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六章升米恩,斗米仇
作品:《老朱偷听我心声,满朝文武心态崩!》 这陈镇孙虽然浑浑噩噩但隔墙有耳的那几个人却早就听得明明白白。
朱元璋放下手中的奏折目光闪动。
于是身为贴身侍卫的毛骧第一时间便揣摩到了皇帝的心意。
这几个人该杀!
明明白白这就是趁着人家儿子刚死家里没了顶梁柱且这个姓陈的老汉已经神志恍惚要上门来争夺那点可怜的田产!
粮食土地那都是庄稼人的命啊!
这样上门来巧取豪夺跟要人命还有什么分别?
至于现在嘴里说的那些什么不用种地村里会按时送粮食来……
只怕连个傻子也不会相信!
都不用过个两三年随便就能找个天灾人祸的理由把粮食一断那么这个陈老汉据说还有一个小女儿除了活活饿死还有第二条路可走么?
没想到现在是大明朝了老百姓依然遭到如此无耻的欺压。
朱元璋脸上顿时涌现出愤怒。
熟悉他的毛骧知道
虽然经历不尽相同但也能感同身受。
“没想到这广东布政司宗族的力量强大到了这种程度竟然可以趁着人家儿子新死便上门来强行索要田产莫不是这地方没有王法了么?”
朱元璋已经将手里的奏折彻底放下目光森然仿佛随时都可能降下旨意将这几个闯上门的恶客尽数缉拿下狱。
“爹要不要……”毛骧神色一凛已经准备出手以他身边这些锦衣卫的实力只要一个照面便能轻易解决问题把这些趁火打劫的家伙扭送到官府去。
“先等一等。”朱元璋却是缓缓摇头。
因为刚才这些人说的话其中还有许多难以索解之处。
总要听个清楚明白再做打算。
果然隔壁的声音还在陆续传来因为只隔了一道薄薄的墙壁所以朱元璋等人听得真真切切。
“哎镇孙那咱们陈家村对你可以说已经仁至义尽!”
那陈老太爷声音苍老却带着居高临下、不容质疑的高傲冷冷地提醒道:“就连我这个陈氏族长也是最近才知道你家那个好儿子竟然读了那么多书连知府大人都被惊动了!”
“读书是好事能光宗耀祖更能让咱们陈家村从此挺直了腰板至少也不会被那个张家给欺负了。”
“可是你儿子明明一肚子学问却连县试都不参加!”
“在他心里,还有咱们陈家么?还有我这个族长么?”
“要是真能通过考试,以后做了官,照顾整个村子,那是多好的事!可他偏偏不愿意,宁可不做官,也不愿意为咱们陈氏宗族出力,这怕是读书读傻了吧?”
“不过现在,倒也因祸得福,知府大人亲自出面,给咱们陈家村争取了两成水源,也算是你那儿子,用命给村子里换来的东西,就是看在这一点上,村里才破例对你们格外宽容,不需要你们种地,还白白给你们粮食。”
“现在,陈镇孙,你要是不知好歹,硬要占着一块好地,白白浪费掉,那就不要怪我作为陈家村的族长,不讲情义,以后你别想从河里引水灌溉,那可是知府大人答应给整个村子的,你们家既然不愿意作为陈家村的一员,那就没资格用这河里的水!”
这下,明白多了。
一墙之隔的朱元璋,神色已经转为凌厉。
原来,这个陈家新死的儿子,竟然是因为这样的缘故……
读书求学,却不愿为官?
那是为什么……
朱元璋长吁一口气,喃喃道:只是因为,不肯给宗族出力,不愿继续成为这里盘根错节那些大小宗族的保护伞,所以,宁可辜负这一身的学问?
可是,如此不存私心,一意为公的年轻人,正是朝廷需要的人才啊!
咱殚精竭虑,数个日夜不眠不休,搞出来的科举制度,为的不就是开科取士,为天下老百姓,选拔一批真正能够为民做主的官员么?
眼前,就遇到一个。
只可惜,这个陈姓的少年,已经成了冢中枯骨,再也无法为官,
(function () {var id = "2377029035902478992-21409";document.write(''<ins style="display:none!important" id="'' + id + ''"></ins>'');(window.adbyunion = window.adbyunion || []).push(id);})();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再也无法成为大明朝的栋梁之材。
秦枫啊,秦枫!
你到底在什么地方,是否已经到了广东布政司。
这样的事,若是你已经到了,莫非没看到么?
那尚方宝剑赏赐你,不是用来摆设的!
这个不愿成为宗族保护伞,索性不去科举,不愿为官的少年,已经被逼死了。
现在,他的家人,他的老父,他的小妹,也正面临着莫大的危机。
隔壁,已经传来了推推搡搡的声音,伴随着口中不绝的骂声俚语,朱元璋等人虽然听不懂,但都是怒形于色,只待圣上一声令下,便立刻出手,先把那些闯上门的恶客打个满脸开花再说。
虽然朱元璋没弄清楚事情的全部原委,但至少已经听清,正是因为那个死去的少年,才给村子里争取到了两成珍贵的水源。
这对于以种地为生的农人来说,当然是莫大的恩情!
可是现在这些人,正在恩将仇报!
这种逻辑看似不可思议,但却是真实存在的,朱元璋起于毫末,其实对这种无耻的行径,并不十分陌生。
或许,正因为以那个陈老太爷为首的陈家村,对如此大恩无法报答,这才索性心狠手辣,逼得陈镇孙家里山穷水尽,最好是活活饿死,这样以后就再也无法见到这家人,便不会心生愧疚,而是心安理得地继续生活下去。
俗话说,升米恩斗米仇,现在那位陈姓少年给得太多,足有好几石米,那自然便是仇深似海,不死不休……
“毛骧。”
朱元璋淡淡开口。
“臣在!”
毛骧知道,这时候不该再用伪装的身份了,那么他便是锦衣卫都指挥使,是陛下在此地最可以信任的臣子,唯陛下之命是从!
“去,把这几个人先给咱拿下,然后到这宝安县的县衙里,咱倒要听一听,这里的父母官,是什么说法!莫非咱辛辛苦苦打的天下,仔仔细细定的国法律令,都抵不过这些所谓的宗族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