下拜,跪着给出他们想要的回答。


    “刘升之,没话说了吧。”


    “老老实实给莪跪下!说不定,我心情好了,还会在魏公面前替你美言几句,饶你不死!”


    刘云冷笑一声,看向阎圃,抚剑沉吟道。


    “师君不降曹贼,还可投奔大汉刘皇叔!”


    而你们这群蠹虫,也都可以……去死了!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