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再一次
作品:《贵妃娘娘千秋》 《贵妃娘娘千秋》全本免费阅读
窗未严合,漏着半扇雨风里的夜色。
不绝的水缕向屋顶的瓦垄间倾注,然后化作银针似的水流,从檐头扎向这座嵬峨的宫城所在的土地。
一滴雨是蚍蜉撼树,千颗万粒的雨水,却好像真的能让高台坍圮,土地塌陷。
“陛下。”
双脚悬空,这让孟绪体会到了人生中少有的失控之感。她紧紧搂住男人的脖子。
仰头所见,是他的眼神,又深又暗,像夜色里的渊流。
刻下,他的心情很不好。
孟绪能感觉到。
甚至不必刻意去解读,他的气息实在低沉得可怕,分毫都不曾收敛。
尤其,是牵唇笑起的时候。
是因为这场雨,还是因为她刚刚说的那些话?
她本意,其实是想宽解他两句。
实则前些日子她想了很久,什么才能够让一个高坐帝台的君王每到风雨之夜便要心思沉郁,甚至不愿他人相伴在侧?
孟绪只能想到他幼年的经历。
可也只是浅浅地有了些猜想,浅浅地一试罢了。
然而,才起了个头便被他止断,他甚至都不愿教她说下去。
不正恰恰说明,她想的方向没有错?
很快,孟绪却是无暇再想。
她被他放到了榻上,动作不算粗蛮。
可也实在强硬——
天地颠倒,她被困在帝王覆下的一片襟膺与这一方软塌之间。
抬眼只能见他,身侧则是痩劲的一臂,拦绝了她所有的退路。
“不愿意?”萧无谏低手,拨开她额前的碎发。
孟绪自然不会在这个时候再拒绝他。
她休息够了,而他陪了她一整日,眼下又心情不佳。
也许,没有比这更愿意的时候了。
她轻轻敛睫,笑着说出了寻常女子总是羞于启齿的话:“固所愿也。”
萧无谏亦一声低笑。
在她耳边道:“如此甚好,毕竟,就算卿卿不愿意,这一次,朕也不会停。”
铺天盖地的啄尝很快落下,和今夜的雨点一样密密匝匝,忽轻忽重。
最终停留在了檀口之上。
知苦才能尝甘,也许是夜雨中的心境有些苦涩,年轻的帝王尝到了前所未有的甜软。
孟绪还想说什么,却被堵了回去。
与此同时。
萧无谏有一只骨节分明的手,就和他的行事之风一样,劲厉清癯,好像轻易就能掌控一切。
孟绪不记得那只手是怎么挑去绸带,又是如何在抽丝剥茧之后,遍访高山与深川。
只记得交指相扣时,她今日所着的那身桃花色的薄衫在榻脚垒起了粉丘,上面挂着一条金色滚边的玄色宽带。
“陛下……”
“专心。”
他笑了声,又哑着嗓一次次唤她:“柳柳,看着朕,柳柳。”
而今夜的雨太大,茫茫漠漠,漫无边际。
孟绪觉得,自己好像变成了挂在桅杆上的一只风灯,小船航在风雨中,她也就随之颠簸在风雨中。
雨中梁下,犹有莺莺清雏。
泄出一声短,又一声长。
声声如催似请,风雨更为骤疾。
直到屋内的鸾烛被湿淋淋的水风吹灭了,而钟鼓楼头那雄浑的报时之声,穿透风雨,晓彻梁宫。
终于,真正入夜了。
可今夜浩荡的春水,仍不曾息止。
黑暗中,雪浦之上有红红粉粉之色逞娇斗艳,好似忽然一夜,就绽放出一整个春天。
孟绪睁眼,春窗模糊,灵台混沌。
“不要了……”
哀求无用。
萧无谏几次把想要逃跑的女子捞回来,直到她再没有逃跑的力气。
“不是说固所愿耳,柳柳之愿,就如此经不起考验?”
孟绪喉中难止嘤嘤,说不一个清晰的字,到最后,只一口在他肩头。
听说有损帝王体肤是要下狱的重罪,这么想着,她又松了口。
直到锦褥皱乱,而欢海中人,已欲生死两不问。
萧无谏终于餍足,好笑地抱着她,一边让人备水。
知道他在笑话自己,孟绪钻在他怀里,轻声道:“妾听闻,陛下幼年与先太后一道跟随先帝在外扎营,有一年春汛严重,曾经遇上一场夜雨山洪……妾斗胆猜测,陛下今夜心绪不畅,是否与此有关?”
此刻的帝王殊无一点戾气,该是他最不设心防之时,孟绪当然知道他不愿提起此事,可他总不能在欢情过后,还治她的罪罢?
再说,他方才教她那么难受,她不过是报还而已。
现在,她可不想宽解他了!
“还有力气说?”这次,萧无谏没生气,只是一下下摸着人柔长的青丝,好似说着什么寻常闲话:“朕可以允你说,但若说错,就再来一次。”
再来一次?
想到是再来一次什么,孟绪脸色一变。
刚才那口她就应该咬下去。
她用力在他怀中一挣,想背过身,才发觉竟是没那个力气。只能用黏糊糊的酥声道:“那不说也罢,都过去了,只盼陛下别再伤怀,妾就安心了。”
话说的好听,面上却满是怨气,萧无谏几乎失笑。
她不愿再说,他却想听了。
想听听她是如何揣测圣意,又是如何自作聪明。
萧无谏:“今夜不说,往后再提,朕可要治罪了。”
孟绪一愣,快速权衡了一番。
都说富贵险中求,她要得到他的心,自然要先从知道他的心开始。
但,须得是他想让她知道才行。
否则多知道一个他的秘密,不过是突然将自己摆在危险的地方而已。
于是沉默未几,那双丽黠的乌睛一低,她开口:“听闻那场洪灾死伤颇多,陛下心疼伤民,悯怀百姓,才会在即位之后大兴水利,也才会在这样的夜里……神伤。妾可有猜对?”
萧无谏听完,“卿卿聪慧,可惜——”
他倏然挟抱着她坐起,笑意晦重:“可惜,将朕想的太光风霁月,太圣人了些。”
然后在女子惊疑的眼神之中,将人翻了个身。
让她趴着。
这是,猜错的惩罚。
……
太医署中,几位太医一刻也不敢懈怠,几个人围在一起,把那些脂粉一盒盒验过。
陛下亲自吩咐的事,谁敢马虎了去?
只是,这毕竟是后妃来日会亲肤所用之物,他们也不敢污渎了去,检验时人人都戴了副羊肠手套,且每次只取一点小样,便将盒子复归原样,动作小心。
因而光是取样,就要费不少功夫,再要从繁杂的原材料中辨识出百合,也不是易事。
辨色辨气都是最粗浅的,还要一一与不同的试剂合在一处,观察反应。
陛下抬爱意嫔,倒苦了他们了。
太医们验了近半,发现这些脂粉大多都不含百合成分,想来是意嫔平日里也有意避开的缘故。如此一来,一整日一无所得,不少人也稍稍松了神。
“明日再验吧,还剩这么多,一时半会儿也查不完。”徐太医指指剩下的那两只妆奁,就要起身。
却被江太医一把拽了回去:“等等!”
江太医双眼瞪大、面若金纸地把手中的棉扑递过去:“你们看看这个……”
春雷惊天,这场夜雨颇为寒凉,好像把夏日又推远了一些。
仙都殿里,柔妃怎么也不能放下心安寝。
如今阖宫皆知,意嫔过敏,陛下紧张得不得了,还让太医把她宫中那些胭脂水粉全部都检验一遍,务必查出哪些含有百合成分,防止她再误用。
可只有柔妃知道,什么查百合是假,查毒才是真。
毕竟,这件事本身就是孟绪将计就计给她设下的圈套,小全子一定是她故意送给自己的人,早就将什么都抖给她了。
她就不该相信那贼奴!
查百合一定也是孟绪的主意,分明躲过了那日又枯之毒,却还想借事发挥,不让自己好过。
纵然明日过后,小全子一死,吴宝林再将此事揽下,也就彻底死无对证了。
可是,陛下那么聪明的一个人,若是孟氏借机在他面前说道了什么,他能不起疑吗!
柔妃急火攻心,只觉一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