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内斗

作品:《唐末狂人录

    大雨滂沱,冲散了战场上的肃杀之气。


    从登上东岸时,陈玄烈就知道这场大战已无悬念。


    草贼的抵抗之心并不坚决,在踏白军猛攻下,出现了不少逃兵。


    不过这也是草贼大军的常态,很少死战。


    另一边,王建的人马已经突破了石桥,韩建与晋晖率领甲士力战在前,所向披靡,草贼节节败退。


    王建居中指挥,周围士卒齐心向前。


    他身边还有几个将领,不过陈玄烈不怎么认识,似乎都不是长社本地人。


    “不可让贼王八夺了风头!”李师泰现在对王建恨之入骨,提着陌刀就往前冲,那架势仿佛一头被激怒的熊,在草军中横冲直撞,接连砍翻数人,仿佛有使不完的劲儿。


    陈玄烈在后面看的佩服不已。


    “风头没被贼王八夺去,却被这厮夺了去。”田师侃啐了一口,一手扛着盾牌,一手挥舞铁挝,不甘人后。


    但终究比李师泰差了一些。


    一是吃了兵器的亏,陌刀比铁挝更适合这种大范围的混战。


    二是李师泰受到了王建的刺激,有心在众人面前显显本事。


    华洪、魏弘夫、张勍几人也不遑多让,各率本部人马力战。


    这些狠人杀过河之后,草贼的阵脚便动摇了,加上李师泰身为都将冲在最前面,极大的激励了士气。


    陈玄烈忙中偷闲,观察其他各军的表现。


    除了石桥上的王建部,还有一营人马从下游渡河。


    张自勉勒马西岸,鼓励士卒渡河杀贼。


    越来越多的忠武军杀过涣水,草贼大军被全线压制,也不知谁大吼一声,草贼们扔下武器,掉头就逃。


    滂沱的大雨增加了他们逃生的几率。


    张自勉担心贼军有伏兵,下令不准追击。


    草贼表现出来的战力与往日差距太大,就连陈玄烈也担心前面有什么阴谋诡计。


    这场大战仅仅持续了一个时辰,就匆匆结束了。


    草贼阵亡也就两千人上下。


    己方阵亡加在一起,也就百余人,顺利的出乎意料。


    大雨来的快,去的也快。


    乌云散开,烈日重新重新高悬在天上。


    休整一日,斥候带回一个令人惊讶的消息,贼军撤走了,扼守西南的天平军主动放弃谷熟城,让王仙芝与尚君长部不费吹灰之力汇合了。


    草贼声势复振,浩浩荡荡从颍州杀向山南东道,沿途州县皆闭门而守,无人敢拦阻。


    忠武军只能在涣水安营扎寨,张自勉以副招讨使的名义召集诸军会师,南下追击草贼。


    但赶来的寥寥无几,近在咫尺的宋威都无动于衷。


    “天平军、泰宁军都是宦党一系,自然不愿见到忠武军建功。”周庠寻了個机会凑到神玄烈身边。


    争权夺利无处不在。


    宋威是田令孜、卢携举荐的,崔安潜、张自勉是郑畋举荐的。


    “此战若是剿灭了草贼,崔节帅为首功,登台拜相指日可待,张上将军亦可为忠武节度使。”周庠分析的头头是道。


    崔安潜拜相,清流势力壮大,自然会威胁到宦党。


    “所以在朝廷眼中,草贼是小,内斗是大。”陈玄烈一听就明白。


    这场大战调集了数万大军,以及无数民夫青壮,鏖战大半年,却弄了个虎头蛇尾,大唐的国力被严重消耗。


    草贼只会越来越强。


    周庠叹道:“南衙北司之争由来已久,大唐积重难返,此次未能剿灭草贼,只怕有朝一日,朝廷反受其害。”


    陈玄烈面无表情道:“这些就不是你我所能左右的。”


    一个王朝的崩溃有其必然。


    十八年前的裘甫之乱挺过去了,六年前的庞勋之乱,大唐也颤巍巍的挺过去了。


    如今这场王仙芝黄巢之乱,来势更加凶猛。


    乱世之下,陈玄烈只能尽量左右自己的命运。


    “五郎、大事不妙!”魏弘夫急匆匆的赶来。


    一连串的哗变、作乱,陈玄烈早就习以为常,“出了何事?”


    魏弘夫道:“朝廷诏令到了,将我军调入宋威麾下,张将军解职,返回许州……军中已经闹腾开了。”


    张自勉一心一意为大唐剿贼,没有赏赐也就罢了,一句交代都没有,直接让他卷铺盖滚蛋?


    陈玄烈真怀疑皇帝和田令孜是不是烧糊涂了。


    这不是逼忠武军兵变么?


    宋威是什么人?屡战屡败,拥兵自重,龟缩不出,这八千忠武军交到他手中,简直是肉包子打狗。


    周庠问道:“上将军有何说法?”


    “上将军闭门不出。”


    只要张自勉有一丁点想法,忠武军兵变近在眼前。


    张自勉不是庞勋一个判官,而是战功卓著的大将,在忠武军中素有威望,一旦他举旗造反,杀回许州,便可重现昔日淮西之变,大唐的末日也就到了。


    陈玄烈不禁佩服田令孜和皇帝来,真不知道他们哪来的胆量。


    卸磨杀驴,逼反大将,中晚唐以来发生过多次,某种程度上,庞勋其实也是逼反的。


    这时陈奉先和田克荣也听到了风声赶了过来。


    田克荣气呼呼道:“宋威无能之辈,忠武军被他害死的不知有多少,我等调归他麾下,只怕死无葬身之地!”


    陈奉先道:“上将军若是不交出兵权,宋威又能如何?不如我等去劝他。”


    周庠赶忙劝道:“我军有前罪在身,不可妄动,上将军自有决断。”


    陈玄烈一想也是,天塌了有高个儿的顶着,该慌的不是自己,而是周岌他们。


    不过可以确定的是,朝廷这么一搅和,平叛大事也就无疾而终了。


    白白错过了一次追杀的好机会。


    陈玄烈总算知道黄巢为何能掀翻大唐了。


    不是他有多强,而是大唐从上到下早已烂透了。


    陈玄烈道:“上面闹上面的,我们管不着,如今形势,我等当上下一心,团结一致,谁也不可妄动,听候上将军军令。”


    “五郎所言甚是。”众人纷纷点头。


    到了下午,张自勉还是没有消息传来,他不急,周岌着急了,他投靠清流一脉,若是调入宋威麾下,肯定没好果子吃。


    在这里,他在军中也算数一数二的人物,调入宋威麾下,只怕连个屁都不是。


    “周将军请五郎过去一叙!”周岌的亲卫恭恭敬敬道。


    话刚说完,外面又来了一人,“陈五郎何在,杨参军召诸位军议。”


    陈玄烈一愣,看来杨复光也急了。


    虽然他也是宦党中人,但对大唐忠心耿耿,此次错过良机,最着急之人是他。