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莫凡的计划

作品:《上山为匪:下山抗日

    《上山为匪:下山抗日》全本免费阅读


    “……”罗斯摊开双手,耸耸臂膀,一脸的爱莫能助。


    莫凡突然说道:“罗斯先生!我们是好朋友吗?”


    “我们是最好的朋友,你是我在东北遇到的最好的朋友!”莫凡是罗斯最大的客户,价钱上从来没有少给。


    让这个在美国本土经济危机冲击下已经破产的商人,在东北重新站起来了。


    对莫凡心里是非常感激的。


    “我想把我的工厂挂靠在罗斯洋行名下,成为一家美国人的工厂,避免接下来形势变化对工厂的影响。


    罗斯先生不参与工厂的实际经营和管理,只享受每个月一千大洋的纯利润。


    如果我的工厂无法支付一千大洋的时候,罗斯先生享有优先清偿债务的权利。


    我的机械厂里面那么多的机器和土地,相应足够抵偿债务的了。”


    罗斯先生只是思索了一下:“成交!”


    他非常清楚莫凡做生意的风格:所有的进货材料全是现款,从不赊欠。


    这就代表着莫凡手下的工厂,除了工人的工资月底发放算是欠债之外,他根本就没有外债。


    每个月一千大洋的管理费用,这可是一笔不菲的收入了。


    说办就办!


    莫凡立刻打电话让于亮送来厂里的公章,又请了律师事务所的人前来书写合同。


    第二天上午就去奉天官府变更了群星烟花厂、群星机械厂的属性。


    从这个时候开始,这两个厂的名字就是罗斯洋行群星烟花厂,罗斯洋行群星机械厂。


    莫凡当天晚上就举办宴会,邀请了奉天的各国领事。


    还花了一千块大洋请了《**》记者凯林瑟写了一篇报道,专门报道罗斯洋行的发展壮大。


    这个记者是罗斯帮忙请的。


    莫凡看着凯林瑟手里新买的相机时候,忍不住想笑。


    七月份的时候在万宝山日本人的**阵地上,凯林瑟的相机就是自己抢走的。


    当时的那些相机莫凡后来一共卖了五千五百块大洋,现在开始还出去了。


    收人钱,为人办事情,凯林瑟的记者操守还在。


    非常认真负责地写出了一篇洋洋洒洒五千字的报道,请莫凡审阅。


    莫凡看过之后对文章本身没有意见,不过要求把这篇文章在奉天各家报社都要发表。


    对各家报社,凯林瑟记者是熟悉的,正常情况下的报道是一家报社发表后,其余报社转发。


    每家报社都要给她稿费的,不在莫凡这里收了钱,稿费可以不要。


    但是想要同时在多家报社刊发,相当于打广告了。


    需要给报社贴钱才行,这个钱莫凡出了。


    凯林瑟对这个帅气多金的东方人非常有好感,特别是莫凡跟这个时代大多数普通东方人不一样的强壮体魄非常感兴趣。


    主动提出来她会把这篇报道发到回国去,在美国本部的纽约日报头版头条刊登。


    作为一个外派记者,她的权力实际上并没有这么大。


    不过罗斯先生的经历十分励志,对正在深陷经济危机的美国人非常有指导意义:人挪活,树挪死。


    在美国找不到工作的人们,完全可以到东方来淘金。


    这个方向也算是**正确了的。


    正是有了这个思想的指导,凯林瑟才敢打包票把报道在纽约日报上发表。


    这样的好事情,莫凡当然是求之不得的。


    第二天各家报纸上都有群星烟花厂、群星机械厂被罗斯洋行收购的报道。


    看着这些报道,莫凡非常满意。


    他想要的美国旗帜也由领事馆送过了五面大地,还有六十面小旗帜。


    这是莫凡为了保护烟花厂的措施,这个时代的华邦怕所有的洋人。


    日本人对西洋人也是非常忌惮的,莫凡就是要利用这一点。


    在九·一八后,用美国人的旗帜保护烟花厂。


    最关键的是,如果按照计划,到时的烟花厂里面会有大量的武器**和钱财。


    没有一件虎皮挡着,他还真的怕关东军强行闯入工厂搜查。


    有了这个旗帜在,莫凡的心思更活了:奉天兵工厂!


    他可是知道奉天兵厂被关东军占领后,日本人可是大发了一笔战争财。


    可是自己的能力有限,想得到也做不到什么。


    为了给自己留个后路,莫凡最后还是花了八百大洋在奉天兵工厂所在的东直门外租了一个占地十几亩的厂房。


    如果有可能,到时候从奉天兵工厂里面抢运一些物资到厂房里面堆着。


    如果没有机会,这八百大洋就打水漂了吧!


    群星烟花厂摇身一变,成了外资企业,日本人想要闯进工厂来,先要考虑一番得了。


    既然做好了防御手段,莫凡在烟花厂里面,开始紧锣密鼓地给所有工人讲述日本人在东北犯下的罪行。


    他不但口述,还把各家报纸上面那些关于日本人罪行的报道、图片全部剪切下来,贴在厂里的广告栏里面。


    随时培养全厂工人们对日本人的憎恶之情。


    全厂上午搞生产,下午搞军训。


    整个厂子五百多人,完全成了一个军营一样。


    这样过了五天,莫凡终于在下午的军训结束之后,讲解了当前日本人想要占领奉天的野心。


    大声问道:“日本人想要占领奉天!我们能够答应吗?”


    “不答应!”早就习惯了这样问话的工人们整齐地回答。


    “我们要反抗吗?”


    “反抗!”


    “反抗!”


    下面的工人们群情激愤。


    “反抗是要**的,你们怕死吗?”莫凡一步步地诱导着。


    “不怕!不怕!”


    “反抗是要离开家乡的,你们不怕吗?”


    “不怕!不怕!”


    听着这些工人们整齐的回答,莫凡高兴了:


    “我们就随时准备着,只要日本人敢来,我们就用自己的方法反抗。”


    他的反抗方法早就计划好了,全厂的工人为了领到护厂队每个月多两块大洋的补贴。


    全都是加入了护厂队的,也是按照正规军队的班排连营编组的。


    当天晚上莫凡就把排以上级别的工人召集起了。


    这些工人们全都在兴奋当中,听完这个计划,知道抢回来的武器后,每个人都会有枪有弹了。


    全都兴奋不已。


    “……”罗斯摊开双手,耸耸臂膀,一脸的爱莫能助。


    莫凡突然说道:“罗斯先生!我们是好朋友吗?”


    “我们是最好的朋友,你是我在东北遇到的最好的朋友!”莫凡是罗斯最大的客户,价钱上从来没有少给。


    让这个在美国本土经济危机冲击下已经破产的商人,在东北重新站起来了。


    对莫凡心里是非常感激的。


    “我想把我的工厂挂靠在罗斯洋行名下,成为一家美国人的工厂,避免接下来形势变化对工厂的影响。


    罗斯先生不参与工厂的实际经营和管理,只享受每个月一千大洋的纯利润。


    如果我的工厂无法支付一千大洋的时候,罗斯先生享有优先清偿债务的权利。


    我的机械厂里面那么多的机器和土地,相应足够抵偿债务的了。”


    罗斯先生只是思索了一下:“成交!”


    他非常清楚莫凡做生意的风格:所有的进货材料全是现款,从不赊欠。


    这就代表着莫凡手下的工厂,除了工人的工资月底发放算是欠债之外,他根本就没有外债。


    每个月一千大洋的管理费用,这可是一笔不菲的收入了。


    说办就办!


    莫凡立刻打电话让于亮送来厂里的公章,又请了律师事务所的人前来书写合同。


    第二天上午就去奉天官府变更了群星烟花厂、群星机械厂的属性。


    从这个时候开始,这两个厂的名字就是罗斯洋行群星烟花厂,罗斯洋行群星机械厂。


    莫凡当天晚上就举办宴会,邀请了奉天的各国领事。


    还花了一千块大洋请了《**》记者凯林瑟写了一篇报道,专门报道罗斯洋行的发展壮大。


    这个记者是罗斯帮忙请的。


    莫凡看着凯林瑟手里新买的相机时候,忍不住想笑。


    七月份的时候在万宝山日本人的**阵地上,凯林瑟的相机就是自己抢走的。


    当时的那些相机莫凡后来一共卖了五千五百块大洋,现在开始还出去了。


    收人钱,为人办事情,凯林瑟的记者操守还在。


    非常认真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