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第3章

作品:《念骄兰

    《念骄兰》全本免费阅读


    腊日这天,无论民间还是官府,皆有向穷苦百姓施粥的传统。


    心笙小跑着去开门,夏澜取了空碗盛上满满一碗腊八粥,端着粥走出来,正好看到心笙呆立在门口,“愣着干嘛?把粥给他。”


    心笙回过神,连忙说道:“大人,门外的不是叫花子。”


    夏澜朝门口看去,是温慎舟,自上次一别已有十日未见,他像是刚从战场上下来,杀气腾腾,身上盔甲残破,处处皆是刀剑之痕。


    “来找夏大人讨碗粥喝,夏大人不会不给吧?”


    “国师大人想喝腊八粥,下官自当奉上。”夏澜淡笑着将手中的腊八粥递给温慎舟,然后对心笙说,“去给国师大人准备碗筷。”


    “有劳夏大人了。”温慎舟接过腊八粥,坐在膳厅的木凳上,低下头自顾自的喝起来。


    夏澜没了喝粥的心情,正襟危坐,询问道:“龙头寨剿匪一事可顺利?”


    温慎舟喝粥的动作一顿,“顺利,全数剿灭了,知道你心系百姓,我刚回宫向圣上复命完,衣服都没换就赶来找你了。”


    “恭喜国师大人。”


    龙头寨山势险峻,易守难攻,哪有温慎舟说的那么简单,想必他这是在宽慰自己,不过匪患总归是解决了,夏澜暗自感慨,温慎舟终于做了件好事。


    接下来百姓的日子,应当是风平浪静了吧。


    “咣当”,温慎舟的碗掉在地上,发出清脆的碎裂声。夏澜这才注意到他的手在流血,原来那道结痂的伤痕又裂开了,手掌上还有冻裂的细小口子,指腹不知何时起了薄茧。


    心笙拿着托盘过来收拾碎碗,口中念叨着,“碎碎平安,岁岁平安。”


    “手滑了,不打紧,”温慎舟面不改色地把手藏到身后,显然已经习惯了这种伤痛,“还有另外一件事,昨夜圣上收到边疆八百里加急的信件,邻国打过来了,军营遭到突袭,死伤惨重。”


    “什么?!”夏澜一听这话,瞬间就把别的都抛到了脑后,焦急地问道:“怎么会这样?边疆失守了吗?”她分明依照兵部尚书的话派人去打探了,早知如此当时就该即刻上报给皇帝。


    “嗯,敌军趁夜偷袭,守军措手不及,其中两个将军和副将都牺牲了。圣上封我为主将,给了我虎符,辰时便要带十万大军出征。”温慎舟说的轻描淡写,仿佛不是要上战场,而是出一趟远门。


    温慎舟之后说的话夏澜都听不清了,只觉心乱如麻。边疆失守,父亲贺大将军半辈子心血尽付东流,一座座城池皆是父亲呕心沥血所夺,怎会说没就没了。


    “圣旨到!”一道尖锐的声音响起,总管太监拂尘一甩,手捧圣旨跨入院门。


    夏澜来不及多想,起身相迎,温慎舟一起走了出去,总管太监没成想他也在,愣了一下,不过很快就反应过来,“奴才见过国师大人,国师大人这是……”


    “夏大人煮了粥,我前来喝一碗。”温慎舟回道。


    总管太监见状,心领神会,不再多问。


    “兵部郎中夏澜接旨。”总管太监打开圣旨,朗声宣读:“兹闻夏澜,才学出众,品行端正,朕心甚慰。今边疆失守,国家危难,特赐夏澜为军师,监察军务,随主将温慎舟一同出征,收复失地,以安百姓。”


    “臣领旨,谢主隆恩。”夏澜跪下接过圣旨,百感交集,父亲曾说过,生逢乱世,唯有变通方可长久,现如今既然让她上战场,她就一定得挽救回来。


    温慎舟沉着脸送走了总管太监,紧接着对夏澜说道:“你若不想去,我去找圣上替你拒绝。”他话音未落,转身就要往外走。


    “国师大人,不用了,我想去边疆,为国为民尽一份力。”夏澜叫住他,她心意已决,就算是刀山火海也要闯上一闯。


    温慎舟停住脚步,回过身深深地看了夏澜一眼,说道:“夏大人,以后不在朝堂上你还是叫我温慎舟吧。”


    “那你也别叫我夏大人了,叫我夏澜就好。”夏澜颔首应道,既然要去战场,她就应该摒弃一切虚伪的客套。


    “辰时在城门见。”温慎舟低声说完,转身离去。


    夏澜走进卧房,拿起自己的行囊,这一路去边疆路途遥远,还有万千将士等着自己,她要尽快收拾出发,争取早日抵达战场。


    “大人,您不要丢下心笙啊。”心笙提着个小包袱,跑进来哭着抱住她。


    夏澜安抚心笙:“心笙,我只是去监察,不会有事的,你放心。”


    心笙抽泣着说:“大人,心笙的命是您救的,您走了,心笙怎么办?”


    夏澜揉着心笙的脑袋,笑道:“我又不是不回来了,等打完仗,我一定会回来的,而且还会给你带很多好吃的好玩的。”


    心笙一听,破涕为笑,抹掉眼泪问:“大人,您说真的吗?”


    夏澜点头:“嗯,大人什么时候骗过你?”


    “那心笙就等着大人回来。”


    其实夏澜也不知道自己还能不能回来,上了战场,生死都不由自己,不过为了天下苍生,她甘愿以身涉险,哪怕是粉身碎骨,也要让百姓过上安稳的日子。


    只要她有命回来,就有命推翻皇帝。


    看着心笙期待的目光,夏澜嘴角弯了弯,“好,一言为定。”


    出了府门,夏澜坐上马车,来到城门口。


    辰时,城门口已经聚集了一大群送行的百姓。温慎舟骑在一匹汗血宝马上,穿着一身玄色盔甲,外披绛红披风,腰间佩戴着一把长剑,凛然森寒,令人望而生畏。


    她不自觉的失笑,这家伙以前笨的连马都上不去,现在都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主将了,她不在的这八年真的发生了好多事。


    此刻,十万大军已经整装待发,排列整齐,气势磅礴。在队伍最前方,高高悬挂着一面“温”字军旗,迎风飘扬。


    “我们要出发了。”温慎舟骑在马上,对夏澜说道。


    夏澜看着眼前的大军,心中涌起一股豪情壮志。她骑上一匹棕马,跟随大军缓缓前行。


    前几日夏澜还对温慎舟厌恶至极,结果他们俩就成了一条绳上的蚂蚱。


    憋了一早晨的大雪浩浩荡荡地飘落下来,夏澜的头发被打湿,沾上了冰凉的雪花,她不禁庆幸自己出门前多加了一件披风。


    地面很快就堆满了厚厚的积雪,温慎舟的盔甲上也被一层雪覆盖。


    大军在雪地中艰难地行进,天地一片苍茫,前方的道路变得模糊不清。


    天空越来越阴暗,雪花也越来越大。


    “主将,雪太大了,我们是否原地扎营休息?”副将江宗麟在温慎舟身边询问道。


    温慎舟沉吟片刻,“原地扎营只怕粮草供给会有问题,你带上一队人马把雪铲开,我们继续前进。”


    江宗麟领命而去,夏澜策马到温慎舟身边,看着飘扬的大雪,说道:“如今这个时节下大雪,前方道路恐怕更加艰难。”


    “我知道,但是时间紧迫。”温慎舟深吸一口气,拉住缰绳,他们只能前进,不能撤退。


    “你的手趁现在赶紧包扎一下吧。”夏澜想起温慎舟的手受伤了,她从包袱里取出纱布和金疮药。


    “小伤,不碍事。”温慎舟嘴上说着没事,却没有拒绝,顺从的把手伸给夏澜。


    夏澜的动作肉眼可见的一滞,她的意思是让温慎舟自己包扎,没想到他误解了,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