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九章 我儿刘升之,天下无敌!汉家三兴,就在今日!

作品:《人在季汉,诛曹灭吴

    数日后。


    乌鞘岭中,听闻三王落败,卢水胡余部举族震恐。


    群龙无首,秩序混乱。


    被裹挟南下的近十万汉民、生口果断跟随白丘、车伦南下依附北伐军。


    南归途中,牛羊塞道。


    从蜀中调来的费祎、蒋琬、董允三人,统计全局,看到夸张的战损比,眼睛都快掉了出来。


    “令居之战。”


    “我军先后斩获胡兵五万馀级,获生口十万,卢水余部愿携河西牲畜尽归我军,卢水牧场总计羊百万口,牛八万只……”


    “天啊……古今之战,前后战克获虏,未闻有如此之丰也。”


    算盘都要敲坏的蒋琬深吸了一口气,只感觉活在梦中。


    二十万人南下,被斩俘十五万,损失牛羊百万头。


    生存在河西走廊最顶级的部落将就此灭种。


    事实上,这个数字还是保守估算的。


    因为历史上,曹真扫平河西卢水胡得到的战果和这个数字相去无几。


    刘升之在乌鞘岭招抚各部胡人,其中不乏走散的牛马牲畜,大部分牲畜仍留在武威境内。


    以浪庄河谷的草场肯定是养不活这么多牛羊了。


    于是乎,刘云勒令胡人不得南下,也准许他们战后返回武威、张掖,胡人这才民心稍安。


    “我军先锋由精通蛮夷事务的张嶷带领,此人已经带领飞军前去乌鞘岭镇抚各部胡兵。”


    “如此,河湟的局势彻底稳定。”


    费祎大为惊叹。


    “升之,在此战,声震河右。”


    “真如卫青扫朔方,去病取河西。”


    “大丈夫,当如是也!”


    实际上,这一次卢水胡举族南迁,是把所有的家底儿都带上了。


    曹刘大战陇右,河湟成了真空区。


    如果不是北伐军在此阻绝胡人,这支胡兵百分百能拿下河湟谷地。


    一旦让他们兼并当地的羌胡部落,横扫陇右,直指三辅,他们的力量将会越滚越大。


    董允望着令居塞斑驳的城墙,幽幽道。


    “蜀中有此良才,大汉可安矣。”


    嗡嗡嗡!


    三人感慨之际。


    却听。


    吹角连天响,羌笛幽声寒。


    讨魏护军的大旗在风中飘摇。


    费祎笑道:“是升之回来了!”


    令居塞的汉兵看到主帅全甲兵而归,兴奋地高呼。


    “胡兵败了!”


    “飞将军万岁!”


    “飞将军万岁!”


    “飞将军万岁!”


    千呼万唤。


    水淹胡兵。


    联军振奋。


    北伐军不费一兵一卒,便彻底瓦解了余下胡人的战意。


    此战。


    羌汉联军以寡击众,破敌讨虏。


    在令居塞击破二十万卢水胡!


    刘升之,从今日开始,功震天下。


    满身都是泥浆的刘升之,享受着将士们的欢呼声。


    他默默的摘下兜鍪。


    越下越小的雨水,洗净了他脸上的的污渍。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凉州。


    穿越乱世二十载,本以为一介白身,注定沉沦泥沼,任人鱼肉。


    却不料,少年郎当年心在凉州,而今终还凉州。


    救国之志,英雄之气,游侠之心,汉室之血。


    尽在此刻,融为一体。


    诸将皆是出城相迎,百姓望尘遮道,目光里满带激动和震撼。


    穿越人群的刘升之的脸上始终淡漠如常,仿佛打赢了这一场仗,只是寻常之事一般。


    每每有百姓言说刘云功绩。


    他只是平静的说道:“功在全军,何予我一人。”


    “此战,当敬五部飞军、汉川鬼卒、西凉铁骑、湟中义从、八种西羌……当敬在战争中浴血搏杀的每一個健儿,当敬在后线运粮的每一位妇孺。”


    诸将闻声咸服。


    从蜀中新调过来的各郡小吏,亦是为之肃然起敬。


    “胜不骄,败不馁。”


    “古今名将,多如是也。”


    在成都和刘云有些小过节的柳隐也咧了咧嘴。


    “只半年不见……这小子,居然打穿了整个西北。”


    “看来,咱们柳家当初投奔刘使君是对的。”


    刘云途径人群过半,一身腱子肉的柳隐忽然从人群中闯了出来。


    “护军,且慢。”


    刘云定睛一看:“这不是柳休然吗?你怎么也来河湟了。”


    柳隐拿着刘升之买锦时,故意给他们家的‘愚人金’,恼怒道。


    “听闻河湟缺吏,刘使君特地下令蜀中凡有识字者,皆可来凉州候选,我成都柳氏,自然也有名额。”


    “不过升之你也太不厚道了,往岁拿这假金饼诓骗于我,害的我家家财尽失。”


    “这笔账,怎么算?”


    刘云看着厚脸皮的小吏,忍不住笑道:“柳家的锦都送去张征虏府中了,料想你也是不敢去要的,说吧,那你想怎么算?”


    “这样吧。”柳隐咳嗽了一声:“我也颇有膂力,在金城当个斗食小吏,我可干不来,干脆你就留我在北伐军中当个牙将,等混够了功名,咱俩的账也算两清了,如何?”


    想得美……


    刘云嘴角微微翘起,现在北伐军功名正盛,还不知道有多少豪右大族要来巴结。


    而地方上的小吏,至少得具备基础的识字能力,才能看懂文书。


    刘备选了一批还算纯良的蜀中子弟送来凉州,一是为了储备人才,二是为了缓和刘云和部分豪族之间的关系。


    这其中用心良苦,刘云自是知晓。


    “我军军纪严明,无功不受禄。”


    “你先去张嶷麾下,从伍长开始做起。”


    “待日后有功,再行拔擢。”


    柳隐闻言略有不满:“伍长啊?才管几个兵……”


    “不干就算了,令明,送客。”刘云拨马欲走。


    柳隐连忙拉住刘云的马缰,改口道:“别别别,我干!我干!”


    “只要能打仗,当个马夫都行!”


    刘云看着两次吃瘪的八尺健儿,忍俊不禁道。


    “好,柳伍长,在前带路!”


    “唯!”


    没什么心思的莽汉子,结仇快,解仇也快。


    从柳隐开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断汇聚到刘云的帐下。


    北伐军在河湟安定庶民,选贤任能,又拔擢清廉的小吏担任各县县令、佐官。


    并不断招揽羌胡入籍,巩固了刘备政权对河湟的统治。


    在卢水胡人的威胁解除后。


    刘升之以令居塞为据点,一面理政安民,一面向河西走廊渗透。


    北伐军最缺乏的就是处理政务的人才。


    而蒋琬、费祎、董允、郭攸之等新鲜血液的加入,使得北伐军有了更强的全面作战能力。


    历时七个月,一个由精锐组成的偏师越打越强,已经基本具备了单独支撑一个战区的能力。


    “河西战场的胜利,就在眼前。”


    “整个大汉最好的马场,最肥沃的牧场都在河西。”


    “夺下河西,我汉军的骑兵将一路冲出陇右,横扫中原。”


    青年的目光越过乌鞘岭,看向了黄沙和绿洲交汇的汉家土地。


    当年,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酒泉、张掖、武威。


    每一寸土地上,都有他和凉州叛军浴血搏杀的踪迹。


    血迹未干,徐揖的仇还未报。


    杨阿若、庞淯、张恭父子,这些为大汉守卫边塞的英雄还被困在敦煌,隔绝中外,没有援兵,没有希望。


    “和鸾、颜俊、黄华。”


    “接下来,该算算我们的旧帐了。”


    风吹城头,林荫摇动。


    郭攸之看着刘云孤冷的背影,总感觉这个师弟这一年来变化太大,和四年前那个沉默寡言的少年郎,完全不一样了。


    “升之,你好像变了。”


    刘云侧过头去,年轻人棱角分明,颜如皓月。


    一抹阴云掠过天际,黑幕被银辉驱逐,季汉的孤月已照亮天穹。


    “我,从未变。”


    “在此战以前,我是天师道的祭酒。”


    “是吃百家饭长大的乞儿。”


    “是杀伐果决的游侠刺客。”


    “现在,我是守卫汉道的刘升之。”


    “我一直是我,今后,也只会是我。”


    郭攸之目光动了动。


    二人并肩望向河西,那里满是肥沃的草场,万马奔腾,川流不息。孕育在河西走廊的山丹军马场里遍地神驹,膘肥马壮。


    汉武皇帝以此建立的骑兵王朝横扫匈奴,踏平八荒。


    如今,只要夺回汉家的牧场。


    刘备将彻底改变国运,翻飞雍凉,如凤涅槃。


    历史上,刘备的凉州战略,未能实现。


    诸葛亮、姜维终其一生,也没能打下凉州,在会战中,始终受制于曹魏的骑兵和斥候。


    如今,局势将变。


    “师弟,当初在汉川见到你的时候,我就知道你这一生注定不凡。”


    “天师道的命运因你改变。”


    “或许,大汉朝的气数也将因此战产生变动……”


    刘云困惑道:“师兄,你认为,大汉朝的气数真的到头了吗?”


    郭攸之毫不避讳的说道:“在此战之前,我认为已经到头了。”


    “但,莪在你的身上看到了希望。”


    刘云不解道:“为何?”


    “因为……”


    郭攸之看向了令居塞的西面。


    一个时辰前,先零羌人在山中挖出了一块白石。


    上面清晰地写着一句谶言。


    “六七之际火为主。”


    “天下再兴卯金刀!”


    “刘备发兵诛无道,卯金修德为天子!”


    ……


    汉代谶言这种东西,是找不到源头的。


    或许是来自老人们的信口胡诌,也可能是街头小儿传唱的童谣。


    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一经传播,就会迅速传遍大街小巷,人尽皆知。


    刘升之在令居大捷,使得刘备政权的功名传至天下。


    原本对刘备不抱希望的蜀中豪右看到了刘备身上巨大的潜力,出仕者越来越多。


    也有蜀中谶学世家,开始研究这句谶言的意思。


    所谓的天下再兴卯金刀,不就是刘家三兴大汉吗?


    汉代六七之厄,一直是曹氏政权针对汉政权的天命碾压。


    因为汉武帝时留下的谶言写了,你汉家江山拢共就四百二十年。


    到了建安二十五年,天命已终,刘协必须退位。


    这是曹家篡汉的舆论基础。


    可到了令居之战后,舆论突然改变了。


    谁都知道火德要再兴,刘家要重掌江山。


    至于再兴大汉的人,叫刘备。


    他发兵诛无道,修德为天子!


    这跟当年中兴汉室的光武帝简直是一个模板。


    于是乎,数不清的人改名为刘备。


    这股改名潮,从河西一直席卷到东海,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改名大浪潮。


    ……


    刚刚收到令居捷报的刘备整个人是惶恐的。


    这老人手中的羽书啪的一声掉到地上。


    直到黄权将羽书重新拾起,连喊了三声:“主公!”


    刘备方才怅然回过神来。


    原因无他。


    战报,太震撼了……


    “备,用兵半生。”


    “未曾见过如此战局。”


    张飞等人紧张道。


    “大兄,升之那边到底咋样了,你倒是说啊。”


    “唉唉唉,急死俺了。”


    过于担心女婿的张飞也开始不顾礼法,快步走到刘备的案前,将羽书夺来。


    只是,当他看到羽书的一瞬间,目如铜铃,哑口无言,呼吸停滞。


    “翼德?”


    赵云、法正等人担忧道:“河西败了?”


    ……


    良久后,张飞放下羽书,仰头大笑。


    “哈哈哈哈……”


    “俺这个女婿啊!打的漂亮!”


    “子龙、叔至、孝直,你们也看看。”


    众将齐聚一处,环顾羽书,哄堂大震。


    “令居一战,累计歼灭胡兵五万馀级,获生口十万,得羊百万口,牛八万只……”


    “而我军折兵通计不过万人。”


    “天啊……”


    “这仗是怎么打的。”


    “在河西生存了几百年的卢水胡,将就此灭亡了啊。”


    陈到、赵云面面相觑。


    法正亦是激动地咳嗽了起来。


    “咳咳咳,升之席卷河右,以寡兵大破敌兵十数万。”


    “主公,最大的危机已解!”


    “升之名震九霄,诚乃古今名将未有其比也。”


    张飞对自家女婿自然是赞不绝口,他一把握住刘备的肩膀,兴奋地摇晃道。


    “大兄,你倒是说句话啊。”


    “你儿……哦,升之这小子,干得真漂亮!”


    “俺现在的军功都比不过他了,哈哈哈。”


    赵云喜悦道:“翼德现在不仅军功比不过,谋略也不如,气力也不如了。”


    “有升之这样的龙婿在府,翼德大可在家抱孙子。”


    诸将齐声拱手道:“可喜可贺,可喜可贺。”


    张飞喜不自胜,望着久久凝噎的刘备严肃道:“大兄,此功惊天,岂能典赏不丰。”


    “俺看,得上表天子,给升之一个合适的名位。”


    刘备良久后,方才回过神来。


    这场战役太过震撼,以至于他还以为自己仍在梦中。


    “二十万河西卢水胡南下,曾经是整个陇右汉军的心病。”


    “升之一不要兵,二不要将。”


    “带着一群刚刚归附的羌人,横扫万军。”


    “史无前例,国士无双。”


    我儿刘升之,天下无敌啊……哈哈哈。


    刘备脸上的喜色再也无法遏制。


    他拍案而起,大呼道。


    “上表天子,擢升之行征北将军,领护羌校尉,董督河西诸军事,兼任护军如故。”


    “再加封食邑一千户,进封都乡侯。”


    全军震动。


    但无人不服。


    这样的功绩,足以配得上如此封赏。


    实际上,这个封赏已经是最低限度得了。


    刘备时任左将军,领大司马。


    按汉制,无法给与假节的权利。


    也无法将刘升之提拔到重号将军。


    因为汉朝正统的重号也就只有三公级将军和四方将军。


    四征、四镇被提拔为重号,是曹丕时代绑定各州都督形成的制度。


    蜀汉这边,一直是以汉制为准。


    四征、四镇,只有在前面加了大字,例如‘征北大将军’这样的杂号大将军,才能列入重号。


    汉川之战后,黄忠进封的征西将军,在刘备政权中也就属于地位稍高的杂号将军。


    在往上,就是刘备本人的左将军,至此封无可封。


    真正让刘升之权利得到提高的,是拥有实权的护羌校尉,和董督河西诸军事的头衔。


    这相当于在河西单独分了一个战区。


    使刘云成为了和关羽一样的战区司令。


    羌人的事务,你自己管。


    兵马粮草你自己筹措,能带出多少人,打下多少地盘,看你自己本事。


    既不派监军,也不派副将。


    这对于封建时代的军官而言,已经是主公能给予的最顶级的信任了。


    刘备是幸运的。


    因为刘升之在打出令居大捷的同时,也给曹魏方面造成了巨大的舆论危机。


    “刘备发兵诛无道,卯金修德为天子!”


    白石正好出现在令居。


    还碰巧被羌人在战后给挖出来了。


    真有那么多巧合吗?


    走遍四海,阅尽人间的刘备心里对此清楚得很。


    只有天师道中人会去做这种事。


    这一战,不仅将刘升之的战功推到了时代的最前方。


    也让刘备集团的声望彻底打响。


    进位称王是需要巨大的政治成本的。


    在曹操由魏公进位为王的路上,有多少腥风血雨,经过了多少权利博弈?需要多少战功和威望弹压不臣?


    刘升之用此战,给刘备献上了登王的契机。


    他就是要让曹操知道,即便你灭了许都朝廷,杀尽光武帝的子孙,大汉也不会倒。


    在汉中,还有人能撑起大汉的天!


    现在,只要再击败陇右魏军。


    刘备的封王之路,就再无阻拦。


    毫无疑问,刘备一直以复兴汉室为他的根基,这也是他的统治基石。


    当年涿郡亭亭如盖的大树下,一路披荆斩棘磨练出的男人,已经五十多岁。


    随着许都朝廷不断被曹操蚕食,汉室微弱的火光在逐渐熄灭。


    如果有那么一天,许都方面扛不住曹操的压力,选择了禅让这条路。


    复兴大汉就再无希望可言。


    放眼天下,谁都知道曹家要篡位。


    谁都知道,大汉要灭亡。


    但是,如果在汉室灭亡前,在西方出现了一丝保存汉室的火种,那么仍然忠诚于汉家的儿郎们,心中就还有希望。


    群臣知晓,留给大汉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必须在曹操下手之前,给刘备留下转圜的余地。


    天子可以降,但大汉这杆旗帜绝不能倒。


    由张飞带头谏言。


    “大兄,时不我待。”


    “曹贼鲸吞中原,祸加至尊,虐流百姓,为保汉家,应登王位,与曹相持。”


    法正亦是上前道:“汉祚中微,覆灭在即,臣,法孝直死罪,恭请主公,放下顾虑,扫平魏军过后,承高祖之志,进位汉中王!”


    群臣皆曰:“我等恭请主公,扫平魏军,进位汉中王!”


    “大兄!”


    “主公!!!”


    五指都在颤抖的刘备深深地吸了一口气。


    “诸位……”


    “此事勿要再提,备,知晓了。”


    刘备紧握鸳鸯剑,拔剑出鞘,剑上倒映着老人眼中复杂的情绪。


    纠结,惶恐,不安。


    五味杂陈。


    经历风雨几十载,刘备不是没有想到可能会有这一天。


    曹操进位为王,让他越发的看清了汉室将灭的残酷现实。


    刘备很害怕大汉会走到这一天,对此手足无措,怅然良久。


    他志在匡扶,总对汉室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


    刘升之却是穿越者,他比刘备清醒的多。曹操必定要灭汉,汉室旗帜一倒,刘备便没有出兵的理由。


    自时曹家拿着中原天命正统的旗号,去打割据反贼,刘备集团将陷入巨大的舆论危机。


    无论如何,刘备政权都得做最坏的打算,以应对天命权柄的争夺战。


    刘备沉重的呼吸着,随着目光望向河西之时。


    他的顾虑在慢慢消散。


    备现在不仅是益州之主,也是几个孩子的父亲。


    作为父辈,哪怕汉室真有一天要灭亡,多少得给子孙留下些家业,不能让他们在受苦了。


    刘备幽幽一叹,息怒不显。


    “此事稍后再议,再敢言者,备绝不饶恕。”


    诸将还想再劝,却听刘备喝令道。


    “不必多言。”


    刘备的眼中恢复了炯炯烈火。


    “传令,点齐三军,诸将进发,趁河西大胜之势,席卷陇右。”


    “汉家的命运在此一战。”


    “备,偏要与天相争,势要荡平逆魏!”


    “出兵!”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