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第 59 章

作品:《开局继承博物馆

    近十几年来互联网飞速发展,年轻人们也能通过互联网获得一些以前得不到关注和机会。


    路过围棋社这个刚上大学的小学妹就是其中之一,她是个单亲妈妈养大的孩子,生活一直挺艰苦。


    直到高中被人带入行,接一些幕后写台本的活,偶尔在好心的主播前辈镜头里出个镜刷刷脸。


    也算累积了不少人气。


    等到高考结束,她就正式入了这行,开始直播自己的入学准备以及后来的大学生活日常。


    靠着直播和短视频分享得来的收益,她已经可以不用向妈妈要生活费,甚至还能买些好用的好吃的东西给妈妈。


    今天她开播没多久,就看见围棋社这边的热闹情况。


    她把直播暂停了一下,上前征得其他人的同意后才重新把直播间打开。


    小学妹给观众们介绍了一下现在的情况。


    清阳博物馆最近风头正盛,大伙就算没看直播,或多或少也刷到过相关的短视频。


    听说今天苏轼和杜甫在围棋社下棋,不少人都让小学妹快把镜头转过去,他们要看大佬下棋!


    小学妹调整好直播镜头,对准棋局中的两人。


    直播画面上,苏轼和杜甫相对而坐。


    他们为了方便体检,穿的是好穿好脱的休闲运动服。


    若不是两个人都还留着束得整整齐齐的长发,他们这身打扮可看不出苏轼和杜甫的影子。


    杜甫比苏轼还多了个古人特征:他还留着长长的胡子。


    苏轼这厮一开始剃了胡子还挺不习惯,后来发现没胡子吃吃喝喝要方便许多,喝酒喝得多痛快都不怕它被酒沾上。


    当然,他这人酒量其实挺一般的,就是人菜瘾大总爱喝上几杯。


    反正苏轼现在已经养成了定时刮个胡子的良好习惯。


    苏轼本来想游说杜甫和自己一起刮,可杜甫表示自己头发已经不如苏轼浓密了,这么好的胡子养起来不容易,还是留着吧。


    苏轼闻言不再多劝。


    苏轼头发是挺浓密的,一直到他六十几岁跑海南岛去了,描述自己没浴器洗澡时就写”理发千梳净”。


    意思是”这边没条件洗头,头发梳个千八百遍也就干净了”。


    瞧瞧这苦中作乐的洗头办法,可不就得头发多点才敢用吗?


    于是两人一个发量过人,一个长须飘飘,区分起来非常容易。


    别看苏轼和杜甫打扮上说古不古说今不今,但人往那儿一坐气势还是在的。


    读书人嘛,以棋会友是常有的事。


    苏轼觉得杜甫认识那么多文豪朋友肯定会和对方下棋。


    杜甫看苏轼那老神在在、胜券在握的模样,也觉得苏轼肯定精于此道。


    两个人都觉得稳了。


    苏轼挑拣着一些陌生的规则和杜甫讨论了一会,确定两个人都不太熟悉现代围棋规则,心里就更稳了:既然彼此都不通现代下法,那自己下得糟糕点也没什么吧?


    于是苏轼在杜甫提出”你先”的时候,毫不犹豫地执黑落子。


    啪嗒一声,黑子很有气势地落在棋盘上。


    这时候直播间已经来了不少人,一开始还以为是走错了,等看到其他观众科普说这是清阳直播间的”苏轼”和”杜甫”,也都耐着性子看起他们下棋来。


    还有人回去同好群招呼人来这个小直播间看热闹。


    苏轼杜甫决战紫禁之巅!


    这谁忍得住不来看!


    随着涌入直播间的人越来越多,群众开始召唤懂哥懂姐,让她们出来解说一下。


    外行人看围棋,没有人解说怎么看得懂!


    有围棋社的成员也进了直播间,意识到这是个很好的宣传机会,开始在直播间里解说起苏轼两人的起步棋来。


    只不过解说着解说着,他们自己也迷茫了,赶忙拿着手机去找社长。


    社长正和她的富婆朋友在对弈,没注意外面发生的事,听社员讲清楚发生了啥,两个年纪相仿的年轻女孩凑在一起点进了直播间。


    两个人就看到苏轼和杜甫你来我往地啪嗒啪嗒落子。


    动作干脆利落。


    眼神认真专注。


    那叫一个不假思索。


    那叫一个直截了当。


    棋盘上的局面那叫一个惨不忍睹。


    社长眼睁睁看着苏轼错过一个好机会。


    又眼睁睁地看着杜甫错过一个好机会。


    两个人一样菜,看起来居然势均力敌!


    乍一看,还以为这是什么高手对弈局。


    社长表情一言难尽。


    直播间里也有人忍不住小声哔哔:”我怎么觉得他们和我下棋差不多?”


    就真的是一模一样的感觉——


    甭管什么技巧,甭管什么布局,甭管什么走一步看十步,这里有位置,我凭什么不能下在这里!


    做人,就是要自信!


    不少人看向苏轼和杜甫的目光变得复杂起来。


    等两个人察觉棋盘上能下的位置越来越少,动作才终于慢了下来。


    两边都越下越慢。


    最后苏轼叹着气认输:”子美兄你赢了。”


    杜甫也狠狠松了一口气:”承让了。”


    两个人瞅着都太认真,以至于大伙都没好意思说什么。


    只默契地没叫他们继续下。


    两个人已经按照规则对弈一局,且还切切实实地分出了输赢,可以参与这次以棋会友活动的抽奖了。


    围棋社的成员领着杜甫去了抽奖箱那边。


    苏轼对这种抽奖活动很感兴趣,不过他也知道自己下棋不咋地,所以只能在旁边看着杜甫把手伸进抽奖箱。


    杜甫抽到支钢笔。


    杜甫还没有练过硬笔字,更没用过钢笔,不过文人就没有不爱笔的,他欣然地向工作人员道谢。


    那诚恳的态度让人没法再猜测他和苏轼是合伙来骗奖品的。


    倒是张正豪这会儿回过味来了。


    他领着苏轼两人离开围棋社,没好意思直接问苏轼和杜甫,只好找上吴普追问:”他俩下棋水平怎么看着和我差不多?”


    这会儿吴普正把两只狗霸关笼子里。


    两只狗霸对吴普挺信任,被关起来也没有龇牙咧齿。


    旁边笼子里的猫猫们就更怡然自得了,都在那舔起毛来了。


    吴普把笼子关好,瞅见张正豪发来的疑问,一下子乐了。


    要是苏轼和杜甫是下棋高手,以他俩的性格不得大写特写?


    像杜甫辛辛苦苦建起了草堂,结果家里连个棋盘都没准备,闲暇时还得是妻子”画纸为棋局”,瞧着就不像是多热爱下棋的。


    苏轼就更直白了,他写《观棋》时直接说自己”素不解棋”,后来有次在庐山白鹤观听到剥啄剥啄的下棋声,才起了兴趣想要自学。


    可惜没学会。


    好在他儿子苏过学得不错,他没事就杵边上看儿子和别人剥啄剥啄下棋,看一整天也不会腻!


    总的来说,苏轼对下棋的态度就是”胜固欣然,败亦可喜;优哉游哉,聊复尔耳”,意思是”反正咱就是快乐一下,输赢一点都不重要”。


    这两个人下棋菜,一点都不奇怪!


    吴普很贴心地为他们挽留一下大文豪的尊严:”他们可能没习惯现代围棋规则,再牛逼的人也不可能刚接触就融会贯通。”


    张正豪觉得很有道理,这两个人连普通话都不会讲,也不知吴普是从哪个山旮旯里挖出来的,不知道现代围棋规则也很正常。


    就是他俩表现得太有大佬气场,以至于大伙对他们的期待值被拉高了!


    张正豪转了话题:”你那边忙完没?”


    ”快了,只差一只猫,我再找找。”


    ”那我带他们去书法社那边转悠一下,听说书法社那边也有活动来着。”


    吴普一听,顿时叮嘱道:”要是他们动手写字,你记得把成品留下来。”


    那可是苏轼真迹和杜甫真迹!


    苏轼真迹他已经拥有了,杜甫真迹他还没骗到手,可不能让别人抢了先。


    要知道杜甫根本没有书法作品传世。


    主要还是唐朝太远了。


    杜甫当时的地位又不足以让人悉心保留他的作品。


    要知道杜甫当时不仅草堂是众筹的,连吃饭都是”但有故人供禄米”。晚年更是到处奔波投靠亲朋好友,只求有个安稳的落脚之地。


    为了翻修个茅草屋,他都特意写诗跟人要钱。


    这种情况下,根本没有人会觉得他的作品可以流传千古。


    何况杜甫还有个奇葩粉丝,叫张籍。


    就是那个写”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的张籍。


    韩愈那首”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标题就叫《调张籍》,明显是两个同样向往盛唐的人在热情讨论老李和老杜。


    据说张籍极其热爱杜甫的诗,有天他对手头的杜甫诗集爱不释手,最后毅然决定把它烧了,伴上蜂蜜一口喝光,表示”令吾肝肠从此改易”。


    这还是第一次听说吃书能涨经验值的。


    反正时间久了,什么奇怪的事都能遇到!


    经过一千多年来来回回的折腾,杜甫那些真迹能保留下来才奇怪。


    所以,珍贵的杜甫真迹必须归博物馆所有!


    可不能随随便便流落在外!


    张正豪虽然不明白吴普的想法,不过这两个人可是吴普辛辛苦苦挖来扮演苏轼和杜甫的人,他当然是听吴普的:”那行,我一会看看情况。”


    张正豪办事,吴普还是放心的。


    吴普把手机揣回兜里,溜达去图书馆后面找最后一只文化猫。


    那是只白猫,酷爱蹲在学校图书馆周围舔毛,一度跃升为网红学霸猫。


    这是被学生遗弃的宠物,后来有不少人想要收养它,它都不搭理,每天在图书馆附近蹲着。


    别人不招惹它,它温顺得很;别人想靠近它,它立刻亮爪子。


    爪子越粉,挠人越狠!


    吴普状似无意地在周围溜达了一会,才绕过去和白猫打招呼。


    甚至从包里掏出根冻干。


    白猫冷眼看着吴普。


    吴普没有逗它,直接把冻干供到它面前,跟供奉猫神似的。


    白猫看了眼吴普。


    它记得这个人类。


    有次假期图书馆到处都落了锁,它被关在另一个密闭的屋子里出不来,急得喵喵叫。


    是吴普找过来把它放出来的。


    白猫叼起冻干,很给面子地啃了起来。


    吴普伸手拎起白猫。


    白猫警惕地看向吴普,考虑要不要挣扎。


    它睁圆猫眼看向吴普。


    吴普说:”你们不能在这边待下去,我带你们去个山清水秀的好地方。”


    白猫有听没有懂。


    不过看到吴普车上那几个笼子里关着的老熟猫(狗),白猫最终决定蹲在笼子里继续啃冻干。


    反正吴普应该不会害它们。


    保安队长见吴普动作这么快,小半天就把猫猫狗狗全逮上车了,不由感慨道:”多亏你回来了。”


    吴普笑着说:”和它们打了这么久交道,怎么说都混熟了。”


    保安队长说:”可不是吗?一想到以后都见不着它们了,还有些不习惯。”他们常年在学校里巡逻,早就习惯早上起来看到狗、晚上夜巡碰到猫。


    吴普尽职尽责地给博物馆打广告:”我把它们带回博物馆去养着,以后说不准会分享点它们的日常短视频到网上,你可以关注我们博物馆的直播间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